APP下载

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十八大报告》英译研究

2014-03-10

阴山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英译译者译文

张 晓 刚

(包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

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十八大报告》英译研究

张 晓 刚

(包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3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报告》的英译本对宣传国家形象、党的宗旨和会议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对《十八大报告》英译全过程的分析表明,译者对源语文本及翻译策略方法的选择是对翻译目的、文本、读者及自身地位的适应与选择的结果。

翻译生态学;《十八大报告》;适应;选择;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十八大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报告,它不仅传达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而且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报告》的英译本也是对外宣传我国方针政策、政治制度、政治立场等最权威的来源,是西方读者了解我国国情的重要渠道,因此备受国际社会瞩目。[1](P109)将这一政治文献翻译成英文不仅牵涉语言文字、文化背景、翻译技巧等语言和翻译方面的知识,而且涉及国家利益、大政方针、主权、领土等政治方面的问题,翻译难度不言而喻。已有不少学者对政治翻译进行了学习与研究。然而,大多数的研究学习是从微观方面入手,宏观研究略显不足。而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出现给政治文献的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宏观角度。笔者因此从适应选择角度对《十八大报告》的英译本进行分析,以期为汉英政治文献翻译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翻译适应选择论

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为指导,探讨了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活动,并对翻译的本质、标准、过程、原则、方法和译评等方面作出描述。翻译适应选择论以译者为中心,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2](P91)。所谓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3](P105)。其基本翻译原则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适应选择论主张的翻译方法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P91)。最佳翻译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应是最高的。该理论还认为“适应选择”是多维度、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译者对翻译目的、翻译文本、读者及自身地位等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

1.译者对翻译目的的适应选择

政治文献在语言上具有很强的严肃性,译者不可随意改变源语言意义,甚至不能有半点纰漏,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声誉甚至国际关系,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4](P167)《十八大报告》的英译是一项政治任务, 其目的是用英语准确地传达原文的精神实质,使英译文能够为国外英语读者所理解而不造成误解,最终帮助国外读者了解我国的大政方针,为我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5](P131)

2.译者对文本的适应选择

我国与西方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不同意识形态对政治文本的操控造成文本的独特性。从文体的角度来看,《十八大报告》属于政论文体,用词都很规范严谨,逻辑性强。从语言学角度来讲,《报告》中词语的重复现象多,名词前修饰语较长,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较多;句型结构单一,其中长句、无主句、并列结构多;连接成分使用不多,层次不太明显。[6](P27)[7](P94)《报告》的上述文本特点和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即:在尽可能忠实原文文体特征的基础之上,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3.译者对读者的适应选择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要求译者翻译时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8](P27)其中,“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尤为重要。[8](P27)《十八大报告》的英译文是给外国读者看的, 因此译者要在风格、措辞、文化背景等方面充分考虑中外差异和外国读者的需求, 注意贴近国外读者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尽量避免“中式英语”。

4.译者对自身地位的适应选择

从以上论述看,译者像是翻译的随从,而不是领导者。然而,适应选择论认为译者是翻译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9](P3)在翻译时,译者可以根据环境的需要来适当选择对原文进行解释或调整,以达到更好的信息传递效果。因此,在政治文献翻译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同样可以得到体现。

二、适应选择论在《十八大报告》英译中的应用

(一)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由于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表达层面上存在很大差异,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对词汇等进行选择调整,对语言形式进行转换,从而产生译文。政治文献英译时,直译是首选,但不是唯一的选择。译者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是在词汇、句子和篇章等不同层次上进行的。

1.词汇层面

《十八大报告》的用词特点之一是出于多种目的的词语重复现象。[10](P76)政治文本的词语重复是为了表明态度、强调立场,或是为了避免歧义。准确是政治翻译的基本要求。《报告》事关党和国家大事, 每一词、每一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后定稿的,均有准确定义。所以,针对不同情况和上下文环境,译者要从《报告》的可理解性和读者的可接受性出发,深入解读原文,掌握好翻译的选词与分寸。例如:

例1:“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译文:The issue of what path we tak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Party, the future of China, the destiny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这里的“道路”不是名词,而是指“党所选择的道路”,准确理解后,译文才能达意。又如《报告》的第二部分提出了八个基本要求,“坚持”一词出现了八次。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和“坚持党的领导”中,“坚持”分别被译为了maintain,continue to,persevere in和uphold。“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两句中,“坚持”一词没译出来,用safeguard和promote涵盖了“坚持”之意。而“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和“坚持和平发展”中的“坚持”分别译为了strive for和pursue,取了“奋斗”之意。“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中“农”字出现了三次,但含义各不同,分别代表农业、农民和农村地区,因此结合各自前面的动词,分别译为了 boost agriculture, benefit farmers and increase rural prosperity。

汉语中有些并列或排比结构,翻译时若一一对应必然导致词藻堆砌,语言罗嗦,有时甚至会削弱语气。这时需要避虚就实,采用“减译法”。减译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而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译文习惯的表达法的词。[11](P25)如“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减译后的译文既简洁明了又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pursue the common goal with unity in thought and action;“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译文没有按照原文逐字翻译,而是减译处理为all the people enjoy their rights to education,employment,medical and old-age care,and housing so that they will lead a better life。

2.句子和篇章层面

《报告》的英译文是以自然段为单位, 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意义。很多长句的调整与翻译也是在自然段内进行的。文中大量的无主语句、并列句和排比句等的出现充分体现了汉语句式重“意合”的特点。翻译时,译者通过调整句式,增加主语、必要的语法结构词,或利用标点符号等翻译策略,来尽量符合英语重“形合”的句式特征,最终让译文表达更符合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比如:

例2:“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译文:At present,as the global,national and our Party’s conditions continue to undergo profound changes,we are faced with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s well as risks and challenges unknown before.The whole Party must keep in mind the trust the people have placed in us and the great expectation they have of us.We must aim higher and work harder and continue to pursue development in a scientific way,promote social harmony,and improve the people’s lives so as to complete the glorious and arduous tasks bestowed on us by the times.

本段翻译没有按原文直译为两句,而是调整为了三句话。第一句中“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部分用as引导做状语从句,原文后半句处理为主句。第二句被分译为两句,其中后半句补充了主语“we”,使得句意清晰、明了。

例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译文:Freeing up the mi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keeping up with the times and being realistic and pragmatic——these are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译文利用破折号和概括性代词these,很好地避免了直译可能带来的头重脚轻和文字啰嗦的问题。《报告》译文中还借用了冒号,分号等标点符号和其它概括性代词如it,this等词。

例4:“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译文: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since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 we have marched boldly on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During these five years, we have overcome numerous difficulties and risks and achieved new successes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这一段原文,使用了两个排比句:“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的五年。”英译文没有保留原句句式。译者将两个排比句各译成句,“……的五年”分别用over和during加以强调,巧妙地忠实于原文之义,又彰显了源语重复排比的力量之美。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译者要关注适应源语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然后需根据译语的文化环境,向译语观众靠拢,采用译语观众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源语文化的内涵。政治文献中,常会出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这些词产生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地理、习俗等独特的环境里,具有鲜明的民族或者地方特色,它不能脱离中国文化而存在,《报告》原文中的四字成语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些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如直译,会让人不知所云。用目的语读者能接受的方式意译或者直译加解释性说明是较可取的翻译策略。如:

例5:“安居乐业” 译文:living and working in contentment

例6:“妄自菲薄” 译文: looking down upon ourselves

例7:“肝胆相照” 译文:treating each other with sincerity

例8:“居安思危” 译文:being on guard against adversity in times of peace

例9:“扫黄打非” 译文:crack down on pornography and illegal publications

例10:“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译文:All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members must resolutely uphold the authority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maintain a high degree of unity with it theoretically, politically and in action.We must faith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s theories,line,principles and policies and ensure that the decisions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are carried out effectively;and we will never allow anyone to tak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m or disregard them.

最后一例中“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论采用直译还是意译都不易使读者理解。译者结合下文 “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采用变通的办法,给出了译文:“We will never allow anyone to tak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m or disregard them.”

此外,政治文献翻译还涉及一些具有本国特色的词汇,通常被定译后出现在其它场合。[12](P129)所谓定译,指在某些范围中的某些词语在译语中有固定的译法,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性。如遇到这种情况,就得使用定译,不能自立译法,那样会造成理解混乱。[6]比如,

例11:“小康社会” 译文: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例12:“三个代表” 译文:Three Represents

例13:“依法治国” 译文:the rule of law

例14:“科学发展观” 译文: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小康社会”家喻户晓,在《十六大报告》中的译法是a well-off society。但不少经济专家认为well-off一语较模糊,此词有可能指“富裕”而不只是“小康”,所以十七大报告中“小康社会”被改译成了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之后,成为定译。此类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词汇和短语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现状和时代特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崛起,这些带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达已逐渐被外国读者所接受了。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转换,要求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十八大报告》英译的目的之一是交际,而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要看译文的读者对象,注重译文读者的理解与反映,强调信息产生的效果。[13](P175)例如:

例15:“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译文:The whole Party must more purposefully take putting people first as the core requirement for thoroughly apply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We must always make realizing, safeguarding and developing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 peopl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goal of all the work of the Party and country.

“核心立场”其实是“核心要求”的另一种说法,英译时按照后者意思进行表达,保证了交际的顺畅进行。同样处理的还有此例中的“落脚点”一词,“目标”是其确切含义,所以被译为了“goal”。

例16:“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译文:incorporate the system of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 curriculum and make it a way of thinking.

“进教材”直译为了into the curriculum ,而“进课堂”译者认为不可译,进行了零翻译处理,“进头脑”则译为了make it a way of thinking。此句译文的处理无疑很好地帮助读者了解我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的决心和办法。

例17:“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译文:… stepping up their oversight of people’s governments, courts and procuratorates…

汉语中有很多像这样的标数式缩略语,在政治文献中的使用尤为频繁。缩略语通常依赖语境或上下文信息来加以补充。[14](P85)译者首先应弄清缩略语的深层意义,然后根据情况来决定是保留原有形式,还是为便于读者理解而意译或意译加注。“一府两院”首次出现,不为目的语读者所熟悉,译者采用了意译法,直接译出了一府两院代表的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

三、结 语

《十八大报告》的翻译凝结了多位翻译工作者的心血。其英译的困难与挑战在于要同时兼顾政论文体本身所具有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与《报告》要反映中国政治文化的特点。译者是所有这些活动的中心。从语言维、文化维及交际维对《十八大报告》翻译实例的分析表明,英译《报告》是译者对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目的语读者及自身地位等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不断地适应与选择的结果。因此,政治文献的英译可以在翻译生态学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身的主体作用,综合考虑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要素,以形成成功的译文,更好地达到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交流的目的。

注:本文采用的《十八大报告》英译本来自新华网站(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special/18cpcnc/2012-11/17/c_131981259.htm)。

[1]王小萍.中国党政热点词语英译[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周吉.《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

[5]徐静怡,陈思.论译者对政治文本的操控——以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6]贾毓玲.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如何克服“中式英语”的倾向[J].上海科技翻译,2003,(4).

[7]金美玉.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政论文英译中的增词现象——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2011,(17).

[8]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 6) .

[9]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

[10]金美玉.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J].巢湖学院学报,2011,(5).

[11]金其斌.宣传资料的翻译策略初探[J].中国科技翻译,2003,(4).

[12]熊丽.政论文翻译的探索——《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英译本研究体会[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4).

[13]黄家欢,顾飞荣.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十七大报告英译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4 ]章彩云.汉语标数式缩略语的结构分析及其英译[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2005,(2).

[责任编辑 常芳芳]

A Research in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TheReportofthe18thNationalCongressofCPC

ZHANG Xiao-g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Baotou Teachers College;Baotou 014030)

The convening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the English version ofTheReportofthe18thNationalCongressofCPCpublished,ha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rty line of China's image in global communication,CPC’s mission,and the essence of the confer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cology,based on language dimension,culture dimension,and communication dimens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ofThereportofthe18thNationalCongressofCPC,which shows that the translator’s selection for the original version and the strategy of translation is the result of translation purposes,the text,readers,its status of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Translation ecology;TheReportofthe18thNationalCongressofCPC;Adaption;Selection;Language dimension;Culture dimension;Communication dimension

2013-09-05

张晓刚(1974-),男,北京人,硕士,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H315.9

A

1004-1869(2014)06-0074-05

猜你喜欢

英译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摘要英译
译文摘要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