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在护理管理人员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4-03-10杨俊
杨 俊
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武汉,430015
时间管理是指为了提高时间利用率和有效性,所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是一个有计划的流程、技巧和工具的组合[1]。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谁掌握了时间,充分利用了时间,谁就更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绩效。护理管理人员要做到合理地利用与分配时间,在不增加工作时间与劳动强度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成效,就要懂得时间哲学、增强时间观念并掌握时间分配的艺术[2]。本文在阐述时间管理的内涵与意义、时间管理对于护理管理人员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加强护理管理人员时间管理的建议。
1 时间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护理管理活动如果缺失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条件制约就失去了意义,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或履行职责,护理管理人员需要实现时间的有效利用。护理时间管理是指护理管理人员采用一定的时间管理方法,通过制定计划、划分护理任务等方式达到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时间管理是一个有计划的流程、技巧和工具的组合[1]。时间管理能力是当代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备能力,也是提高工作绩效,更加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也提示护理管理人员在对时间进行管理时要注意不能照抄照搬企业或商业管理工作的时间管理原则和方法。例如,护理管理者面临的工作更加纷繁复杂,护理工作的排班制度也决定了护理管理者不能像一般管理者那样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而是要随时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2]。因此,护理管理人员需要有更强的时间管理意识、更高的时间管理技巧,才能胜任管理工作,这些因素充分说明了护理管理人员时间管理的必要性。
针对医院护士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关系所做的调查显示,军队护士中,善于进行时间管理的护士,其成就动机水平相对较高;军人护士更善于时间管理,并且其成就动机也普遍高于聘用护士[3]。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及总分均与追求成功动机呈现显著正相关,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相关关系[4]。可见时间管理倾向影响着护理工作成就和工作绩效,一名优秀的护理管理人员或领导者往往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强烈时间观念的人。时间管理能力受到时间管理倾向的直接影响,时间管理倾向包括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3个维度,是个体对时间的功能和价值所持的稳定的一贯的态度[5]。这说明时间管理倾向主要一种人格特质。然而对医院护士及护理管理者的研究显示,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技能培训与学习,采用正确合适的时间管理方法与工具,可以有效促进其时间管理倾向,进而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减少职业倦怠、提高工作绩效[6-7]。
护理管理者是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和指挥者,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士长等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有直接的关系。护理工作的特点及科室内复杂情况决定了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任务繁重、工作节奏快。因此,采取一定的时间管理措施与方法,分清不同工作内容的轻重缓急,合理的安排各项工作的顺序与时间,对于减少职业倦怠、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2 护理时间管理发展进程与现状
时间管理最早应用于商业活动和工作活动中,20世纪90年代被运用到医疗护理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效率。时间管理从产生至今,强调的重点和追求的目标均有所变化。美国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认为时间管理理论已经发展了4代:第 1代着重利用便条和备忘录;第 2代强调行事历和日程表;第3代强调做最主要的事[8]。可以看出,这3代时间管理理论虽然对时间管理的方法不同,但都讲究优先顺序,以效率为主旨和追求目标,因此这几代时间管理常常难以满足个体对事业、家庭与社会平衡的需要。于是,第4代时间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这一代管理理论主张时间管理关键在于个人管理,强调切实改变生活品质及以人为本、效果高于效率等观点[8]。国内有学者提出第5代管理的观点,强调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但仍与第4代时间管理没有本质区别[9]。时间管理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①ABC时间管理法。把要做的事情分为3个等级,A为最重要、必须完成的事,B为较重要应该完成的事,C为不重要因而可以暂时搁置的事情。②艾森豪威尔十字时间计划法。类似于ABC时间管理法,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维度划分4个象限。③生理节奏法。受生理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一天中不同时间点的精力状态不同;因此生理节奏法强调在个体最佳时段进行学习或工作,按照自己的生理节奏变动规律曲线来安排工作,以此提高工作效率。④20/80时间管理法。这种方法基于80/20原理(帕累托定律)提出,认为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20%的关键事件,管理者只要抓好这“少数的关键”,就能胜任管理工作,因此强调把时间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⑤日程表时间管理法。将各种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在时间表上列好,照表行事。杜拉克时间管理法,认为有效地管理不是从任务开始而是从管理时间开始的[10]。
时间管理在我国医院护理中的应用和研究均较晚,目前,不少医院的护理管理者缺乏时间管理的观念,更缺少时间管理方法的应用,时间安排依靠的仍旧是经验管理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管理者的工作凭借的是自己的主观经验,缺乏规划性,工作具有盲目性和被动性。②由于缺乏安排和对各种事件重要性和急迫性的合理划分,导致工作分不清轻重缓急,胡子眉毛一把抓;护理管理者把部分时间浪费在了与工作目标达成无关的事情上,又常常因为任务繁重而易出现工作倦怠[11]。③不善于处理突发事件,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理管理者会经常面临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由于缺乏时间管理的技巧,出现此类事件时,护理管理者往往惊慌失措,甚至影响到原来的工作进度[12]。④不善于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护理管理者作为医务工作者,其工作很难象其他工作那样“朝九晚五”,因此常常对家庭照顾不周,家庭关怀与支持的缺失又反过来影响其工作投入水平和绩效[9]。⑤不能合理、有效利用的时间,人的精力受到生物钟的影响,人在不同时刻精神和生理状态是不同的,而不懂得在精力充沛时刻做最重要的事,就会事倍功半,且容易出现职业倦怠[7]。
3 加强护理管理者时间管理的建议
在国外,时间管理已成为每位管理人员必修课程之一,而在我国,关于护理领域中时间管理的研究较少[9]。只有掌握时间及时间管理的特征,学会其运用方法及技巧,才能成为时间的主宰。因此有必要对护理管理工作者进行时间管理培训,提高其时间管理意识,发挥自主管理职能,使其能将时间管理理念自觉运用于工作中[9]。由于时间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时间不长,目前缺乏专门针对护理管理开发出的时间管理方法。分析上文所提到的时间管理各种方法可以发现,这些时间管理法多数并未指出时间管理与工作安排的具体措施,而多是提出了时间管理的一般原则,或者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管理者或个人所面临的事务及工作情景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件工作对于不同的管理者或者相同管理者面临不同的情景其重要性和急迫性也是各异的。同时也说明这些时间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护理管理者要在护理管理中学会灵活应用;在进行时间管理与分配时不要囿于时间管理方法的局限,而是要灵活运用时间管理的原则。本文结合护理管理工作实践与相关文献研究,提出以下加强护理管理人员时间管理的建议。
3.1 综合运用时间管理方法,遵守时间管理的原则
目前缺乏针对护理领域的专门的时间管理方法,因此应当在护理管理中做到时间管理法的活学活用。例如按照艾森豪威尔十字计划法,根据护理专业和工作特点,合理划分各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和优先次序;而后结合生理节奏法尽量选择精力最充沛的时刻来做重要且紧迫的事情。从时间管理法中,可以总结出时间管理的一些一般原则,护理管理人员在工作以至生活中要灵活运用这些原则。①积极能动原则,即主动选择和确立自己的工作和人生价值;②计划控制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护理管理者要根据个人或组织的目标和使命,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合理分配任务时间;③实践发展原则,即人们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时间管理方法和技术,并将其应用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11]。
当前,时间管理已经延伸到个人生活之中,用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指出的是,时间管理不应局限于一种方法,而是一种遵循一种有利于自己不断进步原则下的综合方法。因此,各类事件的分类不是绝对的,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原则不仅可以运用在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运用在生活之中用来合理安排每天的日常事务,使自己能够保持充沛的精力参与工作,保持生活与工作的相互促进,这也符合时间管理“以人为本,强调效果胜过效率”的最新理念。
3.2 举办时间管理培训,掌握时间管理技巧
时间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时间管理倾向决定的,研究显示时间管理倾向对护理管理者的工作绩效有积极影响。虽然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心理特质,但可以通过有效的培训得以加强。因此医院应当为护理管理人员及其他管理者举办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培训和讲座,使他们对时间管理的概念、原则等有所掌握。此外,作为基层管理者,面临纷繁复杂的工作,有必要掌握一些时间管理的具体技巧和措施。例如:养成每天记录的习惯,对时间消耗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管理好自己的电脑和手机等通讯工具,避免关键时刻贻误工作;做好时间计划,避免零星时间的走失与浪费[13]。
护理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对护理人员的组织、协调和护理工作的计划等工作,护理管理效果最终要由护理人员整体工作绩效体现出来。因此,应当保持护理管理的弹性时间管理,如护理人员较少而护理任务繁重时,要预测各项工作量,尽量减少和避免失误;人员多而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要加强学习,提升护理管理人员的自身认知和技能结构;同时,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要学会授权,不必事事躬亲,这样既能节省自己的工作时间,也能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动性[14]。
归根结底,时间管理的对象不是“时间”和工作,而是面对时间所进行的“自管理者的管理”。所谓“自管理者的管理”,就是护理管理者通过制定目标、周密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权衡轻重和权力下放等;加上自我约束,持之以恒,实现提高工作效率,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5]。
[1]尤桂凤.护理管理时间分配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7(26):6269-6270.
[2]姜小鹰.护理管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侯夏,张莉.军队医院护士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228-229.
[4]刘钕镝,朱建丽.护理管理者时间管理倾向于工作绩效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18):61-63.
[5]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心理科学,2001,24(5):516-518.
[6]李利,吴显和,谷琼,等.三级甲等医院主管护师时间管理倾向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J].护理研究,2013,27(8):2320-2322.
[7]王悦娜,赵士宏,张杨.时间管理法的应用对神经外科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J].护理管理,2013,27(7):2001-2003.
[8]钟原.大学新生入学导航[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9]郭巧英.时间管理概述及其在我国护理领域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10A):26-28.
[10]洛特尔·J·赛伟特.把时间花在刀刃上[M]. 19版.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2.
[11]董舒吟,刘彩兴,赵艳玲.时间管理AB表在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3):228-230.
[12]韦慧英.突发时间护理管理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369-370.
[13]杨雯,杨玉柱.华为时间管理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4]孟爱荣,孟爱清,郭晓慧.护士对人性化管理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28(11):50-51.
[15]张景,杨光芹.时间管理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