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
2014-03-10赵家宏
□ 赵家宏
古树名木衰败死亡原因及保护措施
□ 赵家宏
古树名木衰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树木自身衰老,生命力减弱。随着树龄增加,树木生理机能逐渐下降,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越来越差,不能满足地上部分的需要,树木生理失去平衡,从而导致部分树枝逐渐枯萎死亡。
立地条件差,营养面积小。一些古树分布于丘陵、山坡、墓地、悬崖等处,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营养面积小,汲取的养分不能维持其正常生长,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而衰弱甚至死亡
树干周围铺装面积大,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城市公园里游人密集,地面践踏频繁,致使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树干周围铺装面积过大,仅留下很小的树盘,影响了土地上下气体交换,古树处于透气性极差的环境中。城市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污水、垃圾、水泥、石灰、炉渣等致土壤酸化、盐碱化,加速了古树的衰老。
病虫害、鼠害危害严重。古树年龄大,树势减弱,易遭病虫害侵袭。槐树的介壳虫、天牛,油松的松毛虫等对古树的侵害较重,鼠类对树根的啃食也加剧其衰亡。
人为活动是危害古树名木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采伐、城市扩大、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动迁、不合理的管理措施等波及古树的生存空间。在树上乱画、乱刻、乱钉钉子等使树体受到严重损害。
保护古树名木的技术措施
清除竞争植物。不同植物之间及不同植物群落之间要争夺光、水、养分及空间。因此,要清除古树树冠投影下生长的乔、灌木和杂草,以保证古树所需的营养空间
打孔。对板结的地面打孔,或在树冠投影下的地面覆盖碎木屑,以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蓄水能力,碎木屑自然降解后持续供给古树养分,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
换土。深挖0. 5m(注意随时将暴露出来的根用浸湿的草袋子盖上),把旧土与沙土、腐叶土、大粪、锯末、少量化肥混合均匀之后再填回。
灌水。每年春季4—5月份灌2—3次透水, 11月末或12月初进行冬灌,对生长在地势低洼地段的古树,修建排水沟及地下渗水管网。
施肥。通过对古树周围土壤的分析结果确定施肥种类,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需要进行施肥。对于生长较健康的古树,在根际周围以施厩肥为主,对树势较弱的古树,以树干滴注液态肥为主。
种植固氮植物。在人流量较少的古树地表种植豆科植物,如苜蓿、白三叶等,为古树扶壮创造具有丰富营养物质、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及土壤通气性能良好的立地条件。
病虫害防治。古树易受病虫侵害,先期害虫消耗水分和养分,易使树势衰弱。古树一旦衰弱,蛀干害虫如小蠹虫、天牛等次期害虫乘虚而入,破坏树木的输导系统,容易造成树木死亡。因此,应坚持定期检查,综合防治,采用低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适时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注意保护天敌,减少环境污染。
日常保护。定期用高空打药车喷水淋洗古树叶面,清洗树冠,保证树木叶片正常的呼吸功能。视具体情况对古树设围栏保护、堵洞、修补、支撑、安装避雷装置。
保护古树名木的管理措施
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全面系统地查清古树名木的资源分布和生长状况,对确认的古树名木,要设置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对古树的生态环境、生长发育状况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加强地方立法,依法保护古树名木。
广开渠道,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的意识。
开展旅游活动以树护树。对古树名木挂牌树碑,写明科属种名、历史、人文等,将古树载入导游手册和宣传品,以提高所在景区和古树的知名度,使游客在旅游中学习到更多的科技知识。
(栏目编辑/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