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政与为文:从诗人李白谈起

2014-03-10张炜

月读 2014年8期
关键词:安顿从政文人

◎ 张炜

从政与为文:从诗人李白谈起

◎ 张炜

谈到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人们往往会说他们感情饱满,艺术天资很高,很有才华;另一方面又常常表现出政治上的幼稚和弱智。这种说法也许已经成为社会通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谬误和浅见。因为这种说法的根本错误,就是把“政治”和“人事机心”混到了一起。

实际上即便像李白这样一个冲动浪漫、看似“不靠谱”的诗人,也在诗文里流露出自己的治国雄略,尽管笼统却也算相当美好的设想,很是令人赞叹。至于孔子、孟子等圣贤人物,非但不是政治上的低能儿,反而真正是社稷道路的大设计者。

这里首先要界定“政治”是什么。政治当然不是玩弄权术,也绝不等同于人事机心。前边说过,政治就是安顿民众的生活,就是治理社会。至于怎么安顿民众的生活,怎么治理社会,稷下学官的学人、历代知识分子,都有过非常美好也非常现实的设想。这一部分人从政治上看恰恰是过于专业了,考虑问题都很认真,只是很少着力于人事权变那一套策略。权术不是他们所长,如果在这方面有所长,也就背离了政治的专业,更不会写出那么好的诗章,表达出那么好的思想。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文人和思想家,在政治上都是比较成熟和高明的;相反,那些专门做行政管理的统治者,他们在许多时候不得不陷入令人厌恶和恐惧的权斗,并直接导致政治上的褊狭、昏聩和腐败。因为他们不得不专注于人事机心,不能像对待真理和专业那样从事政治,其中的一部分最后只能成为政事上的昏庸者和小人物,让自身道德败坏下来。

有句话说“自古文人多良吏”,谈的即是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单论这部分人在政治上的成熟度,非但不亚于那些政治上的所谓专业人士,还因为其富有政治理想和贯彻力而获得了更大的成就。说到底从政与为文是一致的,一篇文章要写好,起承转合,段落思想,一切皆需要良好的判断力和协调力,而这些能力同样是治理国家所必不可少的。为文涉及无数的细节,从局部到整体的关照,需要无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政治也是如此,治理国家,安顿民众的生活,最需要回到细节,回到复杂的、具体的判断上来。这才是政治的真正含义。

我们长期以来将政治真正的本质的意义抽掉了,偷换成等同于权术和人事机心这一类低俗的概念,是十分可悲的。

好的政治不会是权谋密室那一套,而中国自古以来的宫廷斗争太多了。这正是一个族群的不幸。在这种有毒的文化中,哪怕是抱着美好的抱负去治理天下、安顿百姓生活的文人,到头来也无一例外要效忠皇帝,最终落入诡谲庸俗的权谋圈套中。他们所能做的,用鲁迅的话来讲无非就是“帮忙”和“帮闲”—帮忙与帮闲不成,就从庙堂跑到山林里抒发自己的不平。鲁迅先生还说,“中国文学与官僚实在接近”。

是不是“良吏”,最重要的指标还是要看人文精神对从政者的影响力。古代科举考试要考“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对人的品德有制约力,虽然这种制约力极其有限,但在专制国家里仍然是十分可贵的。

如果有人问李白适合不适合搞政治,一百个人里面会有一百个人说,李白是一个好的诗人,但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理由就是因为李白在政治上失意了,搞砸了,而在艺术上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这样讲也许忘记了:历史并没有把李白放在一个从政的位置上。既然没有经过这方面的检验,一切到底如何也就很难说了。

谈到历史上的大文人、大诗人的从政作为,苏东坡的例子不必说了—中国古代那么多政治上失意的文化人和艺术家,其实他们都可以是杰出的政治家。比如王安石等既是文人,又具备强大的行动力,这种人应该是很多的。但他们从来不是一个狡猾的权术家和权谋者。李白有那么高的社会志向,要他做一个治理者,怎么可能比一些庸常的官吏更差。

可能还有人会说,李白既然有那么高的抱负,要走向治理国家的高位,欲展鲲鹏之志,那么就应该允许他用各种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由此又产生了另一种宽宥,认为他无论写出怎样取悦他人的文字,只要可以结交权贵抵达成功,似乎都是可以理解和谅解的。言外之意是等他真的走到了那个位置,也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了。许多人一直是这样考虑问题的,也就是将目的和手段分开,以所谓的“成功”论英雄。这正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混世的黑暗逻辑,是导致人间悲剧和苦难的渊薮。究其根本目的,无论多么崇高,多么辉煌和宏大,都不可以用卑鄙的手段去实现。“目的”是“手段”一寸一寸积累起来的,而不仅是最后的那个“结果”。“手段”随时都在“结果”,一路都在“结果”。

许多时候,实用主义者是只问“目的”不问“手段”的,可以用所谓的终极目标、崇高目标来为自己的卑鄙手段做出辩解。这只是一种欺骗,是哄骗他人上当。只看“结果”的恶劣手段,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原谅。在这里,我们应该就“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就政治理想和文学成就诸方面,来全面地认识李白杜甫等伟大的古代诗人。这种认识,可能对我们当代人更为重要。

(选自《也说李白与杜甫》,中华书局)

猜你喜欢

安顿从政文人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从政敬业
战国少年孟轲
文人吃蛙
千里之外
安顿
安顿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俄从政年龄降至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