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企业强势文化大格局的措施方法和途径

2014-03-09原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建设文化

原平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进一步发掘本企业文化的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文化理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强势文化。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视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多关注文化发展,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各级组织要从加强和改善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党的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把文化建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当中,构建企业文化格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具有煤矿企业特色文化新体系。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进一步发掘本企业文化的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文化理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使之成为强势文化。

一是大众文化。文化建设贵在坚持,重在建设,日积月累,挖掘整合,传承创新,像过去每年开展的职工歌会,各类体育比赛、戏曲比赛等等一些职工喜爱,参与人多等大众化的活动应该坚持不断。呈现出文化项目丰富多彩,文化阵地建设亮点频现,文化阵地建设形成网络,节日文化活动隆重热烈,广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的一派繁荣景象。

在开展大众文化活动中,应以群众喜闻乐见和自娱自乐为主体。如:夏季纳凉晚会、戏曲自乐班、中老年扇子舞、太极拳、腰鼓队、威风锣鼓等等活动,使艺术、审美寓于娱乐休闲之中,成为群众享受文化成果的场地和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在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歌颂祖国繁荣昌盛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坚持“自编、自导、自演”的创作原则,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使基层文化在推广中普及、普及中提高。

文化项目异彩纷呈,虽不能要求各个方面都面面俱到,也应该达到各具特色。

文化阵地建设亮点频现。建议筹建荣誉展览馆,建设荣誉展览室。通过荣展等形式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有条件的应建设文化广场,使职工在休闲中接受文化熏陶。

文化阵地建设形成网络。大力发展精品文化、大众文化、构建功能完备、覆盖面较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视现代传媒手段的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有功能,把握舆论的主导功能和先导作用。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的建设,不仅进社区、进班子、进机关、更要进住宅区、进家庭。

节日文化活动隆重热烈。在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歌颂祖国繁荣昌盛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坚持“自编、自导、自演”的创作原则,提高群众的参与度,使基层文化在推广中普及、普及中提高。

广场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中,应以群众喜闻乐见和自娱自乐为主体。如:夏季纳凉晚会、戏曲自乐班、中老年扇子舞、太极拳、腰鼓队、威风锣鼓等等活动,使艺术、审美寓于娱乐休闲之中,成为群众享受文化成果的场地和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

二是荣誉文化。坚持开展“劳动模范”、“学习型员工”系列评选活动。建设荣誉展览馆(室)、注重史志编纂等等,从文化的形式、内容、标准、范围等方面均要有所不断创新。大力发展精品文化、大众文化、构建功能完备、覆盖面较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视现代传媒手段的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有功能,把握舆论的主导功能和先导作用。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的建设,要进社区、进住宅区、进家庭。

三是理念文化。整合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有的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以及相配套的视觉标识等,并上升为企业各种文化理念。文化整合的目的就是让弱势文化变强大,让零散文化变系统,让落后文化变先进。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以高雅的文化陶冶人,以优秀的文化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通过荣展等形式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是创新文化。坚持文化创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合理和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起与现代化建设相匹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机制。

建设企业文化大格局的立足点应该建立在创新与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是时下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组之一。不可否认,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前进;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

总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没有创新,科技就不会进步;没有创新,企业就不会发展;没有创新,基层单位的工作就难以推进。总之,社会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但是,创新不是对事物进行全盘否定。在现实中,一些基层新上任的领导干部,喜欢标新立异,喜欢烧“三把火”,把单位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工作经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是视为一份宝贵的财富加之筛选、鉴别予以保留,而是当成一种历史包袱,或者是束缚个人手脚的一套绳索,毫不可惜地扔掉了,仅凭主观意愿和个人喜好行事,换上一套时髦的行头。惟此,才显得自己是个改革派、代表了时代的潮流。企业文化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也是一些基层单位新上任领导干部工作虎头蛇尾的原因之一。因此,创新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断革命,或者是局部、单项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

创新文化包括:理论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把创建学习型企业、科室、员工、家庭和创建行业文明、省级文明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四德”教育,着力提高人的素质,建设一批敬业型领导、廉洁型班子、成才型职工、环保型家庭、技能型科室、文明型和敬老型社区。

五是理论(研究)文化。创建企业文化品牌必须讲究策略。策略首先在于“将合适的人才摆在合适的位置”。一流的人才才有可能创造一流的企业文化品牌;实施人才战略,高度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使用。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的关键。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强化人才资本观念,壮大文化工作队伍,要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对文化工作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显而易见,大众文化是企业文化基础的基础;荣誉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再现;理念文化是对荣誉文化的高度提炼与升华;创新文化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不竭动力和发展源泉;不言而喻,理论(研究)文化是一切工作实践的先行者。

创建一个强势企业文化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策略也在于企业规划要充分、细致地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基层单位千人一面的现象。必须打好“个性”这张牌。就全国城市而言,人们说大连是最具“男人味”的城市,杭州是最具“女人味”的城市,武汉是最“市民化”的城市,珠海是最“人性化”的城市。任何一个企业必须树立具有个性的品牌,有个性才有存在价值。

要打造企业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企业根基上强化,从整体素质上提高,从综合实力上增强。因此,培育和传播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对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