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合理用药与加强管理的措施
2014-03-09王凤
王凤
目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全球性命题。该文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便实现安全、经济、合理用药的临床目标。
临床上安全、经济、有效地使用药品,就是所谓的合理用药。但是,目前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问题非常严重,对患者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要想实现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就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正视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针对性地予以及时解决。
1.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
长期以来,药品使用管理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不合理用药问题非常严重,找到具体原因,确保用药的安全、经济和有效,是现代医学界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多药并用问题。随着现代医药研发技术的日益成熟,药物品种越来越丰富,处方药应用呈现日益复杂趋势,在临床中,多药并用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过药物间的协同效果,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以此来提高疗效,但大部分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不科学配伍加大了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对患者生命健康构造成了较大危害。
抗生素滥用。就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现状而言,本来这种病属于病毒性疾病,根本没必要使用抗生素。但许多医师简单地将发热症状视为抗生素应用指征。还有一些医师甚至采用激素,虽然短时间内遮盖了临床表现,但却导致病情延误,药费攀升。当疾病属于细菌性感染时,有些医师在还没有查明病原体的情况下,就胡乱使用抗生素,而当临床疗效不佳时,就会多种抗生素并用,但如此一来,不仅无法有效控制感染,而且容易引发双重感染,加重病情。
没有掌握药物起效时间。有些医师对部分药品的起效时间没有明确概念,比如胺碘酶,具有抗心律失常的药效,患者在服用一周左右或更长时间后才会起到效果,而有些医师由于未能掌握起效时间,当患者服用三天后还没有起到疗效,就会误以为药物无效而进行换药。
没有充分掌握老年用药。在为老年患者开处方时,没有针对老年体弱的情况降低用药量,造成药物中毒和服用过量。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器官敏感性衰减,临床用药时需要综合考虑药量和服用时间,由于老年患者一般会伴有多种疾病,在采用疗效范围小的药物时需要格外注意。同时,在联用药物时,要进行合理配伍,结合老年患者身体实际状况,进行人性化用药。
2.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
完善用药制度。不断完善各级医院临床药师制度,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在药师对各类药物全面掌握的前提下,充分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同时要充分掌握药物起效时间和正常用法,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管,尽量避免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产生。
加强继续教育。临床药物种类丰富多样,统一药物品种规格不一,商品名更新快,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尽管医师了解药物的疗效范围,但对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副作用、服用量和服用方法等缺乏全面认识,所以需要就合理用药的问题开展专门的继续教育。全面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客观正确地评估病情,做到对症下药,严格药物禁忌治理,要充分掌握药物知识,尤其是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常用药的服用量,尽可能地降低联合用药数量。
及时调整修改药物处方。采取处方分级制度,一旦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时,就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及时加以调整,可对患者服药时间加以规定,加强患者遵医依从性,最大程度地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可一味地追求疗效快,而要充分考虑药物可能产生的远期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性。
加强综合技能培训。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综合技能的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指导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加大对医师用药的监管力度,并配合实现合理用药的临床目标。全面密切地观察患者病情,有效降低临床事故发生率,仔细检查医师用药处方,降低不合理用药对患者健康的危害性。加强药物配伍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确保配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掌握药物性能特征,向患者详细介绍用药注意事项、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并明确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发生临床意外事故。
完善监管体制。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标准,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同医疗卫生部门的协调工作,加大药物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充分发挥监管部门应有的监管作用,创造良好的临床用药环境。
进一步推进医药体制改革。果断斩断不合理用药的利益链,医疗机构在销售不同种类药物所获取的不等同经济效益,以及门诊药物销售时的盈利性,对医疗行为的规范化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推进医药分业的体制改革,能够有效消除负面因素,确保医疗行业的规范性。加强药物分类管理,明确药物说明规范,加强对药物生产监管,共同致力于合理用药临床目标的实现。
总而言之,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全球性课题,是人类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只要全社会加强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监督,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管理措施加以整顿治理,就一定会实现临床合理用药的目标,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