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2014-03-09易静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施工方投标招标

易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施工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施工企业为了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面临着许多风险与挑战。为了能够促进施工企业与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施工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有效避免企业存在的风险。该文主要从工程学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对施工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效工程经济管理预防措施,从而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得到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成长。建筑行业的快速成长,使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行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建筑企业的盲目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许多风险,严重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通过对建筑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预测,未雨绸缪,是现代建筑企业发展的目标。

一、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施工图纸与初设工程不符合。许多工程项目企业为了占据市场优势,在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就开始了施工工程的招标工作。而施工企业由于对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缺乏对工程的全面了解与规划,导致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清单出现丢项、漏项的现象。在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将施工图纸与初步设计图纸相比较,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的现象,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费用,也就是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施工前,施工企业与工程项目企业所签订的工程合同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费用有明确的规定,通常都是总承包费用的2%,而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企业对招标工程初步设计存在着丢项、漏项的情况,加上施工条件与施工环境的影响,使实际施工风险要远远大于2%,严重超出了施工企业预算的成本费用[1]。

工程清单与招标计量规则不相符。工程清单与招标计量规划不相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方在提供招标文件时,只提供施工图纸,没有提供相关的计量规则,这种情况下,施工方会根据工程图纸进行施工,并计算工程量,导致施工方实际工程价格与投标价格不相符。二是项目方所提供的工程清单与招标计量规则不相符,造成施工方在理解上出现错误,导致工程报价与实际工程价格不相符。

存在着压价的竞标风险问题。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越来越多,使建筑市场存在着“粥少僧多”的现象,因此,在一项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会有多个施工企业进行竞争,而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往往会压低竞标价格,这样使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仅增加了施工费用,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2]。

二、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项目方与施工方签订工程合同中的风险问题。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合法有效承诺的保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双方应尽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力,具有法律保障、公平、公正、平等、互利等原则。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工程合同都缺乏一定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由于项目方在市场中占据着一定的优势,所以在工程合同制定时,为了有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常常在合同中附加许多条款,对施工方进行约束,甚至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全部附加到施工方的身上,而施工方为了获得项目,忍受着项目方无理的要求,承受着巨大的施工风险性。

施工方案的风险问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因素的不可控制因素对工程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考虑。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在工程施工前,根据施工环境,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例如水中作业工程,需要考虑施工设备条件、施工工艺、地理条件、降雨量、季节性洪水、河流的排水情况等。在现代的施工过程中,虽然采用了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也优化了,同时施工的难度与施工要求也加大了,这也加大了施工风险[3]。

2.3劳务分包风险问题

通常情况下,工程现场施工队伍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组成的,教育程度与专业素质较低,虽然在农民工上岗前可能接受相关工作内容的培训,但由于农民工对施工项目的不了解,对工作环境的不熟悉,加上岗前培训时间过短,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工程质量与安全隐患。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些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一般都是分包给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作业,但在现实中,由于没有对专业施工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查与核实,导致专业项目施工队伍资质不合格,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与工期,不仅造成施工方与分包方发生合同纠纷的风险,间接造成施工方与项目方的经济纠纷风险。

三、工程经济管理的防范措施

有效控制工程投标报价。有效控制好工程的投标报价,要求招标方与投标方对招标工程摆正思想,对招标工程有正确的认识,明确双方履行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力。在工程投标报价时,投标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投标方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然而进行工程预算、报价;其次施工企业对投标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预算,做好工程的成本控制;最后施工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报价,不可以有意压低价格或者是提高价格,确保工程报价的有效性与合理性[4]。

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的有效结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施工实际情况与工程设计图纸不相符的现象,而工程造价人员通常都是根据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预算,因此经常出现工程预算与实际施工费用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了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要求工程设计人员与工程造价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进行有效结合,有效预防与降低工程预算与实际施工费用之间的差距。

有效提高施工队伍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个高素质、好管理的施工队伍。因此,施工企业在组建施工队伍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招聘要求,入取具有相关经验或者是高素质人才,并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自身素质、安全意识,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安全隐患问题[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的进步与成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工程经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性。为了有效避免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将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进行有效结合。运用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合理的预测,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效率,有利于实现工程的利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施工方投标招标
施工方参与回购的建筑供应链协调及应急策略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
浅谈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设工程管理中施工方的签证管理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