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4-03-09宫婷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信息产业国民经济软化

宫婷

信息技术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该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用理论和实证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信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内部规律,尝试准确揭示信息技术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

信息技术产业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服务为发展核心,逐步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前,全球很多国家都将信息产业作为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信息产业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

发展优势。中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虽然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晚,但却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适宜国内外的企业投资。事实上,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中国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在全球名列前茅。参与投资的外商将各种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带进投资企业,推动了我国电子信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收入较低,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拥有很多外资企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圈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三个关键领域。

存在缺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范围狭窄、技术水平低;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相比于发达国家产业附加值较小;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水平不高,品质较差,有很多不能达到ISO国际质量标准的产品;电子信息产业链传统、老化,没有对高层、中层、低层产业链的能力进行综合整理;电子信息产业资源的分配不足,很多企业的经营模式老套守旧,跟不上时代步伐,国际竞争力较差。

2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软化作用。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软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产业架构、就业架构和消费架构的软化影响。信息产业能够软化产业架构的体现有:一方面,软性产业出现在国民经济中,例如,软件行业、计算机信息服务行业以及数据库行业等;另一方面,硬性产业也得到软化,信息产业带来的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良的信息环境,使得很多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软功能比例的加大,实现了外延式和内涵式软化的一致。信息产业能够软化就业架构主要体现在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民经济的劳动力结构,像行政、科研、软件开发、信息咨询、信息发布以及信息服务等信息类行业的就业比例日益增大。信息产业能够软化消费结构的主要体现有: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先进的产业结构给市场消费带来了现代化的知识信息,有效优化了消费结构,反过来,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刺激了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消费需求的信息化对形成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信息化也起到推动作用。

催化和助推作用。信息产业不但能够独立的创造社会价值,而且还能渗透到其他行业中,与其他产业结合,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使整个经济体制得到完善和升级。为了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价值的水平,让原本不能创造价值或者只能创造很少价值的企业和部门都能够创造较多的价值,可以采取加大财富的升值空间、减少信息流动时间以及将非资源转变为资源等方法。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这就很好地体现了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催化和助推功能。

优化的作用。信息是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劳动力等共同奠定了现代生产力的基础。信息产业优化国民经济生产要素的表现有:第一,信息要素对资本要素起作用,能够增加资本要素的信息内容,使资本的整体利用层次和利用程度显著提升;第二,信息要素对劳动力要素起作用,能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并增强管理人员与管理对象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进而使国民经济体系呈现出有序程度好、运行效率高的态势。

倍增作用。信息产业可以对国民经济的成倍增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能有效促进行业提高其生产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整体经济效益。一方面,生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信息产业能够与其他产业融合,产生二次经济效益。信息产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的总和构成了它对国民经济的扩散效应。而所谓的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倍增作用就表现在扩散效应产生的影响上,它使得国民经济成倍增长。

先导作用。新时代的技术革命带动了许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信息产业作为各行业应用研发的突破口,在生物制药、通信工程、光纤科技、海洋技术、材料能源以及新型服务等行业中都占据着绝对的核心位置,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先导作用。这些高科技产业对生产机理的认知和操作以及生产方向、目标的设计和完成,一切都取决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和突破发展;其他高科技产品的功能部件或者子系统必然都是电子信息装置。所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导作用。

3有效发挥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加快培育信息市场。中国的信息化市场建设已经初步完成,为了让市场机制能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接下来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规范信息化市场行为上,进一步健全信息市场机制,发展社会主义信息化市场。具体做法有:一是改革价格机制,理清价格关系,建立合理的规则,使价格真正成为市场中供应方、需求方和中介方经济利益的“标志器”;努力发展中介服务,发挥信息市场商品信息发布的作用;三是建立公平合理的信息市场竞争体系。

大力发展软件产业。软件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的产业,在信息产业中处于核心地位。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方面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所以,要明确软件产业的战略位置,将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软件产业上,并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加快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重组。在信息产业中,加快由传统的以模拟技术为主的产品结构,逐步过渡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结构,加速研发、制造和应用数码产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组织结构上,加快结构调整和重组组织;电信业实施政企分离,改革制度、重新调整,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体系;在市场结构上,加速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齐头并进的国际化方向前进。

加强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控和法制建设。由于历史遗留的问题,中国信息产业在宏观上是由之前的电子工程部门、广播电视部门、航天工业总公司、航空公司等分别或交替地对电子信息业、通信业、广电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进行管理,造成很多信息企业和信息机构管理混乱,政企不分,往往出现力量不集中、建设重复化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对中国信息产业的宏观布局和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总而言之,信息产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其成败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兴衰。现在全球信息产业以30 %的速度不断增长,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各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了基础,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实现信息产业结构升级,有效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产业带动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完成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信息产业国民经济软化
7524亿元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早期髌骨软化症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