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企业环境行为的调研及分析:以武陵山腹地恩施市为例
2014-03-09李天琪曾验武景米婷杨雨薇吴艳玲
李天琪 曾验 武景 米婷 杨雨薇 吴艳玲
研究企业对环境因素的管理结果显得很有价值。本文以恩施市的企业为调查对象,从收集到的数据分析、企业环境行为的评定标准及方法和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分析恩施市的企业环境行为。
企业环境行为就是企业接受外界环境压力,并将其转变为环境成本的信息,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将一部分乃至全部认可为企业预算成本,做出相应的行为响应,使得原来由社会承担的环境外部负效应逐步为企业所认知并承担。此外,随着近几年来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政府在企业环境行为的导向作用愈加明显。
一、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文献查阅两种方式。从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得到:截止2010年恩施市的企业类型主要为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企业,暂不存在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从上述各类型的企业的数量和产值进行综合分析,国有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在恩施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尽管私营企业的产值不是很高,但企业数量很多。因此,对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的环境行为研究分析就显得更重要。
研究目的是调查企业的环境行为,根据以下四个条件确定调查的企业对象:属于国有或集体企业;属于制造业;企业正常运行;企业有排污行为。根据预调查的经验,调查组认为决定企业环保投资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1)企业的运营情况;(2)企业的规模;(3)企业的排污强度。以下表格为调查后整理得到的数据:
企业规模是企业环境行为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从恩施市年鉴报表分析可看出:中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且企业有向规模化方向转型。以2007、2009及2010年三年工业的数据为例,2007年年销500万以上的工业有56家,规模以下的126家;2009年规模以上的工业有76家,规模以下的有175家;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达到99家,规模以下工业142家。从2007年-2010年间,尽管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总体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另外,规模以上工业在总工业数量上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30.8%上升到2010年的41.1%,充分说明企业正在往规模化方向转型,而且是以一个比较快的发展速度。
恩施市近几年来废水排放量明显较少很多,从2008年的1973.97吨到2010年的314吨。另一方面,政府都会投资大笔资金用于污染治理,同时也会要求企业加大对污染治理的投入。因此。政府是影响企业环境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废”(废物、废水、废气)的排放和处理是企业环境行为最直接的体现,下列为对恩施市16个企业近几年来“三废”的排放及处理情况统计发现:企业近些年来控制了废物的排放,同时大量减少了废水的排放,但企业的废气排放量明显没有收到控制,每年的排放量接近呈倍数增长趋势。
另外,从恩施市招商局和恩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企业办了解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对落户恩施市的企业,尤其是制造业、对环境较为影响的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都做了严格规定,并出台了相关文件。为了规范化管理、节能减排等目标,恩施市出台了中小企业进园的措施。
从环境经济理论上来说,企业(污染者)一般都不会自觉地进行环保投资,因为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环保投资会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面临市场风险。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在环境政策存在的前提下,如果企业为排放污染所支付的费用小于企业为改善其环境行为而支付的费用,那么企业会选择维持现有环境行为现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环境行为是企业在治理污染与缴纳排污费二者之间选择的结果。
二、企业环境行为评定标准及方法
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企业污染物排放行为、环境管理行为、环境社会行为、环境守法或违法行为等方面。各地要按照《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技术指南》,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环境行为评价标准类别(A类或B类)。
企业环境行为分为黑、红、黄、蓝、绿五等,分别赋分值1-5分。改动后分为黑、黑+、红、红+、黄、黄+、蓝、蓝+、绿、绿+十个级别,(颜色+)比(颜色)多0.5分。这0.5分的差别可以产生诸如(黄)与(黄+)的差别,但不会产生黄与蓝这么大旳差别。既尽量维持了数据的客观,又较好的解决了问题。
三、企业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在企业环境行为模型的设定上,企业环境行为为因变量。自变量有三类:影响不同企业环境行为的内因“实践过程”,影响不同企业环境行为的外因“通用原则”,还有“产出效果”。模型设置过程如下:
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用方程式表示为:
其中,Y表示企业环境行为,X1表示通用原则,X2表示实践过程,X3表示产出效果:
其中:Y表示企业环境行为,X11表示国家法规标准,X12表示当地坏境要求,X13表示社会舆论,X14表示行业间竞争,X15表示消费者绿色偏好,X16表示质量体系认证,X17表示信贷优惠,X21表示企业性质,X22表示企业规模,X23表示发展战略,X24表示环境管理机构,X25环境管理制,X26表示员工环境行为,X31表示企业公开环境信息,X32表示企业违规惩罚,X33表示企业声誉。
所谓企业环境行为即企业面对来自政府、公众、市场的环境压力,而采取的宏观战略和制度变革、内部具体生产的调整等措施和手段的总称。来自政府的压力主要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法规。来自市场的压力主要分为会舆论,行业间竞争,质量体系认证,信贷优惠。公众主要有消费者,投资者,环境保护者等。
企业环境行为决策模型:
目前,我国还缺乏一种刺激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政策激励机制,或者说我国环境政策对企业的约束力不强。我国政府推行的环境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命令-控制型政策和经济刺激型政策,同时鼓励企业自愿进行环境管理,如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而像恩施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企业由于自身运行状况不良以及环境意识较低,较少企业自愿进行环境行为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