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教育时期的大学教学改革
2014-03-09谭颖
谭颖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全面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80后甚至90后学生开始引领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主流。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了社会对这两代人在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认同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大学生活的世故,对人生规划的迷惘,以及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功利态度等。这种现象的产生来源多方面,高等教育在今天仍有许多急需完善的地方,学生对大学的认知方面有待提高。为改变这种代际认同在大学中的差异,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用切实可行的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
关键词: 大众化教育 代际认同差异 量化型考评机制 教学改革
如今的适龄大学生大部分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生的,他们正经历着社会和科技的重大变革时期,成长环境决定了其自我、依赖等性格的养成。对于这一问题,如果不加以深入认识,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关注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需求。高等教育不仅要研究基本的教学理论,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对学校、教师的期望,对自身发展需求的表达,以及对未来、对理想的规划,从中发现问题,并寻求有效的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大多数学生从高中步入大学,都是带着一份美好的憧憬来的。然而,他们真正所感受到的大学生活却是:枯燥乏味的课堂;不切实际的讲授;铺天盖地的活动;缺乏坦诚的人际关系。在大一下学期,一些学生甚至就开始厌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失去兴趣,对未来不愿憧憬时,问题不容回避。
(一)对课程的认识模糊。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知之甚少。从高中步入大学,实际上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包括家长就已经开始作规划了。现代大学生显然在这一问题上的思考更深入,但理解存在误差。
(二)对授课方式存在不满。
对于已经开设的大学课程,不少学生对其的印象是枯燥,理论性过强,难于理解。师生互动较少,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有的教师采取“阅读分析”模式讲授专业课程。
(三)综合素质得不到锻炼
课堂缺乏互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属于教授方法问题;有的属于课程性质原因,例如介绍性的课程通常很难引起讨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学生缺乏交流、沟通的意愿,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在课堂上,一些学生由于课前未做充分准备,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担心回答错误遭遇难堪;有的学生尽管知道答案,但羞于表现或是不愿表现。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能力基本上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现象的反思与原因分析
同高中学生进校前的理想相比,大学似乎除了具有震撼力的校园和大楼之外,其他的都与想象相去甚远。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迫使我们对其原因进行深入思考,是教育面临改革,还是学生的态度与方法需要调整,这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产业化影响教育的深入论证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专业不断增加,专业的设置不断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作出调整。然而,受经济领域的限制,部分专业并非在社会出现新兴行业的前提下开设,而是在现有专业的前提下细分的结果。对于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事实上很少经过深入论证。导致很大一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出现雷同。其结果是,从专业看,不能得知其将来的就业方向;从课程设置看,又不知其与相关专业的区分何在。
2.教师管理与考核的制度存在缺陷
对于专任教师,目前高校缺乏一些有效的制度综合评价其成绩。科研考核仍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评价老师的主要方式。此外,绝大多数的高校对于教师的管理,除了课堂之外,几乎是空白。很大一批教师在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上存在不足与滞后,其掌握的基础知识仅限于几本教材,甚至经不起学生的发问。还有极少数的教师在师风师德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都暴露出高校教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学生的内在原因。
高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论如何重要,始终是外因。学生个人的态度和努力才是内因。我国目前高等教育面临学生规模大、教育资源有限等问题,因材施教不可能具体到每个个体,因此,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学生本人的自律与自强。现时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经常迷失方向,往往存在以下方面的原因:
1.学习的依赖性与被动性
自学能力未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将高中的学习方法不恰当地延续下来。典型的表现是:学生上课不记笔记;只关注结论,不注意教师的分析思路、思考角度,理解过程;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学生需要像高中老师一样不停地督促,自制力和自主能力不强。
2.参加课余活动的功利性
多数学生对学校所组织的强迫学生参加的活动颇有意见,然而受“综合测评”的影响,不得不硬着头皮参加。一些学生之所以在大学一年级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可以在每学年的综合测评上加分。
三、因应之策
(一)提高德育教育主体的素质。
德育教育是解决代际认同差异的根本方法。目前,一些人对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用“功利”、“自私”、“冷漠”等词形容。事实上,“80后”、“90后”的大学生并非是真正的“功利”、“自私”、“冷漠”,其为人处世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于思想的不成熟。他们之所以思想不成熟,是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应当怎样做,没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即便有人告诉过他们,但也没可能告诉他们为什么是对的、好的。
(二)优化大学的课程设置并对其作重要性阐释。
学生对一部分课程的质疑不无道理。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几乎经常调整,可以折射出某些课程在开设方面的分歧。尽管学校习惯于从“后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做课程设置,但一些学生通常根据该门课程对其今后发展的作用判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普通高等教育被动地滑向职业教育。
(三)引导学生自我培养沟通表达能力。
“有效沟通”是近年来较受追捧的成功理论之一。高等学校如果要培养更多合格和优秀的人才,就应引导学生恰当、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社团组织在举办活动时,也要考虑一些不善言辞的学生,积极创造机会使其能表达自己,例如通过任务式的方法,将演讲、发言、总结等任务安排给特定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社团组织可以在活动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方面得到改善。
(四)废除量化的指标考核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人因为是社会的人而不可避免地成为制度的人。通过好的制度引导学生,远远要比好的老师更重要。反之,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培养出性格偏差的学生的制度,其作用是十个名师也难以纠正的。如前所述,目前的学生综合测评考核制度与学生功利性心态和行动的养成不无关系,也是笔者所认为的“80后”、“90后”现象的根本产生原因之一。因此,废除这一评价体系,代之以其他合理的标准势在必行。
四、结语
如今的大学生对大学认可度的降低,来源于多方面原因: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不同;大学教育在培养目标等方面面临改革;学校及家长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的功能缺失;学生未能迅速从高中学习状态中进行转变;学校关于引导学生学习或参加课外活动的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促成了社会所认为的“80后”“90后”的问题。事实上,“80后”“90后”的问题并不存在,或者说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严重。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双方的共同努力。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发现受教育者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在大众化教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仍然严峻。
参考文献:
[1]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管晓涛,熊国良,徐平生,向阳.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S1).
[3]钱小莉.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理论月刊,2008(06).
[4]莫丽萍.浅谈提高大学教育质量问题[J].学习月刊,2012(02).
[5]李燕,阳辉.大众化教育中教学改革的形式创新和价值重构[J],中国电力教育,2012(04).
[6]王建英,李程.当前大学教育存在问题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2(06).
[7]鲍志坤.我国大学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8]曹飞.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