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笔记及类书中的岁时民俗研究

2014-03-09刘礼堂李文宁

江汉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梦华类书寒食

刘礼堂 李文宁

岁时民俗文献是指记录民众在一年四季中特定节气和约定俗成的节日中的民俗生活的文字,以及学者对各种岁时民俗的研究和评议。早在先秦、汉代,已有多种时令文献问世,如 《夏小正》、 《诗经·邶风·七月》、 《山海经·大荒经》中的有关部分、 《尚书·尧典》关于四仲星的部分, 《逸周书·时训解》、 《管子·四时》、 《管子·五行》、 《管子·幼官》、 《吕氏春秋·十二纪》、 《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 《四民月令》等,这类岁时书籍一般记述一年四季的物候天文的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禁忌和倡导。汉代以后,岁时民俗著作几乎每个朝代都出现。因岁时文献与节气和农事紧密相关,最初将时令之书归入子部农家类。自隋唐开始岁时文献数量日渐增多,官修类书如 《艺文类聚》、 《初学记》等都专设岁时部。

在宋代这样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有关岁时民俗的记录及著作的数量也大量增加,且日益受到学者重视,这一点从书目中也可以看出。北宋真宗景德二年 (1005)杜镐 《龙图阁书目》在史传大类中专门列出岁时,北宋仁宗庆历元年 (1041),王尧臣等修成 《崇文总目》,史部专列 “岁时类”,这标志着岁时文献日渐成熟并在书志中取得独立地位。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卷6云: “前史时令之书,皆入子部农家类。今案,诸书上自国家典礼,下及里闾风俗悉载之,不专农事也。故 《中兴馆阁书目》别为一类,列之史部,是矣。今从之。”①指明了统治者意识到岁时民俗文献所包含的社会内容日渐丰富,已经不局限于农事活动,这是将岁时文献列入史部的原因。这也是宋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的意义所在,与唐宋之前的岁时民俗文献相比,宋代的岁时民俗文献体例日渐完善且所包含的社会内容极大丰富,上至国家典礼,下及里闾风俗,节日生活都市化、娱乐化甚至完全脱离了农事,极富时代特色。

有宋一代,除去岁时民俗专著,有关岁时民俗的记录多收集在私人撰写的笔记体散文和类书中,如 《东京梦华录》 (卷6至卷10)、 《梦粱录》(卷1至卷6)、 《武林旧事》 (卷1至卷3)、 《太平御览》 (卷16至卷35)、 《事类赋注》 (卷4)《事物纪原》 (卷8)等。但宋代笔记和类书中的岁时民俗部分尚未得到学者的充分关注,此处,我们对宋代岁时民俗专著或文献中的岁时民俗部分的内容、记录方法做一些简要介绍,总结出宋代岁时民俗文献的一些书写特点,为以后宋代岁时民俗文献的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一、笔记中的岁时民俗

笔记作为一个文体概念,概称一切用散文所写、零星琐碎的随笔、杂录。北宋宋祁有 《笔记》3卷,后又陆续出现了 《仇池笔记》、 《芥隐笔记》、《卢浦笔记》、 《老学庵笔记》、 《密斋笔记》等,这些 “笔记”都是信笔记录的意思。美国学者包弼德 (Peter Bol),通过张耒的 《明道杂志》考察了宋代文人的笔记写作,试图探究在宋代流行 “笔记”这一文体本身的意义所在。他认为笔记是缺乏统一性的写作形式,它展示出与宋代道学所呈现的系统、统一、普遍的世界观相对立的多样性,以及宋代文人强调实际经验与现象之特殊性的思维特征。②

刘叶秋按笔记的内容将其分为三类,即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考据辨证类。③他认为宋代小说故事类笔记的特点在于就见闻所及来记叙本朝的轶事和掌故,内容较为真实。历史琐闻类笔记则多为追述前代旧闻、名臣言行,记叙汴京政局、民情风俗,或者专门记叙当时都市生活与风俗习惯。总体而言宋代笔记内容大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吕叔湘先生言: “随笔之体肇始魏晋,而宋人最擅长,……或写人情,或述物理,或记一时之谐谑,或叙一地之风土,多半是和实际人生直接打交道的文字。”④桃源居士云: “唯宋则出士大夫手,非公余录,即林下闲谈。所述皆生平父兄师友相与谈说,或履历见闻、疑误考证,故一语一笑,想见先辈风流。其事可补正史之亡,裨掌故之阙。”⑤

宋代历史琐闻类笔记中包含有大量岁时民俗内容,如孟元老的 《东京梦华录》10卷,灌圃耐得翁的 《都城纪胜》1卷,西湖老人的 《西湖人繁胜录》1卷,吴自牧的 《梦粱录》10卷,周密的 《武林旧事》1卷,除去 《东京梦华录》追述北宋都城汴梁的情况,其他四部书描述的都是南宋都城临安的风俗。此处简单介绍这几部笔记中的岁时民俗部分,并总结其特点。

1.《东京梦华录》:该书版本除 《四库全书》本及 《丛书集成》本之外,尚有 《津逮秘书》本,见第10集; 《学津讨原》本,见第7集; 《秘册汇函》本及 《三怡堂丛书》本,均10卷。 《唐宋丛书》本,见别史; 《说郛》本,见卷68,均1卷。《东京梦华录》在宋代笔记中以难读著称,戴望舒称之为 “一部极可爱又极不易读的书。”⑥首先迎难而上的是邓之诚先生。邓之诚先生的 《〈东京梦华录〉注》 (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是 《东京梦华录》问世以来第一个注本。此后入矢義高、梅原郁訳注 《东京梦华录:宋代の都市と生活》 (岩波书店1983年版)、严文儒 《新译 〈东京梦华录〉》(三民书局2004年版)、伊永文 《〈东京梦华录〉笺注 (上、下)》 (中华书局2006年版)陆续出版。学者们对 《东京梦华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作者、版本、文体、语言、文化这几个方面,对其岁时民俗部分的深入探讨比较少。

《东京梦华录》的岁时民俗部分集中在卷6至卷10,这一部分以四季时间为序,叙述了北宋皇室及东京民众一年四时的岁时节庆,既有传统节庆节日如元旦朝会、元宵灯会、清明游赏、四月浴佛、五月端午、七夕乞巧、中元祭鬼、中秋玩月、重阳赏菊、冬至郊祀、除夕大傩等,也对北宋皇室在特定时间的祭祀、赏游活动的仪式、场景作了较为细致的描绘。这部分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皇室游赏类。如 “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 “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 “驾幸琼林苑”、 “驾幸宝津楼宴殿”、 “驾幸射殿射弓”、 “驾诣青城斋宫”、“驾还择日诣诸宫行谢”,描述皇室在不同季节的大型游赏活动,及出行仪式。 (2)祭祀活动。如“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 “驾诣郊坛行礼”、 “郊毕驾回”。描述皇室祭祀的各种仪式内容。 (3)皇室生日。如 “天宁节”、 “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以皇室成员尤其是皇帝、太上皇、太后、皇后等生日规定为节日,朝廷都要举行大型仪式庆贺。 (4)传统节气节日。如 “立春”、 “元宵”、“清明节”、 “端午”、 “七夕”、 “中秋”、 “除夕”则主要描写了都城民众过节的种种景象,如戏耍、饮食、集市,皇室也都参与这些节气节日活动。卷6至卷10共有43条目,其中以 “驾”字开头或包含 “驾”字的标目如 “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就有15条之多,此外还有官方主办或参与的一些活动如 “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 “下赦”。在这一部分,北宋皇室的活动占了三分之一强。也许在作者的意识中,皇室与民间并不是完全脱离,有些节日甚至就是由皇室发起,与民同乐。这些内容对后人了解研究北宋京城的岁时风俗、皇室礼仪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语言方面,孟元老在 《东京梦华录·序》中说: “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观者幸详焉。”⑦指明这部著作是追念往事,且语言不以文饰。

2.《武林旧事》:凡10卷。亦有6卷本。宋周密撰。作者在自序中称: “乾道、淳熙间,三朝授受,两宫奉亲,古昔所无。一时声名文物之盛,号小元佑。丰亨豫大,至宝佑、景定,则几于政、宣矣。予于故家遗老得其梗概;及客修门闲,闻退珰老监谈先朝旧事,辄耳啼听,如小儿观优,终日夕不少倦。……每欲萃为一编,如吕荥阳 《杂记》而加详,孟元老 《梦华》而近雅,病忘慵惰,未能成书。世故纷来,惧终于不暇记载,因摭大概,杂然书之。”⑧从中可略知其著书的宗旨。 《四库提要》云: “今考所载,体例虽仿孟书,而词华典赡,南宋人遗篇剩句,颇赖以存,近雅之言不谬。吕希哲《岁时杂记》今虽不传,然周必大 《平园集》尚载其序,称其上元一门,多至五十余条,不为不富,然密犹以为未详,则是书之赅备可知矣。”⑨

该书卷1至卷3描述了南宋杭州人在岁时节日中的一系列活动。这一部分按其内容可分为: (1)游赏玩乐类。如 “元夕”、 “舞队”、 “灯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灯笼以及游人赏灯的热闹景象。 “赏花”、 “西湖游幸”、 “禁中纳凉”、 “观潮”则描绘了宫廷官府及杭州时人春季赏花、夏季纳凉、秋季观潮等赏游活动。 (2)饮食服饰类。如 “挑菜”描述春季宫中排办挑菜御宴。 “进茶”是春季地方向朝廷进贡新茶。 “开炉”是秋冬季朝廷 “授衣”之礼。 “迎新”是民间品尝新酒的活动。 (3)官府祭祀仪式。如 “四孟驾出”、 “登门肆赦”、 “恭谢”描绘了官府祭祀的一系列仪式。 (4)军事方面。 “御教”主要描绘皇帝阅兵的过程。 “御教仪卫次第”描述阅兵时各种人员的出场情况。 “燕射”则是皇室射箭的一系列仪式。 (5)皇室生日。“庆寿册宝”、 “圣节”,皇室成员生日时宫廷的祝寿仪式以及百姓同乐的盛况。 (6)科举。 “唱名”宣布科举考试结果的过程及仪式。 (7)民众在传统节庆节日中的活动情况。 《武林旧事》卷1至卷3岁时民俗部分共有条目38条,其中描述皇室官府的活动占15条,将皇室官府节日活动与民众生活更为自然的糅合在一起。

该书文本的整理主要有:李小龙、赵锐评注《武林旧事》 (中华书局 2007年版);钱之江校注《武林旧事》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3.《梦粱录》:凡20卷,宋吴自牧撰。本书自序云: “昔人卧一炊顷,而平生事业扬历皆遍,及觉,则依然故吾,始知其为梦也,因谓之 ‘黄粱梦’。矧时异事殊,域池苑囿之富,风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畴昔哉!缅怀往事,殆犹梦也。名曰《梦粱录》云。倘有遗阙,识者幸改正之,毋哂。”⑩由此可略明作书之旨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 “是书全仿 《东京梦华录》之体,所记南宋郊庙宫殿,下至百工杂戏之事,委曲琐屑,无不备载。然详于叙述而拙于文采,俚词俗字,展笈纷如,又出 《梦华录》之下。”该书的版本除 《四库全书》本与 《丛书集成》本外,尚有 《知不足斋丛书》本,见第28集; 《学津讨原》本,见第7集;《学海类编》本,见集余8; 《武林掌故丛编》本,见第14集; 《笔记小说大观》本,见第4辑等。复有 《香艳丛书》本,凡1卷,见第12集。

该书卷1至卷6按照岁时节气的排列顺序,记录皇家及民众的节日生活。这一部分按照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宫廷祭祀。如 “元旦大朝会”、 “车驾诣景灵宫孟飨”、 “八日祠山圣诞”、“驾出宿斋殿”、 “五辂仪式”、 “差官軷祭及清道”都描绘了皇室在特定日子祭祀的一系列仪式活动。(2)科举方面。 “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 “荫补未仕官人赴铨”、 “解闱”几乎按照时间顺序将南宋科举考试的整个过程展现出来。 (3)宗教节日。 “二十八日东岳圣帝诞辰”、 “僧寺结制”、“解制日”。 (4)官府制定的节日。 “州府节制诸军春教”、 “皇太后圣节”、 “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 “皇帝初九日圣节”。 (5)民众在传统节气节日中的日常生活。如 “正月”、 “元宵”、 “清明”、 “五月重五”、 “七夕”、 “中秋”、“重阳”、 “立冬”、 “除夜”描绘了都城人的节日生活。简单统计,卷1至卷6的岁时民俗部分共有48条,其中记录皇室朝廷活动如祭祀、科举考试、皇室生日方面的内容有25条,祭祀、科举所占篇幅尤大。这也说明南宋政府对祭祀及科举的重视。

《梦粱录》文本整理主要有:傅林祥校注 《梦粱录、武林旧事——古名城文化丛书》 (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张社国、符均校注 《梦粱录·历代名家小品文》 (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等。

根据上文所述,宋代笔记中的岁时民俗部分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现实性,文本主要是对现实节日活动以及具有重大社会意义活动的描绘,即使有追忆北宋汴京部分,也都非常真实,没有虚构、神话的内容。二是凸显出宋代的时代特色。宋代尤其是南宋是一个注重经济发展的时代,普通民众的节日生活都表现出明显的娱乐、消费色彩。此外文中还包含大量的宋代官方设定的节日,以及官方的祭祀、科举、军事方面的仪式和内容。 《梦粱录》几乎将科举的考试、阅卷、放榜的整个过程都展现出来,说明南宋官府对科举考试的重视。通过这部分内容可以更为全面的了解宋代社会政治文化情况。三是语言通俗直白少文饰,表现手法多为直接描述,少修辞。

二、类书中的岁时民俗

钟敬文先生曾将中国传统的民俗著述分为两大类型,其一是编者自己对民俗的记录,其二是类书性质的,即汇辑别人的记录而成的,后一类形式较为多见。

类书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四库馆臣对类书评价说: “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它既可供查找有关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掌故制度、风俗民情等各方面的资料,又可利用来校勘古籍,辑录佚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献 “宝山”和资料 “渊薮”。胡道静在 《中国古代类书》中,将类书与百科全书比较,认为类书性质的特点是 “兼‘百科全书’与 ‘资料汇编’两者而有之。”

王应麟在 《玉海》中说: “类事之书,始于《皇览》。”后人谈到中国类书的起点时,大都认同和沿用这一说法。经过隋代的 《北堂书钞》,唐高祖时的 《艺文类聚》,唐太宗时的 《文思博要》,武则天时的 《海内珠英》等,逐渐形成一个编纂类书的传统。宋代社会经济形态更趋成熟,随着雕版印刷的发明普及,文化教育的兴盛发达,类书的编纂有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 《太平御览》、 《太平广记》、 《文苑英华》、 《册府元龟》四大类书。宋太宗时的 《太平御览》达近1000卷,480万字,引书1690种。宋真宗时的 《册府元龟》也达1000卷,940万字,分类1104门,不但分类细密,辑录内容也更为扩大。据张涤华先生统计,从魏至十国时期,类书共70余部;而有宋一代,仅可考的类书就超过前代类书的总和。宋初,类书主要由官方组织编纂,含有某些政治目的。到了宋后期,类书则多由私人编纂。

宋代的一些类书也包含有大量的岁时民俗内容,如李昉等 《太平御览》卷16—35为 “时序部”;吴淑 《事类赋》卷4“岁时部”;高承 《事物纪原》卷8有 “岁时风俗部”;叶庭珪 《海录碎事》卷2“天部”;无名氏 《锦绣万花谷》前集卷3、卷4记录岁时民俗典故;祝穆 《事文类聚》前集卷6至卷12为 “天时部”;谢维新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10为 “岁时门”,前集卷11为 “气候门”、前集卷13、14为 “时令门”、卷15至18为“节序门”。其中,除了 《太平御览》是官修外,其余类书都为私人撰写。

此处我们对 《太平御览》、 《事类赋注》、 《事物纪原》中的岁时民俗部分简单介绍并分析其书写特点。

1.《太平御览》:初名 《太平总类》,又称 《太平总览》、 《太平类编》、 《太平编类》。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三月同时下诏修撰 《太平御览》和 《太平广记》。参与其事的有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左补阙知诰李穆,太子少詹汤悦,以及徐铉、张洎、李克勤、宋白、阮思道等14人。成书后太宗赵灵日览3卷,一岁而读周,故赐名 《太平御览》。太平兴国二年 (977)受诏,至太平兴国八年(984)成书。

《太平御览》卷16—35为 “时序部”,有条目45条,从体例上看,依照内容可分为天象物候类:律、历、五行、四时、闰、岁、岁除;季节节气类:春上、春中、春下、立春、春分、夏上、夏中、夏下、立夏、夏至、秋上、秋下、立秋、秋分、冬上、冬下、立冬、冬至;人文节日类:元日、人日、正月十五、中和节、社、寒食、三月三、五月五、伏日、七月七、九月九、腊、小岁;农事类:热、寒、丰稔、凶荒、旱。

天象物候类中的几个标目:律、历、五行、四时、闰、岁,都是首先通过征引一系列文献说明概念、概念来源,以及与概念相关的事件。如标目“律”下,引用文献按其所引内容可分类为:A.指明“律”的来由及发展的文献;B.说明 “律”的含义的文献;C.说明 “律”的作用,凸显 “律”的人文意义的文献;D.与 “律”相关的人和事的文献。

标目 “春上” “春中” “春下”中引用的都是与春相关的内容,大概只是因为内容繁多,限于篇幅,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内容与春季的上、中、下旬并无关系。类似的,夏上、夏中、夏下,秋上、秋下,冬上、冬下的分类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涉及材料的容量过大而将其分为若干部分。引用文献并不是按照内容类型排列,而是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排列,对于人文节日的标目而言,这种文献排列方式有利于人们对节日的渊源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如 “正月十五日”: “《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指出了正月十五夜游观灯习俗源于汉代的祭祀。

对某些节气节日活动内容的历史变迁也可从所引文献中找到清晰的线索。以 “寒食”为例: 《荆楚岁时记》曰: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陆羽 《邺中记》曰: “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案:《玉烛宝典》今日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饧沃之。又孙叔祭子推文云: “醴酪二盂,是其事也。又并州俗冬至一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是今之糗也。魏武帝 《刑罚令》曰: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皆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人不得食寒,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罚一月俸。周裴 《汝南先贤传》曰: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莫敢烟焚。”刘向 《别录》曰: “寒食蹋蹴,黄帝所作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与蹴鞠同。古人蹋蹴以为戏。” 《古今艺术图》云: “寒食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巧者也。”又按周举 《移书》及魏武 《刑罚令》、陆羽 《邺中记》并云:寒食断火起于子推琴操,所云子绥,绥即推也。又五月五日与今有异,皆因流俗所传,据 《左传》及 《史记》并无介子推被焚之事,按 《周礼》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节,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 《玉烛宝典》曰: “寒食此节城市尤多斗鸡之戏。” 《左传》有 “季郈斗鸡”,其来远矣。《周书·时训》曰: “清明之日,桐不华,岁有大寒,田鼠不化,国多贪残,虹不见,妇人乱色戴胜,不降桑,政教不平。”不仅指出寒食节人们食醴酪、干粥,在历史上还有蹋蹴、鞦韆、斗鸡等活动。指出寒食期间食冷食在寒冷地域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受到了政府的关注,明确下令不得寒食,恐将有不堪之患。此外,还探讨了寒食的起源,周举 《移书》及魏武帝 《刑罚令》、陆羽 《邺中记》都认为寒食断火起于子推琴操,但 《左传》及 《史记》并无介子推被焚之事,而 《周礼》中有 “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因此作者认为 “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节,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而为纪念子推被焚的寒食至少是在东汉以后出现的。

这一部分引书多且完整,有很多整篇整段的文字。引用文献近400部之多,以引用次数来看,引用频率较高的是 《汉书》19次、 《淮南子》18次、《后汉书》17次、 《白虎通》14次、 《周礼》12次、 《礼》12次、 《管子》12次、 《吕氏春秋》10次、 《史记》10次、 《风俗通》10次、 《释名》10次、 《风土记》9次、 《世说新语》9次、 《月令章句》8次、 《西京杂记》8次、 《续汉书》7次、 《唐书》7次、 《礼记》6次。所引用五代以前的文献、古籍,十之八九今已失传,因此 《太平御览》作为循部依类检索古代资料的宝库,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该书有上海涵芬楼本,为今存最佳版本,1960年中华书局用该本重印。

2.《事类赋注》:初名 《一字题赋》,亦称 《事类赋》,因其有注,故名 《事类赋注》。明朝曾有擅改书名为 《类书读》。宋吴淑撰并注。该书成书于宋淳化四年 (993年),初为20卷,后进书皇上,奉敕自注,增为30卷,定名 《事类赋注》。吴淑说: “伏以类书之作,相沿颇多,盖无纲条,率难记诵。今综而成赋,则焕焉可观。”道出了他为赋的目的。全书以事隶赋,一题为一赋,赋中每句之下,标明出处,并加以训释。全书分天、岁时、地、宝货、乐、服用、什物、饮食、禽、兽、草木、果、鳞介、虫等14部。下分100类,如天、日、月、星、风、云、春、夏、秋、冬、茶、酒、马、牛、羊、龙、蛇、蝉、蜂等,以一字标题,每题为赋一篇。

该书卷4为岁时部,分为春赋、夏赋、秋赋、冬赋四部分。其中赋和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赋是以季节为单位,将节气节日典故浓缩连接,便于记诵,既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识又富于文学审美价值。在 “注”中作者引用大量文献对赋中的节气节日典故进行说明,并对一些问题作了审慎的考订和判断,体现出学者的理性思维。 《四库总目·事类赋提要》曰: “淑本徐铉之婿,学有渊源,又预修《太平御览》、 《文苑英华》两大书,见闻尤博。故赋既工雅,又注与赋出自一手,事无舛误,故传诵至今。观其 《进书状》称 ‘凡谶纬之书,及谢承《后汉书》、张璠 《汉纪》、 《续汉书》、 《帝系谱》、徐整 《长历》、 《玄中记》、 《物理论》,皆今所遗逸,而著述之家相承为用,不忍弃去,亦复存之’云云,则自此逸书数种外,皆采自本书,非辗转挦撦者比,其精审益为可贵,不得以习见忽之矣。”似乎认为, 《事类赋注》中所引文献除谢承 《后汉书》、张璠 《汉纪》、 《续汉书》、 《帝系谱》、徐整《长历》、 《玄中记》、 《物理论》等当时已经亡佚的文献,其余引用文献都是依据原书抄录而来。据不完全统计, 《事类赋注》岁时部所引用文献多达122种,因吴淑也参与了 《太平御览》的编撰,现以 《事类赋注》中对 “寒食”的注解所引用的文献对比 《太平御览》中 “寒食”标目下所引用的文献,考察 《事类赋注》时序部的注释与 《太平御览》岁时部的重合度。 《事类赋注》这一部分引用的文献为: 《玉烛宝典》、 《别录》、 《礼》、 《时训》、 《邺中记》、 《后汉书》、 《刑罚令》; 《太平御览》 “寒食”下引用书目有: 《荆楚岁时记》、《邺中记》、 《玉烛宝典》、 《后汉书》、 《刑罚令》、《汝南先贤传》、 《别录》、 《古今艺术图》、 《周书·时训》、 《嗣寒诗》、 《途中寒食诗》、 《岭表逢寒食诗》。引用内容见表一。

从表一可看出,关于寒食这一部分,两书不仅引用书目百分之八十重合,而且引用内容也几乎完全相同,更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寒食的起源问题的分析,所引用的论据都完全一致,因此,我们可以推论 《事类赋注》的引用文献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太平御览》。

《事类赋注》的版本主要有南宋绍兴年间刻本16册,为北京图书馆所藏, 《皕宋楼藏书志》卷59还著录有元刊本,今未见;明刻本有嘉靖十一年无锡华麟祥崇正书院刻本及嘉靖十三年开封府南宫白坪刻本;清刻本中以清乾隆二十九年华希闳剑光阁刊本较流行;北京图书馆还藏有另一部南宋绍兴十六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惜已缺佚11卷,原为黄丕烈礼居旧藏。所缺配以明抄本及黄氏士礼居抄本,虽非原貌,却也弥足珍贵,中华书局1989年将此本排印出版发行。

3.《事物纪原》:明刊本作 《事物纪原集类》、《新刻事物纪原》。宋高承辑,开封人。该书有庆元丁巳年 (1197年)刊本,成书当在此之前。全书10卷,分55部。 《中兴书目》称此书凡217事,而 《四库总目》称,此书所载凡1765事,可能为后人有所窜改。全书分天地生植、正朔历数、帝王后妃、嫔御命妇等部,既不泛泛罗列资料,也不作赋,而是刻意探寻事物之始,征引能够说明子目之始的材料。

《事物纪原》卷8的 “岁时风俗部”是民俗色彩最为浓厚的一个部分,以事象为标题为我们展现了一年四季节庆节日的代表性活动,并考辨其源流。这一部分罗列了土牛、春幡、桃版、桃符、钟馗、画鸡、爆竹、观灯、放灯、放夜、紫姑、祓禊、教池、子推、寒食、秋千、禁火、拜扫、破散、纸鸢、竞渡、艾人、百索、遗扇、乞巧、穿针、盂兰、水陆、菊酒、登高、药市、赛神、设浴、驱傩、文身等43事。每一条目都是以特定季节节日中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事物或人物为标题。正文对这些事象起源进行探讨。如条目 《子推》《禁火》驳斥了寒食禁火源于纪念子推被焚一说。《子推》条中说: “相缘云:介子推逃禄,晋文公焚山求之,子推焚死,文公为之寒食断火,故民从此物祀之而名子推,相传之谬至于如此也。” 《禁火》云: “按 《周礼》司烜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谓 ‘春将出火,今寒食推节气是仲春末,清明是三月初,然则亦周人出火之事也。’后汉周举迁并州,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一月断火,举移书朝云: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自汉以来讹谬已若此也。” 《乞巧》中通过 《续齐谐记》、 《风土记》、 《岁时记》中对七夕乞巧的记录断定七夕乞巧始于成武丁。 《事物纪原》的岁时民俗部分书写上的一个特点就是于条目的末尾都有一句总结性的话语,总结该事象起于哪个朝代,如“此天子观灯之始也。” “子推相传之谬至于此也。”“自汉以来讹谬已若此也”。 “然则上坟之礼,疑自是以来民间视上所行,因习以为俗也。”等等。大部分条目都是通过引用相关文献得出该事象始于何时的结论,结论不一定正确,但体现出作者追根溯源的思路,而不是单纯的罗列文献。

表一

以上包含有岁时民俗部分的类书,除 《太平御览》是官修类书,其余都是由私人撰写。

总体而言,宋代类书中的岁时民俗部分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具有追溯历史源流的意识,不停留于对节日活动表象的描绘,而是旁征博引,考辨节日活动源流,所引文献极为丰富。从所引文献内容看,在月令、岁时风俗的记录中渗透着儒家传统的礼、仁、孝思想并在宋代特定的理学思潮的影响下,增加了一丝思辨色彩。其二,体例多有创新。《太平御览》直接以季节节气节日为标题展开说明论述,如 “人日、正月十五、晦日、中和节、寒食”等等, 《事类赋注》则是以赋的形式将春夏秋冬四季中的节日活动罗列殆尽,附之以注,则更为清晰的考辨了节日活动。 《事物纪原》则是以节日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事象为标题,正文则探索该事象出现的源流,具有辞书性质。

由上文分析可知,宋代笔记中的岁时民俗部分与类书中的岁时民俗部分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书写风格上都大不相同。前者注重节日生活的现实展现,后者注重通过各种历史文献对节日生活进行历史源流的考辨;前者回忆散文式的语言通俗直白,后者旁征博引历代文献渊博厚重;从而使得宋代岁时民俗文献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特点。

注释:

①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第6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89页。

② 包弼德 (Peter Bol):A Literati Miscellany and Sung Intellectual History:The Case of Chang Lei’s Mingtao tsa-chih,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vol.25,1995.

③ 刘叶秋: 《历代笔记概述》,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 吕叔湘选注: 《笔记文选读·序》,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页。

⑤ 《五朝小说》中 《宋人百家小说》桃源居士序。

⑥ 王文彬、金石主: 《戴望舒全集·散文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⑦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年版,第1页。

⑧ 周密: 《武林旧事·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⑩ 傅林祥注: 《梦粱录·序》,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1年版。

猜你喜欢

梦华类书寒食
领略宋朝极致生活美学——读《大宋梦华》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无题(1)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西夏类书《圣立义海》故事新考三则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DREAM FACTORY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东京梦华录》中呈现的北宋时期的游戏活动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寒食帖》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