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下道德困境的突围:大格局观*
2014-03-09王兴尚
张 鹂 王兴尚
一、 “格局”与大格局观
“格局”对于中国人来说像是一个人人能懂、颇有意境却又难以道明的词。2012年出版的 《汉语大词典》将 “格局”解释为 “结构和格式”,如“经济迅速发展,不断打破旧格局,形成新格局”;在当下常用的 “东西方格局”、 “国际政治格局”等短语中,它具有 “势力范围、结构、布局”等含义。另外,我们也常常用它来表示 “气度、胸怀、境界”等。但上述这些解释都比较抽象。笔者曾对“格局”下了一个定义,即 “个人所关注的利益圈的大小”①。说得通俗些就是:有些人在自己身边画一个圈,把自己和妻子儿女的利益放在里面;有些人在自己身边画一个更大的圈,把兄弟姐妹的利益也放在里面;还有的人则画一个更大的圈,把更多人的利益放在里面……也就是说,格局是以自己为圆心、向外辐射所画出的一个个同心圆。所谓“大格局”,就是能考虑更多人的利益,是 “大气度、大胸怀、大境界”,它更接近善。本文也是基于这种理解。
其实,如果考察 “格局”在历史上的文义流变,会发现它一直隐含着这层意思。如果以本文所指的 “格局”含义来反观生活中的一些常用词,会有一些颇有趣味的发现。
“格子”,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成 “隔成的方形空栏或框子”,与本文的 “格局”新解一样,都指带有某种边界或边框,区别只在于方形还是圆形罢了。中国古人心目中有 “天圆地方”的观念,在地面上看到的是方形,在更宏观的宇宙尺度看来则是圆形,它们其实并不矛盾。
“格斗”,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成 “紧张激烈地搏斗”,按照本文的理解,也可以解释为 “不同利益圈之间的斗争”,这是一种很形象的描述。
“格格不入”,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成 “有抵触,不投合”,按照本文的理解,也可以认为是“你的格局圈中不包括我,我的格局圈中也不包括你,我们彼此不相容”,这也很形象。
“格外”,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成 “(1)副词,表示超过寻常; (2)额外,另外”,按照 “格局”新解,也可以理解为 “超越原先格局圈之外,比一般的格局圈更大”。
另外,关于 “局”字就更明显了。如 “局部”、“局促”、 “局外人”、 “局限”、 “局子”、 “饭局”……都可以用画个圈的方式来表示, “格局”新解使它们具有了更为可视化的形象。
因而,把 “格”、 “局”二字放到一起,似乎非常明确地表达了 “每个人在自己身边画个圈,有人圈大有人圈小,于是就产生了高低优劣之分”的意思。
至于 “格局”二字在西方文化中的体现,现成的 英 文 翻 译 有 “pattern” “setup” “structure”“style” “situation”,都没有本文所说的这层意思(可见对 “格局”作为 “利益圈”的忽视似乎是东西方普遍存在的问题)。经仔细斟酌,笔者将 “格局”译作 “personal scope”,意指 “个人视野范围、胸怀”。
与之相对应, “大格局观”,就是以本文的“格局”概念为基础所建构的理论体系,其中与伦理有关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定理:
(1)格局与善恶有密切关联,通常来说格局越大越接近善。
(2)格局必须把物质和精神同时考虑在内。
(3)每个人的格局都是以自身为起点出发的。
(4)格局存在发展规律,由小格局逐渐向大格局演变。
(5)格局并非越大越好,否则过犹不及。
(6)总体而言,大格局观意味着从更高维度来看待事物。
这个体系的每条定理之间并不相互矛盾,甚至有可能把历史上的不同流派、不同伦理学观点容纳到同一个系统中,成为一个和谐整体,这也是构建“大格局观”体系的意义。当然,这项工作远非个别研究者所能完成,本文先抛砖引玉,以 “大格局观”为名对该体系进行初步阐述。
二、大格局观之伦理解释向度
1.格局与善恶
格局与善恶存在密切关联。这也是解开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争论的一把钥匙。
举例来说,张三的家人快要饿死了,于是张三偷了李四的面包。如果问张三的家人认为张三是善的还是恶的,他们恐怕会认为张三是善的,因为张三把家人都包容在自己的格局圈内了。但李四的看法呢?他自然地会认为张三是恶的,因为张三把格局线划在了自己和李四之间,把李四排除在自身格局之外。不过,如果李四的心理格局足够大,同时考虑到张三和张三的家人,他可能会想,反正自己还有富余的面包,张三拿去也无妨,还能救人性命,因此他不会认为张三是那么恶的。由此可见,所谓善恶,恐怕是由格局大小的量变而引发的质变而已。
来看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争论。在 《庄子·胠箧》篇,庄子借当时江洋大盗的口说:能准确猜出室内藏着的东西,这是圣明;行窃时第一个冲进去,这是勇敢;撤退时最后一个出走,这是义气;知道能否得手,这是巧智;分赃时人人有份、大家都一样,这是仁爱。庄子说,这些强盗遵循的,哪一条不是儒家的道德,哪一条不是来自所谓圣人的教导?如此看来,没有 “圣人之道”,好人固然无法立身,强盗也同样不能成功。
然而,如果从 “格局”的视角来看,善恶仍旧是有区别的: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自身格局圈内追求真、善、美,只不过当侵犯他人格局内的利益时,才会变成恶;从江洋大盗团伙内部小圈子的利益关系来看,这些强盗似乎的确是彼此讲仁义道德的,是 “善”的举动,但是,超出这个小圈子,这些强盗共同侵犯了别人的金钱财富,损害了更大圈子的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所以是 “恶”的举动。可见,判断江洋大盗的 “善恶”,要从 “格局”来判断,他们只考虑小格局,不考虑大格局。
同样用 “格局”的理念,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事。靖国神社内供奉的是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战犯的日本军人牌位,而这些战犯在日本人看来却是所谓的 “民族英雄”,这显然是强盗逻辑,说明日本人在这个问题上格局太小,丝毫没有考虑二战中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以及全世界对二战的反省。在日本狭隘的民族主义格局中自认为正确的事,未必就代表了普世真理,就像庄子笔下的窃贼,再怎么讲仁义道德,也改变不了他们是窃贼的事实。
与之类似,人肉炸弹、自杀式袭击、挥刀乱砍无辜百姓等恐怖活动,无论打着怎样的正义旗号,这种使用暴力摧毁美好事物的丑恶行为都是必须加以谴责的。
需要说明的是,格局大小是动态变化的,所以人的善恶才变得捉摸不透。比如有的犯罪分子是恶人,但也许在家庭内部很孝敬父母、在帮派内部很讲究兄弟义气,这些也都可以用 “格局”的大小变化来作出解释。也正因为这种格局的动态变化,使得某些行为的善恶判断未必统一,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善行,在另一些人眼中就是恶行。不过,其背后的 “格局”则是明确的,即在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我们都能够清晰地判断出当事人所采取的格局大小。
于是,我们可以把捉摸不定的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之争,归结为 “人性本利己,格局有大小”②,从而判断 “个人作为伦理主体的道德境界的高低”。格局越大越接近于 “善” 或 “高道德”(因为大格局将更多人都包容于内,更多人会感受到该行为对自己有利,因而该行为会被视为善);反之,格局越小,总体上越容易表现为 “恶”或“低道德”。正如 “体格”、 “品格”、 “人格”、“资格”、 “风格”等词语中的 “格”都包含着大小、高低、好坏、优劣等评判标准一样,大格局接近善,小格局接近恶,它们的确存在着大小、高低、好坏、优劣之分。由此,我们可以把 “大格局”视为 “高道德”的代名词。从几年前的小悦悦事件开始,到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争论,再到深圳地铁梁娅倒地身亡事件等,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话题一再被广泛讨论,其背后的潜在原因可能就是:人们格局观太小了,普遍缺乏大格局观。
2.格局之双重焦点
每个人在划定格局圈时,是否把 “精神”圈入其中会产生本质的区别。重物质、轻精神,这既是社会现实,也是中国历史上自古就有的顽疾。
两千多年前, 《孟子》开篇写道: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史记》中也有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都是现实社会重利轻义的生动写照。时至今日,这个问题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愈演愈烈。唯GDP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炫富心理、铺张浪费、土豪心态……种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折射出的正是对物质的崇拜、对精神的漠视。
如何理解现实中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心理倾向?我们可以从自然科学的一段历史中获得启发。曾经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中,人们认为天体运行的轨道是正圆形,哥白尼于1543年出版 《天体运行论》时采用的也是圆形轨道。不过,人们发现哥白尼的预测数据和实际观测数据之间总是存在一些误差,怎么也无法解释。直到后来的1609年,有一个名叫开普勒的年轻人把行星运行轨道从圆形修正为椭圆,最终使那些误差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椭圆和圆的区别在于:椭圆有两个焦点,而圆只有一个圆心。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行的椭圆轨道中,太阳的位置在其中的一个焦点上,而另一个焦点上空无一物 (如图1的左图)。这两个焦点,很像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物质是看得见的,精神则是相对无形的,但它们都各自占据一席之地。
根据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是相等的,即AF1+AF2=BF1+BF2(如图1的右图)。
现实生活中, “一个人离 ‘物质’近了,离‘精神’就远了;反过来,一个人离 ‘精神’近了,离 ‘物质’就远了”③,这同样与椭圆的定义惊人地相似。
不仅如此,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椭圆轨道上并不是作匀速运动,在近日点附近运行得快一些,仿佛在 “跑步前进” (就好像现在的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干劲十足),在远日点附近运行得慢一些,仿佛在 “散步”一样 (就好像很多人谈到精神追求时就缺乏足够的动力)。由于速度有快有慢,所以在同样长时间内,地球在近日点附近走过的曲线AB长度大于远日点附近的曲线CD。但两个扇形的面积却是相同的 (如图2所示)。假如我们把这两个扇形看作分切蛋糕,那么两者的收益一样大,追求精神并不吃亏。老子曾在 《道德经》中指出无私为大私,这一中国古人的智慧,居然和宇宙中的自然规律不谋而合。
下面的图3是太极和椭圆的对比,二者显然在哲学意义上也有着相通之处。 “椭圆”和 “太极”都表达了看似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牵制,同时又相互转化的关系。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大多数人则像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打太极”,既要 “为稻粱谋”,又不能完全“不要脸”。引入椭圆轨道来进行类比则更好地表达了 “此消彼长”的内在数理逻辑关系,使得彼此对立的双方被统一到同一系统中,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和 “精神”的互动。
总之,人同时具有 “物质”和 “精神”这两方面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借用椭圆来弥合 “利己”与 “利他”的矛盾: “利他”行为虽然看似不利己,但却 “利心”,所以也依然是 “利己”的,是属于 “大格局的利己”,是把物质和精神同时考虑在内的利己——从 “大格局观”来看, “利己”和 “利他”并不矛盾!
3.格局之起点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 “格局”都是以自我为圆心、逐渐向外扩散的。 “大格局”得以形成的现实利益基础也正在于此。每个人以自身为起点出发,通过推己及人,达到整体利益,简言之就是“人性本利己”,这个起点不容忽视。
乍一看来, “人性本利己”很不美好,实则不然。在这个问题上,宇宙的超球体结构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宇宙超球体的概念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它意味着一种四维结构,其中任何一个天体都可以成为宇宙的中心,这意味着 “多中心的复杂性系统”。尽管地球人很难想象这种四维空间,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领域对 “多中心的复杂性系统”表现出高度关注──无论是宇宙的结构、大脑神经元的配合、蚁群的集智效应、社会的自组织性,都是多中心复杂性系统的体现。
社会学上还有一个著名的 “六档距离理论”,说的是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最多六档距离与任何一个其他人搭上关系。换言之,以任何一个人为圆心,都可以在六档距离之内串联起全世界所有的人,这再一次印证了社会是 “多中心”的。假使每个人都以自我为圆心来构建自身格局,社会是否会不和谐?未必。正如宇宙中每颗星球都是中心,但宇宙非常和谐那样,每个人自我利益都和六档距离之内其他人的利益是相互关联的。以自身为起点出发的利己与关注更多人利益之间并不矛盾,从自身出发,然后进一步向外扩张、做大格局、为他人和社会负责任,即所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完全可以实现两者关系的合理处理。
以往关于 “利己”的遮遮掩掩,使得合理利己的理论遭遇困境。据 《墨子·耕柱》,巫马子对墨子说,别人打我,我会痛;打别人,我不痛。为什么不救助自己,却要去管别人的事?所以我只可能损人利己,做不到舍己为人。对此,墨子反问道:先生的主义,是准备只藏在心里呢,还是要告诉别人?巫马子说:为什么藏起来?当然要告诉别人啦!墨子说,那好,那你就死定了。赞成的人会照你说的去做。你损人利己,他也就损人利己,而且就杀了你,有利于他自己……如果天下人都赞成,天下人都会来杀你。反对的人又会怎样呢?他们会认为你妖言惑众,也要杀你……如果天下人都反对你,天下人就都会来杀你。赞成的人杀你,反对的人也杀你,你想想看,自己是不是死定了?
墨子的这一反问抓住了传统利己主义者的软肋,因为该主张是不能对别人说的,否则就会对自己不利,而一种不能言说的主张,又有什么价值呢?更何况,即便它真能到处宣扬并被人接受,其后果必然是孟子所说的天下人皆 “不夺不厌”,“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现在,如果以合理利己作为 “大格局”的起点,一方面肯定利己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提倡 “大格局”的利益,那么不仅能使利己效果更好,也更接近利他主义的善,从而超越利己主义,达成 “大格局”中社会利益的实现。
4.格局之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格局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从个体而言,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大致是从“小格局 “向 “大格局”变化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为人父母者除了自身需求外也会非常关注孩子的需求。当然,每个人的格局成长速度不尽相同,最终格局的成长结果也各不相同,有些人至死格局依然很小,也有些人则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心理格局上逐渐与 “天地境界”的 “大格局”相接,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所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体现格局从小到大的发展,其中的顺序通常是不变的。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高层次需要往往建立在低层次需要已满足的基础上,而 “大格局”位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上方,因此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名言是颇有道理的,因为当一个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较难兼顾到精神上的善。在 《墨子》的 《非儒》中,墨子讲了孔子困于陈、蔡之间时,用藜叶做的羹中看不见米粒。第十天,子路蒸了一只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源就吃了;又剥下别人衣服去沽酒,孔某不问酒的来源就喝了。到了后来,鲁哀公迎接孔子,席摆得不正孔子就不坐,肉割得不正他就不吃。子路表示疑惑说: “您为什么与陈蔡时的表现相反呢?”孔子说: “来!我告诉你:当时我和你是为了求生,现在和你是为了求义。”对此墨子认为:在饥饿时就不惜妄取,吃饱之后就装模作样。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虚伪的吗?如果我们先把孔子这事在历史上属实与否放在一边,仅讨论该案例中折射出的人性,或许不能简单地称其虚伪,因为 “高道德”和 “大格局”相关,而 “大格局”确实与物质条件有一定的关系,这是不容忽视的。对此,我们不妨抱有这样的态度:当衣食充足时,应有更多仁爱、礼义之心,也应对由于穷困潦倒而斤斤计较的人怀有理解、同情之心。
与个人 “大格局”发展规律相对应,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脉络来看,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时代,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格局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保证日常生活所需了。而随着社会分工日益明确,人们就不得不通过彼此交换劳动来获得各种生活资料,于是就要突破和扩展原有的格局。这意味着社会越发展,越要求社会成员拥有更大的格局。更进一步说, “大格局”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历史前进的大方向。
以此我们可以来重新分析老子和孔子的主张。
老子的 “无为”思想的基础是极小的格局。他的理想社会状态是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我们各过各的,彼此没有关系。这种“我不把你考虑在内,你也不用考虑我”的模式显然是典型的小格局模式。假如老子所说的 “无为”(不加劝导、让人们以天性生活)果真能奏效,那只能期待大家都生活在粗茶淡饭中。然而,有人能接受粗茶淡饭,但恐怕也有人则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必然的。这似乎像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直在膨胀,膨胀是必然的,大家向着四面八方的分化也是必然的。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状态大体相当于大爆炸的奇点,我们难以停留在奇点上。对此,易中天的评价很到位: “老子主张开倒车,退回到远古时代和氏族社会。因为只有原始氏族社会才是 ‘无’:无阶级、无矛盾、无斗争、无智慧、无道德、无政府。”④可惜,时代的车轮总是在滚滚向前,老子的 “无为”意味着 “小格局”,只能代表过去式,它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现实需要。
相较而言,孔子提倡的 “仁”则显然代表着“大格局”。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其中又以 “仁”为核心。仁爱,是不仅爱自己,而且爱父母、兄弟、姐妹,一直扩展到五服之内的亲戚。这个格局比老子的 “无为”要大,是 “有为”的。当然, “有为”必定比 “无为”要操劳些,孔子也身体力行,周游列国、四处游说,哪怕惶惶如丧家之犬。孔子深谙其中道理:小格局是轻松舒服的,但并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大格局虽然操劳,但长远来看是必然选择。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总体地位比老子更高,或许就是因为他的格局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客观要求,这是一种像宇宙不断膨胀般难以遏制的 “大”趋势。所以一个社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人道德境界不断升华的过程,道德发展的总趋势就是个人不断趋向 “大格局”的过程。
5.格局之分寸
格局并非越大越好,要讲究合适的分寸。最佳选择是在自身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大一些为好。
如果一个人只有一个面包,他有权利首先保证自己的生存,这并不是恶。但如果他有两个面包,自己只吃一个而把另一个分给其他人,这便是善行,是大格局的。这其中的分寸把握,有可能使传统利己主义者更愿意迈出一步、稍稍扩大格局。“你对一个人说, ‘你应该给灾区捐一些钱物,那里的孩子正在挨冻受饿。’如果这人回答说, ‘谁管得了那些事儿?我只关心我有没有、会不会挨冻受饿。’那么这个人多半是一个伦理学家常说的‘利己主义者’。”⑤对于这样的一些利己主义者,大格局观提倡的是: “你应该给你的穷亲戚、或者陷于困顿的好朋友们一些帮助,因为他们正在挨饿受冻,或者情绪低落。”即便对于利己主义者来说,亲戚和好朋友离他们并不遥远,这些是有可能实现的。
但是,大格局也不能超越自身的能力范围,正所谓 “过犹不及”。我们来看一个极端的例子:《圣经·新约》中说: “如果有人打了你的左脸,你应该把右脸也凑过去”,这体现了宽容和大度,是大格局。但是, 《圣经·新约》并不会这样来教导他的信徒:如果有人打了你的左脸,你为了让对方高兴,干脆一头撞死算了!因为这样做只符合对方利益、却丝毫不顾及自身利益,又反过来成了小格局。因为大格局意味着尽量兼顾更多人的利益。
正如老子在 《道德经》中所说的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即想要看得远一些,因而踮起脚尖、翘首企盼,结果就会站不稳;想要走得快一些,因而迈出一大步,结果后面那条腿就跟不上了,反而走不动。做大格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欲速则不达。
由此我们可以来重新辨析墨子 “兼爱”和孔子“仁爱”的区别。
墨子推崇极大的格局,如宇宙般宽广。 “兼爱”,就是对天下所有人一视同仁地爱,似乎要把所有人统统放到自己的格局圈内。可惜的是,格局这东西和自身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如果要求每个人不管是否已解决温饱都必须心怀天下众生,这是不现实的。 “兼爱”至多表达了某种对未来的理想,它像是个未来式 (即便在物质较为丰富的今天仍属于未来式),而并非春秋战国时期的现实需要(即便在今天也不是)。
再来看孔子,他给出了现实所需要的格局之最佳答案: “仁爱”,这是一种可实现的大格局。比起墨子的 “兼爱”,孔子认为爱有等级差序,比如爱父亲多于爱母亲,爱嫡长子多于爱其他的孩子,爱近亲属多于爱远房亲戚。虽然其中男女不平等的观念遭致批评,但仅就 “等级差序”理念而言,恰恰符合了 “万有引力”的深刻原理。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2)揭示出:离得越近,吸引力越大(比起陌生人,亲属离得更近;五服亲属之内,直系亲属又最近);质量越大,吸引力越大 (父亲比母亲更有分量,嫡长子比其他孩子更有分量,至少在孔子看来应该如此)。总之,万有引力是随边际效益递减的,这种后来才被发现的科学原理早在一千多年前孔夫子的 “仁爱”中就已得到了体现,不能不赞叹孔子对 “天人合一”的洞察力。
所以,孔子在诸子百家争鸣中摘得了最高荣誉、被中国人尊奉了两千多年是有深刻原因的。他选择了恰如其分、符合时代所需的格局观,即 “仁爱”——“仁爱”既符合 “大”趋势,同时又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所以我们说格局要大一点,但不要大太多!
6.格局之维度
总体而言,大格局观意味着从更高维度来看待事物。这意味着要同时包含上述几条:大格局是格局圈更大的,大格局是善的,大格局是从小到大发展的,大格局是分寸适度的……符合的条件越多,才越接近大格局的理想目标。
来分析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是,如果有人勇救落水者、自己却牺牲了,这是不是大格局?应该说,救人于危难的事迹当然是值得称颂的,但自我牺牲并不是最佳方式,因而并不适合在全社会推广。救人不仅要求有大胸怀、急人所急,而且要有能力、有智慧,这也是一种综合的、多维度的考量。
还有一个例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有项规定,如果有人在其他国家遇见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可以先花钱把他赎出来,再回鲁国报账。于是,子贡花钱赎出了一个已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事后却又不去向鲁国报账。孔子听说此事后却大骂子贡,因为子贡的做法看似道德高尚,却阻止了更多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被解救出来。所以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子贡这一行为确实不值得推崇。
上述两个案例中蕴含的意思是:某些看似道德高尚的行为,是以牺牲将来为代价的,是将真善美在短时间内集中绽放,却割裂了时间的前后延续性(可见 “大格局观”必须还包含时间维度);此外,从行为者本人 (较小范围)来看是善的,但从对更多其他人产生的影响 (较大范围)来看,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因而 “舍己而利他”并非尽善尽美,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大格局,虽然也值得提倡和称颂,但并非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如果从更高、更复杂的维度来看待“大格局观”,那么以往那些彼此对立的理论就更有可能融合成一个整体──正如 “盲人摸象”这个故事所表现的那样,每个单独的理论都具有其真实性和合理性,但那仅仅是整体的某个局部,我们就像那些盲人,摸到了不同局部,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引发了激烈争论。而如果有位盲人足够认真,把大象从头到脚仔仔细细摸上一遍,也就能大体还原出明眼人看到的大象模样了。这种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如果读过海伦·凯勒的著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就会感叹一个既无听觉、又无视觉的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描述竟可以如此逼真!
所以, “大格局”包含着多个维度。就像盲人摸象那样,从低维度看高维度的确是有难度的,它需要我们付出足够的耐心。对于 “大格局观”的理解也是如此。
三、 “大格局观”的道德实践价值
在今天的道德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困境,它们都可或多或少地通过 “大格局观”来突围。
困境之一:格局普遍偏小,精神和物质脱节、他人和自身脱节,使得利他行为缺乏动力
从小悦悦事件开始,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中的人情冷漠。在现实的利益诱惑面前,道德变得不堪一击。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倡导 “大格局观”,使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大格局意识,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多为他人考虑。为此,要把精神和物质、自身和他人放到同一个体系中去考量——椭圆的双重焦点是一种很形象的类比,有助于让更多人厘清它们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在 “利心”和 “利他”方面产生更强的驱动力。
困境之二: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从三聚氰胺牛奶开始,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负面消息不断挑动着公众的神经。面对不良商家无视食品药品安全生产规范的行为,我们除了表示强烈谴责之外,也要从理性层面分析其中的原因:某些厂商自己明明知道这些产品是有毒有害的,为什么还会昧着良心生产销售?除了缺乏精神追求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这种 “短视”恰恰是非道德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共性。因此,要通过 “大格局观”让更多人将更长远的利益考虑在内,明白短视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的道理。
困境之三:价值判断扁平化,缺乏共识
对同一个新闻事件,不同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这也是目前普遍的社会现状。比如,当有人批评小偷的偷盗行为时,也有人却因为他的偷盗行为包含着孝顺、爱情、义气等色彩而进行褒扬。尽管网友声音的多元化是可喜现象,但对于道德本身缺乏共识,甚至以偏概全的网民不在少数。而减少价值判断的意见分歧,需要具有更高维度的视角,将一个事件拆分成各个维度,再进行条分缕析的评判,这样是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达成共识的。“大格局观”提倡用高维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事件,有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
困境之四:缺乏信仰、缺少敬畏
有人说,中国人缺少信仰、无所敬畏,因而才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确,中国是一个非宗教国家,不过没有宗教信仰并不意味着一定缺乏信仰,至少中国人相信科学。 “大格局观”不同于以往道德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借用了自然科学原理,比如行星椭圆轨道、万有引力、宇宙超球体、熵定律等等,用类比方式分析这些自然科学原理在社会层面的体现。而 “道德”中的 “道”,或许既是 “道路”的“道”,也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万物中共通规律的那个“道”。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对于 “天人合一”的古老信念,如果借助自然科学规律去重新解释 “人为什么应当遵循道德”这一古老命题,也许会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于道德的信仰和敬畏。
困境之五:道德主张跟不上时代变化
孔子的 “仁爱”对于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最合适的道德教育,但在今天或许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当今的中国人,多数仍以家庭或家族为自己默认的格局圈,即便是贪官,其朴素的想法也是为了给家人、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他们是有着家庭观念的。这一方面说明孔孟之道的确发挥了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恰恰是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就更加需要每位社会成员把格局由 “家庭”进一步向外延伸至朋友、同事、陌生人,甚至竞争对手,这需要更大的“大格局观”。
当然孔孟之道仍然有价值,让孩子从小背 《三字经》、 《弟子规》是有积极意义的,这就是让孩子们 “知其然”;但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之后 (比如高中阶段,尤其是大学阶段),不仅要让他们 “知其然”,更要 “知其所以然”——这正是 “大格局观”体系所传递的内容。
笔者认为,面对当今时代的新变化,道德观念也应当与时俱进,而 “大格局观”正是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道德教育新理念。
注释:
①②③ 张鹂: 《先有大格局,后有大事业》,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36、5页。
④ 易中天: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
⑤ 程炼编著: 《伦理学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