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动因和影响
2014-03-09臧秀玲
臧秀玲 杨 帆
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动因和影响
臧秀玲 杨 帆
金融垄断资本的迅猛扩张既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试图不断革新、发掘其制度潜力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过剩,资本需要找到新的积累途径是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根本动力;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拓展了金融垄断资本的活动空间;跨国公司是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载体和有力工具;信息化和因特网的发展是金融垄断资本扩张的技术支撑;新自由主义是金融垄断资本扩张的理论和政策基础;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特别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金融资本扩张的制度环境。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改变了资本的形态和运作方式,使金融资本相对独立膨胀,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资本积累方式、收入分配和消费模式、劳资关系以及世界经济体系等发生了重大且影响深远的变化,使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给世界经济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灾难。
金融垄断资本; 全球扩张 动因; 影响; 性质
“金融资本造成了垄断组织的时代。”*《列宁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第629页。这是列宁在论述帝国主义时对资本主义的描述。回首20世纪以来的历史,我们仍然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列宁对于资本主义认识的深刻性。20世纪的资本主义发展史,其本质就是金融垄断资本发展的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日益感受到金融垄断资本的实力显著增强,其控制的范围和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广泛。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现阶段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是什么促使了在“大萧条”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双重打击之下,被迫蛰伏的金融垄断资本再度走向高速扩张?金融垄断资本如此迅猛的复兴会对世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是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关键。
一、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特点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重创美国,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遍及全球,引起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危及世界经济。这是继1929年“大萧条”之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的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说,这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一次激烈爆发,但是它又表现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经济危机的特点。各国学者都希望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在对此次经济危机的认识与反思中,金融化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话题,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金融监管等词语都成为学术讨论和期刊杂志中的关键词,古老的“金融资本”又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金融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拉法格提出,希法亭首先对它进行了系统阐述。列宁在前者的基础上作出了更科学的解释,指出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的融合,金融资本既可以以银行垄断资本为中心组成,也可以以工业垄断资本为中心
组成。“生产的集中;从集中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日益融合或者说长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列宁选集》第二卷,第613页。观察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不难发现,这种性质的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活动中处处存在,而且占据着统治地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金融垄断资本经历了一次快速的发展,其支配世界经济的能力大幅增强,使现阶段的资本主义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经济的金融化和金融资本的统治。资本主义自二战之后经历了长期的繁荣,长达近三十年的“黄金时代”为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为资产阶级积累了大量的剩余价值。但是受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的影响,这些剩余价值找不到有利可图的投资渠道,大量的资本开始涌向金融、证券和房地产这样的泛金融部门。随着国家对金融控制放松管制,大量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的出现,资本主义的经济不断地金融化。关于金融化的定义,学者们莫衷一是,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认为它是指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产业部门(甚至从诸多正在扩大中的服务业部门)转向金融部门*[法]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资本主义的金融化》,《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格·R·克里普纳则遵照阿瑞基的定义,把金融化理解为一种积累模式,该模式中利润的来源日益依赖于金融渠道而非贸易和商品生产*Greta· R·Krippner:”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Economy”.Socio-Economic Review, 2005(3).;戈拉德·A·爱泼斯坦则将金融化界定为金融动机、金融市场、金融参与者和金融机构在国内及国际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美]戈拉德·A·爱泼斯坦:《金融化与世界经济》,《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尽管学者们对金融化的界定不尽相同,但金融化的表现却是相似的:首先,不仅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不断扩张,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在非金融企业拥有的资本中,金融业资本相对于产业资本的比重也在上升;其次,金融部门在国内利润中所占比重、企业利润中来自金融业部分所占的比重均在不断上升。这些表现,充分说明了社会资本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地被金融资本所占有,推动金融资本相对于实体经济的产业资本迅速膨胀。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2005年的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这种金融资产爆炸式的增长,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得非常明显,以欧元区为例,该地区金融资产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1995年的180%升至2005年的303%。同一时期中,英国从278%上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英]马丁·沃尔夫:《从管理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14期。有研究指出,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金融部门所获得的利润仅仅是非金融部门所获得利润的1/5,到了 20 世纪末,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0%。“整个美国金融行业在2004年所创造的利润是3000亿美元,而国内所有非金融行业创造的利润是5340亿美元,也就是说,金融行业大约创造了所有国内企业利润的40%。而在40年前,它们所创造的利润不到国内所有企业利润的2%。*何秉孟:《美国经济与金融危机解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20页。这些数据都极其明显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发展,这种发展带来的后果是:资本主义内部的结构关系趋势被改变了,首先,金融相对于制造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取得了支配性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非金融企业中金融业资本相对于产业资本的比重明显上升。据统计,美国非金融企业拥有的金融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比率,20 世纪60 年代不足40%,到了2001 年则飙升到约90%。*张宇:《金融垄断资本及其在新阶段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二是金融资本的收入逐渐成为生产性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使得金融业资本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企业获取高额利润的主体。20 世纪70 年代以后,随着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许多从事实业的企业开始将经营活动的重心转移到金融领域。同产生于生产活动的收入相比,“证券收入”(由利息、股息和资本收益组成)越来越重要。到了2007年,也就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资本市场占据了所有公司利润的41%;*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 Table, Table 6. 16D. Corporate Profits by Industry, http://www.bea.gov/National/nipaweb/SelectTable.asp.其次,金融化使得金融监管进退维谷。金融化本身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参与的产物。由于放弃了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每当经济出现问题,只能采取所谓的“股市的或者资产价格的凯恩斯主义”,通过刺激资产价格,以公司和富裕家庭的私人赤字来取代政府赤字刺激经济需要。但是这样必然会导致资产泡沫的膨胀。*Robert Brenner, “New boom or new bubble: the trajectory of US economy,” New left review 25,January-February 2004.所以,这种金融体系的形成和维持都离不开政府的救助,但是一次次的救助,只会使金融市场变得更大,更复杂、更不透明、杠杆率更高。因此金融监管进入一个怪圈,它所有的试图矫正金融投机措施都作用于已经金融化的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又反过来促进泡沫的生产和膨胀。这一点在次贷危机中表现的极为明显,“不是美联储故意去救投资者,而是宏观经济已经对资产价格非常敏感,……结果,美联储不仅有理由去阻止资产价格下降,而且有理由参与到吹起泡沫的过程中。”*Thomas I. Palley, Finacialization: What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 IMK working paper no.525,December 2007.
第二,虚拟资本的急剧膨胀,经济逐步空心化。虚拟资本是指以各种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其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虚拟资本是金融资本的特殊形式。马克思曾经区分了以长期生息为目的的借贷资本和“虚拟资本”。虚拟资本的主要来源是股票、公共债务证券,纯粹意义上的信用货币也包含在其中。*参见《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0-467、526-536页。这些虚拟资本在不与生产性的资本做任何直接交换的情况下,他们的价值是完全游离在预期收入的资本化过程之外的。通过信用制度,资本主义制造了大量的虚拟资本,在当今世界,这种过程又被信息领域的革命和通讯领域的进步不断加速,虚拟资本成倍的增加。众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就是虚拟资本不断膨胀的明证。1998年,全球衍生品名义价值(衍生品对应的基础资产的金额)存量为80.3 万亿美元,总市值(衍生品交易的实际市场价值) 为 3.23 万亿美元。而到2007 年年末,全球衍生品名义价值为 630万亿美元,为同年全球GDP 总量的 11.81 倍。到 2008 年上半年为止,全球衍生品的名义价值进一步增加到766 万亿美元,规模达到了历史新高。从理论上来说,虚拟资本是可以为促进生产服务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整体放缓,大量剩余价值无法转变成能够盈利的投资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的运作,越来越远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虽然虚拟资本在最根本的意义上只是一种能够取得某种未来收益的债权。但是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其追求利润的决心和普通资本是一样的。虚拟资本虽然靠来自真实生产领域的资金收入才能存活,但是它本身却更加希望有一个更具流动性的存在方式。所以金融交易和投资成为虚拟资本藏身其中的首选。据统计,和 2004 年相比,2007 年全球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量提高了69%,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2 万亿美元。其中,外汇互换和远期外汇合约增长速度超过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的速度,分别达到了80%和 73%。 另外,参与外汇市场交易的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所涉及的外汇日均交易量也由2004 年的5850 亿美元增加到 2007 年的1.235 万亿美元,这些金融机构进行外汇交易的金额占到了整个外汇交易总量的40%。*朱民:《 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第190-191页。这些交易只是以单纯的外汇投机获利主目的的,本身不涉及任何实物的贸易。随着金融投机的不断盛行,泡沫被越吹越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全球的金融衍生产品的总值已经达到了596万亿美元,而全球GDP的总量只有54.5万亿,美国是虚拟资本最大的创造者和持有者。围绕虚拟资本的交易大量增加,使得金融交易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快速升高,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加快。*[法]弗朗索瓦·沙奈:《金融全球化》,齐建华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72页。经济的金融化、金融虚拟化、金融衍生品泡沫化共同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呈现畸形化发展,实体经济逐步萎缩,国民经济空心化。美国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1990年仅为24%,2007年进一步下降为18%,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服务业(主要是金融行业)就已占GDP的70%左右。*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第三,金融主导的全球化。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其本质不过是资本在全世界试图寻找实现利润空间的运动过程。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三个方面。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导致了一种新的景象的出现。如同金融与生产的关系被逆转了一样,金融全球化也取得了其支配地位。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资本跨国流动的成本大大降低,流动效率显著提高,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虽然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是金融全球化的基础,但是金融全球化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为生产全球化和贸易全球化服务的工具,国际金融交易已经不是为了满足生产和贸易的需要,而是成为资本独自运行的场所,成为其完成增值,实现利润的舞台。在这一背景之下,金融成为资本全球化中的主导力量和支柱。正因为如此,弗朗索瓦·沙奈在给全球化下的定义中特别强调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我把它( 全球化) 定义为以美国为中心的、‘金融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积累方式,它构成了当代自由世界秩序的实质内容。”*[法]弗朗索瓦·沙奈:《资本全球化》,第2页。全球金融资本的流动的数据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全球跨国金融资本流动规模从1990 年的1万多亿美元增加到2006 年的8.2 万亿美元,占全部跨国资本的比例从80% 上升到85%。相反,以外国直接投资( FDI) 为主的国际产业资本占全部跨国资本流动的比例则从1990年的20%下降到2006 年的15%。*Diana Farrell, Aneta Marcheva Key, and Tim Shavers,”Mapping Global Capital Markets,”The McKinsey Quarterly,January 2008.金融全球化的形成需要具有三个要素:一是对金融和货币放松管制,实行自由化;二是消除各国国家内部金融市场的分割状态;三是非中介化。事实上,这三个要素本身就起着一个深层次的相互交替、相互强化的作用。金融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金融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家和社会对资本逐利活动的各种限制被取消,金融资本流动和金融运作的自由化,金融垄断资本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霸权为后盾,在国际范围内大肆扩张,金融资本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控制更为明显。
二、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动因
金融垄断资本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扩张的势头愈演愈烈。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根植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基本矛盾不断作用的结果,也是其他社会因素、科技条件相互促进的结果。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过剩,资本需要找到新的积累途径是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根本动力。1929年“大萧条”经济危机的爆发,彻底打击了刚刚形成不久的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也让资本主义国家看到了干预和管制经济的重要性。二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资本主义各国也开始了长达近3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各国的金融活动相对分隔,而且管制严格,金融资本的权力受到限制,金融资本更多的是处于产业资本的控制之下。但是,资本主义在取得辉煌的发展成果的同时,也为未来投下了阴影。
美国经济学家巴兰和斯威齐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时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为极少数垄断者或寡头生产巨额剩余的庞大生产体系,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产生的大量剩余价值的所有者和受益人就是这些垄断者或寡头。为获取更大的积累,资本家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先期积累的剩余价值寻找到有利可图的投资途径。但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限制了这种无限投资的可能性。因为,商品的价格水平能确保垄断公司获得既定的寡头垄断利润率,这是垄断公司生产商品的首要原则。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增长不可能赶上资本的增长水平。在消费增长疲软的条件下,为避免生产过剩、价格下跌导致利润率下降,各大公司纷纷削减生产能力的利用率。结果,过剩生产能力逐渐积累,终于导致生产的停滞。但是大量的资本仍然需要寻找积累的出路,金融资产成为货币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引自[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资本主义的金融化》,《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
罗伯特·布伦纳指出生产过剩不仅是美国的问题,也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问题,汇率矛盾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重要问题,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无法同时繁荣起来,相互争夺市场的“无硝烟的战争”不断上演,一个国家的繁荣必须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从而以别国的萧条为代价。*Robert Brenner, The Boom and the Bubble: The U.S. in the World Economy. London: verso, 2002.在这种积累的困境之中,金融成为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一方面由于重新配置资源的需要,金融部门开始活跃起来;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积极的推进金融自由化,里根政府同时刺激宏观经济和金融部门,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还是首次。从此以后金融的作用不断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事实上,资本主义的积累中一直存在着两条不同的积累路径,即生产贸易路径和金融路径。杰奥瓦尼·阿瑞基教授发现,当投资于商品贸易的资本虽然仍然能赢利,但这种赢利能力已经降到某个关键性的比率(RX)(即通过金融贸易也能获得的那种利率)以下的时候,就有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组织不再会把利润重新投资与商品贸易的进一步扩张,“不管它们有多少剩余资金,它们会把资金从商品贸易转向金融贸易。”*[意]杰奥瓦尼·阿瑞基:《漫长的20世纪》,姚乃强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57页。阿瑞基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的积累逻辑就是,贸易扩张势必以一次金融扩张宣告结束。经历了“滞涨”阶段的停滞之后,金融业成为吸收“过剩资本”的主要产业,特别在日益弱化的金融监管下,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活动为金融资本提供了新的盈利空间。金融垄断资本重新取得了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控制地位,这就为随后的全球扩张打下了基础。
第二,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拓展了金融垄断资本的活动空间。空间生产对资本主义的生存至关重要,资本无限积累的逻辑驱使着资本主义活动的地理学景观充满矛盾和紧张,资本主义总是不断的寻找新的生产空间。*David Harvey: Spaces of Capital: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New York: Rutledge, 2001.这种扩张进程的表现就是世界市场的兴起。世界市场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早在自由资本主义的初期,世界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回想一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描绘的景象就一目了然了。为了掠夺原材料,开辟新市场,资本主义一步步蚕食前资本主义地区,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殖民地卷入世界市场。同赤裸裸的殖民主义不同,资本主义现在很少直接采取武力的方式占据他国的领土,而是用更加精巧微妙的方式输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原来选择计划经济的国家纷纷开始经济转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希望融入世界市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边鼓励这些国家的经济私有化转型,一方面又要求它们尽量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帜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空间不断的扩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统一大市场。生产和贸易快速增长,后者尤其显著。自1982年以来,世界贸易总量比世界总产出的增长要快得多,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GDP的比重由1980年得36.87%提高到2000年的41.15%,同期的全球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GDP的比重有18.13%提高到20.27%。*王金存:《帝国主义历史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到了2006年,商品出口作为总产出的一部分,大约是1950年的3倍,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是在这统一的世界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金融的扩张,外汇市场上的日交易量达到2.4万亿美元,比一年的世界贸易总值还要多。外币的买卖量是20年前的10倍。*[美]海尔布罗纳、米尔博格:《经济社会的起源》,李陈华等译,北京:格致出版社,2010年,第170-171页。国际金融的爆炸性增长,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也是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和支柱。日益被整合在一起的世界市场,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这为金融垄断资本从事各种积累活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第三,跨国公司是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载体和有力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型的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现象。1980年,全球的跨国公司数目共有1.5万家,子公司3.5万家,到了2001年,前者已经上升到了6.5万家,而他们控制的子公司更是多达85万家。这些跨国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基地开始向外扩张的。为了控制商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开辟新的销售市场是跨国公司开始扩张之时的动力,在不断向外投资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取得了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王洛林主编:《2000-2001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16页。跨国公司在世界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方面已经逐渐占据了垄断和统治地位。事实上,巨型的跨国公司不仅仅是贸易和投资这样的生产性领域的中心,也越来越成为了金融垄断资本的中心。这些大型的跨国公司的“母公司首先是一个金融决策中心,在多数情况下,他控制下的子公司只是开发公司。”,跨国公司“以金融为中心,通过联系网(主要是金融关系,但是某种情况下也是人际关系)组成一个整体。”*[法]弗朗索瓦·沙奈:《金融全球化》,第138页。跨国公司通过金融市场能够保证它们可以抽回海外投资,规避各种经济风险和不确定环境带来的风险,能够保证资本所有者的绩效最大化。金融领域开始成为跨国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事实上,跨国公司就是作为金融资本或者集中的货币资本的中心全面发展起来的。它们掌握着“生产性”和“金融性”这两种利润的发生器,成为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中最有力的载体和工具。
第四,信息化和因特网的发展是金融垄断资本扩张的技术支撑。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信息技术缩短了空间和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技术进步为资本主义的扩张和跨国经营创造了便利的条件。首先,信息技术改变了跨国公司的运营方式,母国的公司可以在万里之遥有效地监控生产地企业的运营情况,能够及时地了解各个子公司甚至是全球的经济状况和形势,各个跨国公司更加轻松的实现了内部分工的国际化和国际贸易的内部调拨化,大大提高了企业从采购到销售的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成本,缩短了资本循环所需要的环节和时间。其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可以使跨国集团对外围国家的支配地位更加确立,通过将企业的一些战略性功能,如财务和金融、开发和设计、分配和市场等集中在跨国公司的总部完成,而将大量的直接生产活动外包给第三世界的生产商,不仅可以避免诸如工业污染、工人罢工等情况的出现,也更容易建立技术优势、控制第三世界的生产。第三,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金融领域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上世纪70年代初迈伦·斯科尔斯和费希尔·布莱克设计出了期权定价模型,这一模型已经成为了如今庞大期权市场的技术基础。如果没有此类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金融系统的增长不可能如此的迅速,没有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交易,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产品就不可能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巨额的金融资产可以在24小时不间断的运作,以降低风险的名义在全世界寻找能够实现资本快速增值的机会。可见,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既大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又为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以及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虚拟化和病态膨胀提供了技术支撑。
第六,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特别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金融资本扩张的制度环境。当今的世界经济秩序是建立在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之上的。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现有的唯一超级大国,掌握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治和军事霸权,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美国一手主导创立的,美国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主要受益者。美国能够利用其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特殊地位,大肆掠夺它国财富,为自己谋取巨大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遭受重创,唯独美国借机增强自己的实力。在否决了凯恩斯关于建立一个超国家货币的金融体系的建议之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按照35美元一盎司的官方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这一体系赋予了美元作为黄金等价物的地位,美元成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1971年布雷顿森林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崩溃,取而代之的是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资本流动及资本运作“自由化”,加上美元霸权为主要内容的当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不但没有损害美元的霸权地位,还使美元摆脱了黄金的束缚。美元不再以黄金代表者的身份活动在世界经济之中而是直接成为了世界财富的代表。利用美元的这种无与伦比的霸权地位,美国能够轻松的向世界其他国家举债,维持其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和政府财政赤字。美元的霸权地位,使美国可以发行大量美元,从世界各地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并大规模地对外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投资,金融垄断资本的势力范围延伸到全世界。美国不仅拥有美元这种锐利的武器,在世界经济秩序中也是一家独大,控制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它的前身关贸总协定)。无论这些组织最初框架的设计还是运行中采取的各种政策都在不断地为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服务。这种经济霸权地位是金融垄断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不断扩张的制度环境,保证了对第三世界国家和世界人民的经济掠夺。
三、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影响
金融垄断资本在全球的迅猛扩张既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试图不断革新,发掘其制度潜力的结果。这一扩张过程改变了资本的形态和运作方式,使金融资本相对独立膨胀,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资本积累方式、收入分配和消费模式、劳资关系以及世界经济体系等发生了重大且影响深远的变化,使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给世界经济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灾难。
第一,金融资本的积累方式取代产业资本的积累方式,成为社会资本积累的主导方式,金融垄断资本的统治,标志着资本主义已发展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追求利润是资本的天性,但是资本积累的基因中一直存在着双重积累的体制。传统理论认为,资本积累在本质上被看做是产业资本的积累,金融的作用乃是给产业资本提高融资的渠道,所以金融扩张是生产扩张的前提。美国学者斯威齐否认这种观点,他认为:“事实上,这仅仅是资本积累过程的一方面。积累同时也是金融形式或货币形式资本的积累,或更确切地说,由于后者具有较于产业资本更强的流动性而成为资本更愿意采取的积累方式。但传统的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却是,用前者去理解后者,譬如购买股票和证券 ( 两种较简单的金融资产形式) 仅仅被当作是一种间接的购买产业资本的方式。但这从来都不是事实,并且或许是完全的误导。”*王旭琰:《从垄断资本到垄断金融资本的发展》,《国外理论动态》2011 年第 1 期。应该说这两种积累机制并是不天然对立的,其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生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过程,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金融资本应当处于对产业资本的从属地位。但是一旦金融领域产生的利润率开始超过产业资本的时候,产业资本开始被迫服从金融资本对利润的要求,所谓的短期主义行为的盛行将产业资本完全变成金融资本的附庸。各种生产企业只是被看做随时可以在金融市场中出售的金融资产,企业在金融资本的压力之下很难再兼顾什么长期生产计划和科技研发投入,对于股票价格的关心远远超过了对生产性投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的关注。这一发展模式被学者称为“资产交易员相对于长期生产商的胜利”。金融领域、资本市场虽然风险大,但存在着通过高杠杆操作、通过投机获取高额回报的机遇,于是吸引具有冒险天性的资本纷纷向金融领域、资本市场集中,使金融垄断资本迅速扩张、膨胀,资本积累中的投机逻辑逐渐压倒了生产逻辑,整个经济从微观到宏观都呈现出以金融资本运动为核心的典型特征。这样,资本的金融化趋势改变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关系,金融资本取得了支配性地位;金融资本积累代替了一般产业资本积累,成为资本积累的主导方式,“利润主要是通过金融渠道而非贸易和商品生产获得”*Greta R.Krippner,“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Economy”,Socio-Economic Review,2005(3).在该积累模式下,资本的使用价值沦为次等地位,资本的增值不再仅仅通过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换来实现,资本的金钱“价值”形式在资本的增值过程中逐渐占据主导和统治的地位。*[法]让—克洛德 德洛奈:《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张慧君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5期。而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使金融资本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成为可能,金融资本的势力范围延伸至全球,形成一个有利于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积累体系.
第二,金融资本的统治表明食利资本重新掌握经济的控制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再次上演。马克思曾经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古老的高利贷资本(生息资本)会成为产业资本的附属,会作为一种支撑物的角色出现。“商业形式和利息形式比资本主义生产的形式即产业资本更古老。产业资本是在资产阶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基本形式,其他一切形式都不过是从这个基本形式派生的,或者与它相比是次要的,——派生的,如生息资本;次要的,也就是执行某种特殊职能(属于资本的流通过程)的资本,如商业资本。所以产业资本在它产生过程中还必须是这些形式从属于自己,并把它们转化为它自己派生的或转化的职能。产业资本在它形成和产生的时期碰到了这些更为古老的形式。产业资本碰到他们时把他们作为前提,但不是作为它本身确立的前提,不是作为自己生活过程的前提。……一旦资本主义生产在它的所有形式上发展起来,成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生息资本就会从属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就会仅仅成为产业资本本身的一种从流通过程派生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18-519页。马克思从生产领域考察资本主义,从生产本身的逻辑上得出这一结论当然是正确的,揭示了资本主义金融发展的限度。但是在资本主义货币拜物教形成以后,从“G—G’”的公式被广泛接受,货币直接能够产生货币这样的天方夜谭,这种在理性的人看来是最古怪、最不能理解的形式成为了资本主义从事一切活动的圣经。
凯恩斯曾经在他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结尾部分,提出了让食利资本“无痛苦死亡”的理想。凯恩斯主张实行“一种远远低于迄今为止实际存在的利润率” 。“这种事态同某种程度的个人主义很协调,但这意味着食利者阶级的消亡,同时也意味着资本家利用其资本的稀缺价值来扩大其压迫力量的消亡”。*[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魏埙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5-356页。但是,同凯恩斯的美好愿望相反的是,人们并没有看到食利资本的“无痛苦死亡”,而是目睹了其权力一步步的再生和重建。在生产停滞、产业投资的收益率逐步下降的背景下,出现大量寻求以金融方式增殖的资本。金融部门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可以依靠吸收更多资本投入形成金融泡沫而获利。于是金融寡头以各种手段,包括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并通过高杠杆,或者相互借贷、甚或对广大中小投资者进行诈骗,将全球股市、基金债券市场变成同实体经济完全不相关的大赌场,不仅使经济关系越来越表现为债权股权等金融关系,甚至使社会资产也因金融化而异化为金融资产。*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金融投机逐渐变成了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不仅在国内市场是如此,在国际市场上这一趋势更为猛烈。弗朗索瓦·沙奈指出,在每天的外汇交易中,“与贸易流动和长期资本流动有联系的最多不过15%,其余部分均为投机资本(‘游资’)”,这类活动的数量之大,“已使人们在世界范围内取消了对资本流动和外汇的管制”。*[法]弗朗索瓦·沙奈著:《金融全球化》,第71页。当前阶段的金融垄断资本已经成功地发动了政变,食利资本重新掌握着世界的控制权,开始了债权人的专政统治。这不禁让人们想起了列宁当年的论断,即金融资本统治之下的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但是不同于上世纪初期“愈来愈依靠输出资本和‘剪息票’为生”*《列宁选集》第二卷,第684页。的帝国主义,现代金融资本中的食利者不是靠闲散的货币资本获益,而是靠其在金融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他们使用名目繁多的形式(包括薪水、奖金和期权)获得所谓的服务报酬,但是这样的服务中几乎不含劳动的影子,金融化所形成的经济结构本身造就了新的食利者阶层。*Costas Lapavitsas, “Finacialised capitalism: Crisis and Financial Expropriati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Volume 17,Number 2, 2009.这表明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和“寄生性”的进一步加深。正如赫德森所指出的,美国经济已经虚拟化,即泛金融部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从全世界工人和产业资本那里吸走收入并以日益加重的债务将它们压垮。他认为,新自由主义的关键主张即不再区分生产性收益和非生产性收益,是为了掩盖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劳而获,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倒退。*《虚拟经济论:金融资本与通往奴役之路——迈克尔·赫德森访谈》,嵇飞译,《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期。
第三,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金融霸权统治,金融资本绑架世界经济,世界人民所受到的盘剥加重。一方面,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直接相悖的。自英美实行所谓的“保守的革命”开始,就意味着凯恩斯主义——这一试图限制资本自由,为雇佣劳动者提供反抗雇主、维护自身利益,实现充分就业的社会改革方案被抛弃。戴维·哈维在《新自由主义简史》中,详细分析了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发起的私有化运动,是怎样摧毁社会福利国家这种阶级妥协的契约,对劳动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削,使特权阶级的力量得以重建的。如打压工会、下调工资、延长工时,并随时以解雇威胁不满的员工、解除劳资协议、限制国家福利开支和削减社会保障体系。*吴苗、苑秀丽:《戴维·哈维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里根为了在航空运输方面推行放松管制的政策,首先摧毁了工会,镇压了航空工人的罢工。撒切尔的自由化和私有化政策,也是建立在镇压了煤矿工人、码头工人和印刷工人的反抗、摧毁工会之上的。通过华尔街和伦敦的金融中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垄断资本渗透到全世界。资本在世界的流动性变得极强,但是作为工薪阶层的工人是不可能实现全球流动的,劳动这一“要素”处于非常固定的一个状态,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导致了处于不同国家之间的工人阶级被迫直接竞争,在“富国”的工人阶级不得不面临“要么干点别的,要么降低工资”的选择,而“穷国”的工人阶级为了获得工作机会,几乎没有任何和资本讨价还价的能力。资本和劳动者相互妥协的格局被改变,资本更加强势,工人阶级被迫接受更长的劳动时间,更低的工资标准。有研究称,“1997 年以来美国制造业流失了1/5以上的劳动力,而英国的情形更为严重,自 1997 年末以来已经导致英国制造业工人裁减了近1/3 或者说 130 万个工作岗位。”*[英]格雷厄姆·特纳:《经济危机自由市场的末路》,龚东风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75、81页。那些勉强保住工作的工人必须接受降低工资的命运。以1982年的美元价值衡量,美国非农业工人的实际工资从1972年的最高每小时8.99美元下降到2006年的8.24美元。由此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随着经济金融化、虚拟化的转向,现代信用体系成为金融资本从其他人群中汲取财富的主要的现代杠杆。资本家阶级不仅获得剩余价值,还通过向工人阶级提供消费信贷等方法,利用金融掠夺的方式从工人的工资收入中获取金融利润。*Costas Lapavitsas, “Finacialised capitalism: Crisis and Financial Expropriati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Volume 17, Number 2, 2009.通过资本与劳动关系的这种调整,资本相对于劳动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这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分化的趋势不断扩大。美国的基尼系数由 2001 年的 0.408上升到 2008 年的 0.469。*刘海藩:《当前金融危机的原因与应对》,《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30岁男性的收入水平已经低于30年前的水平。*Julia B Isaacs. Economic Mobility of Men and Women. In R. Haskins, J. Isaacs; I. Sawhill(eds.). Getting Ahead or Losing Ground: Economic Mobility in America.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2008由于劳动大众的日益贫困化,他们的收入水平跟不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为了缓解这样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以提供信贷的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消费这些社会产品,保持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由此导致了“负债经济模式”的形成,使得个人债务和家庭债务总额急剧升高。据统计,美国家庭债务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1983年为75%左右,2000 年上升为 125%; 美国家庭债务占其税后收入的比重,1980年为60% ,2000 年为110%。进入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金融市场的泡沫通过“财富效应”鼓励了居民的借贷消费行为, 美国民众家庭已经入不敷出了,所以消费信贷急剧增长。从1971年到2007年的 36 年间,美国民众的消费信贷从1200亿美元激增至2.5万亿美元,增加了20倍。这还不包括11.5万亿美元的住房债务,如果把两者相加,总共负债14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当年的GDP 总量。平均每个美国人负债近5万美元。美国民众的工资40%用来偿还住房贷款,15%偿还上学贷款,11%用于缴纳社会保障基金,剩下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不足19%。*何秉孟:《美国经济与金融危机解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26-227页。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形也是大同小异。
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它可以从容地利用美元霸权掠夺世界其他国家,在所谓的“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没有黄金支持的美元可以任意印发,并获得了大量来自石油输出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盈余,以弥补日益增加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作为世界货币的发行者,美国享有巨额的铸币税收益,通过贸易逆差的方式,享受着别国廉价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形成了新的“中心—外围”架构,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严重失衡。特别是美国用印钞机的旋转换回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血汗,并将这笔超额的货币收入再转化为新的金融资本和军事实力,进一步压迫与剥削世界人民。那些对美国债务进行投资的国家(购买以美元计价的各种金融产品,如股票、国债等有价证券等),不仅承担着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而且仅仅能取得很低的收益,甚至因为“蒸发”而打了水漂。估计以此种手段使世界上财富每年进入美国的数额约占美国新增长GDP的30%上下。戴维·哈维指出,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利用其货币帝国主义和资源帝国主义的霸主地位,利用美元贬值导致了国外债券的缩水,使全球资产的价值缩水了数万亿美元,从而减轻了美国自身的债务,实现了对全球经济体的危机转嫁。*吴茜、苑秀丽:《戴维·哈维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世界人民辛勤劳动的经济发展成果被金融垄断资本无情的转移给了贪婪的资产阶级。而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债权人考虑到美元贬值会对他们造成损失,不愿看到美元贬值幅度过大,不得不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和继续借钱给美国人,从而为金融垄断资本所绑架。不仅如此,《美国土地》2008年1月号,刊登了对美国著名进步经济学家迈克尔·赫德森的访谈。在访谈中,赫德森论述了美国金融资本如何通过控制世界货币体系、资源、能源和粮食,辅之以战争、暗杀、颠覆等手段,掠夺世界经济的种种劣迹。*《美国金融资本绑架世界经济——迈克尔·赫德森访谈》,王姝译,《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7期。
第四,世界经济越来越不稳定,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日趋严重。金融垄断资本的迅速发展,虽然给垄断资本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却将整个世界经济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英国政治经济学家苏珊·斯特兰奇在她的著作《赌场资本主义》中曾形象地指出:“西方的金融体系很快变得与一个巨型的赌场没有什么两样。每天,在这个赌场中进行的游戏卷入的资金之大简直难以想象。夜间,游戏在世界的另一边继续进行。”*[英]苏珊·斯特兰奇:《赌场资本主义》,李红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页。斯特兰奇还具体论述了当代世界的五大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经济衰退问题;银行体系不稳定;石油价格不稳定;国际政治不稳定。所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都根源于金融的混乱和不稳定。“赌场资本主义”带来的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大大的增加了不确定性,整个世界成为一个高风险的社会。世界经济的发展确实印证了苏珊·斯特兰奇的担忧,在经济金融化、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当越来越多的新价值被转移到金融部门、越来越多的现实资本被投入到金融交易中去,现实资本的积累过程受到破坏,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难以继续进行,金融危机成为经济危机的先导,世界经济越来越处于动荡之中,经历了数次金融危机,更是在2007的美国金融危机中达到了顶点。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较大的金融危机就有斯堪的纳维亚金融危机、日本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业的爆炸式增长,名目繁多的金融创新与投机活动的加剧催生了美国资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资本主义金融资本的快速扩张,特别是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的过度扩展和积累,不仅造成其国内资本运动的矛盾累积和经济失衡,而且造成世界范围内货币资本与实体资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累积和失衡,造成世界范围的资本扩张和收缩运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在国际金融资本的积累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激化,最终导致了当前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资本主义大危机。*陈享光、袁辉:《金融资本的积累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 年第4期。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膨胀与资本主义经济固有基本矛盾的累积是同一个过程。2007年以来的美国金融危机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积累体系敲响了丧钟。
四、结语
金融垄断资本从蛰伏到重新取得权力,开始对全世界新一轮的统治,既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发展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不断挖掘自身潜力的结果。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为促进新技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它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过程,在实现国际垄断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成为加强和扩大国内和国际剥削的工具。而金融膨胀造成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为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使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力量变成了破坏资本主义的力量。在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 虽然资本的增殖形式发生了变化,资本积累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积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经典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关系并没有改变, 资本对劳动剥削和统治关系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在金融资本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激化。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一端积累财富,一端积累贫困。这个规律及由此派生的规律现在仍然在起作用,只不过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也就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也是最后阶段。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痼疾所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当代资本积累的现代制度形式所决定的。*费利群:《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但是,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金融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积累制度不可能带来资本主义世界的持久繁荣,而由此建立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也不可能得到长久的维持。始于2007年并席卷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表明金融垄断资本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已达到极点,它不仅仅是一次资本主义矛盾的全面爆发,也是一次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良机。它再一次印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当然,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即将崩溃,它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又包含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它将沿着克服矛盾和危机并产生新的矛盾和危机的辩证过程前进。世界广大的人民群众面对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盘剥,必然会最终走向团结,共同反抗金融垄断资本的统治。这种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反对金融垄断资本统治的斗争已经拉开序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各国相继爆发的大规模罢工、抗议运动、骚乱。美国持续不断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更是震撼了整个西方社会。虽然这样的斗争道路注定是充满曲折和反复的,但是也注定是光明和走向胜利的。
[责任编辑:李春明]
Motives and Influences of Financial Monopoly Capital’s Global Expansion
ZANG Xiu-ling YANG Fan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Socialism,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10, P.R.China)
Since the 1980s, the financial monopoly capita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backed by strong economic power and hegemony, has violently expanded worldwide and shows more influence or control force on global economy. The fast expans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epening of inherent capitalist contradictions as well as the attempting of constant capitalist renovation. Especially, due to overproduction, capital needs to find new ways of accumulation,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motive of financial monopoly capital’s global expansion; the integrated world market amplifies room for financial monopoly capital’s moving;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ct as carriers and effective tools of the global expansion; neo-liberalism is the theory and policy basis of the expansion; the world economic order especiall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system led by the US provides a system environment for the expansion. In fact, the expansion is a natural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an expanding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ve relations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world. It has changed the pattern and operation mode of capital and made capital expand in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way. Therefore, the accumulating mode, income distribution & consumption mode and labor relations in capitalist economy as well as world economic system have profound changes, and put the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in a new phase, namely financial monopoly capitalist phase and brings great influences even disasters to the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
financial monopoly capital; global expansion; motives; influences; nature
2012-09-1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相关‘主义’比较研究”(项目号09&ZD002)、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项目号2009jjD840011)、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的变革及其趋向”(批准号11BKSJ02)的阶段性成果。
臧秀玲,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济南250100);杨帆,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济南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