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临床压疮评估结果准确性的督导体会
2014-03-09葛龙梅马忠秀
于 虹,葛龙梅,马忠秀
(1保定解放军第252医院:1护理部;2干部病房;3脊柱外科,河北保定071000)
我院护理部2010年在完善医院压疮质量控制管理督导中,发现临床责任护士对压疮Braden评估量表工具使用、识辩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等综合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病人获得早期护理干预和循证性护理措施,导致发生压疮或延长创面愈合时间。自2011年加强了对责任护士压疮管理的培训和督导力度,进一步完善压疮防范措施,并进行动态监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问题分析
1.1对Braden评估量表详细内容掌握不好,收集资料不实、不全,结果不准问题。有报道,使用Braden评分法对高危患者采取措施后,压疮的发生率下降了50%~60%,每年可节省治疗费用4亿元,可见Braden评估量表的在预防压疮发生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督导检查中发现责任护士不能全面、准确掌握评估量表中的具体内容,评估时不注意逐项的进行具体量化资料收集,主观臆断的凭感觉、想当然做事现象普遍,特别是针对营养状况、摩擦及剪力、潮湿度三方面详细的判断标准不能与临床病人体征相吻合,同时专项管理督导工作不实、不严,将该项科学的评估工具在使用中流于形式,评估结果的不准确是造成压疮发生的主要护理问题之一。
1.2对高危人群、疾病因素的主动识辩、评估意识差。在压疮评估实施程序落实中,责任护士更重视已列入质控量化考评指标中任务完成的自我评价,如制度要求对新入院病人压疮筛查率100%,护士只顾完成相关登记,却忽视对特殊高危群体、疾病高危因素的主动和动态的评估、报告、干预、评价。
在追踪3例院内发生压疮的报告病例中,主要是因为评估落实质量不高,临床经验不足,对于外伤的老年病人合并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心功能衰竭(腰骶部、四肢浮肿)、低蛋白血症等相关高危因素未及时明确护理问题诊断、未实施压疮早期干预措施、未列入交接班、护士长跟踪评价不到位等而导致压疮发生。
1.3对营养相关的理论知识缺乏,影响责任护士评估、教育指导的能力。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内因之一,也是直接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不良的营养摄取或贫血均会降低人体的正常免疫,影响伤口的愈合。Holmes报道,低蛋白血症患者中有75%发生压疮,而白蛋白水平正常者中只有16.6%。
在临床围绕压疮评估及护理干预措施中,有关营养筛查的能力和营养支持的教育指导是困惑临床责任护士的一个薄弱环节,暴露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储备不足,给予病人的护理措施的指导性、可行性、个体性差,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发展的要求和病人的需求。
2 督导体会
2.1夯实骨干队伍的培训。首先完善医院、专项学组、科级三级质控体系,医院压疮学组发挥专业理论、技术优势,积极高频次进行专题授课培训,实现每个临床科室护士长和压疮护理联系人是个“明白人”,让骨干以点带面开展各项工作,达到院、科两级的联动。
2.2坚持临床一线专项督导。压疮的督导列为护理部月查、月讲评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要求压疮学组和质控小组分别进行专题内容的活动。督导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护士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评价护理措施实施效果、评估与上报完整的文书记录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压疮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2.3积极推进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近几年医院先后输送10余名护理人员参加国家级有关压疮护理的短期培训班,规范了医院压疮护理、管理、质控的系统化流程,做到循证护理、科学管理的目标,营造压疮管理文化建设,倡导疑难病例会诊制度、主动上报无惩罚制度,实现知识、经验的交流共享。
2.4突出对护士压疮评估技巧的辅导,提升认识、能力水平。临床一线结合病例的查房分析、讲评作为临床督导常态化的内容,具体的、有形的、针对性强的指导受到临床护士长、护士的好评,为提高压疮护理专业化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5持续围绕结合临床的压疮工作制度、流程的改进。通过督导检查的结果,有计划的针对相关反馈问题进行纠正、完善,形成符合临床压疮护理工作程序的管理、操作规范。
3 效果
通过近三年的压疮质量控制管理发现以往检查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随着责任护士对压疮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评估工作的认识和能力显著提高,主动、准确的评估促使临床压疮高危因素筛查率明显提升,做到规范落实评估、报告、干预、处置的护理程序,连续三年“高危(难免性)压疮报告”率呈现7.8%的增长,实现了“收集资料全面,风险评估及时,防范措施到位”的安全护理目标,院内压疮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曹顺华,余小萍.多种压疮评估工具对老年患者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