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患者安全的临床警报可用性探讨
2014-03-09范开洲
范开洲,程 鹏
基于患者安全的临床警报可用性探讨
范开洲,程 鹏
介绍了临床警报的类别、临床警报与患者安全的关系;应用人因工程学理论,形成了临床警报的可用性分析方案;运用可用性方法,对临床警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意见及解决方法,对医疗设备集中使用下临床警报的管理与可用性进行了探讨。
临床警报;可用性;医疗设备;患者安全
0 引言
医疗设备在疾病诊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部分重症患者的生命直接或间接依赖设备维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医疗设备具备各种不同功能的、完善可靠和有效的报警系统,在医疗设备安全使用及患者的安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医疗设备报警系统具有声学、光学以及文字等提醒功能,它可以及时向医护人员传达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信息,可以为患者安全有效的临床诊治提供保障。
1 医疗报警系统介绍
医疗报警系统是医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报警系统包括3个部分:(1)检测模块由相关的电路和传感器组成,其功能是获得需要监测的数据信号,如电流大小或者频率等;(2)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评估检测到的信号是否在预先设定的阈值之内,如果在规定的范围内,则按照正常程序处理,若超出正常范围,则发出报警信号;(3)报警信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如光、声、振动等,其硬件有 LED、蜂鸣器等。部分大型医院设有报警集中处理系统,可以同时监测多个病房的警报信息,并能针对不同的报警进行相应处理,此类系统就更加复杂了。
医疗报警系统通常使用阈值算法,针对监测参数设置上下限,超出该范围即发出相应的警报[2]。医疗报警系统包括2个方面:一是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二是监测设备是否正常工作。2种报警都需要进行处理,否则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对患者造成伤害。目前,医院中使用的报警系统主要为:(1)声音警报,包括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2)指示灯信号,包括不同的颜色以及闪烁频率等,结合文字信息,医护人员可以据此判断如何处理该报警。
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中,报警事件的紧急程度分为3类:即刻、迅速和延迟[3]。根据临床实践设计相对应的参数值以及报警信号,但在部分情况下,需由临床人员设定报警参数及报警信号类型,针对紧急严重情况和非严重情况使用不同的报警信号,将报警系统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报警系统与患者安全息息相关,然而,它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部分虚假的、不易引起关注的或者不适当的警报也会对正常的医疗活动造成不良影响。为了保障患者安全,警报必须准确、直观、易理解并方便处理。设备临床警报设计缺陷或不合理都会威胁到患者安全,而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期间警报失效会对患者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对于警报的识别和响应,有些临床警报发生时,操作者必须立即响应,否则患者会受到伤害甚至死亡;但有些临床警报,临床操作人员进行处理即可。据文献报道,护理人员因为疲于处理一些不那么重要的警报,而忽略了重要警报,导致患者伤害或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国外一些学者记录了 ICU病区的警报消息,其中有效的报警不足1%,过多的虚假警报使医护人员的注意力下降,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过程[4]。因此,有必要对医疗设备报警系统进行人因工程设计,充分考虑医疗行为、能力、局限性和其他知识,对医疗报警系统的可用性进行评估分析。
2 医疗报警系统可用性分析
可用性的含义是指产品对用户来说易学、易用、少错的程度,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可用性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能力和预期的使用环境,并综合其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在操作系统、显示装置、软件设计、菜单界面、报警系统、结构外形、包装标志、使用手册等方面无一不体现对可用性的要求。
对于医疗设备,其可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报警信号的准确性,即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与报警信号一致,且报警信号须在第一时间反映患者的生理状况;(2)报警信号的易
于识别,不至于被误判、忽略等;(3)不同报警的区分,同时出现多个报警信号时,应根据报警的紧急严重程度对报警的处理进行排序,优先处理紧急程度高、病情严重的报警。因此,对医疗设备的报警系统进行可用性测试、分析及改进有助于提高报警系统的有效性,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
一般来讲,可用性测试的流程包括计划、分析、测试和总结4个阶段。(1)在计划阶段,应调查目前存在的问题,组织项目团队,提出实施计划的方案以及给参与人员安排任务等。(2)在分析阶段,应了解各种报警仪器的原理、所监控的生理参数;评价分析对象,分析任务及目的;考虑具体任务的实施者及具体步骤等。(3)测试阶段包括安排测试对象、设定测试进程、引导测试等,具体实施可以辅以调查表以备做后续总结参考使用。(4)总结阶段则是分析统计测试数据,撰写测试报告,得出测试结论及改进意见等。
对于临床报警系统而言,其可用性测试可按照上述方法实施。(1)在计划阶段,应深入临床观察各种报警设备的使用现状,并从人因工程的角度评价设备的报警可用性问题,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确定实施方案。(2)在分析阶段,应从声音、光照、屏幕显示等报警提示方式入手,参考所监控的生理参数,考虑各种报警的可能以及错误报警的情况,根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应用场合、不同的紧急程度、合适的报警阈值等方面设计合适的报警机制,并积极与医护人员沟通,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安排实施细则。(3)在实施阶段,应仔细观察不同情况下医护人员及患者在报警发生时的反应并做好记录,从人因学角度发现存在的可用性问题,最后做出总结。
运用可用性分析方法是从医护人员的角度进行考察,非常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它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3 提高报警系统的可用性
鉴于临床报警系统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如不同的医疗设备在同样的报警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报警声。同理,在不同的报警条件下可能产生相同的报警声,又如,部分医疗设备报警仅以闪烁灯光显示,当报警装置附近放置有颜色近似的物品时,报警容易被忽略。再者,在大型医院里,由于患者众多,医护人员面对报警处理任务非常繁忙。因此,快速定位报警信息的来源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有效地采取救护措施。对警报进行可用性分析,能够发现上述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在报警设备投入使用前解决这些问题,让报警装置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同时,通过可用性分析,可以了解临床人员对报警的处理方式以及对报警的反应是否能够以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
对于提高报警系统的可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报警信号准确无误,要求设备能准确检测到人体生理参数的变化,且变化幅度超出正常范围,根据临床实际设置报警阈值。根据该数据的变化程度,设置不同严重程度的报警信号。设置的阈值应经过科学的临床验证,由相关部门制定标准化的参数,设备制造商及医院共同执行,可大大减少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结果的出现。由此也可减少诸多无效的报警,使医护人员集中精力处理重要的报警。
(2)报警信号的设置。目前常用的有光、声、文字以及辅助语音提示等报警信号,各种信号可设置不同的频率,对于不同的设备根据其临床实际设置报警信号,如输液泵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有医护人员全程看护,应采用声音报警信号。对于灯光报警信号,设置的报警灯颜色应当易于在环境中辨认,不同的报警信号之间颜色易于区分,光照强度及闪烁频率适合,既能起到报警提示作用又不至引起不适。对于声音报警信号,报警声音应在背景噪音环境下被医护人员察觉,并与其他声音有所区别,应便于医护人员在有多名患者及多台设备的病房中快速定位报警源,同时用声音的大小和频率的高低表示不同的报警信号。在使用灯光和声音报警的同时,辅以语音提示或者屏幕文字显示,报告报警的内容或者原因,使报警信号更加直观,便于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对于需要使用者设置阈值或者报警信号的设备,须注意阈值所表示的病情严重程度与报警信号的紧急程度一致,避免医护人员将紧急报警信号当成一般情况处理[5]。
(3)区分不同的报警信号。通常,危重患者可能会同时使用多台医疗设备,不同的医疗设备具有不同的报警信号。如果同时发出多个报警信号,可能会使医护人员产生混淆甚至差错,导致救护措施不当或者不及时,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另外,设备故障的报警信号和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报警信号应区分开来,避免误将病危报警信号当作设备故障信号,耽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
4 设备集中使用下的临床警报可用性探讨
ICU、CCU、NICU、OR等区域都是设备集中使用的地方,这些医疗场所的患者也是没有陪护和家属看护的,其安全完全掌握在护理人员手中,也可以说是间接掌握在临床警报系统的可靠性上。因为如果设备警报设置合理后不出现警报,一般护理人员不会时刻注意所有患者的状况。在设备集中使用下,报警源(监护系统、护士呼叫系统、输液系统、呼吸机)若要达到临床警报可用性目的,就需要医院加强临床警报管理。
5 结语
在设备集中使用的医疗场所,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增加临床警报的可用性,我们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制定一套规范的标准对于提高报警系统的可用性非常有帮助,医疗卫生决策部门需加强临床警报统一标准建设,规范医疗设备的报警阈值、报警信号的形式以及不同信号的区分等,还要根据其应用的临床实际,在不同的医院、科室设计最适合的报警系统,使其易学、易用,尽可能保障患者安全。
[1]杨春梅.输液泵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7):69-70.
[2]王佳棣.医疗器械声报警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6,30(5):398.
[3]王殊轶.输液泵工效学设计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1,17(4):24-27.
[4]B Joseph PineⅡ,James H Gilmore.The Experience Economy:Work is Theatre&Every Business a Stage[M].毕崇毅,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李青,刘涛,徐鹏.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测试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7):106-110.
(收稿;2013-04-04 修回:2013-07-23)
Feasibility of Clinical Alarm for Patient Safety
FAN Kai-zhou,CHENG Peng
(Clinical Medical Engineering Center,Unio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Wuhan 430022,China)
The types of clinical alarm are introduced,along with its relationship with patient safety.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theori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clinical alarm,and feasibility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clinical alarm.The management and feasibility of clinical alarm are discussed with the centralized utiliz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4,35(1):137-138]
clinical alarm;availability;medical equipment;patient safety
R318.6;R197.39
A
1003-8868(2014)01-0137-02
10.7687/J.ISSN1003-8868.2014.01.137
范开洲(1980—),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医疗设备质量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frankfan2008@163.com。
430022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工程中心(范开洲,程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