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番茄产业基地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4-03-09李文嘉王益奎蒋雅琴康德贤吴永官梁玉平卢发仕付鑫锋莫豪葵廖黎华梁祖珍何国常
李文嘉 王益奎 蒋雅琴 康德贤 吴永官 黎 炎 梁玉平 卢发仕付鑫锋 莫豪葵 廖黎华 梁祖珍 何国常
(1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2田阳县经济作物站,广西百色 533600;3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贺州 542813;4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钦州 535000;5桂林市蔬菜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4;6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河池 547000;7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玉林 537000)
广西番茄产业基地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文嘉1 王益奎1 蒋雅琴1 康德贤1 吴永官1 黎 炎1 梁玉平2 卢发仕3付鑫锋4 莫豪葵5 廖黎华6 梁祖珍5 何国常7
(1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2田阳县经济作物站,广西百色 533600;3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贺州 542813;4钦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钦州 535000;5桂林市蔬菜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4;6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河池 547000;7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玉林 537000)
20多年来,广西番茄基地建设从零星、分散的小规模发展到今天近百万亩的规模,种植番茄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致富的门路,使许多地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如百色市田阳县兴城村,该村现有600多户村民,没有一人外出打工……
番茄是广西“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调”的主要蔬菜品种,2013年播种面积6.36万hm2(95.4万亩),重点销往全国各大批发市场,对稳定华北、西北、东北、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地区冬春淡季市场蔬菜供应和物价平稳作用重大。番茄生产在广西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中担负重要角色。调查分析广西番茄产业基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广西番茄产业基地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广西番茄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
第一阶段为基地建设的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后期)。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南宁市市郊、武鸣县、柳州市市郊、桂林市市郊及河池市市郊等地建设有小规模基地。此阶段基地内种植的番茄品种以广西当地品种和国产品种为主,如广西33号、8621、小矮、红吉星、湘引791、早魁、早丰、圆丰、红宝石、红宝石2号、大明星等。
第二阶段为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1999~2007年)。广西番茄基地建设得益于广西秋冬菜的发展。1999年,广西区政府把秋冬菜开发作为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3年,广西区政府为加快秋冬菜的发展,将秋冬菜列入广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番茄作为秋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其基地建设遍布广西各地。此阶段基地内种植的番茄品种以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品种为主,如以色列石头系列、荷兰百利、台湾圣女和龙女番茄等。
第三阶段为基地建设的提质阶段(2008年至今)。随着国家和广西当地蔬菜标准园的创建,广西番茄基地建设在质量上更上一层楼,主要体现在基地设施、配套设备不断完善。此阶段基地内种植的番茄品种以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品种为主,如以色列番茄(瑞士先正达公司、以色列海泽拉种子公司、以色列泽文公司)、荷兰番茄(荷兰瑞克斯旺种苗公司、安莎种子公司)、墨西哥番茄(圣尼斯种子公司)、台湾千禧和金币番茄等。
2 广西番茄产业基地的现状
2.1 基地规模及分布
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从2008年的5.12万hm2(76.8万亩)增长到2013年的6.36万hm2(95.4万亩),其中百色市番茄基地面积占广西番茄基地总面积的42%(图1),面积在0.33万hm2(5万亩)以上的基地主要分布在百色市田阳县田洲镇、头塘镇和那坡镇。广西主要番茄基地分布见表1。目前,番茄基地已成为优良品种、种苗的繁育基地,科研单位联系市场的桥梁,各种信息采集、交流的源头。
2.2 栽培模式、品种及产品上市时间
广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地形地貌多样,因此在广西一年四季均有番茄产品供应。广西番茄基地栽培的主要品种见表1,栽培模式、产品上市时间如下。
百色市和广西南部地区:以秋植和冬春栽培为主,产品上市以11月~翌年4月为主。
广西中部、北部、东北、西北地区:以春植和夏秋栽培为主,产品上市以4~11月为主。
图1 2013年广西各地番茄基地面积及占比
表1 广西主要番茄基地分布、种植的主要品种及产品上市时间
2.3 种植效益
广西北部与南部地区番茄产品上市时间在季节性方面呈现互补优势,番茄种植效益显著,除了贺州市番茄种植效益每667 m2在4 000元左右外,近两年广西其他地区番茄的种植效益每667 m2在5 000~8 000元之间(表2)。
20多年来,广西番茄基地建设从零星、分散的小规模发展到今天近百万亩的规模,种植番茄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致富的门路,使许多地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如百色市田阳县兴城村,该村现有600多户村民,无一人外出打工,2007年以来逾50户村民每年平均种植番茄0.67 hm2(10亩)以上,年收入10万元左右,由此成为该县种植秋冬菜发家致富的典型示范村。2010年被评为百色市“番茄村”,2011年被评为广西“番茄村”,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番茄)示范村”。
表2 广西番茄基地经济效益以667 m2(1亩)计
3 促进广西番茄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广西年平均气温17~23 ℃,无霜期长,一年四季都可进行蔬菜生产,使广西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大面积种植冬季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基地之一。
3.1 政府重视
从广西区政府到市、县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番茄基地建设,在众多蔬菜种类中只有番茄产业列入广西“十二五”发展重点规划,设有番茄专项资金;番茄主要产区在政府的支持下,经常召开番茄新品种评比活动;为避免“菜贱伤农”现象的出现,政府把着力点放在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上,引进农产品冷链公司,加快农产品冷藏储备硬件建设,解决了种植户卖番茄难的后顾之忧;组织各地种植大户积极参加全国举办的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提高广西番茄在国内的知名度。
3.2 引品种、抓技术,做大做强番茄“红色产业”
20多年来,为了进一步壮大番茄产业,广西先后从以色列、我国台湾等地引进高产、抗逆性强、耐贮运的优良番茄品种,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番茄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此外,坚持产、学、研结合,积极推广应用嫁接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水省肥技术、高效集约化育苗技术、双膜覆盖春提早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为做大做强番茄“红色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3.3 抓典型、树品牌,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番茄产区每年都表彰先进示范户和种植能手,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发展番茄生产;同时,政府部门积极组织成立番茄合作社或协会,并注册了各具特色的番茄品牌,如百色市田阳县兴城村番茄合作社注册的“壮乡红”,南宁市武鸣县太平镇林渌村的“林渌”,以及桂林市资源县的“车田”和“两水”等。通过品牌效应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如田阳县兴城村番茄合作社的“壮乡红”品牌每年给该村带来的经济增收总额达3 500万元,社员每年每人直接经济收入达1.5万元。
4 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广西番茄产业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组织化生产水平不高,产业化发展滞后;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有待加强;流通体系尚未完善;连作障碍明显,种植成本不断增加;科研投入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广西番茄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以国家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为契机,稳定秋冬季种植面积,扩大越夏番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间作、套种、复种与轮作生产模式,打造广西“百万亩”番茄基地;加强基地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基地旱涝保收;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加快土地流转,提高番茄组织化生产水平;增加产地批发市场、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数量,完善加工、营销、信息等服务;加强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增加科研投入,特别是增加番茄育种科研经费的投入,打破国外品种垄断我国市场的局面,实现番茄品种国产化。
李文嘉,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育种,E-mail:lwj@gxaas.net
2014-05-08;接受日期:2014-07-04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攻13254002-1,桂科能14123006-35,桂科攻14121006-5-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大宗蔬菜创新团队项目(nycytxgxcxtd-03-10)
致谢:在调查番茄基地生产过程中,得到广西农业厅经作处覃汉林调研员的大力帮助,谨致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