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给药研究的文献分析

2014-03-09李新刚刘振华田德蔷史卫忠余克富霍记平赵志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北京00050武警总医院药剂科北京00039

中国药房 2014年38期
关键词:个体化发文检索

李新刚,刘振华,田德蔷,史卫忠,余克富,霍记平,赵志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北京 00050;.武警总医院药剂科,北京 00039)

由于患者个体间存在着绝对差异,因而从疾病的易感风险、发生、进展和药物治疗干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都存在着个体化的异质性。这就要求我们量体裁衣、因人而异地进行医疗,即“个体化医疗”[1-2]。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和瑞典等,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启动国家级的个体化医疗项目[3-5],我国有两千多年的辨证施治的中医传承,并不缺乏个体化医疗的概念,但我们缺少在国家层面的个体化医疗计划。对药师而言,在个体化医疗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实施“个体化给药”,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大热点。文献计量分析[6]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国内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包括研究能力较强的国家/地区、机构、科学家;载文量较多的杂志以及被引频次较多的文章等情况。以上分析结果有助于科研选题、寻求合作伙伴、成果发表等,还可为相关专业学生的求学深造提供参考。本文以个体化给药相关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的国内外情况,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以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为检索对象,文献入选标准如下:(1)普通检索模式;(2)以“personalized medicine”为主题词检索;(3)所有年份(1986-2013年)的相关文献,数据库更新时间至2013年12月6日。对检索结果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进行筛选,剔除标准如下:(1)与个体化给药无关的文章;(2)重复发表文章;(3)非临床相关文章。使用ISI Web of Knowledge网站自带的分析检索结果和引文报告功能对检索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国家/地区、机构、作者、来源出版物、年出版文献量;对引文数、文献总被引、年均被引、h-index以及被引频次排前10位的文献进行分析;并对来自中国的文献进行了简要分析,如机构、来源出版物、引用频次排前10位的文章等。

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文献入选标准为:(1)学科领域选择“医药卫生科技”;(2)高级检索模式下关键词包含“个体化给药”;(3)发表时间、文献来源和支持基金均不限。对所有结果的题目进行逐一阅读,剔除标准如下:(1)与个体化给药无关的文章;(2)重复发表文章;(3)非临床相关文章。对最终真正涉及到个体化给药相关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机构、作者、来源出版物等。

2 结果

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检索得到文献5117篇,文献类型中以期刊文献为主;英文发表的文献4937篇,占文献总量的96.48%。研究方向以药学与药理学、肿瘤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遗传学为主。笔者分别对年发文量、年引文数、引用总频次及发文量排前10位的国家、机构和科学家进行分析。

2.1 年发文量与年引文数

图1为年发文量情况,发文量的增量逐年增加,考虑到延迟发表的因素,预计到2013年末将达到1200篇以上。图2为年引文情况,亦呈逐年递增趋势。表1为被引频次与施引文献情况汇总,其中我们最关注的是每项平均引用次数,它能客观反映所有文章平均被引用的情况与影响力[7]。

2.2 发文量排前10位的国家/地区、机构、出版物和科学家

发文数量的国家排名能客观反映相关国家/地区在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情况。表2为发文量排前10位的国家/地区排名,整体而言北美和欧洲是个体化给药研究的重点地区。

图1 个体化给药领域的年发文量情况Fig 1 Annual number of publication about personalized medicine

图2 个体化给药领域的年引文数情况Fig 2 Annual number of citation about personalized medicine

表1 被引频次与施引文献情况汇总Tab 1 Summary of the times cited and citing articles

表2 发文量排前10位的国家/地区Tab 2 Top 10countries in the list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

机构发文量排名可以了解到各个单位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情况。表3为我们展示了发文量排前10位的机构以及所属国家/地区。

表4为发文量排前10位的出版物排名,以及杂志对应的影响因子。

表3 发文量排前10位的机构Tab 3 Top 10institutes in the list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

表4 发文量排前10位的出版物Tab 4 Top 10journals in the list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

从科学家排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具体的课题组在该领域的影响情况(表5)。发文量排前10位的科学家中有6位来自美国,3位来自欧洲,1位(Gurwitz D)来自亚洲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瑞士Jain Pharmacobiotech 公司成立于1996年,该公司主要为生物制药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临床研究,Jaik KK作为公司总裁,在个体化给药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8-10]。

表6列出了近5年发表且总被引次数排前10位的文章。

2.3 来自中国的SCI文章分析

我们将来自中国的SCI 文章挑选出来进行了分析,共有200篇文章。表7为被引频次与施引文献情况;表8为发文量前10位的中国机构;中国作者发表文章最多的期刊排名见表9(表中,“-”示目前还未计算影响因子)。

表5 发文量排前10位的科学家排名Tab 5 Top 10scientists in the list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

表6 近5年总引用次数排前10位的SCI文章Tab 6 Top 10SCI articles in the list of cited times from 2008to 2013

表7 被引频次与施引文献情况汇总Tab 7 Sum of the times cited and citing articles

2.4 中文文章的计量分析

对检索得到的有关个体化给药的中文文章进行汇总分析,中文文章发表量以北京大学药学院卢炜教授的发文量最多。卢炜教授是国内著名的群体药动学专家,其发表的个体化给药相关文章多基于群体药动学模型[11-12]。表10和表11分别为发文量的机构排名和期刊排名。

我们还依引用次数对文章进行了排名,见表12。10篇文章中4篇来自《中国药房》,2篇来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文章内容多涉及药物基因组学与群体药动学,这表明国内研究以基于基因组学与群体药动学的个体化给药为主。

表8 发文量排前10位的中国机构排名Tab 8 Top 10Chinese institutions in the list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

表9 中国作者发表文章最多的期刊排名Tab 9 The ranking of journals in which Chinese author published the most articles

表10 中文文章发表量的机构排名Tab 10 The ranking of institutions by the number of Chinese articles

表11 中文文章发表量的期刊排名Tab 11 The ranking of journals in the list of the number of Chinese articles

表12 总被引次数排前10位的中文文章Tab 12 Top 10Chinese articles in the list of total citied times

3 讨论

从年发文量和引文数的情况来看,全球范围内有关个体化给药的研究成果逐年增多;研究成果被引用次数的增多,表明该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个体化给药作为临床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仍是目前国际的一个研究热点。从国家和地区分布来看:美国一国就占有全部文献的一半以上,排名第2的英国仅占有8.286%,说明美国在个体化给药领域有绝对领先优势。在5117条结果中有200条(3.909%)来自中国,在国际排名中位列第8位,说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占有一席之地,但考虑到我国的人口和医疗科研机构众多,整体而言仍与美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发文量排前10位的机构中(表3),除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外,其余9家均为美国的科学研究、临床研究或药政部门,其中以大学为主,这表明高校仍是个体化给药研究的重点单位。

在文献被引用情况的相关参数中,我们除了关注平均单篇被引次数外,还要关注h-index。h-index 为文章总量与被引次数的综合结果,假如h-index为20,表示有20篇论文至少被引用20次,此度量标准减少了为高度引用的论文或尚未被引用的论文分配的不当权重。从发文期刊来看,Personalized medicine是专门收录个体化医疗的专业期刊,故而其载文量最多,但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不高,仅有1.51;除此之外的其他期刊的影响因子并不低,最高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达到了18.038,整体而言收录该领域文章期刊的影响因子较高;Pharmacogenomics、Genetics in Medicine和Genome Medicine收录与基因相关的研究,这表明基因检测与个体化给药具有紧密的联系,基于基因的个体化给药已成为发展趋势之一。

总被引次数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文章的影响力,为此我们分析了总被引前10位的SCI 文章。通过阅读文章的题目、摘要和作者发现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和Science等国际顶级杂志收录的文章排名最高;且3篇文章均以基因检测为核心,说明了基因检测在个体化给药中的巨大作用。其余的文章中3篇涉及药物基因检测,2篇为纳米医药,1篇为文献综述。从发表时间来看,仅有4篇文章发表于近5年。引用次数除了与文章影响有关外,还有发表时间相关,发表越早的文章越有可能被引用。为排除过早文章的影响,我们对近5年发表的文章引用情况进行了排序(表8),结果显示以综述文章和抗肿瘤药研究为主,表明抗肿瘤药的个体化给药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

我国发表的SCI文献每项平均被引8.23次,比国际同行的9.8次略少;h-index 为19,表明我国高引用文章的总量偏少。发文量排前10位的中国机构中有3家位于我国香港地区(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和香港伊利沙伯医院),这表明香港地区在个体化给药研究中处于领先位置。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发表的SCI 文章的影响因子整体偏低。此外我们还分析了引用排前10位的文章(限于篇幅未列出),其中有3篇实际的第一完成单位和通信作者并非中国机构和科学家,其余7篇文章为综述或与纳米医药相关,总引用次数在43~122次之间,与国际同行数百次的总被引频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发文量的机构排名来看,10家机构中的8家为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从机构的地域分布来看,北京3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上海2家(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南京、天津、广州、沈阳和苏州各1家。由此可见,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在个体化给药领域的研究能力较强。从期刊排名中可以看到,《中国药房》和《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的载文量最多,这是由于个体化给药研究多集中于医院,而这两本杂志多收录来自医院药学的相关研究。

4 结语

个体化给药研究的文献量与引文数逐年增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在该领域具有最强的研究实力;药物基因组学、抗肿瘤药、群体药动学是个体化给药研究的热点[13-14];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的研究仍存在一定差距。

[1]尼古拉斯·罗斯.个体化医疗:一种新医疗范式的承诺、问题和危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6):116.

[2]王锡民.未来医学的先进模式-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系统医学模式[J].未来与发展,2011(12):19.

[3]Van der Greef J,Hankemeier T,McBurney RN.Metabolomics-based systems biology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moving towardsn=1clinical trials[J].Pharmacogenomics,2006,7(7):1087.

[4]Jain KK.Challenges of drug discovery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J].Curr Opin Mol Ther,2006,8(6):487.

[5]Goyette P,Labbe C,Trinh TT,et al.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genotypes,phenotypes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J].Ann Med,2007,39(3):177.

[6]陈冠初.文献计量学与非文献计量学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2006,18(6):472.

[7]史庆华.影响因子评价专业学术期刊的科学性与局限性[J].现代情报,2006,1(1):35.

[8]Jain KK.Synthetic biology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J].Med Princ Pract,2013,22(3):209.

[9]Jain KK.Role of biological therap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J].Exper Opin Biol Ther,2012,12(1):1.

[10]Jain KK.The role of nanobio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J].Med Princ Pract,2011,20(1):1.

[11]Deng C,Liu T,Zhou T,et al.Initial dosage regimens of vancomycin for Chinese adult patients based on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J].Int J Clin Pharmacol Ther,2013,51(5):407.

[12]Wu K,Guo T,Deng C,et al.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modafinil acid and estimation of the metabolic conversion of modafinil into modafinil acid in 5major ethnic groups of China[J].Acta Pharm Sin,2012,33(11):1401.

[13]Salinger DH,Vicini P,Blough DK.Development of a population harmacokinetics-based sampling schedule to target daily intravenous busulfan for outpatient clinic administration[J].J Clin Pharmacol,2010,50(11):1292.

[14]Ross JS,Slodkowska EA,Symmans WF,et al.The HER-2receptor and breast cancer:ten years of targeted Anti-HER-2therapy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J].Oncologist,2009,14(4):320.

猜你喜欢

个体化发文检索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浅议专利检索质量的提升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