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网上审批“吃螃蟹”
2014-03-09杨敏,吴明华
去年以来,行政审批改革被新一届中央政府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在实践中,很多地方改革成效并不明显。广州市就曾曝出一张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即使在广州这样的发达地区,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仍然需要经过100个审批环节、799个工作日。
为什么是淮南?淮南行政审批改革又为何选择网上审批这一突破点?这项改革给淮南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流程再造“解剖麻雀”
近年来,淮南在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淮南的经济特别是非煤工业经济,存在发展不快、规模不大、结构不优、创新不够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容易受到宏观政策变化的冲击。
如何更好地推进淮南转型发展?淮南市委书记方西屏指出,推进转型发展,要在进一步优化淮南的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弘扬雷厉风行、言行一致、严谨创新、敢于担当的淮南作风,牢固树立“不抓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环境就是不称职”的意识,按照“变繁琐为简单、变线下为线上、变正面管理为负面清单”的思路,积极探索行政审批模式改革创新,互为假设、流程再造,促进效率升起来、风气好起来、环境优起来,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3年7月盛夏时节,一场深化行政审批的改革,在淮南如火如荼地展开。
“原来的行政审批到底需要多少部门、多少时间?能不能通过流程再造重新整合起来,使得企业不用每个环节、每个部门地跑?”淮南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唐剑说,不搞清楚这些问题,改革就无的放矢。
淮南市通过注册两家虚拟的公司,模拟了最为复杂的建设工程和企业注册登记的行政审批全过程。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操作和查阅大量档案,淮南市终于理清了行政审批的所有环节。在原有的模式下,建设项目审批至少要560多个工作日,而企业注册登记也需要80天以上。
“只有模拟才能找到问题在哪,平时在办公室坐着,不知道企业办事难在什么环节、什么地方。”唐剑说,通过“解剖麻雀”,发现长期存在的流程设置不科学、前置条件相互交叉,以及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在审批中定位不清、责任不明等“痼疾顽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对英语综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充分地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才能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和教育内涵,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地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用新颖独特的眼光来审视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以及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的情况、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识别能力为出发点,因材施教,创设出在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抓住问题的关键,改革便有的放矢。经过流程再造,淮南市把对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分为立项、用地、规划、施工和竣工验收五个阶段,分别确定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并联审批;对企业登记审批,依据前置要件分类确定牵头部门,市工商局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并联审批。
在优化审批流程方案的基础上,淮南市又进行5轮修改完善,牵头草拟了《企业注册登记流程优化实施方案》和《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实施方案》。2013年10月,经淮南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方案正式实施。
淮南市把新模式总结为,“并联审批、互为假设、先行通过、要件把关”。即破除以往的“串联式”审批,将工商窗口作为“中枢环节”,组建并联审批窗口,实行统一受理、网上流转和电子监察,各前置部门按照办理的许可证类型分类确定牵头单位。在审批期间,工商部门和前置审批部门采取互为假设的办法平行推进,按照“一窗受理、抄告相关、分类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服务模式,保证了企业注册登记审批流程运行顺畅、高效。
行政审批改革是打破政府的权力壁垒,跟原有的部门利益和审批机制“斗争”,突破和创新的每一步都很艰难。而淮南市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这项重大的改革。
改革的效果很快显现出来。2013年10月,刚实施不久的审批改革,让淮南市两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受益匪浅。
淮南南京新百商场注册登记,通过企业注册登记大并联,环保、消防等前置审批小并联,原本需要47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注册登记,仅用16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日芯光伏一期项目竣工验收,原来需要通过12项验收、51个环节,加上评估、检测时间,顺利完成需要83个工作日,而新模式下仅27个工作日即完成验收。
网上审批“啃骨头”
通过流程再造,淮南市审批时限平均压缩70%以上。一个建设项目办理总时限一般不超过155个工作日,其中,立项、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4个阶段的审批时限和竣工验收时间合计30个工作日。与广东等发达地区相比,淮南已成为全国审批时限最短的地区。
尽管成效显著,但改革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淮南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有着更高的目标:打造全程不见面的网上审批。网上审批虽然在一些发达地区已开始探索,但真正能实现的却少之又少。淮南能否成为首批“吃螃蟹”者?
“淮南把网上审批作为行政审批改革重大的突破口。审批条件、过程等全都放在网上,全程不见面的网上审批能真正实现阳光、公开、公正,最大限度的减少权力障碍和腐败。”在唐剑看来,这是政府自身革命,其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网上审批涉及各部门系统的共享和对接、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电子印章、信息安全等诸多棘手的问题,而且其中很多问题不是一个地级市层面所能解决的。淮南市采取的策略是,先把框架搭建起来,然后针对43个部门、297个审批和服务事项,一个个“啃骨头”。
2013年10月中旬,淮南启动了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到年底即实现上线试运行。“去年12月,我们特地赴厦门、南京和苏州等地考察,学习借鉴他们的网上审批经验,在此基础上,对网上大厅建设从顶层设计到运行细节进行了深化细化。”唐剑告诉《决策》。
同时,进一步精简固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明确审批责任人,录入申请表格、示范文本等数据信息12000余条,新建了3个上网自助服务区,完成触摸查询系统的开发和建设。
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接入”的原则,淮南逐步打通“条、块”网上审批系统,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互联互通。2014年,淮南市选择工商、质监等部门,从省级层面进行协调,以系统接入、数据调用等方式,开展相关审批业务,最终达到全流程网上审批的目的。
目前,淮南市无纸化全程不见面的在线审批事项,已经从开始时的6项扩展到了12项。淮南希望通过进一步深化建设,实现网上审批、网上缴费、网上监察全覆盖,把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成省内首创、全国一流的在线审批平台。
首创“淘宝式”服务
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淮南市工商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网上审批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
“现在比以前忙多了,原来每天最多办理30多件企业注册登记,而现在能办七八十件,翻了一倍多。”淮南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从受理、审核到录入,每个环节都是4小时内完成,超出时限就会被黄、红牌警告,“每天满负荷没有任何懈怠的余地。虽然辛苦,但看到每天有更多的人开始创业,感觉很欣慰,现在真正是为民服务”。
与工商局的忙碌相比,食药监局推行网上审批后却反而轻松不少。“食药监局行政许可30多项,每个事项企业申报需要10多项资料。为了准备资料,不但企业至少要跑三趟,我们窗口人员接待量也非常大,需要一遍一遍地解答,往往口干舌燥。”淮南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决策》,现在他们很多工作都在网上完成,企业基本上一趟都不用跑,他们工作也因此减轻很多。
不论是工商局还是食药监局,在实行网上审批后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不仅是审批人员,更是专业的“客服人员”。
热衷淘宝购物的人,都知道阿里旺旺,有问题可通过它在线问答,还可离线留言。淮南市巧妙地将它移植过来,聘请国内一流的软件开发公司,设计了类似“淘宝式”的交互平台,通过在线客服、在线留言等,实现多通道在线交流。这不仅是淮南网上审批的一大特色,在国内也属首创。
在5×8小时工作时间内,办事人员可以与审批人员即时互动咨询;在7×24小时的非工作时间,能在线留言咨询。紧急时还可向客服平台申请开启三方通话,审批节点全过程都有短信提示,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构建了一个全面、高效、顺畅的审批服务沟通平台。
除了“淘宝式”即时互动,淮南市网上审批的另一大特点是“电子监察”。由于审批信息全公开和审批材料的电子流转,使得整个审批过程都纳入电子监察,有效遏制传统审批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随意性、效率低下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审批权力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作。
如今,淮南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集网上申报、在线咨询互动、在线受理、审批、出证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实体“一站式”与虚拟“一站式”的交互融合,从而打破了传统审批模式下的时间、空间限制,极大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唐剑看来,网上审批改革加快了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政府管理理念、服务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