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开发开放30年

2014-03-09付倩倩

决策 2014年5期
关键词:经济区经济带长江

■本刊记者 付倩倩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T”型战略的一轴被提出,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不曾间断却也经历多轮起落。当时间指向2014年,经过30年酝酿后,长江终于迎来一顶贯穿上中下游的国家级战略桂冠。

梦想起步

长江经济带整体开发的构想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雏形是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洪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一线一轴”战略。这其中,“一线”指的是沿海发展一条线,而“一轴”即为长江。英雄所见略同的,还有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他于80年代中期提出“点轴”布局和“T”形战略。

此外,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于80年代中期提出“长江产业密集带”的概念,称其是以长江流域若干超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辐射和吸引作用,联结各自腹地的大中型城市和农村组成的经济区。

理论界破土的同时,推动发展的实际动作也在次第展开。

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1983年3月22日,“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正式建立。1983年6月30日,苏浙沪三地的党政一把手被请到国务院开会,经济区建设启动。在当时,上海经济区的一个希望是能打破“经济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壁垒。

在地方上,长江沿岸的相关城市也有动作。

1985年2月,重庆、武汉、南京三市主要领导就“如何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联合开发利用黄金水道”等问题达成共识。随后,三市一把手拜会上海市党政领导。时任上海市长江泽民提出,上海须加强对内横向联合,与兄弟地区共同繁荣。同年12月,沪、宁、汉、渝四市领导齐聚重庆,成立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目前已发展到27个成员城市,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市长联席会议一直没有间断,共同研究流域经济合作的重大课题。

1987年完成的《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草案)》明确,以东部沿海地带和横贯东西的长江沿岸相结合的“T”型结构为主发展轴线。

然而,这第一波的长江开发并没有掀起足够壮阔的波澜。从四个经济特区到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T”形战略中的沿海一线获得更多的机遇,其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掩盖了长江一轴的最初梦想。

以广东为首的珠三角迅速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江上中游部分省份的发展方向,有些省市摒弃了长江出海口,反而选择珠江口。

起点浦东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需要一个具体的切入点。1990年,上海市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请示》。

两年后,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与80年代不同,这一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有了一个政策层面的突破口,即以浦东开发为战略起点,进一步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目标明确,期望深切。这是长江开发开放的第二波。

浦东之后,1992年6月,国务院宣布对外开放沿江城市芜湖、九江、武汉、岳阳、重庆和黄石。6月27日,国务院召开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座谈会。

1994年2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安徽召开长江开发开放研究工作会,经济学家马洪说出了一条著名预言:未来最有希望的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区,就世界范围来说,在亚太地区;就亚太地区来说,在东亚地区;就东亚地区来说,在中国;就中国来说,则是在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

199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长三角城市之间建立起合作机制。在经历了从最初的15个城市到两省一市再到三省一市,从长三角到泛长三角的扩容后,此轮发展并没有真正实现带动整个流域经济一体化的宏伟目标。

一方面,长江流域整体发展的战略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等区域发展战略出台,也进一步稀释了沿江不同地区对长江经济带的认同感和归属心理。

自选动作

拉开新世纪以来第三波长江开发序幕的是江苏。这一轮最明显的特点是各个省市的自选动作,围绕本省市沿江地区的开发,纷纷出台一系列不同的战略规划。

2003年2月,靖江、江阴两市签订《关于建立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的协议》,江苏迈出“跨江联动”的步伐。是年6月,江苏决定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进一步开发拥有长江岸线的6个地级市和15个县。

加入长江开发自选动作阵营较为积极的,还有湖北。长江干流在湖北境内长达1061公里,在沿江各省市中位列第一,占长江干线总长的38%。因此,湖北将长江看作战略重心。

2008年12月,湖北省提出“两圈一带”战略,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次年7月,湖北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在总体规划中,武汉、黄石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被纳入湖北长江经济带。

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安徽,也在努力寻找施展拳脚的平台。最早的发动,可以追溯到1984年,安徽参与上海经济区。1990年7月,安徽提出“开放皖江、呼应浦东”,到1995年,出台《安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在2006年,又制定了皖江发展“十一五”规划。里程碑式的事件在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2012年,江西召开深入推进九江开放开发工作会。作为江西境内唯一的沿江城市,九江寄托着沉甸甸的使命。与江西同样只有一个沿江城市的还有湖南,岳阳是湖南沿江开发的重头戏。2012年初,岳阳市委发布1号文件,提出“实施沿江开放战略,以港区为依托,加快建设湖南长江经济带。”

长久以来,湖南与珠三角的关系更为密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湖南70%以上的外商企业来自泛珠地区。如今,湖南正在努力拉近和长三角的关系。2013年6月,湖南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在上游,重庆、四川推出成渝经济区,战略目标定位为中国经济“第四极”。同样争夺“第四极”的,还有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组成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据悉,该城市群一体化规划将于6月份正式发布。

这些似乎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而且,各省市的分别行动,让原本贯穿东中西的长江经济带出现“断裂”,不仅是在区域经济落差上,更有战略规划上的各自为战。

缝合长江

新机遇出现在2012年12月,李克强在十八大后的第一次基层调研,是江西九江,并召开了沿江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

进入2013年后,一系列决策信号密集出现,长江开放开放迈入第四波。

3月,李克强当选总理后的第一次地方视察,选在江苏和上海,力挺上海自贸区建设。更具指向性的机会窗口发生在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考察时提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把长江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9月,李克强在国家发改委的呈报文件上作出重要批示,“依托长江这条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带动中上游腹地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

随即,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在北京启动《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工作。10月,一个由13个国家部委组成的联合调研组,马不停蹄奔赴长江沿线七省二市听取意见。

时间推进到2014年3月,长江经济带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4月28日,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与沿江11省市主要负责人共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支撑。

目前,长江经济带的整体开发不再只是沿江省市的心愿,更肩负着国家协调发展的使命。而长期以来在发展战略上被割裂的长江,趁势得以缝合。

猜你喜欢

经济区经济带长江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长江之头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