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4-03-08张茂长
张茂长
(山东聊城旭阳英语培训学校,山东 聊城 252000)
新时期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张茂长
(山东聊城旭阳英语培训学校,山东 聊城 252000)
作为人类社会伟大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人类文化优秀成果之上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就如何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粗略谈了三点不成熟的看法,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的途径。
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这一点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已经提出来了。马克思主义既是建立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彻底的社会革命论,更是一个严谨、完整的理论体系。本人就新时期怎样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的理解
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征,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可以概括为:从认识角度看,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以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为前提。否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从谈起。
从内容方面看,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不但包括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而且包括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实际相结合。
从形式方面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特有的形式和民族特色、风格、气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构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作为一种文化,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构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毛泽东曾表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使之具体化,赋之以中国的民族形式。当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用中国的民族语言重新表述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
二、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1、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强化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主导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柱,这是不争的事实。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才能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与问题,更好地应对在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与挑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仍有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等外来噪音的干扰,但终究不能动摇其主导地位。现在全党始终有着巩固的领导核心,有正确的理论指引,社会主义建设的取得的成果更是有力的佐证。
2、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开展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注重注入新鲜的信息,易于引起群众的关注,从而产生更多的互动。多维度、多视角的信息整合,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丰富。融入在创新的氛围之中,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一定的情感认同,这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心理基础。
3、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加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自己的精神支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众多理论成果,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的表达,是中国民族优秀文化的总结,是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的凝聚,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表现和理论的概括。
三、新时期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对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
1、必须进一步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大众化。马克思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毛泽东指出,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中走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一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的作用,使之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民群众只有掌握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才能对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做出正确的评判。二是人民群众的理解和运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者清楚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面貌,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变为理论的武器,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这一实践中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统一人民群众的思想,指导人民群众的行动。这就要求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让更多的群众掌握这一理论、运用这一理论。
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注意:首先,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形成人民大众共同的理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为人民大众的价值追求;其次,必须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实践需要、实践目标、实践方式密切结合起来。马克思曾讲:“如果说革命是不成功的,那么,并不是因为革命唤起了群众的热情,并不是因为它引起了群众的关怀,而是因为对不同于资产阶级的绝大多数群众来说,革命的原则并不代表他们的实际利益,不是他们自己的革命原则,而仅仅是一种观念,因而也仅仅是暂时的热情和表面的热潮之类的东西。”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群众诚心实意办实事,这样才能激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马克思主义需要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特色。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在新时期,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一是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回应时代挑战。二是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认清时代的基本矛盾和时代主题,推断世界历史发展所处的时空,精确把握时代特征。三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准确解读重大时代课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也呈现出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四是为马克思主义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当前,根据时代特征和发展要求,认真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理论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3、必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建设。不同的学风,可以导致革命和建设事业完全不同的结局。所以,在新时期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转化,使之走出书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讲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如何学习和应用理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85年,他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既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
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深入学习理论,当前主要是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首先,只有准确地掌握了理论,才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认真学习理论的风气,更加准确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要提升学习理论的水平,不断提高个人的理论素养。其次,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即在实践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推进理论本身的过程。我们要以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抓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分析矛盾,解决问题,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最后,要把理论学习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改造主观世界,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用来改造主观世界?回答是肯定的。比如,学习了这个理论,是否坚持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否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是否坚持群众路线?……这些,都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能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也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有力武器。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534.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707.
[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6]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M].人民出版社.
B27
A
1005-5312(2014)11-02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