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师范生反思性教学意识调查与分析
2014-03-08王燕
王 燕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南通 226006)
五年制师范生反思性教学意识调查与分析
王 燕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南通 226006)
本文以杜威和熊川武的反思性教学理论为依据,以《五年制师范生反思性教学意识问卷调查》为研究蓝本,从反思行为与动机、反思技能、反思过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为培养五年制师范生反思性教学能力提供建议措施。
反思性教学;反思行为与动机;反思技能;反思过程;五年制师范生
反思性教学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以来,已引起教学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浓厚兴趣。随着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也引起了教师教育和师资培训领域的重视。作为未来一线小学教师的主要候补力量的五年制师范生是否具有反思性教学意识成为我们师范教育者关注的对象。
一、理论综述
反思(reflection)在西方哲学中通常指精神的自我活动与内省的方法。洛克(J.Loke)认为经验按其来源可分为感觉与反思,前者即外部经验,后者即内部经验:反思是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返观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与心理活动。(转引自李丹妍等,2007)
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杜威(J.Deway)认为反思是“根据情境和推论对自己的信念或知识结构进行的积极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 教师在进行反思性教学时必须具备开放的心态、责任心和全心全意的执著精神。(杜威,1990)
熊川武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和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
五年制师范生已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理论知识,他们缺乏将学科和理论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缺乏对理论化、外设的教学理念进行检验而转化为内省的、坚定的教学信念的体验。因此,我们认为,杜威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更适用于五年制师范生。同时,我们也借鉴熊川武教授在《反思性教学》一书中对反思性教学合理性的探究展开本次调查研究。
二、调查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英语专业四年级的153名学生,调查实施时间为四年级下学期教育实习中期。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围绕“是否反思”、“为什么反思”和“是否会反思”三个问题,从反思动机、反思技能、反思过程三个角度展开。问卷题型以客观选择题为主,并配合以主管阐述以了解调查对象做出选择的相应动机。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避免学生因某些担忧而不反应自身真实的想法和做法,本调查采用匿名形式,并在问卷之前特别强调了本调查结果不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任何依据,仅用于教学研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关于反思行为与动机
了解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是否有反思的行为是进一步调查反思意识的第一步。从调查结果看,受调查对象100%有反思行为,具体表现为“能意识到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反思过程是一个情感与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仅要有智力加工,而且要有情感因素的支持。”(熊川武,1999)因此,探究反思行为背后的动机因素显得非常重要。
心理学告诉我们,内在需要和外部诱因是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由内在需要引发的内部动机的作用更为巩固、持续而强有力。调查结果显示,98%的受调查学生对自己在教育实习中的教学现状“基本满意”或“不满意”,他们有迅速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迫切需要,因而表现出较为自觉地反思行为。
表面看来,这一调查结果是乐观的。但继续深究学生对实习中教学现状不满意的原因,我们不免对他们反思动机的持久性产生忧虑。首先,教育实习是学生教学实践的开始和尝试,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不满意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通过实习操作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不断改进也正是教育实习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不禁担忧,在这些学生真正成为教师以及成为有经验的教师后,这种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需求是否依然存在。其次,学生对自身不足的焦点多集中在时间控制、纪律管理、突发情况的解决等教学手段和策略层面,他们希望知道应该“怎么办”, 而缺少对于“为什么”的追问。
2.关于反思技能
埃拜(J.W.Eby)在充分理解杜威的反思理论和丰富联想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反思性教学模型,并明确提出了教师至少要有六种反思和探究技能:
经验技能(empirical skills)与认识教学的本质问题有关,是收集资料并细致精确地描述情境、过程、原因与结果的重要工具。用它收集的资料主要有二:一是客观资料,如人们实际上做什么,他们的重要的行为表现;二是主观资料,说明人们怎样感受和思考。
分析技能(analytical skills)是解释描述性资料必需的;如“事实在(facts)”,只有被置于一个分析框架中,让它们的意义充分展现并联系起来,上升到理论高度时才有意义。
评价技能(evaluative skills)用于对探究结果的教育效能作判断。这些判断往往以教育和教学目的等为根据。通过评价,使得到肯定的探究结果为人们理解和接受,以便其能用于未来的教学实践。
策略技能(strategic skills)将教师直接带入行动计划和参与计划实施的领域,反映教师计策与谋略水平。
实践技能(practical skills)用于教学的各种智慧的和动作的技能,是获得满意教学结果的最根本技能之一。反思所得到的如何改革教学的观念,必须通过这些技能变成事实。
交往技能(communication skills)由于反思型教师关系教学目的与结果以及手段,因此他们很需要和他人广泛交往,以便讨论他们的观念。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很希望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地位,并得到别人的支持。因此,他们应该成为有效的交往者。(转引自熊川武,1999)
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均具有较好的交往技能,他们能主动而有效地和指导老师及同组成员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解决教育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93.5%的调查对象能关注自身和同伴的教学状况,并客观地予以分析和评价,具有一定的经验技能和评价技能。65.4%的调查对象能依靠自身的分析技能主动思考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在策略技能方面,受调查者表现出较大的差异:153名受调查的实习生中,30人(占总人数19.6%)会查找专业书籍或网络资源以解决问题,85人(占总人数55.6%)通过同伴互助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21人(占总人数13.3)完全依赖指导教师提供解决问题和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在实践技能方面,69.3%的调查对象能将反思所得的教学措施或技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予以检验,从而开始新一轮的反思过程。
3.关于反思过程
反思性教学过程即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通过行动研究推动教学实践螺旋上升的过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反思过程的顺利展开要求反思者是积极的,并具有以下四种意识 :
问题意识:对教学过程中的可研究、应反思对象的敏感性。
探索意识:对反思内容进行深度思考的挖掘力。
行动意识:对反思计划的行动执行力。
研究意识:对反思实践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性。
调查结果显示,94%的调查对象“能意识到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鉴于调查对象为高师实习生,其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学过程中常出现显而易见的问题,因此,这一数据并不能充分说明他们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并不代表他们对教育教学现象中的深层次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65%的调查对象“会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具有一定的探索意识;69%的受调查者“会在下次授课过程中实施指导老师或同组同学给出的建议”,具有一定的行动意识。仅34%的受调查者能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和总结反思性教学成果,可见,大部分高师实习生尚未具有研究意识,未养成反思习惯。
四、研究启示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五年制师范生在经过将近四年的专业学习后初步具有反思性教学意识,但其反思自觉性、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仍需不断强化。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强化师范专业意识,培养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责任心,使五年制师范生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根基。移情、身份认同、专业信心及责任感等积极的情感是教师不断获得个人成长的重要标志。”(孟春国 刘学惠,2011)
2.强化专业理论学习,深化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使五年制师范生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的夯实为反思性教学带来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和动力。
3.强化反思技能指导,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使五年制师范生具有善于反思、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力的提高则基于实践过程中的感知、体验和参与。教育见实习为师范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践机会,师范教育者应以教育见实习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和提高教学反思的要求,使反思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1]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李丹妍,赵玉田,许宏艳.论师范生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技能[J].科技信息,2007(15).
[3]孟春国,刘学惠.教学反思对教师情感与专业发展的促进意义:一项叙事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1).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awareness of reflective teaching of the normal five-years students
Wang Yan
(Nantong Teachers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06, China)
In this paper, Take on the basis of the Dewey and Kumakawa’s reflective teaching theory, take the five-years students awareness of reflective teaching questionnaire as the research case,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reflection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reflective skills, analyze the process of reflection,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the training of five-years normal school students' reflective teaching ability.
reflective teaching; reflective behavior and motivation; reflective skills; reflection; the five-years students
G650
A
1000-9795(2014)06-0325-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03
王 燕(1981-),女,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