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机理及防治对策

2014-03-08冯健雪

交通企业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沿河山区贵州省

冯健雪

贵州省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机理及防治对策

冯健雪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防治对策;贵州省

贵州省处于西南云贵高原山区,地形陡峻,地质环境复杂,公路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是公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夏季,强降雨或者持续降雨诱发大量的公路路基水毁灾害,路基水毁不仅破坏大量的交通附属设施,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安全,还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贵州省公路水毁损失达到5200万元,其中50%是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因此,研究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机理,科学合理地防治公路路基水毁灾害,对保障公路畅通运营、附属设施完好和减小水毁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类型及机理

通过大量的调查统计分析,贵州省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类型主要有:路面开裂、路基沉陷与坍塌、路基整体滑移、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等。其所占比例分别为:路面开裂约占27%、路基沉陷与坍塌约占31%、路基整体滑移约占22%、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约占14%、其他形式约占6%。

1.路面开裂

路面积水之后,水渗透到路面,使路面材料浸水达到饱和状态,在夏季高温暴晒之下,路面材料的含水率急剧降低,失去大量水分,路面材料内部基质会产生很大的张力,从而导致路面开裂。路面开裂对交通行车安全没有巨大的影响,但是水沿着路面缝隙渗入路基,在汽车荷载作用下,水、路基、荷载相互耦合作用加速了路面材料的老化和路基的破坏,从而对行车安全带来影响。

对大量路面开裂现象调查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比水泥路面发生开裂的数量要少得多,原因是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柔性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赋水能力,具有良好的弹性力学性能,同等条件下发生脆性张拉现象的几率比水泥路面要小。

2.路基沉陷与坍塌

与路面开裂相比,公路路基沉陷与坍塌对公路交通运营有直接的不利影响。

公路属于带状构造物,跨越地区地质环境复杂,气候水文条件多变。在软土路基地段,由于没有有效地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填料选择不当,施工过程中压实厚度超过规范值,碾压时压实度不够,路基承载力较低。路基排水措施欠缺,排水不畅,雨水浸入公路路基中,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荷载、水、路基土体相互作用,路基土体发生不均匀固结沉降,当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后,路基发生沉陷,严重时路基失稳,在雨水的冲刷与侵蚀作用下,掏空路基,直接坍塌,进一步恶化公路交通运营环境条件。

在挖方路段,由于排水不合理,在雨水侵蚀与冲刷作用下,路基边坡被软化,自身重力增加,产生向下的剪切力。当超过边坡内摩擦力与粘结力时,边坡失稳直接坍塌,严重时导致公路中断,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3.路基整体滑移

路基整体滑移是一种严重的路基水毁灾害。由于路基地质环境复杂,路基在空间形态上可以看作是小边坡体。当山体地形地貌复杂、地质条件差、岩体结构组合特征为岩层走向与边坡相近,岩体风化严重,中间有软弱泥岩时,一旦遇水,极易软化发生路基整体滑移。发生路基整体滑移除了与地质环境有关外,还与排水措施不合理有关。如果受到长期遇水冲刷渗透作用,路基含水量将逐渐增高,路基土体的内摩擦系数和粘聚力均大幅度降低,最后将诱发路基整体滑动。

另外,由于缺乏加固支护措施,路基的整体抗滑力下降。调查研究表明,路基整体滑移的发生大部分集中在离河流较近的路段。河流水量越大,路基整体滑移就越容易发生。

4.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

防护与加固工程主要是挡土墙、丁坝、护坦等结构物,防护与加固工程的损坏会大大降低交通运营效果,缩短公路使用寿命。防护与加固工程水毁损坏的原因在于:设计人员一般只考虑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即抗土压力与抗倾覆性,而对强降雨条件下的抗灾能力往往不够重视。此外,防护加固工程在路基埋置深度上较浅,基础地质情况较差。贵州省山区公路的调查结果表明,防护加固工程损坏路段集中在河流凹岸一侧,在不断受到雨水冲刷侵蚀作用下,路基基础工程失稳,从而发生滑移破坏。

二、防治对策

1.防治原则

沿河公路路基的防治原则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顺应水势、因势利导;绿色防治、全面系统。在防治过程中,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水流运动规律与结构,深入认识水流与路基水毁灾害的规律,从本质上找到根本、有效的防治措施,并且做到防护与生态环境相统一。公路水毁灾害是自然条件、地质条件、路基工程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灾害问题,因此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其主要控制因素,对症下药,方能达到目的。

2.防治措施及适用条件

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针对公路水毁灾害,很多专家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目前,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措施有生物防护、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石笼抛石、浸水挡墙、护坦、丁坝、顺坝、改移河道等,但各使用条件有所不同。考虑贵州省地形地貌环境复杂,地表切割深度大,夏季降雨量大,根据调查研究分析提出了贵州省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的防治措施,见表1所列。

表1 贵州省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类型及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贵州省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类型有路面开裂、路基沉陷与坍塌、路基整体滑移、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沿河路基水毁灾害主要是自然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公路工程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复杂问题。沿河路基水毁灾害的防治主要有生物防护、工程防护以及改移河道等措施,因此在设计、施工、运营养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设计与施工,要加强气象水文、路基沉降的监测,采取多种防治措施综合运用。

(作者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0.3963/j.issn.1006-8864.2014.7.023

猜你喜欢

沿河山区贵州省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贵州省种公牛站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九九歌
《山区修梯田》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山区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九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