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4例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

2014-03-08刘月红吉文倩

重庆医学 2014年32期
关键词:背带胎盘出血量

何 涓,刘月红,吉文倩

(海南省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572000)

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术中产妇常见的死亡原因,因而对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现象进行有效的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的死亡率。大多数情况下,在对剖宫产术中出血危及到患者生命时,主要采用子宫切除术或者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无生育功能,月经消失,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寻找一种保存患者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1-2]。笔者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04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出现收缩乏力出血的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剖宫产术中子宫出现收缩乏力出血的产妇104例,年龄20~38岁,平均(28.6±4.3)岁;孕周37.2~41.1周。产前所有产妇均进行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血小板等检查;所有产妇均实施Stark剖宫产方法。将所选患者根据入院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止血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止血方法。观察组患者的操作方法为:将子宫托出腹腔,对子宫实施双手加压,使子宫前后壁紧贴。之后用2号医用可吸带线圆针,从子宫切口右下缘下方3cm,穿出位置约距右侧缘4cm处。针线越过宫底,同时将其压在宫底处,其距右宫角约3cm。送到后侧的针线与前侧的进针点应在同一个水平上,将其垂直的传入子宫后壁,直到宫腔内面出针。位于后方的线同右侧方法,垂直的绕过宫底到前方,压在左侧宫底,将针线从右侧相对应的位置穿出宫腔,在左下缘下方出针,约距前方切口3cm。在双手加压的情况下使子宫前后壁紧贴,尽量拉紧缝线,在切口下缘两线端打结。当确定子宫止血后,即可缝合子宫切口。对照组的患者对子宫采取按摩,热盐水纱布垫压迫宫体、出血部位,同时静脉注射止血药物和宫缩素,同时对出血的部位实施8字缝合,按照传统的术式进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结扎以及宫腔填塞纱条。

1.2.2 止血标准 如果阴道流血量没有达到50mL/h,子宫质硬、收缩良好,出血逐渐停止或者减少,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则说明止血有效,相反就是无效[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止血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止血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和总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s)

组别 n 总手术时间(min) 产后出血量(mL)观察组62 33.8±6.2 730.6±198.6对照组42 46.2±8.7 947.9±276.6

3 讨 论

子宫双侧背带式缝合术第一例是由英国MilfonKeynes医院报道的,为一种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时控制出血的方法,当采取常规的止血方法无效后,可对患者实施这种缝合方法,假如缝合后止血效果较好,可免于切除子宫,不会对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影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原理主要为机械性压迫止血,压迫子宫壁的血管,减少甚至停止其血流,关闭血窦,进而起到止血的作用,一些患者术前应用了利托君或者硫酸镁等药物,会对子宫平滑肌收缩起到影响,通过实施背带式缝合压迫止血,当药物的作用代谢消失后可重新发挥宫缩作用,这是应用这项操作的首选指证。子宫背带式缝合术不适合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想要挽救DIC产妇的生命,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将子宫切除,但是这一操作会使患者失去子宫,也就是说失去了生育功能。对于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对身心健康有严重的影响。如果患者为前置胎盘胎盘,在胎盘剥离是出现出血症状时,可对局部进行止血,假如患者的宫缩效果不佳,仍然有出血现象,可在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4]。

应用子宫体双侧背带式缝合方法有一定的适应证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适应证:当实施剖宫产时出现无法用常规的方法有效止血的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大出血都可以立即选择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术前用手对宫体进行挤压,对止血成功的概率进行正确评估;如前置胎盘的患者,出血主要是由于胎盘剥离面出血,很难实施有效的止血,可以先剥离前后壁的胎盘,实施8字型缝合止血,之后进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5]。(2)术中注意事项:术中进针时应注意与宫颈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将子宫动脉损伤,导致血肿;若患者为足月妊娠,子宫膀胱底的位置一般比正常人高,如有必要可将膀胱打开,将腹膜反折,将膀胱适当下推,以免损伤膀胱;前后壁进针的距离应与切缘水平保持一致,后壁多于两侧宫骶韧带“8”字附着点两点进针,要将全层穿透,在拉线时保持用力均匀,使得子宫前后壁手里均衡、对称;子宫两侧院褥式缝合浅肌层约2~3针,不可将蜕膜层穿透,主要是发挥被袋线的作用,以免缝线从子宫上滑脱,同时也防止子宫收缩形成圈,进入其他脏器内导致梗阻出现;同时术中应配备1个助手,其用手向内下挤压,同时将缝线拉紧打结,动作缓慢,用力均匀适度,将缝线拉紧后,最佳的效果为提起后能够容下1个手指,如拉得太紧会对血液供应产生影响,引起子宫出血坏死,相反不能有效的压缩子宫肌壁血管,导致缝合失败。术中必须要给予一定剂量的宫缩素,以此来促进子宫收缩效果,术后也需要继续应用缩宫素以及前列腺素[6]。缝合结束后,要密切观察10min,具体观察的内容为:阴道流血量、子宫色泽、生命体征及尿量等,确定止血后,方可将患者送回病房[7-9]。

子宫背带缝合术后应常规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达到96.7%,对照组为71.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和总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笔者认为,在对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选择子宫体双侧背带式缝合术,主要是因其缝合操作简单方便,对出血部位的止血效果好,未见有近远期并发症,术后不会影响患者以后的生育,而且基层医院也可以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中子宫出现收缩乏力性出血时运用子宫体双侧背带式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便于操作、简单方便而且价格低廉,尤其对年轻女性来说,可以免于切除子宫,不影响生育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优势,但是远期效果尚待研究。

[1] 任丽华.背带式缝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6例[J].基层医学论坛,2010,24(5):845-846.

[2] 俞艇蔚,张小平,刘增佑.2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腔填纱止血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20(7):75-76.

[3] 陶淑艳.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0,14(20):631-632.

[4] 刘秀平.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42(4):605-606.

[5] 李傲霜,林小娟,王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加B-lynch缝合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40(1):880-882.

[6] 董茜,刘梦云.剖宫产术中宫腔填塞防治产后出血18例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48(2):946-947.

[7] 陈湘,周玉竹.产后出血中改良B-Lynch缝合术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22(2):52-53.

[8] 黄柳鲜.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6(5):418-420.

[9] 曹志宏.背带式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30(8):620-623.

猜你喜欢

背带胎盘出血量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相机背带
婴幼儿软背带和牵引保护带产品 标准缺失 谨慎购买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50例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