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体测量学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筛查中的应用*

2014-03-08吴绍燕张明军陈受田

重庆医学 2014年32期
关键词:测量学切点酒精性

刘 欣,吴绍燕,张明军,陈受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体检部 4000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慢性肝病问题[1]。它通常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内脏脂肪的堆积相关[2]。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还被认为是以内脏型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的临床表现之一[3]。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4]。体质量指数(BMI)是 WHO公布的用于评价成人肥胖的指标,在我国已有健康人BMI正常参考值[5],但单纯采用BMI不能反映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差异造成的体脂肪含量和分布的不同[6],有研究显示腰围(WC)比BMI更能准确预测脂肪肝[7],而最近英国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出身高腰围比(WHtR)与WC和相比,能更好地预测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的危险因素[8]。但国内有关WHtR预测脂肪肝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几种人体测量学参数对脂肪肝的预测作用,探索有效的筛查脂肪肝指标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12月在本院接受年度查体并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人2 139例,其中男1 443例,女696例,年龄22~59岁。排除标准:病毒性、药物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或饮酒折合乙醇摄入量每周大于70g者;严重感染、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大于70U/L的患者。

1.2 方法

1.2.1 人体测量学指标测定 查体前日晚餐后至次日晨空腹12h以上,查体前日晚餐禁食高脂肪食物和酒类,查体日早8时开始测定。静坐20min后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由专人测定身高、体质量、WC,计算BMI=体质量(kg)/身高(m)2和WHtR。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发表的中国成人BMI分类的推荐意见[5],以24.0kg/m2≤BMI<28.0kg/m2为超质量,BMI≥28.0kg/m2为肥胖。此外,男性 WC≥90cm,女性WC≥80cm为中心性肥胖;WHtR≥0.5为中心性肥胖。

1.2.2 血液生物化学检测 所有受检者空腹8h以上,取前臂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Olympus AU5400,日本)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AST、空腹血糖(FBG)水平。

1.2.3 脂肪肝的判定 所有受检者行腹部超声检查,应用Toshiba公司Nemio3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分别为3.5Hz和7.5Hz。按照中华医学会肝脏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B超诊断标准[1]。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组间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各个人体测量学指标对脂肪肝筛查的切点、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约登指数和95%CI。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同女性相比,男性的BMI、WC、WHtR、收缩压、舒张压、ALT、AST、FBG、TG、LDL-C、脂肪肝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等显著增高;而HDL-C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龄和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

2.2 男性和女性脂肪肝和非脂肪肝的各变量比较 与非脂肪肝相比,男性和女性脂肪肝的年龄、BMI、WI、WHtR、收缩压、舒张压、ALT、AST、FBG、TC、TG、LDL-C、糖尿病患病率等指标均显著增高,而HDL-C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男性和女性在BMI、WC和WHtR各范围内的脂肪肝与非脂肪肝人数比较 脂肪肝患病率随BMI、WC和WHtR的增大而增加(P<0.05),见表3。

表1 男性和女性的基线资料比较(±s)

表1 男性和女性的基线资料比较(±s)

组别年龄(岁) BMI(kg/m2) WC(cm) SBP(mm Hg) DBP(mm Hg) ALT(U/L) AST(U/L) FBG(mmol/L)12.0 26.5±15.0 24.0±8.7 5.2±1.1女40.1±10.6 22.0±2.8 73.7±7.0 115.0±18.0 71.0±11.0 16.7±10.5 21.0±7.2 5.0±1.0 t或χ2 -1.677 18.949 36.089 9.792 12.216 17.411 8.501 4.304 P 0.094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男39.3±9.8 24.5±3.0 85.8±7.9 123.0±16.0 77.0±

续表1 男性和女性的基线资料比较(±s)

续表1 男性和女性的基线资料比较(±s)

组别 TG(mmol/L) TC(mmol/L) HDL-C(mmol/L)LDL-C(mmol/L) WHtR 脂肪肝(%) 糖尿病(%)0±0.05 35.4 7.6女1.32±0.93 4.68±0.84 1.62±0.34 2.71±0.73 0.47±0.05 17.4 4.8 t或χ2 13.791 1.371 -17.906 5.827 16.859 1 693.308 2 023.602 P男1.99±1.31 4.74±0.87 1.34±0.30 2.92±0.74 0.5 0.000 0.17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男性和女性的脂肪肝与非脂肪肝各变量比较(±s)

表2 男性和女性的脂肪肝与非脂肪肝各变量比较(±s)

变量男性脂肪肝 非脂肪肝P女性脂肪肝 非脂肪肝P 30±10.00 0.000 BMI(kg/m2) 27.00±2.50 23.20±2.40 0.000 25.20±2.70 21.30±2.30 0.000 WC(cm) 92.40±6.40 82.30±6.20 0.000 82.00±6.50 72.00±5.80 0.000 WHtR 0.54±0.04 0.48±0.04 0.000 0.53±0.05 0.45±0.04 0.000 SBP(mm Hg) 129.00±16.00 120.00±15.00 0.000 133.00±23.25 111.00±20.63 0.000 DBP(mm Hg) 82.00±12.00 75.00±11.00 0.000 79.00±12.35 70.00±10.00 0.000 ALT(U/L) 34.40±16.30 22.40±12.20 0.000 25.80±14.30 14.80±8.40 0.000 AST(U/L) 26.90±10.00 22.40±7.40 0.000 26.00±9.80 20.00±6.00 0.000 TC(mmol/L) 4.99±0.91 4.60±0.81 0.000 5.15±0.97 4.58±0.78 0.000 TG(mmol/L) 2.74±1.56 1.58±0.91 0.000 2.30±1.48 1.11±0.58 0.000 HDL-C(mmol/L) 1.22±0.27 1.41±0.30 0.000 1.39±0.31 1.67±0.34 0.000 LDL-C(mmol/L) 3.10±0.76 2.82±0.71 0.000 3.10±0.82 2.64±0.69 0.000 FBG(mmol/L) 5.50±1.30 5.00±0.90 0.000 5.70±2.00 4.80±0.50 0.000糖尿病(%)年龄(岁) 41.20±8.60 38.30±10.30 0.000 48.90±8.90 38.13.3 4.5 0.000 19.0 1.7 0.000

表3 男性和女性在BMI、WC和WHtR各切点范围内的脂肪肝与非脂肪肝人数比较(n)

2.4 男性和女性各人体测量学指标对脂肪肝筛查的ROC曲线 根据 ROC曲线分析,在男性,BMI 24.8kg/m2,WC 88.5 cm,WHtR 0.50为预测脂肪肝存在的切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BMI(0.841,0.756)、WC(0.757,0.844)和 WHtR(0.900,0.73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880和0.883;在女性,BMI 23.0kg/m2,WC75.5cm,WHtR0.47为预测脂肪肝存在的切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BMI(0.876,0.720)、WC(0.868,0.741)和 WHtR(0.959,0.68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0.882和0.903,见图1、2。

图1 男性人体测量学指标ROC曲线

图2 女性人体测量学指标ROC曲线

3 讨 论

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证实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密切相关,脂肪肝的发生与肥胖患病率的迅速增长几乎成平行的趋势。肥胖尤其是内脏型肥胖是包括脂肪肝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由于内脏脂肪增多引起各项脂肪因子释放增多,包括脂联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抵抗素等,游离脂肪酸堆积、胰岛素抵抗造成肝脏细胞脂肪变性[9]。本研究中显示,男性和女性的脂肪肝百分率随BMI、WC和WHtR的增大而呈非常显著的增加,证实了肥胖和脂肪肝的密切相关性。此外,在本研究中男性和女性脂肪肝的TG、FBG、糖尿病人数的百分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而HDL-C显著降低,可能原因是由于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故而代谢综合征在脂肪肝患者中尤为突出。

在本研究中,男性脂肪肝的人数显著多于女性。男性和女性脂肪肝的BMI、WC、WHtR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BMI(≥24kg/m2或≥28kg/m2)、WC(≥80cm 或≥90cm)及WHtR(≥0.5)都被作为超质量或肥胖的指标用来预测脂肪肝,根据ROC曲线分析的结果,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均显示3种参数对脂肪肝的预测有显著意义。有研究用人体测量学指标、CT及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判定的腹型肥胖指数来预测脂肪肝,发现WHtR和WC对于脂肪肝的预测作用与CT和DXA无显著差别,揭示了人体测量学在脂肪肝预测方面的重要作用[10]。但在本研究中,WHtR对于脂肪肝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男性的切点为0.5,女性的切点为0.47),WC其次而BMI的曲线下面积最小,提示在脂肪肝预测方面,WHtR略优于WC和BMI,并且男性的切点与来自英国的一项荟萃分析[8]的推荐值相一致,但女性的切点低于其推荐值。此外,男性的BMI和 WC的切点分别为24.8kg/m2和88.5 cm,女性的BMI和 WC切点分别为23.0kg/m2和75.5cm,均低于相应的对于肥胖判定的界值,因此,在非肥胖的人群对于脂肪肝的筛查和发现也不能放松警惕,因为BMI和(或)WC正常的脂肪肝患者在亚太地区仍不少见[7]。对于非肥胖人群脂肪肝的有效筛查手段还应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人体测量学指标在脂肪肝的筛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WHtR对于脂肪肝的预测可能优于WC和BMI。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641-644.

[2] 刘鹏举,马方,楼慧萍,等.脂肪肝危险因素与脂肪肝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7(9):697-698.

[3] Yoo TW,Sung KC,Shin HS,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c syndrome[J].Circ J,2005,69(8):928-933.

[4] Cheung O,Sanyal AJ.Hepatitis C infection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Clin Liver Dis,2008,12(3):573-585.

[5]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J].营养学报,2004,26(1):1-4.

[6] Heymsfield SB,Baumgartner RN.Body composition and anthropometry//Shils ME.Modern nutri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M].10th.Baltimore:Williams & Wilkins,2006:751-770.

[7] Angulo P.GI epidemiology: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8):883-889.

[8] Ashwell M,Gunn P,Gibson S.Waist-to-height ratio is a better screening tool than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BMI for adult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Obes Rev,2012,13(3):275-286.

[9] Reilly MP,Rader DJ.The metabolic syndrome: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J].Circulation,2003,108(13):1546-1551.

[10] Yoo HJ,Park MS,Lee CH,et al.Cutoff points of abdominal obesity indices in screening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Asians[J].Liver Int,2010,30(8):1189-1196.

猜你喜欢

测量学切点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测绘工程专业大地测量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抛物线的切点弦方程的求法及性质应用
一种伪内切圆切点的刻画办法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体会
《测绘学报》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论文(摄影测量学与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