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体会

2014-03-08彭利军祝益民姜志胜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儿童医院专业学位儿科

彭利军,祝益民,姜志胜

0 引 言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和发展。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确立了我国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1-2]。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以综合能力为核心[3]。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儿科体系建设,儿科医学不断受到重视。儿科医师的缺口达20万。2010年湖南省儿童医院成为南华大学儿科学院,开始培养儿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如何对研究生进行全面培养,使其成为高素质的儿科临床医生是湖南省儿童医院高层次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借鉴同行、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路、方法及实际情况,介绍总结湖南省儿童医院工作的思路及现状。

1 把握招生尺度优化生源结构

优化生源结构是保证高质量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前提。湖南省儿童医院研究生主要来自临床医疗、临床医疗(儿科方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研究生的个人经历与阅历不同,基础知识结构和水平各异,往往造成其临床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在研究生录取上,湖南省儿童医院严格掌握复试标准,注重综合实力的考核(包括理论、技能和英语水平),对于那些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不错,但在临床知识和技能方面欠缺的考生,不宜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另外,为了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严格把关报考资格,对跨专业报考采取了相应限定条件:一是非医学门类不允许填报;二是护理、检验专业2门学科之间允许跨专业报考,但均不允许跨至其他临床医学专业(包括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三是医学影像学专业(影像诊断)允许跨至临床专业,影像技术专业不允许跨至临床专业。同时,在导师选择方面,湖南省儿童医院采取了“研究生-导师双向选择制”,既提高了优秀研究生录取率又保证了其个人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措施充分吸纳优秀生源和提高教学质量。

2 强化培养过程提升培养质量

2.1 提前进入研究生角色 为学生提供提前入科实施方案。一般而言,从本科毕业至研究生入学近2个月时间,准研究生基本上处于学习、管理的真空状态。为了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湖南省儿童医院遵循自愿原则,提前为准研究生提供入科实习机会。一方面可以帮助其熟悉科室环境、常见病以及相关诊疗程序;另一方面加强与导师的沟通,以便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和要求提早拟定临床培训的方案及研究方向,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提前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及课题设计等。当正式开始科室临床轮转时,导师对其研究进展宏观把控,这对研究生培养十分有益。

2.2 强化临床能力培养 没有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没有真正的培养质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湖南省儿童医院强调“临床能力培养为主线,科研能力培养为基础,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的原则。在临床方面,从轮科安排、临床能力培养、临床考核要求等方面完善每个细节,医院根据每位研究生专业要求、导师意见,在科教部和医务部参与下制订最佳轮科标准。并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标准培养研究生临床能力,例如急救专业研究生除在急救系统轮科1年左右外,仍需半年内科轮转培训,轮科过程中在高年资带教老师指导下掌握腰穿、骨穿、高级生命支持等基本技能,并熟悉气管插管、血液净化、呼吸机参数设置等急救技能,同时还运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循证医学思维培养[4]。目前湖南省儿童医院有急救、儿童保健、外科等6个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根据各自特色制订出严格的考核指标,对基本临床知识、前沿知识、临床诊疗思路、临床技能等做出量化考核。出科考核则由包括该学科教研室主任、科室主任、副教授以上资历在内至少3位老师组成考核小组评审,试题由考核小组随机抽选、选用最新模拟人设备,以保证考核真实有效。

2.3 提升科研意识 每位研究生开题均邀请所在专业的专家、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面的专家、所涉及实验领域的技术指导员参与并严格把关。不定期要求院内外专家进行科研学术讲座,对研究生综述、论文及标书写作、科研思维与方法学培养进行指导。医院还要求在指定范围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鼓励参加省部级学术会议,对获得学术及科研成绩的学生予以一定奖励。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筑牢教育发展基石

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关键,研究生导师质量的好坏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湖南省儿童医院十分重视导师遴选、考评及培养,以“理想的导师=高尚的政治素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出色的临床能力+丰厚的科研成果”为准则[5],在研究生导师遴选时严格按照思想品德、临床能力、学历、经费、论文等综合条件进行,克服重业务、轻品德,重经费、轻能力的做法。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条件,安排选拔的导师参加学校及国内外举办的师资培训。鼓励导师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及省部级学术活动,吸取各种学术营养,博采众长,使导师不断更新知识,拓宽专业面,了解科学发展趋势。定期由科教部、教研室、研究生对研究生导师综合考核,对优秀导师实行奖励,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停招直至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医院还从导师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学术水平;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教学实践等培养情况;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论文交流、专业技能及学位论文答辩等研究成果三大方面建立了有效的导师复审考核制度,不断调整学术梯队,提高导师质量,真正实现研究生培养过程量和质的双重飞跃。

4 创造英语交流环境强化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我们69.2%的研究生通过定期翻译专业外文文字的方法提高外语水平[6]。英语能力的培养也是湖南省儿童医院研究生培养的关注点,湖南省儿童医院不仅对研究生译文翻译有量化指标,还通过以下4个途径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平台:一是每周二举行全院英语角活动,每周由不同的研究生主持英语角,在英语角上可与本院职工及国际班学员进行口语交流;二是英语查房:每月开展英语查房,部分科室每天英语查房及交接班,要求研究生参与英语学习,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系统研究生还参与系统内读书报告,定期翻译专业最前沿的英语文章;三是在国际班担任辅导员:湖南省儿童医院每年承办4~5期由商务部组织的国际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友人来湖南省儿童医院学习,通过自主选拔由研究生担任辅导员,部分研究生在科室中担任带教老师或者翻译,极大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四是拥有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湖南省儿童医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基础研究院合作的儿童孤独症研究中心,及与洛杉矶儿童医院合作的儿童肿瘤合作中心均为研究生提供出国学习机会,不仅极大提高科研能力,同时也提供英语学习的机会,促进研究生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5 规范日常管理凸显研究生培养特色

医院每2个月召集所有研究生举行研讨沙龙,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总结2个月来的临床轮转、科研、思想政治素质等情况;第二,研究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如典型病例报告、阅读文献报告、自我论文介绍;第三,邀请专家针对热点问题讲座。沙龙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目的是建立和提供研究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共同提高科研能力的平台,促进各专业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并浓厚了学习氛围[7]。

每个教研室开设分论坛,如急救专业研究生在导师支持下成立了走向卓越——儿科急救研究生论坛,根据季度论坛计划1次/周,由急救研究生按季度轮流负责管理。参与人员为急救科所有研究生及医务人员,邀请相关专家及导师讲解急救新进展知识及以此为契机寻找科研点,同样也请研究生对其所研究课题、书写标书进行汇报,此论坛的成立不仅丰富了研究生的理论、拓宽了研究生的研究思路,锻炼了研究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加强了研究生的自我管理。

虽然湖南省儿童医院在儿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但因开展此项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创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还需加大力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基于全国儿科医师的现状及将来发展的需要,继续深化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养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优秀的儿科医学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1] 孟小平,闫 平.略论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1):82-84.

[2] 鞠学红,管英俊,张建华.全日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完善[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6):686-689.

[3] 曹栋栋,王 青,王志锋,等.Delphi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23(1):26-33.

[4] 刘 正,王贵玉,王锡山.Seminar教学法在肿瘤外科研究生循证医学思维培养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12):1297-1300.

[5] 叶玉梅.导师在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6):627-629.

[6] 梁 军,曾甫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在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3):113-115.

[7] 邹 青,蒋 健,林 勋,等.关于论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3):7-9.

猜你喜欢

儿童医院专业学位儿科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妙手仁心 洞察细微——访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圆梦儿科大联合
北京儿童医院“全预约”能否见效?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湖南省儿童医院青年科技协会成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