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穿孔68例临床治疗体会
2014-03-08任明杰河南省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450100
任明杰 河南省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450100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是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多由胃溃疡引起,少数因癌性穿孔,该疾病起病急、疼痛剧烈、病情重、易传变,严重者可致死亡[1]。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临床上需紧急处理,内科保守治疗疗效欠佳,相反,手术治疗是根治该疾病疗效确切的方法,安全可靠。笔者选择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68例,其中手术治疗64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68例,其中男62例,女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8.6岁;就诊最短时间为2h,最长时间74h,平均38.4h;其中餐后穿孔30例,空腹穿孔3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40例,胃窦溃疡穿孔24例,癌性穿孔4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10例,糖尿病4例,风湿病患者2例,入院前均明确胃病史,平均16.4年。
1.2 临床特点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后,首先出现突发上腹痛,如刀割样,数小时后波及全腹,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出汗,面色苍白;查体患者不能平卧,腹肌紧张,板状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肠鸣音消失;辅助检查腹部立位X线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部B超可见腹腔积液,而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或止痛药物可发生药物性穿孔[2]。
1.3 治疗方法 68例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其中58例为溃疡穿孔,行急诊穿孔修补术,以7号丝线间断缝合,大网膜覆盖,对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应顺肠管走形方向进针,横向间断缝合;52例行开腹修补,12例行腹腔镜下修补,4例保守治疗。
2 结果
68例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手术方式选择中行穿孔修补术58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或根治性切除6例,内科保守治疗4例;其中65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痊愈出院,其中行胃大部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患者均一期愈合,余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多次换药后二期缝合治愈,3例死亡,其中1例癌性穿孔经保守治疗无效死亡,1例肺心病患者经穿孔修补术后6h死于呼衰,1例因术后肺栓塞死亡。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一般根据患者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临床医生多依据X线示膈下游离气体明确诊断,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应该注意一些穿孔时间短的患者,气体露出少,或者后壁穿孔常常没有膈下游离气体,所以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不一定有膈下游离气体。对于老年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其疼痛阈值升高,痛觉反应迟钝,就诊较晚,X线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内可漏入消化液,增加了腹膜炎的发生率,进而继发细菌性腹膜炎[3]。
本文65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痊愈出院,其中行胃大部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患者均一期愈合,出现切口感染2例,多次换药后二期缝合治愈。内科保守治疗主要是减缓胃肠道运动,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减轻恶心、呕吐症状,不管是否决定手术,第一时间给予有效的胃肠减压,对于年龄小、空腹穿孔的患者,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可行手术治疗[4]。恶病质穿孔各项指标均符合,可根治性切除,其中恶病质穿孔时间大于8h者,腹腔污染严重,并有大量脓性积液,或体质差而不能承受长时间手术者,或合并严重基础病或恶性溃疡者,需行穿孔修补手术[5];对于恶病质穿孔时间在8h以内,腹腔污染不严重者,或慢性溃疡内科治疗期间穿孔者,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再穿孔,或穿孔患者能耐受根治性切除手术者,均进行根治手术[6]。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腹腔镜行穿孔修补手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手术方式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具有缩短住院天数、减轻住院费用等优势,但该手术需要有娴熟的镜下缝合打结技术,才能安全、有效的完成手术。
综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起病急、疼痛剧烈、病情重、易传变,而手术治疗是根治该疾病疗效确切的方法,在手术方式中主要以修补为主,大部切除或根治性切除视术中情况而定,确保手术彻底完成,而且手术还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卢文新,陈鸿昌,范东.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78例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29(6):45.
[2]赵建国,蔡兵,吴鸣宇,等.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120.
[3]王功英,徐慧荣.上消化道急性穿孔治疗及手术方式的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2):229-230.
[4]刘宝存.手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穿孔72例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刊,2011,32(10):105-106.
[5]杨晓英,韩世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0例临床治疗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14(9):32-33.
[6]黄晓琴,舒建昌,叶国荣.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6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8,10(3):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