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禽业:走过寒冬是春天
2014-03-08刘国信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山西阳城048100
刘国信( 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局 山西阳城 048100)
2013 年对于中国家禽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经历了“ 速成鸡”和“ H7N9 禽流感”等负面事件后,业内人士开始对行业的转型发展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 近来,H7N9 禽流感又卷土重来, 使禽类产品销售再度受挫,家禽产业再次受到冲击。但我们可清晰地看到眼前的这场危机并不全是H7N9 疫情本身,而是民众恐慌的心理,谈“ 禽”色变,家禽销售量价齐跌所导致。
因此,为避免家禽产业重蹈乳业覆辙,转变消费观念, 提振消费信心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各项扶持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养殖、销售、消费模式的逐步转变, 中国家禽业市场前景仍较为广阔,必将会渡过“ 寒冬”,走进“ 春天里”。
1 负面事件接连发生,家禽产业遭受重创
过去的2013 年,对于中国家禽业来说,真可谓是多灾多难。 先是“ 速成鸡”,后是“ H7N9 禽流感”……接连发生的负面事件, 给禽类养殖业带来了严重伤害和冲击, 使原本欣欣向荣的行业发展元气大伤,家禽产业遭遇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
2012 年12 月18 日, 媒体曝光了肯德基供应商山东六和集团对养殖中的白羽鸡违规滥用药品事件, 此后作为肉鸡养殖行业重要利润来源的鸡苗价格便呈“ 跳水”式下跌。 据鸡苗价格专业网站监测数据,2012 年12 月17 日, 山东淄博地区苗鸡价格2.40~2.90 元/ 羽, 而到2013 年1 月20 日苗鸡价格仅为0.60~1.30 元/ 羽, 跌幅高达75%以上;2012 年12 月17 日,青岛地区苗鸡价格2.25~2.85 元/ 羽,而
2013 年1 月20 日,苗鸡价格0.75~1.25 元/ 羽,跌幅近67%。 同样,“ 速成鸡”事件曝光后的数周内,全国肉鸡行情一下跌入谷底, 最低一度跌到每500g 2.9元,全产业链遭受重大损失。 农户养的白羽鸡,许多屠宰场不敢收,这让农户不敢再买白羽鸡的鸡苗。 山东一家种鸡企业,甚至因为鸡苗卖不出去,一下子烧掉了4 万套种鸡。 此次“ 速成鸡”风波的负面影响波及到整个白羽肉鸡产业链。 屠宰厂、 种禽厂亏损严重, 资金积压周转不灵, 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种禽厂淘汰种鸡现象多发,部分屠宰厂收购生产困难……面对肉鸡养殖的惨淡景象, 业内人士苦不堪言。
“ 屋漏偏逢连阴雨”。紧接着,2013 年3 月起在上海、安徽、浙江、江苏、广东及河南等地相继突发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更给禽类养殖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地纷纷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使整个产业陷入无序状态。 面对禽流感疫情,人们谈“ 禽”色变,造成了较大的消费恐慌和从业恐惧, 导致消费需求迅速下降,市场行情降至冰点,种禽苗禽严重滞销,生产能力遭遇沉重打击。 据专家评估,此次疫情给全行业造成的损失在1 000 亿元以上,其影响不亚于一场特大自然灾害。
然而,H7N9 禽流感巨大的阴影仍未远离。 在2013 年7、8 月份炎热的夏季,广东、北京等地又相继通报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 可能出错的事,最后终将出错”——墨菲定律又一次在禽类行业得到验证。 而在2013 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许多业内人士表示,旺季需求拉动因素会致禽肉行业逐渐复苏。 但是他们普遍担心,冬季气温低,禽流感会再度来袭。果不其然,2014 年新年伊始,H7N9 禽流感如约而至,上海、浙江、广东、河北、福建和北京等地再次出现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多地暂停活禽交易,消费信心再度受挫,禽类市场量价齐跌,对正在逐步恢复的家禽产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据农业部定点监测显示,1 月末全国鸡蛋平均价格8.62 元/kg, 同比下降10.21%; 活鸡平均价格17.27 元/kg,同比下降4.2%;商品代蛋雏鸡平均价格2.85 元/ 只,同比下降9.8%;商品代肉雏鸡平均价格2.13 元/只,同比下降14.8%。 另据不少企业反映,由于销售不畅和价格下跌, 目前每销售1 只黄羽肉鸡亏损4~6 元,白羽肉鸡销售量减少约30%。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调查,近一段时期养禽业的直接损失在200亿元左右。
2 不必谈“禽”色变,提振消费信心是关键
H7N9 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很多消费者对禽类产品“ 能不吃就不吃”,甚至有的人谈“ 禽”色变,不敢接触家禽,不少餐馆取消了相关菜品。 无疑,公众对于禽流感的恐慌, 使禽类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价齐跌已成定局。 因此,避免家禽产业重蹈乳业覆辙,提振消费信心已经刻不容缓。
2008 年一场“ 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乳业一蹶不振。 据中央电视台《 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目前仍有7 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粉,不少年轻的父母,忙于奔波在港澳两地抢购进口奶粉, 信任危机形成容易消除难, 目前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接近80%被外资品牌所占领, 让中国成为全球奶粉价格最高的国家。 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人感染H7N9 疫情的蔓延,也没有人愿意看到中国家禽产业倒掉,让中国禽肉价格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国家。 1 只家禽背后,不单只有H7N9 的感染个案,更是全产业链上近1 亿人口的糊口生计及13 亿人口的动物蛋白来源。
我国是家禽业生产大国,2012 年全国禽蛋产量2 861.2 万t,居世界第一位;禽肉产量1 822.6 万t,居世界第二位。 长期以来禽蛋和禽肉是城乡居民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 禽肉已经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超过7 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基础的、重要的地位。 家禽行业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家禽饲养年产值6 600 亿元,家禽饲养农户和企业超过4 400 多万,其产业链上涉及近1 亿人口。因此,面对H7N9 我们不单是防制疫情,当务之急更是提振消费信心,政府、媒体、企业和民众应当连为一体、缺一不可。 政府可通过政策扶持,金融和信贷等方面的优惠, 解决企业当前资金断裂燃眉之急;媒体通过透明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正确引导民众的理性消费;企业更要主动宣传禽肉安全、美食烹饪和饮食文化等, 提升家禽产品在民众心中的良好印象;在家禽产业频临破产边缘,民众不能再因恐慌害怕而视而不见, 更不能因草木皆兵视家禽如大敌,理性科学消费不仅可让家禽产业挺过难关,也不只是应对当前H7N9 危机的权宜之计,更是改善国民膳食结构,增强全民身体素质的内在需求。
面对禽流感疫情,人们更不必谈“ 禽”色变,要相信科学,消除恐慌心理,因为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经过检疫合格的禽肉是安全的, 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 据专家介绍,第一,到目前为止,尚未在养禽场中检测到H7N9 流感病毒, 家禽养殖场并未受到H7N9 流感病毒污染;第二,禽群出栏时,按规定必须经产地检疫合格后,由官方兽医出具检疫合格证明,才能调运进入市场;第三,从正规市场、超市和商店购买的禽类和禽类产品是有安全保障的;第四,虽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H7N9 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机理,但所有流感病毒的抵抗力都较弱,高温可以杀灭病毒。因此,只要在加工时烹调熟透,禽肉是不会携带病毒的,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3 建立长效补偿机制,防止产业大起大落
家禽业是个非常脆弱的行业, 每一次重大疫情的出现,对市场的消极影响至少要持续3~4 个月,而且,阴影短期内难以消除。 据悉,受此次疫情影响,目前多地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大多养殖户暂停补栏,种禽苗禽严重滞销,这有可能引发“ 价贱伤农—亏损不养—供给短缺—价格暴涨—价高伤民”的连锁反应,增加未来禽类产品的涨价预期。因此,为防止产业大起大落,价格暴涨暴跌,政府应通过建立对养殖业的合理补偿长效机制,在关键时刻保护好生产力,这样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产业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维护消费安全都是较为有利的。
俗话说“ 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在我国现有养殖生产条件下,面对频发的突发事件,养殖业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易形成大起大落。 特别是对于中小养殖户来说,在强势的加工商和流通商面前,缺乏定价话语权,一有波动,受影响又最大,遇到疫情甚至“ 血本无归”。事实上,在此次H7N9 发生之前,整个养殖行业就已经处于持续低迷状态, 目前更陷入深度亏损,各地已经出现种鸡、蛋鸡淘汰趋势,被迫清栏现象再度上演;加之,部分地区出于防控需要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大量扑杀活禽,从而使家禽养殖业受到重创,造成后期存栏量不足,最终可能会导致禽类产品在禽流感过后出现供应短缺, 为未来禽类产品价格出现报复性反弹埋下伏笔。 而市场价格的暴涨暴跌,无论对产业的正常发展,还是保持消费市场的平衡都是有害的。
因此,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尽量减小疫情对家禽产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切实稳定家禽业生产,避免未来供给短缺禽类价格出现大幅反弹, 进而传导到餐饮业、食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而增加未来通胀预期, 国家应逐级建立重大疫情的扑杀补贴机制和对因销售减少、 价格跳水造成损失的养殖户的合理补偿制度;同时,在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中,政府的主体责任也应当明确。 如在关闭活禽市场等措施中,养殖业为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政府有责任对养殖业者表示感谢并且补偿, 不能简单让养殖户承担损失,而应通过财政补助、贴息贷款和农业保险等方式, 把市场波动对家禽养殖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产业良性发展奠定长效保障机制。
4 转变消费观念,冰鲜鸡迎来发展机遇
近十年禽流感等禽类疫病传播轨迹表明, 活禽市场是禽类疫病传播的高发区。 而这次家禽养殖业受H7N9 禽流感影响,受损严重,暴露了传统活禽交易模式的弊端,逼我们转型。 因此,加强政策引导,转变消费观念,降低活禽消费比例,提高冷冻畜禽产品消费比例,大力提倡冰鲜鸡消费已是大势所趋。
据专家介绍, 冰鲜鸡是指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后的鸡胴体进行冰水冷鲜、风冷,使鸡胴体温度在1 小时内降为0~4℃, 然后进行保鲜处理和包装,并在后续的加工、 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鸡肉。 冰鲜鸡与活鸡相比,更加干净、卫生,口感也较好,未来将成为市场的主流消费方式。 但目前,在我国冷鲜禽类产品占比仍较小,消费者认知度有限。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冰鲜鸡在中国肉鸡消费中所占比重还较低,如2013 年占肉鸡消费总量的2%~2.5%,占整个禽肉消费总量的1.5%~2%。对众多家庭消费者来说,冰鲜鸡还是个新鲜事物。
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 活禽是不进入零售环节的,市场上销售的禽类产品,都是经过政府认定的屠宰场宰杀后,以冰鲜品的形式在零售市场出售的,这有助于控制禽流感以及其他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传播和扩大。 2014 年春H7N9 禽流感暴发以来,疫情感染地区政府均在第一时间暂时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业内人士提出,活禽长距离贩运,给疫病防控带来较大压力,“ 永久停止活禽交易”的呼声不时响起。
对于禽肉消费,不少人一定都还有这样的记忆:从菜市场选好1 只活鸡或活鸭, 带回家里自行宰杀放血,然后忍受着刺鼻的气味用开水浸烫去毛,好多细毛还需要用镊子一点点拔掉, 最后才制作成各类家禽菜肴。 这种十几年前多数中国家庭消费禽肉的普遍方式,至今仍是活禽交易的市场基础。 吃现宰新鲜的禽肉是国人传统的消费习惯, 尽管目前这些习惯难以一时改变, 但由于活禽交易在运输过程中病毒容易交叉感染,而且粪便、禽毛和禽血等使宰杀环境不卫生,宰杀过程也难以控制,因此从防疫的角度讲, 必须对其加强监管。 如建立并严格执行定期休市、清洗消毒制度,加强活禽市场的监测;鼓励在活禽市场建立专门的屠宰间, 消费者购买鸡鸭后到屠宰间集中宰杀后再带走;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决定是否关闭活禽市场,是永久关闭还是暂时关闭等。
在中国肉类协会副秘书长陈伟看来, 尽管目前活禽交易的市场份额还很大, 但取消活禽交易是迟早的事。 政府必须着眼于未来,加强引导,培育消费,加大扶持力度, 推动市场由活禽销售逐步向冰鲜销售为主转变; 应该积极推进家禽定点屠宰和禽产品集中配送制度, 加快推进品牌冷鲜禽产品和熟肉制品取代活禽交易的进程。 例如推广“ 集中饲养、集中屠宰、冰鲜上市”的模式,以减少公众直接接触活禽的机会。 可从大城市逐步试点推广,提倡消费者逐渐养成更加科学安全的饮食习惯, 尽量购买正规禽类屠宰加工企业生产的冰鲜产品。 作为企业,除加大投入,抓住机遇向冷鲜生产模式转变外,必须提升诚信和责任,向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冰鲜产品。
5 市场前景广阔,家禽产业必将迎来美好明天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消费的重视, 国内市场禽类产品消费呈现日益增长的态势,产业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消费信心得到提升,消费观念逐步转变,中国家禽业必将会走出“ 寒冬”,迎来崭新的明天。
有关资料显示,世界范围的鸡肉、猪肉产量分别占肉类总产量的25%和39%, 中国鸡肉和猪肉的占比分别是14%和64%。 鸡肉是美国第一大肉类消费品,美国人均年消费鸡肉45kg;而中国鸡肉年人均消费仅7kg, 虽然是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鸡肉之所以成为世界性的主要肉食,与其“ 一高三低”( 即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能和低胆固醇) 的营养保健价值和生产廉价不无关系。俗话说:“ 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一斤。”这是说,飞禽肉清嫩味美,营养丰富,其食用价值大大超过了走兽。 而在各种飞禽肉中,鸡肉又被尊为“ 羽族之首,食中上品”。 据科学测定,每百克鸡肉中含蛋白质23.3g,约为牛肉的1.15 倍、猪肉的2.5 倍和羊肉的2 倍; 而每百克鸡肉中仅含脂肪1.2g, 是牛肉的1/20、羊肉的1/24 和猪肉的1/49,且其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有着良好的保健功用。 因此,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 其消费潜力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事实上, 中国留下的巨大禽肉消费市场已经吸引了国内外养殖企业的目光。 据悉,目前泰森、嘉吉和福喜等国际食品巨头已经纷纷来华投资建厂,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 跑马圈地”。 据不完全统计,在肉鸡项目上,圣农投资了8.1亿羽,雨润投资了1.4 亿羽,正大投资了1.5 亿羽,新希望投资了1.16 亿羽,温氏投资了0.75 亿羽。 在国内外巨头“ 抢食”的背后,是大型企业对国内肉鸡养殖业整合调整和肉鸡消费快速增长的美好预期。
对于2014 年后市家禽业的行情走势,业内人士表示乐观。据分析,2013 年全年饲养业饲养成本维持高位,主要是由于豆粕、玉米价格较高,2014 年随着国际国内大豆、玉米供应量的大幅增加,价格将呈下降趋势,饲养成本亦将随之下降。 以当前鸡蛋现货价格来推算,饲养企业处于盈亏平衡附近,若饲养成本下降,以鸡蛋期货远期价格销售鸡蛋,饲养业利润将非常丰厚。 另外,当前禽流感的发展态势难以预计,鸡蛋和禽肉价格受该因素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还不能确定,但禽流感的出现会导致大量蛋鸡被扑杀,肉鸡补栏速度放缓, 这将减少今后尤其是数月之后鸡蛋和禽肉的供给。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禽类产品的价格行情在今年后期应该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长期以来由于养殖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管理理念落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趋复杂的疫病侵扰, 养殖业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成为在刀尖上跳舞的高风险行业。 因此,从长远来看,防范“ 禽贱伤农”、“ 禽贵伤民”,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尽快提升规模健康养殖水平, 大力推动市场由活禽销售逐步向冰鲜销售为主转变, 进而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提高养殖收益、保障市场供应、确保产品质量、维护消费安全的目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各项扶持政策的全面落实,和人们消费心理逐渐回归理性,消费信心得以提升,消费观念逐步转变,中国家禽业市场前景仍较为广阔,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