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干预
2014-03-08王惠霞魏胜全梁淑玲赵双锁魏喜翠贾汝臻张致苍
王惠霞,魏胜全,梁淑玲,赵双锁,魏喜翠,贾汝臻,张致苍
(宝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陕西 宝鸡 72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逐渐进行性加重的疾病,肺功能减损及症状出现缓慢发生。早期检出无症状COPD患者与早期干预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疾病负担。无症状COPD早期筛查,治疗节点前移,已经成为未来COPD防控的发展趋势之一。肺功能检查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易被接受等优势,可以早期筛查出无症状早期COPD患者,因此在应对COPD负担,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在体检中心参与体检者进行肺功能普查,对检出无症状COPD患者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6个月后复查肺功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为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参与体检的人群,共2688例,男1982例、女706例。年龄25~77(43.6±1.3)岁。既往无任何基础病者2392例,有高血压病史者143例、冠心病史者172例。有吸烟史者1632例,已戒烟者有311例,戒烟时间1个月至20年不等。所有参与体检者既往无慢性咳嗽病史,也无慢性支气管炎/COPD诊断史;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纤维化病变、肺囊性纤维化、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以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史。所有体检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COPD普查研究。
1.2方法
1.2.1检测方法 所用设备为德国Jaeger Msdiffusion肺功能仪,对2688例所有参与体检者做常规的通气功能、弥散功能检测。测得的通气功能指标主要有: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及一氧化碳的弥散量/肺泡通气量等。弥散功能通过一口气法检测一氧化碳的弥散量,结果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具体百分比表示。在进行常规通气及弥散功能检测之后,对于FEV1/FVC%<70%的受试者,吸入速效的α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200 μg,20 min后复查肺功能,FEV1/FVC%仍<70%者可以判定为COPD。
1.2.2治疗与评价 对依从性相对好的肺功能评价为Ⅱ级,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葛兰素史克公司,批号:8630718)300 μg吸入,每日2次,同时戒烟,并去除其他相关危险因素,6个月后再次复查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检查。评价FEV1及FEV1/FVC%的变化。
1.3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200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的诊治指南[1],凡吸入定量的沙丁胺醇后,FEV1/FVC<70%,则是气流受限,疾病程度可分4级。Ⅰ级(轻度):FEV1/FVC<70%,FEV1≥80%预计值;Ⅱ级(中度):FEV1/FVC<70%,50%≤FEV1<80%预计值;Ⅲ级(重度):FEV1/FVC<70%,30%≤FEV1<50%预计值;Ⅳ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30%预计值。
2 结 果
2688例体检者共检出125例(4.65%)无症状COPD患者,其中肺功能Ⅰ级112例、肺功能Ⅱ级13例。其中10例依从性较好者,经戒烟、沙美特罗替卡松等干预,6个月后复查肺通气及弥散功能,结果显示肺功能有改善,FEV1/FVC%治疗前(63.0±1.1)%,治疗后(64.1±1.2)%,平均较前改善1.2%;FEV1治疗前平均(51.2±2.2)%,治疗后平均(84.3±2.5)%,平均较前改善33%。
3 讨 论
COPD的主要特征是缓慢进行的气流受限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远期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由于人体的呼吸功能具有巨大的代偿能力,在COPD的早期由于机体代偿及疾病尚处于早期阶段,临床不适多不显著,甚至无临床症状。而COPD的进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起初人体能对此逐渐适应,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一旦出现症状,患者肺功能减损已达到30%~50%,甚至更多。此后,只要肺功能有轻微的下降,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就会成指数上升[2]。因此,早期检出无症状COPD患者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提示,COPD检出率为4.65%,与我国COPD平均发病率8.2%[3]有差异。可能与入选的人群不同而有偏倚。本研究也显示,对于早期无症状的COPD患者,早期尽可能去除危险因素,吸入相应药物治疗,有助于肺功能改善,延缓病情进展。结果与文献结论一致[3]。
尽管肺功能检测具有重复性好、无创、患者容易接受等特点,在实践中可能会较快普及。但实际上,我国目前临床上在应用肺功能检测来诊断早期无症状COPD情况并不很乐观。一方面,此类研究开展不多,存在一定的漏诊及误诊[5-6]。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上的原因,又受社会经济、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目前早期诊治滞后,患者病情不断进展,终至于后果不可挽回。因此,要提高对人群肺功能检测,筛检无症状潜伏的COPD患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减少误诊。并将治疗时间前移,对所检测出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7]。从而达到对COPD的早期诊治的目的,提高病患生活质量,降低病患病死率。
然而,肺功能检查本身并非非常完美,由于操作人员的认识不同,患者配合的差异,加之目前COPD评价指标本身的不完美,这有可能导致早期针对无症状COPD的误诊、漏诊及过度诊断事实上的存在。相信,随着肺功能仪器的不断改进,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的加强,COPD本身评价指标的完善,社会对COPD认识程度的提高,未来无症状COPD的早期诊断与干预一定会做的更好,未来COPD的致残率、病死率一定会逐渐降低。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规范(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郑劲平,髙怡.肺功能检查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7.
[3] Zhong N,Wang C,Yao W,etal.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population-based surve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8):753-760.
[4] 张荣葆,何权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4):221-222.
[5] 李晓峰,张锋英,杭晶卿.肺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应用现状[J].临床荟萃,2009,24(5):387-389.
[6] 周文利,杜雪平.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的患病状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7A):2197-2200.
[7] 冯怿霞,黄旭斌.慢阻肺病的早期干预问题[J].中国康复,2003,18(4):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