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墓志,揭开一代“巾帼宰相”之谜
2014-03-08
千年墓志,揭开一代“巾帼宰相”之谜
她是一位才女,更是一位“宰相”,当美貌与权力交织在一起时,又会谱写出怎样的传奇故事?
墓志重见天日
在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破坏较为严重的高等级古墓,规制相当严谨。此墓是一座斜坡墓道多天井和小龛的单室砖券墓,坐北朝南,由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水平全长36.5 m,深10.1 m。壁龛开凿于第3、4过洞两侧,甬道前砌筑砖封门,甬道内放置墓志1合,墓室系明圹砖券夯筑,正方形,边长4.5 m,顶部全部塌陷,铺地砖全部被揭起,四壁残余部分最高1.38 m,却没有发现任何棺椁的痕迹,也没有壁画,而且出土的文物较少。
天井,是唐代大型墓葬的标志,数量越多,意味着墓主人的身份越尊贵,可能是皇家级别。但是,这座古墓出土的随葬品并不多。那么这座墓的主人究竟是谁?
虽然墓葬破坏严重,出土的随葬品亦不多,但出土的墓志却有惊喜。墓志盖上标有“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9个字,志文楷书,近千字,且提到其祖父是上官仪,并记载上官昭容世系、生平、享年、葬地等信息。在唐代,昭容姓上官的也只有上官婉儿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上官昭容》中明确记载:“中宗上官昭容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也……”上官婉儿是唐中宗的昭容,昭容为唐代九嫔之第二级,是正二品阶。这种墓葬形制和上官婉儿二品的级别相符。种种迹象都可以明确该墓主人为上官婉儿。
在墓中,除了发现的4个壁龛里有些做工粗糙的陶俑外,其他空空如也。可是以上官婉儿当时的地位和身份来看,随葬品应该有很多才对,为何墓中什么都没有?会不会是被盗墓者捷足先登了?而且奇怪的是,墓室的顶部全部塌陷,地砖被全部掀起,天井和甬道有人为破坏的痕迹,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找不到任何棺椁的痕迹。难道这次发现的墓是空墓,或者说是假墓?
通过工作人员的仔细发掘,并没有发现任何盗洞,却在墓室的角落里发现了几块零星的碎骨。专家认为,有墓志和碎骨,证明这的确是上官婉儿的墓葬。虽然没有棺椁和随葬品,而且墓葬被人为破坏,说明有人对上官婉儿有极大的仇恨,在她下葬之后,故意破坏,开棺毁尸。可究竟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
迷雾重重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武周到唐玄宗时期烜赫一时的人物,她深受武则天喜爱,经常批阅奏章、起草诏敕,手握重权,有部分宰相的职责,人称“巾帼宰相”。在武则天死后,被唐中宗封为昭容,正二品官职。这么重要的人物,千古以来,围绕她的谜题始终都没有解开。这次上官婉儿的墓的发现,会不会解开这些千古谜题。墓志的出土,能否还原1 300多年前最为真实的上官婉儿?
首先,上官婉儿与武则天的关系。据史料记载,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在唐高宗时位居宰相,因“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杀,且连累全族,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在掖庭为奴期间,在其母的精心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后来上官婉儿凭借过人的文采获得了武则天的青睐,并逐步成为武则天最为信任的人。有如此血海深仇,为何武则天还要将其留在身边?但从她们合作的27年中,一个忠心耿耿,一个信任有加,这样的结果,上官婉儿的墓中是否留有线索。
其次,上官婉儿在文学方面也颇有成就,所著诗歌很多,由于文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32首。在现存不多的诗作中,其抒怀之作《彩书怨》也广受关注:“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那么在她的墓中是否能弥补文学遗憾?考古工作者十分期待这方面的重大发现。由于史书上对上官婉儿墓没有任何记载,要想解开这些谜题只有通过墓志找线索了。那么墓志中会有答案吗?
上官婉儿墓志的解读
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四侧有线刻的十二生肖等图案。出土于甬道正中,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的长、宽均为74 cm,厚15.5 cm。划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总共有982字。上官婉儿墓志的出土,有力地印证和补充了史料。志文主要记载了上官姓氏的来源以及上官婉儿家族的情况,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叙述上官昭容祖父三代,其祖父上官仪的官职就罗列有10多个,这些和史书中记载的都差不多,而对上官婉儿的经历描述则颇为简略,主要记载了上官婉儿年13为才人(唐朝嫔妃等级,相当五品官。后提到的婕妤、昭容、昭仪均高于才人),神龙元年(公元705年)42岁册封为昭容,之后请求皇帝贬自己为婕妤,唐隆政变(公元710年)被杀,死时47岁。
墓志内容虽然不足千字,却有诸多历史颠覆。
揭秘一,先后嫁父子两皇帝,经历堪比武则天。
墓志明确记载婉儿13岁时被封为唐高宗才人,42岁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这在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也颠覆了以往的记录。也就是说,婉儿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位父子皇帝。《新唐书》记载,上官婉儿“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制作,若素构。”上官婉儿是因文采被武则天所发现和起用的,之后嫁给了武则天之子唐中宗(李显)。上官婉儿虽然是高宗才人,但推测可能是武则天指定的,为了给上官婉儿一个名份,摆脱官奴或宫人身份。
揭秘二,拼死阻止安乐公主索要“皇太女”之位。
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而是拼死阻止“皇太女”一事。墓志以详尽篇幅记载上官婉儿劝阻的过程,曾四次向唐中宗进谏,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后,最终上官婉儿采取了“请饮鸩(毒酒)而死,几至颠坠。”以死相谏。上官婉儿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之后上官婉儿多次请求降低身份,唐中宗不得不将其降为婕妤。
揭秘三,上官婉儿之死:亡身于仓卒之际。
据史书记载,公元710年,唐中宗驾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诛韦后,上官婉儿表忠不成而被杀。但墓志中记载,上官婉儿是在唐隆政变时,亡身于仓卒之际。上官婉儿的政治立场唐中宗、唐睿宗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不是韦后一伙,而李隆基则为了免除后患,在仓促之中将上官婉儿杀害,可见在当时并没有对上官婉儿进行审判或者详细调查。
揭秘四,谁安葬谁毁墓?皆因太平公主。
在墓志中记载完唐睿宗下诏安葬后,还明确记载“太平公主哀伤,遣使吊祭,赙赠五百匹,词旨绸缪”。意思是说,太平公主非常哀伤,派人去吊祭,并出钱五百匹绢,相当于今天的份子钱。五百匹绢在唐代是一大笔钱,相当于今天50万元左右的购买力。
上官婉儿死后,睿宗懦弱,太平公主权势极大,在太平公主的游说下,睿宗下诏按级别修建了上官婉儿墓。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懿淑天资、贤明神助”,并以唐睿宗的名义,为其篆刻墓志铭,还获得了“惠文”的谥号(唐代女性只有皇后和几位公主能够获得谥号)。这与同时被杀的韦皇后、安乐公主贬为庶人、悖逆庶人则是无法比的。
而墓的毁坏,也因太平公主。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次年,李隆基突然起事,赐死太平公主,下令铲平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坟墓。上官婉儿被认为是太平公主一党,在铲平武攸暨坟墓时,上官婉儿墓也因此受到牵连而被毁。毁墓的行为发起人应该是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
五大谜团仍待解
谜团一,墓志缘何未提武则天时期作为?
上官婉儿的才华在武则天时期得到了充分发挥,史书对此记载颇多。而墓志却对武则天时期的事只字未提。专家推测,这应该是有意为之的。唐朝经过武则天统治的武周时期后,恢复了李唐江山,墓志刻意回避武则天时期,是想尽力消除武周时期的影响。
谜团二,李隆基杀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为何没有阻止?
从出土的墓志中可以看出,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的关系非同一般。那么,在唐隆政变时,为何没有阻止李隆基杀婉儿呢?据推测,在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不在现场,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估计也不在预案内,太平公主并不知情。
谜团三,上官婉儿以死进谏,站在了韦后一党的对立面,为何李隆基非要致其于死地呢?
是因为李隆基把上官婉儿视为武则天时期以来,女人当政的符号性人物,而他的志向在于消灭女人干政,杀死上官婉儿主要是为了斩断太平公主的一个臂膀。所以杀死上官婉儿后不久就和太平公主激烈斗争,得胜后,在宫中大肆扶植宦官,同时压制女性。
谜团四,墓志为何人所写?
在唐代,不少墓志中都写有谁书写的墓志,而上官婉儿的墓志却只字未提,令人奇怪。有关专家推测,墓志可能是张说或者齐国公崔日用所撰写。毕竟这二人都曾是婉儿生前重用过的文人,他们都是太平公主一党。留存至今的《昭容上官氏碑》150字,就是由张说所写,而该碑的序文则是由崔日用所写。但考古人员在婉儿墓周围,却没有找到该碑。
谜团五,缘何墓志盖是昭容,墓志写婕妤?
在墓志盖上写着“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而墓志却是“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根据唐制,昭容为皇帝九嫔第二级,仅次于昭仪,正二品阶;婕妤为代世妇之一,正三品阶。考古专家介绍,上官婉儿死时,已经申请被降为婕妤,而死后不久就恢复了昭容。可见当时墓志及下葬之急促。
边坡稳定性、土石方量、扰动面积变化情况及运行初期水土保持效果、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状况及对周边造成的影响。
上官婉儿一生曲折传奇,历经三朝,从官家奴婢到唐朝的权利核心,曾经权倾朝野、风光无限,但在纵横复杂的权利斗争中最终也没摆脱牺牲品的命运!人死之后也无法得到安宁。那么,上官婉儿的骨骸究竟在哪里?或许,有一天再一次的意外发现会告诉我们更多真实的答案。
舞毒蛾
生化武器 绝地反击
许多植物在遇到害虫及其动物伤害时,体内会合成一些化学物质如生物碱、葡萄糖甙、树脂类物质和有机酸等,这些“生化武器”轻者可以使侵犯它们的昆虫中毒或断子绝孙,重者可以置昆虫于死地。“三大植物性杀虫剂”之一的除虫菊在其花朵中含有0.6%~1.3%的除虫菊素和灰菊素,除虫菊素又称除虫菊酯,是一种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当蚊虫接触之后,就会神经麻痹,中毒而亡;夹竹桃和马利筋的汁液中含有强心苷,昆虫吃了它们后会导致肌肉松弛而丧命;短叶紫杉、百日青等植物能产生蜕皮激素等物质,昆虫食用后会发育异常,早日蜕皮或无法发育成熟而繁殖下一代。
橡树叶子含有单宁酸,能与昆虫等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形成一种络合物,所以昆虫一般都不吃橡树叶。1981年,美国东海岸的橡树林里的舞毒蛾突然疯长成灾,几乎吃光了橡树叶。可到了1982年,当地的舞毒蛾却突然消声匿迹,原因就是橡树受到舞毒蛾咬食之后,重新长出的橡树叶中单宁酸的含量成倍地增长,单宁酸跟舞毒蛾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成的难于消化的络合物使舞毒蛾消化不良,结果不是病死,就是被鸟类吃掉,因此数量大减,再也威胁不了橡树林的生存了。
许多植物在遇到害虫及其他动物伤害时,不仅能用“生化武器”保护自己,还能向同类发出报警信号,甚至能向害虫的天敌和寄生虫通风报信,传递信息。如玉米遭到螟蛾的侵害时,便会发出求救信号,引来姬蜂,杀死螟蛾。这些求救和报警信号是一些易挥发的化学物质,也是一种“生化武器”。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植物抵御昆虫不仅仅只有“生化武器”一种手段,乳汁植物的叶子或茎破损后,会冒出白色乳汁状的液体,常见的夹竹桃科、大戟科、桑科以及萝藦科的马利筋都属于乳汁植物。部分植物的乳汁“有毒”,也是一种有力的反蚕食的武器。那么昆虫是不是只能束手就擒?昆虫有没有办法破解乳汁植物的这个招数呢?
乳汁被贮存在长方形的管状细胞乳汁管中,伴随着叶子的脉序。棕翅粗角跳甲是常见的一种叶甲,取食的植物有萝藦科、桑、鸡矢藤等。它们在取食时,先啃咬近叶尖的主脉,乳汁管被咬断后流出乳汁,切断点前面部分的叶子就不会再有乳汁流过,因此这部分的叶子是安全的,跳甲可以放心地食用。有时跳甲只取食无叶脉的页面组织,因此在叶的边缘留下缺刻,或在叶中间咬食一个孔洞。聪明的昆虫就这样用切断叶脉的“釜底抽薪”的计谋,破解了植物的“毒杀技”。
黄守瓜是一种取食瓜类的小甲虫,有趣的是,它在咬食瓜叶的时候,先以自己的身体为半径咬食一圈,然后再取食圈内的叶片组织,从而使叶片呈现环状食痕或圆形孔洞。这是因为黄瓜叶片中也有一种防御物质——葫芦素,低浓度的葫芦素可引诱黄守瓜取食,但植物被害后可以几十倍地提高葫芦素的浓度,抑制黄守瓜的取食。但黄守瓜也进化出相应的防御策略,即咬一圈,使植物产生的防御物质不能进入被咬断的页面圆片,从而可以放心地取食。
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植食性昆虫促进了植物防御的进化,反过来植物的防御又促进了昆虫反防御的计划,防御与反防御的斗争时刻在进行,不会停止。
黄守瓜
毒为我用 将计就计
昆虫不仅可以巧妙地避过有毒的植物,更加厉害的是,昆虫还可以“将计就计”,把本来有毒的植物汁液转化为自己的防身工具。
美国国蝶黑脉金斑蝶,俗称“帝王蝶”,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其幼虫以有毒植物马利筋为食,是一种以食毒防身的特殊技能。
马利筋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白色乳汁中含有对付动物的强心苷。马利筋与黑脉金斑蝶本来同属亚热带物种,经过漫长进化,马利筋逐渐适应了北方寒冷的气候,向北美地区发展,但是,黑脉金斑蝶无法忍受北美寒冷的冬季,于是进化出长途跋涉的能力。秋季,当马利筋枯黄时,它们大批南下;春季,当马利筋逐渐复苏时,它们又重返北方。
每年春季,黑脉金斑蝶从墨西哥迁飞回来在马利筋幼嫩的植株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从头至尾有黄、白、黑色的斑纹相间分布,颜色非常鲜明。幼虫以马利筋为食,马利筋黏稠的汁液味苦且极具毒性,所以它们仅在早期吮吸叶汁,是为了保证自身不会过量食毒。带毒的黑脉金斑蝶幼虫有了这个保护自己的秘密武器,鸟类如果咬食黑脉金斑蝶幼虫,便会产生呕吐,从此记住黑脉金斑蝶幼虫鲜明的颜色,对其敬而远之。
蚱蜢也是通过食用有毒的马利筋来保护自己,这种蚱蜢收到捕食者的攻击时,能从毒腺中射出雾状的卡拉克丁和牛角瓜苷两种强心苷成分,而这两种成分都能从马利筋植物本身提取得到。如果不让这种蚱蜢取食马利筋的话,蚱蜢喷射出的强心苷的含量会大大降低。
疯狂出击 捕食昆虫
虽然植物有些抵御昆虫的秘密武器,但毕竟只有招架之功,其实,有些植物还真的有还手之力,它们也会主动出击,把昆虫作为盘中餐,真是植物也疯狂啊。
猪笼草吃虫,全靠它奇特的叶子。叶子顶部特化为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成瓶状,好像奶瓶子一样,口上有一个盖,能开也能关,这个瓶状体就成为了捕食昆虫的工具。它不但像花瓶,而且能够放出紫罗兰的香味,瓶状体开口边缘和瓶盖复面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瓶口光滑且边缘向内卷,瓶内有半瓶子水液,待贪吃的小昆虫爬过去吃蜜时,一不小心就会滑落瓶内,被瓶底的液体淹死。猪笼草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为猪笼草自身的营养,进而得到一顿美餐。
扑蝇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从茎部生出来,像个莲座。它的叶端以中肋为界分为左右两半,像两片蚌壳能够随时开合。那“蚌壳”边上长着硬硬的刚毛,平时张开着等待昆虫,一旦昆虫落到“蚌壳”上碰到了扑蝇草叶片上的感应毛,灵敏的扑蝇草会马上闭合“蚌壳”,周围的刚毛像虎牙那样交错地扣合起来,昆虫就陷入了牢笼!扑蝇草的叶子既是扑虫的器官又是消化器官,昆虫一旦陷入了牢笼,昆虫越挣扎,叶片越夹得紧,这时叶子就会立刻分泌消化液,开始消化昆虫。
食虫植物的种类不少,据统计,全世界约有500种之多,分别属于9科21属。9个科有狸藻科、茅膏菜科、瓶子草科、双钩叶科、猪笼草科、凤梨科、捕虫木科、土瓶草科、腺毛草科。凤梨草科植物不能主动捕虫,而是利用叶片中间围成的小小水池,自身分泌一些消化液消化那些落入水池的小虫。附生在大树树干上的凤梨科植物,由于接触不到土壤,也就不能获得足够的矿质元素,包括氮、磷、钾等。因此,通过消化、吸收落入叶池的小虫来补充各种营养元素,也是这些凤梨科植物的生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