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驱动下的工业回忆
——对重庆市工业遗产利用与发展的思考

2014-03-07许海军何真玲

重庆建筑 2014年11期
关键词:遗产重庆工业

许海军,何真玲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039)

产业驱动下的工业回忆
——对重庆市工业遗产利用与发展的思考

许海军,何真玲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039)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更新,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已引起广泛重视。该文对重庆市的工业发展史、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进行了小结,并针对其特征,从产业驱动的角度下探讨了工业遗产在城市中的几种产业发展模式,以供参考。

工业建筑;城市风貌;科学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工业遗产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其城市中的工业遗产见证了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诸多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资源。工业遗产在经济转型和城市化建设中具有其重要的作用,保护和利用好包括工业遗产在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是重庆彰显城市独特风貌的重要条件[1]。

1 重庆市工业发展史概述

重庆市工业的历史文化也作为该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与该整个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1983年之前重庆的近现代工业发展史可分为四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开埠时期(1891-1936年)。随着《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的签订,1891年3月,重庆正式开埠[2]。这个时期重庆的工业主要有火柴、巢丝、棉织业、玻璃、猪鬃、电力、采煤以及冶金工业等。而火柴、缫丝等在当时占全国首要地位。

第二个时期为解放前的抗战时期(1937-1949年)。这个时期为近代工业大发展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至此,重庆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兵器、钢铁、机器、化工等重要企业也纷纷内迁至此,到1944年的2月,工业企业已达400多家,这也成为了重庆近代工业遗产的主要部分[2]。

第三个时期为“一五”、“二五”时期(1950-1963年)。在这一时期重庆的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现代经济结构初步形成。

第四个时期为“三线建设”时期(1964-1983年)。三线建设在重庆境内投资了100多个重点项目和60家重点骨干企业。这个时期工业有兵器业、电子产业、航天业、冶金业、化工业以及机械业等。

同时随着近三十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实施产业的一些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的技术改造因素,由于对工业遗产的认识不足,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一些本应被保护的工业建筑正在逐渐从人们的视野和记忆中消失[3]。

2 重庆市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根据《无锡建议》和《下塔吉尔宪章》文中的介绍,老工业建筑(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及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结合重庆工业发展历史的特征,可将出重庆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归纳成为以下5个方面。

2.1 历史价值

重庆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开埠时期、解放前的抗战时期、建国后五年计划的奠基和三线建设时期的全面发展,重庆也成为了全国的重要工业城市。重庆工业的发展历史在重庆城市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重庆工业遗产作为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利用。

2.2 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因而是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4]。重庆工业遗产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重庆城市化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于1936年建成的重庆电力炼钢厂和兵工署24厂,成为了中国机械工业的重要骨干企业,还曾为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修建立下汗马功劳。这也凸显出重庆工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3 科学技术价值

每个年代的工业建筑和设备设施都是该时代科技的反映。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科技的进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因此,科学价值也是工业遗产一个较为重要的价值方面。工业遗产中的厂房、机器和生产线作为鲜活的教材,既能帮助人们认识生产原理与工艺流程;也可以激发对工业发展的反思[5]。

2.4 经济价值

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寿命,其物质寿命通常比功能寿命长,工业类建筑表现显著。由于工业类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采用的建筑技术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结构的坚固性比较好,从而使其物质寿命延长。工业遗产的再生在激发城市空间活力、创造个性化尘世环境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6]。

2.5 艺术审美价值

由于工业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空间的特殊性,其外在形式及内部的设备设施具有一定的产业特征与艺术表现力,在视觉上能带给人们强烈的冲击。同时工业建筑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出建筑艺术发展史的风格、流派和特征,具有一定的研究和艺术价值。重庆现存的老工业建筑主要为20世纪50-70年代时期的的建筑,同时建筑形式多为平房、红色的砖、灰色的瓦,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和大跨度的钢梁结构,也有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前苏联援建时期);这都反映出该时期重庆城市建筑的风格。尤其在高度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中,对老工业建筑进行选择性的保护和修缮,同时改造周围环境,可彰显工业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为当地城市景观增色。

3 重庆市工业遗产特点评价

3.1 数量庞大,需科学评估

近代以来,重庆市作为重要工业城市,工业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例达到了30%以上。现如今的重庆城区内老工业用地上遗存了大量的老工业建筑,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遗存下来的军工企业(在现主城内),其厂区的面积达到数平方公里(如建设厂约3.2km2,特钢厂约2.4km2)。其内部集中了的工业遗存类别繁多,规横也较大。

在近年来城市更新的浪潮之下,老工业企业的搬迁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数量庞大的工业老区,亟待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来明确城市工业遗产的范畴,同时对庞杂的城市工业遗产要进行综合地的评价,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级别而选择分级再利用采取一定的途径与方法。

3.2 军工企业遗存保留完善,旅游开发的潜力较大

近年来,纯感观类的消费的已经不能满足大众旅游消费的需求,追求求知与体验的消费正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工业遗产由于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丰富的环境意向,作为新兴的旅游资源,已吸引了不少钟情于那些历久弥香的钢铁记忆的大众人群。

重庆工业重镇的地位奠定于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因此多数工矿企业跟国防和军工有着很大关系,相当比重属于当时军事机密,由于特殊产业的机密性得以完整保存至今,极大地丰富了重庆的陪都文化和抗战文化,这也将是重庆拓展城市旅游产业链的机会。在重庆遗存下来的几大老工业厂区的中,可制定一条区域性的旅游路线来连接整个都市区的工业遗产景点,同时以重钢厂和特钢厂作为核心来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地;串联城市工业发展史上的代表性经典,既可丰富城市旅游的层发,亦可以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经济和就业,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内涵。

3.3 山地层次性特征明显

山水城市作为重庆城市的特点,由于水运交通作为了早期工业的依赖,大部分老工业基地都沿江(长江和嘉陵江)分布,从而形成今天的大型企业(重钢、建设厂、嘉陵厂、特钢厂等)依山傍水、沿两江四岸地区分布的格局。同时,由于大多工业企业与军事机密有关,在设计时遵循“进山、进洞、隐蔽”的方针下,厂区在地上地下还呈现多维布局的特点。针对工业区建筑具有的特点(如强度不高、依山傍水),采取局部厂区拓展滨水空间的方式,既保证文脉的传承下强化山地特色景观,使工业要素与山水景观相结合,营造出新的城市活力带,又不失为对工业遗产对山城文脉的一种呼应。

3.4 整体性更新胜于本体保护

重庆城区传统工业企业大多数是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进行规划,其工业用地的占地面积比较大,有着独立的文通体系与功能布局特点,与该城市中的城市等级的交通体系联系脱节或者不够紧密。同时城市的功能区也被其巨大的占地面积割裂开来,从而形成了城市的肿瘤性地段。因此,工业遗产本身的保护固然重要,但因其孕育发展于城市,通过有机再生的利用方式将其重新回归到城市的功能布局与空间组织当中。工业遗产在保护与再利用的改造过程中应使得功能块与城市的空间能够很好地结合,保护与再利用改造将会为城市整体功能的完善提供机遇,从而优化城市功能,呼应重庆“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布局特点。

4 重庆市工业遗产利用发展的产业化模式探讨

对于重庆市工业遗产的利用与发展,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产业化模式,围绕工业遗产的主题,利用原有的历史建筑资源改造为有特色的公共项目,依托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或是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激发市场潜力与城市活力,使其重新成为城市中的热土。其中,按照利用功能的不同主要有以下集中产业模式[7]。

4.1 博物馆展览模式

利用工业厂房改造为展示原工厂和行业的历史、技术价值的场所是较普遍的方式。通常小空间的历史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或陈列室,大空间的厂房改造为全市或者行业综合性博物馆。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和技术美学特征的可移动的工业遗产,包括非物质遗产,可采用博物馆展览模式,其他工业遗产地遗留的各种工业设备、文史档案等可以在此展出,从而对有价值的工业文化信息加以保留作为后人探询这段历史的依据。例:泰德现代艺术馆是英国国立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原是泰晤士河岸边发电厂(Bankside Power Station),现馆内有马蒂斯(Matisse)和毕加索(Picasso)的代表作品,还有其他的一些当代艺术品、行为和装置等(图1)。

4.2 景观公园模式

图1 泰德现代艺术馆

对于工业价值高,需要大面积保护的工业遗产,适合采取景观公园再利用模式,利用工业遗产地作城市开敞空间是较好的方式,改善了城市环境。景观公园可以将工业建筑群及周边的环境整体进行保护与利用,创造和设计出现代感强,记录和体现过去的空间形态,同时融入新的形式和植入新的功能,创造一个具有浓厚工业文化气息的景观公园,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城市开放空间,对遗留工业设施和地貌景观进行艺术加工与再创造。利用工业标志等作为城市新的地标,对场地的工业元素进行保护和利用,使场地环境具有工业文化的意味,在城市的街头绿地或小区中,艺术处理后的工业构筑物,如烟囱、铁轨、吊车或者厂房的一榀框架等都是工业景观塑造的素材。这是广泛采用的景观利用模式。例: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北杜伊斯堡旧钢铁厂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Duisburg),原为著名的蒂森(Thyssen)钢铁公司所在地,是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图2)。

图2 德国蒂森钢铁厂改造为景观公园

4.3 文化创意商业模式

对于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比较优越的工业建筑和厂区,其厂房空间高大,利用的经济价值比较高,有多种商业利用方法。在工业区整体更新保护中多采用文化创意产业模式,同时这种模式也是避免城市中心区的产业空心化的有效措施,发展都市工业园良好的途径。

2009年开始,重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重点发展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广告会展、网络服务等文化产业。如在重钢厂、长安厂、九龙坡发电厂和特钢嘉陵厂等工业遗产集中、有历史积淀的老工业区搬迁后非常适合将部分用地用作发展创意产业园区。同时,由于重庆的老工业区基本上分布在缺乏宜居的城市环境及公共服务设施的主城两江四岸地区,对其宜采取以人文和环境为主导的综合性开发模式。在沿江工业遗产地以重大公共服务文化项目带动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提升其都市文化、休闲功能。例:杨浦滨江创意产业园成为改造滨江地带老工业区再利用的成功案例。因为,上海杨浦区是老工业区,滨江地带大量工厂停产,杨浦区面临产业转型,杨浦区提出了打造“创意杨浦”的规划目标,制定滨江国际创意城的规划。该产业园利用1923年美国GE公司兴建的当时亚洲最大的电气工厂改建形成,立足保护滨江工业建筑遗产,充分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规划为集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影像设计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图3)。

图3 杨浦滨江创意园

4.4 旅游景点模式

工业旅游发展模式通常是对于地处偏远的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而采取的一种模式。较完整地保留工厂的原来格局和风貌,进行公园景观打造,保留较突出工业文化标志性特征的建筑构筑物、设备,保护性再利用工业厂区原有的机器设备、厂房建筑,展示工业的历史生产特征,形成具有独特观光功能和教育意义的休闲文化旅游景点。例: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关税同盟矿井地处杜塞尔多夫市郊,方圆5公里范围的原厂区整体保留再利用为鲁尔地区工业旅游重要的景点,在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后,吸引了世界各地上百万的游客[8](图4)。

旅游业需要有特色的项目和产品来支持,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对于工业遗产的旅游模式的改造不是将观光旅游模式与工业遗产简单的组合,而是把早期用于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场所、建筑和景观等工业遗产与旅游发展等因素有机结合,使游客在观光和游览中得到科学知识、爱国主义教育和身心的愉悦。保护性利用工业遗产要注重保护工业技术的特征,展示工业生产的工艺美学和技术魅力,如展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枪炮是如何制造的过程,这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不同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参观、考察。工业遗产的旅游模式保护利用是文化遗产旅游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其他旅游资源补充。旅游项目的开发需要与周边区域旅游系统相结合,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需要形成规模的优势和轰动的效应,同时也要与市场开发联合、资源的补充和组合包装旅游线路从而实现区域旅游的整体优势。

图4 德国鲁尔工业区

以上几种工业遗产利用模式不具有排他性,每个遗产地根据自身及环境特点可能采用一种或多种利用模式。采取利用模式,要根据当时当地经济社会因素的现实状况。同时也尽可能为今后找到更适合的利用方式留有空间和余地。

5 结语

《下塔吉尔宪章》突出强调了工业遗产的认定和抢救性整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各国必须对其需要为后代保留下来的工业遗迹予以认定、记录和保护”[9]。由此可见保护工业遗产迫在眉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还需要政府和规划主管部门积极响应,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等;才能使重庆工业遗产的经济、科技、社会和艺术价值得到更清晰的展现,从而给我们留下产业驱动下的回忆。

[1]张风琦.开发、利用重庆市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7):1-4.

[2]周勇.重庆通史(近代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3-10.

[3]金风君.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85-301.

[4]俞孔坚.方跪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J].建筑学报,2006,08):12-15.

[5]刘翔.工业遗产的认定及价值构成[J].滨州学院学报,2009(8):61-64.

[6]陈纲.钟宜.绿色理念下的工业遗产再生[J].室内设计,2012,27(12):27.

[7]许东风.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D].重庆:重庆大学,2012.

[8]Wiendu Nuryanti.Heritage and Postmodern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J].1996(2):249-260.

[9]尤宝铭.西北地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中国博物馆,2007(3).

责任编辑:孙苏

Industrial Memories under Industrial Driving

With the increasing urban development and upgrading,th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has drawn wide concern.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and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presents seve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s for industrial heritage under the aspect of industrial driving.

Chongqing;industrial heritage;using and development;driving industry

TU832.5+3

A

1671-9107(2014)11-008-04

10.3969/j.issn.1671-9107.2014.11.008

2014-10-20

许海军(1990-),男,重庆人,本科,助理建筑师,主要从事建筑方案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遗产重庆工业
重庆客APP
遗产怎么分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工业人
千万遗产
在这里看重庆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