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

2014-03-07熊建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根治性肾癌肾功能

熊建荣

保留肾单位的肾癌手术

熊建荣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2例患者经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术后给予患者为期2年的随访,本组42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死亡,占2.38%,1例患者在术后12个月后发生局部复发现象,占2.38%,给予其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发生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现象,占4.76%。结论 给予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适于低分期小肾癌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保留肾单位;肾癌;安全性

为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提高肾癌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42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男27例,女15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48.3岁;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8例患者为双侧肾癌,10例患者为孤立肾肾癌,11例患者为对侧肾有病变或潜在功能损害的肾癌,13例患者为对侧肾正常的肾癌。本组42例患者均经泌尿系B超检查发现肾脏肿瘤,其中16例患者伴有血尿症状,13例患者伴有腰痛症状,2例患者同时伴有血尿及腰痛症状,11例患者无症状。肿瘤直径最短为13.0 mm,最长为78 mm,平均33.2 mm;肿瘤部位:14例患者为肾上极,16例患者为肾中部,11例患者为肾下极。术前42例患者均行B超、CT、IVP检查,无一例患者发生下腔静脉瘤栓及肾静脉瘤栓现象,且无一例患者发生远处器官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现象。

1.2 方法 本组42例患者均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其中8例双侧肾癌患者采用经腹途径切口,另34例患者均行经腰腹部第十一肋间切口。在患者肾周脂肪外游离肾脏及肾动静脉,同时对患者肾肿瘤表面的脂肪组织进行保留。对于肿瘤直径<40 mm且术前检查假包膜完整的患者给予肿瘤剜除术治疗,即利用尖刀在患者肿瘤周围10 mm部委将肾纤维囊切开,并在肿瘤假包膜10 mm处将肾脏正常组织切开,剜除肿瘤及其表面的脂肪组织。对于术前检查包膜不完整的患者及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则应给予其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即在距离肿瘤边缘10~15 mm的位置切除肿瘤及部分正常肾脏组织。术中尽可能通过手握压迫方式进行止血,通常无需阻断肾血管。如果需要阻断肾动脉,应在阻断前5~10 min给予患者浓度为20%的甘露醇静脉输入治疗,从而避免缺血性肾损害现象发生;阻断肾蒂时间应控制20 min内。止血后利用2-0号可吸收线进行间断褥式缝合,并利用周围脂肪对创面进行覆盖。

2 结果

本组42例患者经保留肾单位治疗均取得成功,患者肿瘤切除时间最短为4 min,最长为28 min,平均15.9 min;术中出血量最小为100 ml,最大为400 ml,平均239.9 ml,无一例患者需输血。术后经病理学检查发现本组42例患者中28例患者为肾透明细胞癌,12例患者为颗粒细胞癌,2例患者为混合细胞癌。患者手术切缘活检均呈阴性。肿瘤病理分期:26例患者为T1,16例患者为T2期。术后42例患者均行常规放置引流管治疗,引流量最小为150 ml,最大为700 ml,术后3~7 d拔除引流管。本组42例患者均未发生尿路感染、尿瘘、大出血等症状。术后42例患者均获得为其两年的随访,其中1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死亡,占2.38%,1例患者在术后12个月后发生局部复发现象,占2.38%,给予其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发生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现象,占4.76%,无需针对性处理,一个月后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肾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泌尿外科恶性肿瘤,其占据了全部成人恶性肿瘤的3%左右,占据了肾肿瘤的75%~78%左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1]。临床上通常将肾癌根治术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患者对保留肾功能的需求,保留肾单位手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阶段临床上认为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主要适应证为以下三点:①绝对适应证,即患者伴有双肾癌及因解剖因素或功能因素行根治性治疗后需长时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癌患者;②相对适应证,即由于肾病、先天性畸形等原因造成肾功能障碍患者,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炎等疾病的肾癌患者;③选择性适应证,即对侧肾功能正常的早期患者,肿瘤直径满足切缘需要的肾癌患者[2]。然而该治疗方式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相关调查表明该手术方式的局部复发率高达4%~10%[3]。因此,临床上行保留肾单位治疗肾癌时不仅要加强对患者选择的重视,同时还应加强对手术操作的重视,确保止血的彻底性,并且要认真对肾集合系统进行缝合,从而预防或减少肾缺血性损伤现象发生,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术后随访的重视,嘱咐患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本次研究表明本组42例患者经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均成功,术后随访2年,本组42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死亡,1例患者在术后12个月后发生局部复发现象,给予其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发生暂时性肾功能不全现象。这就说明给予肾癌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适于低分期小肾癌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1] 迟强.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双肾细胞癌十例临床分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6(22):190-192.

[2] 王林辉.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分析(附98例报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8(10):221-222.

[3] 朱宇狄.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分析.现代实用医学,2011,7(3):154-155.

467000河南平顶山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

猜你喜欢

根治性肾癌肾功能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自噬与肾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式两种肾根治性切除术疗效对比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VEGF165b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