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30例临床分析
2014-03-07王渝娟
王渝娟
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30例临床分析
王渝娟
目的 应用血液灌流吸附清除毒物,以达到净化血液及挽救急性中毒患者生命的目的。方法 对30例急性中毒患者在洗胃导泻、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方法,清除游离毒物。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死亡2例。结论 血液灌流是治疗急性中毒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
急性中毒;血液灌流;临床分析
血液灌流(HP)通过吸附原理,将循环中有毒物质迅速清除,已在各种中毒抢救中得到广泛应用[1]。现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自2010年1月至今,应用血液灌流方法抢救各类急性中毒患者30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大致将中毒分类如下,并设同类对照组。
1.1 镇静安眠药中毒 灌流组12例,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14~60岁,平均年龄36岁;对照组10例,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34岁,主要表现为意识不清、昏迷。
1.2 有机磷农药中毒 灌流组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在15~65岁,平均年龄35岁;对照组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2岁,均为重度中毒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道大量分泌物、胆碱酯酶明显下降至30%以下。
1.3 鼠药中毒 灌流组8例,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32岁;对照组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31岁,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抽搐、急性肝功能损伤。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抢救治疗,包括洗胃导泻、应用解毒剂、对症支持治疗等;而灌流组在综合抢救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利用血液灌流器(碳灌)连接到动静管道之间,先用5%葡萄糖液500 ml预冲管道,再用含肝素的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充分湿化吸附剂,排出气泡后接上患者穿刺的血管通路,灌流动力为血泵,血流量为150~200 ml,每次持续时间为2 h,灌流过程中使用肝素抗凝,部分患者需多次行血液灌流。
3 结果
3.1 镇静安眠药中毒 灌流组12例患者全部治愈,对照组中患者死亡1例,灌流组比对照组患者清醒时间缩短3~6 h。
3.2 有机磷农药中毒 灌流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灌流组平均治疗时间3~6 d,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5~7 d。
3.3 鼠药中毒 灌流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灌流组平均治疗时间3~7 d,对照组治疗时间5~10 d。
4 讨论
血液灌流用于药物或毒物中毒,它能直接从血液中清除毒物,迅速降低血液中的毒物浓度,防止体内主要脏器的继续摄取,主要适用于:①药物和毒物引起中毒,中毒量大,经一般解毒治疗效果不佳;②不明药物引起中毒的患者,血液灌流能直接清除脂溶性或水溶性物质,以及易与蛋白结合的物质,血液灌流2 h吸附剂表面接近饱和,血浆清除率降低,有些中毒量大的患者,需要多次血液灌流[2]。
在血液灌流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尽早进行灌流,一般认为中毒6 h内选择血液灌流效果最佳,但24 h内不应放弃血液灌流治疗,经首次血液灌流治疗后,依患者具体情况可考虑再次进行血液灌流,提高疗效[3];②血液灌流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认真监测灌流的各项参数,注意空气栓塞等并发症[4];③预防低血压,因血液灌流时体外循环血量约200 ml,加上呕吐、洗胃、导泻等体液流失,可引起低血压发生;④血液灌流治疗中需使用肝素,防止血液凝固,所以如肝素过量易引起出血,必要时可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⑤因炭肾中的活性炭吸附葡萄糖,而出现低血糖反应,所以治疗前应用葡萄糖预防炭肾。
总之,血液灌流对于急性中毒的治疗,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尤其对无特效解毒药物的毒物中毒,值得在急诊工作中大力推广。
[1] 孙玉分.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中毒.中国临床医学,2004,11(3):364-365.
[2] 于笑霞,韩和平,李培新,等.急性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综合征的疗效研究.中国危重急救医学,2006,18(1):54-55.
[3] 陈芝,王汉斌,杨江,等.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04,43(80):611-613.
[4] 蔡建伟,毛文香.血液灌流抢救毒鼠药中毒临床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5,10(10):1054.
666100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