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计划的岗位培训在重症医学科床头交接班的应用
2014-03-07董玉红杨凤涛金亚
董玉红,杨凤涛,金亚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有计划的岗位培训在重症医学科床头交接班的应用
董玉红,杨凤涛,金亚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床旁护理交接流程的培训方法及实施效果,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提高责任护士护理质量。方法把重症医学科床旁护理交接流程定为重症医学科护士岗位培训内容,运用有计划的岗位培训方法,制作重症医学科床旁护理交接模块组织培训,使护士掌握培训后的交接流程;应用于临床实践,对有计划的岗位培训后重症医学科床头交接班交接流程用相关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有计划的岗位培训后重症医学科床头交接班交接流程,专项质量检查对交接环节中部分项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交接工作的质量检查评分由(3.90±0.85)分提高到(4.47±0.90)分(P<0.05);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评分由(3.90±0.85)分提高到(4.47±0.90)分(P<0.05)。结论有计划的岗位培训在重症医学科床头交接班的应用可以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的质量。
床旁交接;流程优化;护理服务
重症医学科是收治危重患者的临床科室,由于病情复杂,给临床护理增加了难度,按照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护理质量保证模式中高量性、有问题倾向的重要护理面的选择原则,交接过程属于关键护理项目,将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我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交接班进行质量检查发现,现有床旁交接流程不能满足重症医学科护理交接,存在有交接漏项。本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制作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床旁护理交接模块,实施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现有我院重症医学科床位20张,护士30人。男性3人、女性27人,年龄22~42岁,学历大专25人,本科5人;职称:护士23人,主管护师7人。病区实施每班8小时工作制,正式护理交接每日三次。
1.2 方法
1.2.1 有计划的培训护理床旁交接方法。(1)成立培训小组。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及一名质控护士组成。小组成员负责评估原有交接流程,参照有计划岗位培训要求制作护理交接模块,选择两名带教能力强的责任护士试用床旁交接模板,不断完善模板,考核合格后并确定这两名责任护士为带教教师,其余责任护士为学员。准备培训资料及方法:由带教教师按照模板我说一遍,我做一遍,你(学员)说一遍,你做一遍,教师提出不足,学员继续学习,考核小组考核合格为培训成功。护理质量考核小组记录运行状态,对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每月反馈。
(2)对原有交接班流程评估,查找不足。设计重症医学科护理床旁交接流程现状调查表,包括护士的满意度,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按“从无、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赋予 1~5分。采用参与性观察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现有床头交接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交接前的准备,交接形式、内容、要求及评价反馈,结合护士的需求及工作质量要求进行问卷设计。向本病房30名护士发放调查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患者、护士的非正式访谈意见整理出问题。
表1 有计划的培训前、后患者对床旁交接质量调查表
(3)制作重症医学科交接班模板。①制作接班前应准备的内容模板,包括接班和到达病人穿床旁具体时间,查看病区环境、护理记录单、病例交班者应掌握患者现有状况全部内容;②制定交接项目和内容指引,两条线指引,第一条线:从上到下指引,上看监护内容,如患者监护报警线的设置及报警情况;平看,呼吸机面板参数及报警设置和患者实际情况;输液泵液体输入情况;下看,各种管路引流情况。第二条线:按照各系统从上到下指引,神经、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交接。依据以上内容定出交接项目。③制作交接的流程模板和要求;④交班形式先床旁交接班后集体交接,缩短集体交接时间;⑤交接时人员位置:交、接班者分别站于患者两侧,护士长站于床尾;⑥制定交接班质量评价标准,质控质量是否达标,每周进行交接班质量反馈,每月上报护理部,必要时随时反馈,持续改进。
1.2.2 评价方法。护士对有计划地培训床头交接班的评价:培训后采用自行设计的床旁交接质量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向本病房 30名护士发放调查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 100%。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 Excel 2003 软件录入数据,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有计划的培训前、后患者对床旁交接质量调查见表 1。
3 讨论
培训后的重症医学科床旁交接模块的建立,有助于护士流程化的交接。模块是在充分调研了培训前重症医学科床旁交接班的不足而建立的,有针对性地改进问题。模块规定,从上到下两条线的指引,对患者安全交接项目有了明确的规定,使护士有据可依,质控者有据可查。准备培训资料及带教教师,提高护士带教方法及效果,书面资料和带教老师言传身教相结合,使教学更加科学化,发放合格交接视频供护士学习,使护士可以反复看到正确的交接流程,可以继续学习。护理质量考核小组记录运行状态,对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每月反馈,可以使培训后的护理交接班得以持久的落实,并不断完善。
[1]叶文琴, 朱建英. 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88.
[2]徐剑鸥, 顾则娟, 张镇静, 等. 护理流程设计原则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6): 381-385.
G726
B
1674-9308(2014)02-010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