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
2014-03-07吴万丰刘新文
吴万丰 刘新文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株洲412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
吴万丰 刘新文*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株洲412000)
目的探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改善患者症状,改善病理组织学变化,清除HP等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HP感染的胃阴亏虚型CAG患者9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疗程28天。对照组予标准三联疗法抗HP治疗10天,10天后改其他辅助治疗至28天疗程结束。辅助治疗药物两组基本一致。停药后一个月行胃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复查。结果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89.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病理组织学比较:治疗组胃粘膜萎缩改善率为80.43%,优于对照组(P<0.05)。③HP清除率比较:治疗组HP根除率为69.5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P清除组其胃粘膜萎缩病理学改善总有效率为78.26%,明显优于HP持续感染组(P<0.01)。结论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治疗HP感染的胃阴亏虚型CAG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其病理组织学变化,较好的清除HP并防止其复发。
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胃阴亏虚证;一贯煎;芍药甘草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或伴有肠上皮化生为特征的慢性炎症,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胃癌高发地区发病率较高[1-2]。有报道CAG每年的癌变率为0.5%~1%[3],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CAG,防止其向胃癌转化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幽门螺旋杆菌(HP)在慢性胃炎中作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发现CAG患者中并发HP感染率较高,同时发现HP在CAG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4]。大量文献均表明根除HP后胃炎活动性减轻或消失,可阻断或延缓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以部分逆转[5]。
根据CAG的发病机理,本虚主要是脾气虚和胃阴虚,因此,胃阴亏虚型为临床较为常见且非常重要的一种证型[6-7]。本研究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合并HP感染的胃阴亏虚型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探讨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改善病理组织学变化及清除HP感染等方面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2例均为本院消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者,CAG病理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慢性胃炎上海共识[3],HP感染参考《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共识意见(2003·中国)》[8]。胃阴亏虚证诊断标准参考2002年版《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及2009年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6]。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6.3岁;病程6个月至22年。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37.1岁;病程6个月至2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10]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2次/天,连用10天。10天后改辅助治疗: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铝碳酸镁咀嚼片0.5g,1次/天,治疗至28天疗程结束。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生地黄20g,沙参15g,麦冬15g,枸杞子12g,川楝子6g,芍药20g,生甘草6g,黄连10g,制大黄5g,山楂10g,当归10g,丹参15g,三七6g,木香6g,砂仁6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由本院煎药房统一煎药,以水浸泡30分钟,加热煎煮两次混合,分两次早晚热服,每日一剂。
1.2.3一般治疗两组均28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1个月后行胃镜、病理及HP复查。
1.3疗效判定标准
1.3.1临床症状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中的有关规定制订。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1.3.2病理组织活检萎缩程度疗效判断标准萎缩程度以胃固有腺体减少各1/3来计算[11]。轻度:固有腺体数减少不超过原有腺体的1/3;中度:固有腺体数减少介于原有腺体的1/3~2/3;重度:固有腺体数减少超过2/3,仅残留少数腺体,甚至完全消失。临床痊愈:病理组织活检提示萎缩消失。有效:胃镜下腺体萎缩减轻达1~2个级度以上(含1个级度)。无效:胃镜下腺体萎缩无改善。
1.3.3 HP感染疗效判断标准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分别查14C尿素酶呼气试验及胃镜下组织学,转阴者提示有效,否则无效。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差别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萎缩病理改变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胃黏膜萎缩治疗前后总疗效比较(n,%)
2.3不同程度胃黏膜萎缩治病理改变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程度胃黏膜萎缩病理改变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2.4两组患者HP清除率见表4。
表4 疗程结束后12周HP清除情况比较(n,%)
2.5 HP清除情况与胃黏膜萎缩病理改变情况比较见表5。
表5 HP清除情况与胃黏膜萎缩病理改变情况比较(n,%)
3 讨论
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长期以来认为CAG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2]。大量文献显示,HP感染为CAG的发病原因[4-5],且与CAG活动性改变及反复难愈有关。及时清除HP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必要疗法。目前多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三联疗法加铋剂)治疗,对纳差、胃胀、腹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存在一定的局限;且HP虽已清除,但仍有胃脘不适等症状,特别是其耐药性有升高趋势,存在患者临床症状易反复的缺点[13]。同时,对于CAG的治疗,大多数药物只是单纯的对症治疗,对于胃黏膜萎缩等病理变化,目前认为轻、中度尚有可能缓解,甚至逆转,但是疗效较差;对于重度的病变,则是无法逆转的。
CAG可归属于中医“胃痞”、“虚痞”、“痞满”、“胃痛”、“嘈杂”等病范畴。本病的病位在胃,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可涉及肝、胆、肾等脏腑。该病主要与情志失和、饮食不调、外邪犯胃、药物所伤以及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等多种因素有关。上述病因损脾伤胃,致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久之则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是脾气虚和胃阴虚[7],病机关键在脾胃虚弱,瘀血内阻,瘀阻胃络可使胃黏膜腺体血运障碍,营养匮乏,促使本病的发生及腺体萎缩加重,甚至恶变[14]。
本方中以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为主方,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及大量临床研究选用部分药物所组成。一贯煎出自清代医家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实由固本丸、集灵膏二方加减衍化而成,功在滋阴疏肝,主治阴虚肝郁证。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药,益肾养肝,滋水涵木。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当归养血补肝,且养血之中有调血之能,补肝之中寓疏达之力,同为臣药。佐以北沙参、麦冬养阴生津,润燥止渴,清金益胃;川楝子苦寒,疏肝泄热,行气止痛,配入大队甘寒滋阴养血药之中,既无苦燥伤阴之弊,又可泄肝火而平横逆,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而阴血渐复,肝气得疏而诸痛自除。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全方由芍药和甘草两味药组成,有酸甘养阴,缓急止痛之功。两方合用共奏疏肝养阴和胃之功。另外,方中加用黄连清热燥湿、制大黄清热利湿,二药共治中焦湿热;女贞子、墨旱莲二药合用,取意二至丸,功在补益肝肾,滋阴养血;丹参、三七活血化瘀;山楂行气化瘀、消食化积;木香行气止痛;砂仁归脾胃经,能化湿行气,善治中焦气滞湿停。全方十七味药合用,在疏肝和胃、益气养阴的基础上,兼顾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清热化湿等多方面。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本方组成各药在清除HP感染,抗氧化,抗衰老,改善胃黏膜微循环,保护胃黏膜等各方面发挥不同的疗效,对治疗CAG发挥积极作用。如生地黄水提取物能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组织的破坏[15]。白芍中白芍总甙对氧自由基和氢氧基有清除作用,具有抗氧化及膜保护作用[16]。黄连、制大黄、山楂药理研究均证实有较好的抗HP作用,其疗效甚至超过部分抗菌药物[17]。三七除具有活血作用外,另证实具有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18]。丹参可使微循环血流量显著增加,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加,其水溶液对乙醇急性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此与其增加胃黏膜防御功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19]。另外,墨旱莲、女贞子亦具有抗氧化等作用[20]。
本研究表明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结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胃阴亏虚型CAG疗效显著,对胃黏膜萎缩的改善及HP清除率均明显提高,因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FERLAY J,BRAY F,PISANI P,et al.GLOBOCAN 2002:Cancer Incidence,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Worldwide.IARC Cancer Base No 5 version 2.0.Lyon:IARCPress,2004.
[2]LAIMAS J,AUDRIUS I,DAINIUS J,et al.Precancerous gastric conditions in high Helicobacter pylori prevalence areas:comparions between Eastern European(Lithuanian,Latvian)and Asian(Taiwanese)patients[J].Medicina(Kaunas),2007,43:623-629.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C].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3.
[4]UEMURA N,OKAMOTOS,YAMAMOTO S,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J].N Engl J Med,2001,345:784-789.
[5]YOKATA S,AMANO K,FUJI N.Comparison of serum antibody to Helicobacter pylori lipopolysaccharides,Cag A,Vac A and partially purified cellular extracts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J].FEMS Microbio Lett,2000,185:193-198.
[6]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8(5):345-349.
[7]王凤云,唐旭东,姚乃礼.论胃肠疾病与调畅气机[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3):20-21.
[8]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2003·中国)[J].北京:中华医学杂志,2004,84(6):522-523.
[9]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
[10]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第四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6):358-363.
[1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天津)[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3):172-177.
[12]The Eurohepygast Study Group.Risk factors for atrophic chronic gastritis in a European population:results of the Eurohepygast study[J].Gut,2002,50:779-785.
[13]崔宴医,丁云东.西药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20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7):51.
[14]李克强,殷西道,韦晓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4(4):23.
[15]刘卫欣,卢兖伟,杜海涛,等.地黄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36(4):277-280.
[16]Jin YS,Xuan YH,Jin YZ,Chen ML,Tao J.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herbaceous peony flower extracts[J].Asian JChem,2013,25(7):3835-3838.
[17]陈波华,邢洪君,张影,等.黄连等中药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医药,1996,9(2):115.
[18]周小玲,李永伟,李逢春,等.三七总皂甙对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3):26.
[19]黄梅芳,邓长生,易秀云.丹参对实验性急性乙醇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6,16(2):82
[20]张振明,蔡曦光,葛斌,等.女贞子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药师,2005,8(6):489.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7.041
:1672-2779(2014)-07-0057-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卢 蔚
2013-12-09)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