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石1例

2014-03-07胡海芳赵丽煊何海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鼻道外源性鼻咽

胡海芳 赵丽煊 何海容

·病例报告·

鼻石1例

胡海芳 赵丽煊 何海容

资料 患者女性,44岁。因左侧鼻塞伴嗅觉减退进行性加重6年,于2013年1月22日来我院就诊。鼻窦CT检查显示:左侧中鼻道内长条形高密度钙化影,大部分突入鼻咽腔,呈圆环形改变,并与咽后左侧壁粘连,左侧上颌窦黏膜增厚(图1)。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居中,黏膜充血,鼻甲大小正常;右侧鼻道通畅;左侧总鼻道中后段见黄褐色不规则块状物,表面粗糙,触之质硬如砂石;左侧鼻咽部暴露不清。患者否认异物摄入史,无鼻出血、头痛等不适症状。初步诊断:左侧鼻腔异物、鼻石可能。在局部麻醉鼻内镜下行左鼻腔异物取出术。术中见左侧总鼻道中后段黄褐色不规则异物,大小约2.5 cm×2.0 cm×3.0 cm,触之硬如石块,表面粗糙,钳夹时后端有牵拉感,并涌出脓性分泌物,有臭味,用吸引器吸尽脓性分泌物。用息肉钳将异物逐步钳碎成粗泥沙样,将碎块经前鼻孔分数次钳出。异物外周砂石呈同心圆包裹,中间核心质如软絮状物。鼻内镜下见异物嵌顿处局部黏膜糜烂,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无残留异物,鼻咽部结构清晰;充分止血后采用膨胀海绵填塞左侧鼻腔,24 h后取出。术后予抗炎、止血、消肿等治疗,第3、5天分别行鼻腔冲洗,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检查:苏木素-伊红染色,仅见破坏的红细胞,无其他组织(图2)。术后1周、半个月及1个月分别行鼻内镜复查,鼻腔黏膜恢复好,至今未见复发。

图1. 鼻部CT水平位,左侧鼻道近鼻咽部一高密度影

讨论 鼻石是一种鼻腔少见病,多为单侧。它以细小异物为核心,鼻腔分泌物、泪液或炎性渗出物中经浓缩分解出的多种无机盐类(如碳酸钙、磷酸钙、磷酸铵、氯化钠及镁盐等)逐渐沉积于小异物表面,日久形成鼻石[1]。此病的发病病因尚不清楚,但与鼻腔黏膜纤毛运动功能障碍有关。鼻石形成的诱因包括鼻分泌物阻塞和淤积、急慢性炎症、钙镁等无机盐的沉积、气流以及细菌的酶性反应、形成时间等。鼻腔异物根据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异物为鼻出血时的血凝块、干痂、坏死骨片及异位牙齿等自体组织代谢、分泌的产物;外源性是因纸团、石块、木屑、玻璃、饭粒等体外异物进入鼻腔长期存留。以内源性异物为核心者,称为真性鼻石;以外源性异物为核心者,称为假性鼻石。临床上以假性鼻石较为多见。本例患者有肉眼可见的絮状物鼻石核心,追问病史,该患者有经常用卫生纸卷塞入鼻孔清洁鼻腔的习惯,推测该鼻石为外源性的纸屑。本例患者病程已有6年余,且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述症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清理干净鼻腔分泌物后可做出直观诊断。鼻部X线、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协助明确鼻石范围。鼻石的CT典型表现为核心为低密度影,周围环绕高密度影,CT值>1 000 HU,形态不一,边缘毛糙;但鼻石核心有时因时间长久而发生变质,形成无核鼻石,CT表现为均匀高密度影。鼻石应与鼻腔异物、骨的良恶性肿瘤及真菌等鉴别。鼻石少见,故耳鼻喉科医师要提高警惕,当患者鼻部出现单侧逐渐加重的鼻阻塞、脓性鼻分泌物增多伴有臭味、鼻腔出血等症状时要高度怀疑鼻石症。

图2. 病理报告:苏木素-伊红染色,仅见破坏的红细胞,无其他组织

[1] 韩德民.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M].2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42-243.

(本文编辑 杨美琴)

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五官科 乌鲁木齐 830023

胡海芳(Email:hhftong@163.com)

2013-08-01)

猜你喜欢

鼻道外源性鼻咽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鼻出血鼻内镜下精准治疗与传统填塞治疗效果比较
止血镇痛胶囊对外源性雌激素干预下未成年雌性大鼠卵巢和子宫的影响
经鼻胃镜检查86例临床分析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1949年以前复旦大学的党组织沿革及特点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高职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
鼻咽顶后壁增厚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