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通古今流派跨南北

2014-03-07

科学之友 2014年1期
关键词:内画京派鼻烟壶

人物通古今流派跨南北

内画艺术发展的璀璨长河中,留下了不少名家先辈的光彩足迹。早在清代即有了声名显赫的内画“清四家”,作为内画掌门,为中华绝艺开辟了历史先河。伴随着画艺在地域维度上的拓展普及与其在技艺风格上的推陈出新,各具特色的四大内画流派先后诞生,它们分别是古朴浑厚的“京派”、秀逸飘洒“鲁派”、刻画细腻的“冀派”和华丽轻盈的“粤派”。

灵魂人物:内画“清四家”

周乐元:清晚期人。作品题材广泛,擅长写意花鸟,山水则以鼓染为主。作品色彩喜用浅蓝,又点缀以红、橘黄、绿、白等色,淡雅、鲜明。擅行书,笔墨饱满圆润,笔法清秀挺拔,《金鱼荷花》内画壶为其传世佳作。

马少宣:清晚期人。其内画以人物居多,书法仿欧体,尤擅谭鑫培扮演的京剧角色,以及古典历史人物,作品曾在1915年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名誉奖。

叶仲三:生于光绪年间,堂号“杏林斋”,作品有别于周乐元的雄浑古朴和马少宣的清新雅致,以雅俗共赏著称于世。常以《三国志》《红楼梦》《聊斋志异》《封神榜》中的人物为作品内容。

丁二仲:本名丁尚庾,江苏南通人。早年居住北京,以画鼻烟壶谋生,后定居南京。他不仅是清末京派内画的代表人物,同时还精于治印和竹刻。

京派内画

京派内画的一大特色即用料考究,多以贵重的水晶、茶晶、发晶、玛瑙为原料,轻易不用玻璃,以免创作时两者手感差别太大,玻璃轻浮而水晶持重;然而,完成精致内画的勾笔,其原料与制作又极为简单,将烤肉串吃剩下的竹签削细削尖后,再用酒精灯烘烤,直至尖部软化弯曲到合适角度即可;至于所用墨汁与颜料,与一般绘画并无异处。京派内画皆为工笔作品,用笔要求细致入微、一气呵成,而且眼力极好,譬如一幅反映“老妻折纸画棋盘,稚子弯针做钓钩”的画作,廊下小童折成的鱼钩竟然要用放大镜才能一辨其貌,而且用笔转折处并不生硬。

鼻烟壶京派画大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内画作品具有很强的“文人味”,内涵深远,意境无穷,笔力严谨,画风苍劲有力,其最早出现在嘉庆年间,因工艺卓绝而自成一派。第一代内画名家为岭南的甘桓,当时画风受文人画影响甚重;清末民初,陆续涌现出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丁二仲等内画四大家,题材涵盖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工美厂设立了专习的内画研究所,20世纪60年代,毛尖勾笔的问世,使得内画工艺在线条绘制、染彩等各方面均更为细腻。

鲁派内画:薛京万习作

鲁派内画

“鲁派”诞生于辛亥革命时期,由画师毕荣九创建,到了1966年从业人数达四十余名,大大超过了“京派”。鲁派内画常选用的题材有水浒一百零八将、百骏、百兽等,其作品粗犷豪迈、风格泼辣,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近代鲁派内画鼻烟壶的众多名家中,以薛京万老艺人最负盛名,他的内画作品粗犷豪放,极富雄健的鲁派内画特色,其率先采用了陶瓷色料内画烤花工艺,并发明了以毛笔取代传统竹笔的内画新技艺。他画的《水浒一百零八将》内画鼻烟壶,布局巧妙,人物形象鲜明,人小如蚁、密密麻麻,但却笔画清晰、历历入目。

冀派内画

冀派内画的选题以人物肖像见长,特别是婴戏图和百子图最能反映出冀派内画鼻烟壶的艺术特点。另外,在临摹中国古代名画方面也颇见功底。冀派内画的主要特点是立意深远,气韵生动,布局巧妙,线描设色,浑雅丰富。

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浩劫,也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原为京派弟子的王习三在文革中受到冲击,被从北京遣返回祖籍河北,在阜城县的农村以副业形式画起内画。经过多年的摸索创新、授徒传艺,形成了“冀派”。而今“冀派”已成为内画行业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流派。

冀派内画:王习三习作

粤派内画

粤派内画:吴松龄习作

20世纪70年代,广东省汕头文物商店的职工吴松龄老先生,因对内画情有独钟,退休后便在家中自行摸索出一种不同于京、鲁、冀三派的内画技法,并先后培养出三十余名子弟,从而形成了“粤派”。“粤派”内画又称“桃江内画”。粤派烟壶轻盈秀逸,壶身饰以描金图案,金碧辉煌、风格独特,其内画技艺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著称于世,同时它也是一个年轻的派系,以吴松龄为代表的内画作品,绚丽多彩,娇艳而不俗,浓厚而不腻,总给人以新的艺术享受。

猜你喜欢

内画京派鼻烟壶
张鹏、文静伉俪的内画情缘
民间工艺介绍(四十九)张路华和他的鲁派内画
清代鼻烟壶的传播与演变相关问题研究
浅析鼻烟壶的发展及蒙古族与鼻烟壶
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记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大师第二代传人张禾
浅析大学语文中的京派文学
浅论林徽因小说的淑女风范
滇派内画
——瓶内方寸之间的艺术
叶广芩的“京派”回归及内心纠结
“娇嫩”鼻烟壶忌油烟怕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