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2014-03-06孙丽君叶朝阳刘玲玲梅长林
陈 静,孙丽君,戎 殳,叶朝阳,戴 兵,刘玲玲,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肾内科,上海200003)
长期透析患者存在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营养不良等诸多并发症,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增加血液中大分子的清除效率,但蛋白的丢失也相应增加。为此,我们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与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6个月,比较两种透析方式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期寻找出最佳的透析治疗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肾内科住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MHD 3个月以上;(2)年龄18~75岁;(3)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功能良好;(5)胃肠道功能正常,体质量>50kg。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
1.2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6)。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3次/周,每次4h;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2次/周+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每次4h。观察组患者使用上海佩尼PES14HF[面积1.4m2,Kuf 56ml/(mmHg·h),体质量<65kg者使用]或PES16HF[面积1.6m2,Kuf 67ml/(mmHg·h),体质量≥65kg者使用]聚醚砜高通量透析器。对照组患者使用上海佩尼PES14LF(面积1.4m2,体重<65kg者使用)或PES16LF(面积1.6m2,体重≥65kg者使用)聚醚砜低通量血液透析器及日本旭化成Rexeed18AC聚砜膜血液滤过器[面积1.8m2,Kuf 75~77ml/(mm-Hg·h)]。两组均为血流量250~350ml/min;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单次透析超滤量不超过体重的6%;透析液流量500ml/min,钠 135~145mmol/L,钾2.0~4.0mmol/L,钙1.25~1.5mmol/L,碳酸氢根25~35mmol/L,温度35.5~36.5℃,细菌数<200cfu/ml,内毒素<2EU/ml;联机法制备并后稀释法输注置换液,置换量15~25L/次,根据血流速度进行调整,钠135~145mmol/L,钾2.0~4.0 mmol/L,钙1.25~1.5mmol/L,碳酸氢根25~35 mmol/L,温度35.5~36.5℃,内毒素<0.03EU/ml、细菌数<1×10-6cfu/ml。
1.3 观察指标 共随访观察6个月。(1)实验室检查:进入试验前1周内(基线期)及开始试验后6个月测定周中透析前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全段甲 状 旁 腺 素 (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2)人体测量:观察组患者进入试验前(0月)及开始试验后的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血液透析后干体重、非瘘管侧上臂周径(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MAC)、非瘘管侧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和非瘘管侧手握力(handgrip strength,HGS)。同期测量对照组患者相同指标。(3)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两组患者分别在0、6个月进行SGA评估,根据体重和饮食变化、消化道症状、与饮食有关的功能障碍以及皮下脂肪丢失、肌肉消耗、水肿、腹腔积液情况来判定患者的营养等级,分为营养良好(A)、轻-中度营养不良(B)、重度营养不良(C)。(4)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如透析器凝血、过敏、低血压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 基线期两组患者血清β2-M及血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开始试验后第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磷值显著低于基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2.2 两组患者人体测量学结果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体重、上臂周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握力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比较
a:t=3.124,P=0.003,与试验后6个月的观察组比较
?
表3 两组患者人体测量学结果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人体测量学结果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的主观综合性评估 两组患者主观 综合性评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主观综合性评估的比较[n(%)]
2.4 不良事件 观察组有2例患者试验初出现透析器凝血,通过调整抗凝剂用量透析器凝血情况改善,1例患者透析中出现轻度过敏,通过加强透析器预冲改善。对照组有3例出现透析中低血压,通过调整干体重、改变超滤模式症状改善。
3 讨论
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不足,易引起并发症;而HDF能有效清除中分子物质,减少透析并发症[1]。但由于HDF设备特殊、必须使用多泵透析机、设备投资大,治疗中使用置换液、消耗费用高,人员操作比较复杂,从而不能得到长期广泛使用。HFHD是使用超滤系数(Kuf)>20ml/(h·mmHg)的高通量透析器进行的透析。它能够较好地清除中小分子毒素;同时对β2-M也有清除作用,长期应用能减少中分子毒素;且治疗费用低,设备为常用透析机,在经济和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研究[3]证实,HFHD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预后。研究[4]表明,相对于LFHD治疗,血清白蛋白水平<40g/L者及糖尿病患者可从HFHD中获得生存益处。2010年有研究[5]显示,单次HFHD治疗对β2-M的清除率不如HDF,但每周3次HFHD治疗清除的β2-M量明显高于每周1次HDF。观察6个月后,患者血压容易控制、血清β2-M及CRP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逐渐上升、血红蛋白达标比例也上升。目前认为,HFHD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合并症、减少全因死亡、改善生存预后的机制与减少传统危险因素和透析相关危险因素有关。
1994年,美国HFHD的使用率达到45%,在HEMO研究中使用率达到了60%[6],有更好的性价比。虽然清除β2-M单次HDF和HF比HFHD更好,但由于经济原因,我国大多数患者当前享受不到HDF和HF长期治疗的益处,最多能负担每1次/1~2周的治疗,其余则使用普通透析,起不到HDF和HF的应有作用效果;而对他们实施HFHD治疗,在经济和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并有利于患者长期生存,值得推广应用。有报道[6]提示,高通量透析可能增加患者白蛋白及营养物质的丢失,会加重营养不良。本研究提示,HFHD在6个月时无论白蛋白或是人体测量学指标以及SGA评分均无下降,所以HFHD并不会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同时发现观察组血压的控制及血磷的清除更好,因此HFHD有临床推广的潜力。但本研究仍需进一步大样本观察其更长期疗效及对生存率的影响,以提供更有力证据。
[1]Tattersall J E,Ward R A,EUDIAL group.Online haemodiafiltration:Definition,dose quantification and safety revisited[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3,28(3):542-550.
[2]Ward R A,Schmidt B,Hullin J,et al.Comparison of online hemodiafiltration and high-flux hemodialysis:A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J].J Am Soc Nephrol,2000,11(12):2344-2350.
[3]Vilar E,Fry A C,Wellsted D,et al.Long-term outcomes in online hemodiafiltration and high-flux hemodialysis:A comparative analysis[J].Clin J Am Soc Nephrol,2009,4(12):1944-1953.
[4]Locatelli F,Martin-Malo A,Hannedouche T,et al.Effect of membrane permeability on survival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J].J Am Soc Nephrol,2009,20(3):645-654.
[5]宋韩明,蔡砺,吕继成,等.血液透析滤过和高通量透析对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的比较[J].中国血液净化,2010,9(1):19-24.
[6]Cheung A K,Levin N W,Greene T,et al.Effects of high-flux hemodialysis on clinical outcomes:results of the HEMO study[J].J Am Soc Nephrol,2003,14(12):3251-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