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劲草一村官
2014-03-06丁健高邵宝
□丁健高邵宝
疾风劲草一村官
□丁健高邵宝
讲解配饲料方法(右为邱技文)
2010年6月,福建省邵武市发生洪灾,境内的金坑村大量房屋、耕地被冲毁,村民损失惨重。刚刚从福建农林大学毕业的邱技文就在此时来到金坑村担任村官。他“走马上任”的时候,金坑村正笼罩着一片愁云惨雾……
“兔子”成救星
面对灾后的一片狼藉,年轻的小邱没有气馁,一心想着用自己的知识给村民帮上忙。一次,邱技文到村民小组了解灾后情况,得知村民丁爱华饲养的1000多只商品兔全部被洪水冲走。看着丁爱华那灰心的眼神,小邱忍不住一掬同情之泪。他安慰老丁:“别灰心,兔子‘跑’了,咱再养回来。”
最初只是为了帮丁爱华的忙,小邱成天在远教站点上网浏览养兔相关信息。随后他发现,金坑村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合兔类养殖,而自身学的又是农林专业,在这方面也有相关的专业知识积累,何不带领村民养兔,帮大家渡过灾后重建的难关呢?想到这里,小邱的心思顿时活了起来。他通过南平地区12396”专家平台咨询,了解到新西兰白兔产肉量高、毛皮质地好,遂决定带领村民引进这一品种。小邱召集村民一商量,丁爱华、聂荣女等三家农户有意饲养,但在养殖技术上有些作难。小邱拍胸脯说:“我大学时在兔场实习过,能帮上忙。而且在远教站点也能学到技术。”小邱大包大揽,金坑村的养兔业就这么应运而生了。
小站当后盾
金坑村地处偏远,村里人很少出去,山外人也很少进来,缺乏技术成为村民创收的“拦路虎”。小邱来了后,这个困难当然还存在,但至少小邱找到了一条与山外沟通的桥梁,那就是远程教育。
灾后恢复生产是紧迫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远教学习也要摆在次要位置。可是提升农民致富能力是长远任务,这个任务缺了远教还真不好完成。小邱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变通的“错时学习法”,就是避开农业生产时段,在赶集日召集大家来学养兔。同时他自己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强化自身的养兔本领,当好养殖户的后盾。一次,养殖户吴秋英急匆匆地找到小邱,说自家新引进的肉兔精神不振,不肯进食。小邱听罢胸有成竹,立刻断定这是因为肉兔刚换了生长环境,不适应新兔舍造成的。他从网上下载了一大堆资料给吴秋英,并指导她如何让兔子适应新兔舍。“小邱确实有本事。”这话一传开,养殖户们也心中大定。
不仅是养兔方面,凡是生产上的难题,村民都来找小邱。小邱也不负众望,运用远程教育这一法宝帮村民渡过不少难关。
助农勇当先
突破了养兔技术瓶颈,接下来又要面临资金瓶颈。2011年5月,金坑村八户农户筹资12万元,打算建标准化兔场,可还有近10万元资金缺口。农户们说,要不就建个一般的兔场吧,别搞什么标准化了。小邱却不赞同:“不搞标准化没有大前景,钱不够我来想办法。”从此,小邱走上了困难重重的筹资之路。他先后多次走访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希望得到扶持。最终,市妇联伸出援手,通过农村妇女创业贴息贷款扶持金坑村八万元资金。剩下的缺口,小邱就去求父母,好不容易让父亲点头,从家里借来了三万元钱。
标准化兔场建成后就成了小邱的第二个家。他买了辆二手摩托,成天往返于兔场和村办。兔场里有事他随叫随到,兔场里没事他也要来看看,牧草、饲料、温度、湿度……样样关心。
如今的金坑村,已不是四年前的样子。在洪水中失去了自家房屋的村民,都建起了新瓦房;出山的路翻修了,村里也有人买了小轿车。曾经被洪水冲走了1000只兔子的村民丁爱华,如今又成了养兔大户,每年养兔收益好几万元,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不过,大家心里有数,金坑村这么快就从自然灾害的阴影中走出来,既要感谢政府,也要感谢远教,还要感谢小邱。
(作者为福建省邵武市委组织部电教办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