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蚕桑风土论的实践与发展
2014-03-06高国金盛邦跃
高国金,盛邦跃
(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风土论属于传统农学思想“物性论”的研究范畴,与异地引种作物密切相关。风土论中的“风”,指气候;而“土”则指土壤,在异地引种时要注意气候和土壤条件,其论述有力的支撑了元代棉花、苎麻等作物的异地引种。以往学者研究集中于《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几部农书,并没有专门对蚕桑风土论进行系统论述。蚕桑自古以来与官员劝课相结合,劝课必然要异地引进蚕桑,劝课者必然关注蚕桑风土论,以此力证本地确实适宜发展蚕桑业。蚕桑专著自清代以来开始逐渐增多,晚清数量繁多,各类蚕桑专著不下150余部,绝大多数作为各地官员劝课之用。蚕书撰写了很多各地蚕桑风土论的内容,这使得蚕桑风土论研究有了丰富的背景、理论、实践、效果等方面的实例,完善了风土论的内容与概念。蚕桑风土论是中国传统风土论的组成部分,它关注生物与自然生态二者的关系。作为中国朴素的农学思想,它是传统农学系统思维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文章将对晚清各地劝课的蚕桑风土论观点进行全面梳理,以求展示中国传统蚕桑风土论的发展与变迁。
一、风土论的源流考
风土论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重要的农业思想,元代风土论已趋于完善。作为风土论的组成部分,蚕桑风土论是由风土论发展而来的,是其重要的外延和表现形式。风土论形成早于蚕桑风土论,明清时期风土论才开始渗入蚕桑领域,蚕桑风土论与蚕桑异地引进相伴相生,晚清全国大规模的蚕桑异地引进与实践促使蚕桑风土论逐渐发展与完善。随着近代技术传入,清末民初开始淡出视野。总体来说,风土论主要发展脉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元代以前没有风土论,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准确的概念,主要集中于气候、节气与土壤的零散论述,比如出现较早的“土宜论”。风土论的萌芽出现较早,王培华“风土论是指每种作物都有其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地理条件如土壤类型和肥力等级,这在《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氏》中有详尽论述。”[1]张曦“中国的‘风土’意识,从公元一世纪班固的《汉书》到五世纪范晔的《后汉书》中都延续了不同环境对人的行为、习惯、精神形成产生影响的风土论。”[2]刘克辉“风土论始见于《齐民要术》的种谷篇,认为不同遗传性的植物对环境条件(风土条件)有不同的要求,作物引种必须协调好植物本性与环境的关系,使其适应当地的风土条件。”[3]曾雄生“风土论是随着异地之间的引种而发展的,异地之间的引种自古以来在不断地进行,汉代张骞通西域就促进了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物产交流,但也许是因为早期的异地引种是在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加上大多是由北方向南方引种,物种对于异地之间的土壤、气候以及技术条件不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所以风土的问题显得不太严重。”[4]其观点认为“风土论”涉及对外地引种实践的总结,它是古代植物引种理论的发展,证实自张骞通西域开始便是以物产异地引种为出发点。
元代《农桑辑要》等著作将风土论观点解释的更加合理。这一时期主要由于异地和异域引种的作物数量增多,社会和经济需求的背景下使得风土论开始倾向于为异地引种提供理论支持。元代《农桑辑要》重视蚕桑的同时,为了给当时官府大力推广植棉扫除思想障碍,专文批判了唯风土论,提出了有风土论,不唯风土论,重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主张,从而推动了异地引种工作的开展。“《论九谷风土及种莳时月》指出了‘谷之为品不一,风土各有所宜’;‘种艺之时,早晚又各不同’,第一次系统地将种莳时月与九谷风土结合起来讨论。”[4]“从理论上阐述向北方推广木棉和苎麻的可能性,从而发展了风土论的思想,把人的因素引进了旧有的风土观念之中,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聪明才智,成为农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4]元代王祯《农书》的观点是“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差,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故宜于冀兖者,不可以青徐论,宜于荆扬者,不可以雍豫拟。”[3]风土论理论基本形成于元代,成为农学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内容也开始结合三才论中的天、地、人相融合。此时蚕桑领域风土论仍然没有太多的论述。
明清时期,风土论进一步完善,而蚕桑风土论的内容开始普遍出现。郭文韬总结徐光启观点,得出“风土论是对时宜和地宜观念的概括,风这个概念代表气候条件,其中包括寒暑、燥湿、风日等条件;土代表土壤、地形、地势等土地条件。按照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适宜作物,采取恰当措施,夺取农业丰收,是风土论的基本内涵。”[5]这个概念也是目前风土论比较确切的定义。而“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批判地吸收了王祯的‘风土论’,通过南粮北种、大获丰收,批判了当时认为北方不适合种稻的思想,促进了人们对农业思想的反思,有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学思想的发展。”[6]徐光启坚持:“有风土论,不唯风土论,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我国传统农学理论的一大贡献。徐光启有关风土论问题的理论,对明代末期引种新作物,推广新品种,促进农业增产,起了重大的作用,有着深刻的影响。”[5]明代《补农书》关于蚕桑技术要注意因地因时等方面的论述开始逐渐关注蚕桑风土论,蚕桑作为《补农书》的重要内容,异地引进风土论内容涉及不多,主要是集中嘉湖地区蚕桑技术的实践,包括因地制宜的思想,比如“土壤不同,事力各异”与“农事随乡”,针对嘉湖地区地形地貌水利等特点,提出种植桑树的技术。
清前期与中期,劝课蚕书撰写数量总体不多,仅沈潜《蚕桑说》、杨双山《豳风广义》、李拔《蚕桑说》、李聿求《桑志》、杨名飏《蚕桑简编》等少量劝课之作,而蚕桑风土论却在逐渐发展。直至晚清,各地引进和推广蚕桑技术普遍,蚕桑风土论开始发展。在鼓励蚕桑异地引进的同时,也考虑到很多风土的内容,蚕桑风土论观点是迎合官员劝课蚕桑的需要。因此传统农学中风土论与蚕桑技术异地引种开始结合起来,形成了蚕桑风土论发展领域的新突破。晚清是蚕桑风土论成熟与完善的时期,这也暗示着晚清是中国传统风土论实践内容最为丰富的时期。鸦片战争后,社会转型加快,经世致用理念指导下官员劝课开始增多,蚕书也开始大量出现。道光时期也是的蚕桑风土论理论形成时期,代表性的几部蚕书撰写完成,传统蚕桑技术达到顶峰。尽管此时风土论涉及蚕桑技术种类多样,包括山、柞、椿、橡等。随着杭嘉湖蚕桑技术蚕书的撰写,著者关于杭嘉湖蚕桑技术异地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风土论论证尤其突出,并且不断成熟,基本形成了以杭嘉湖蚕桑技术实践为主体的风土论观点。蚕书是传统蚕桑风土论的重要载体,著者以传统循吏的劝课蚕桑为出发点,劝课蚕桑,异地引种,撰刻蚕书。异地引种涉及的风土论范围明显发生了变化,包括引种区域、蚕桑品种、技术内容等。
太平天国战争后,蚕桑风土论的实践区域已经有了突破。同治时期,主要在江苏长江南北两岸,实践效果普遍比较好。江苏出现了大规模劝课蚕桑,几部重要的蚕桑农书,其对风土论论争更加侧重于异地的技术引进,风土论理论的异地劝课之用的初衷更见淋漓尽致得到体现。光绪时期,风土论实践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这个时期是传统风土论最为重要成熟阶段。此时劝课蚕桑大范围的兴起,济世救民的思想更加深入民心,形成了劝课蚕桑的浪潮,各地蚕书涌现,尽管其技术内容皆为辑录嘉道以来的蚕书,但是各地蚕桑风土论内容却是结合自己治所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促进蚕桑风土论的进一步的发展。
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后,中国传统蚕桑劝课达到了高峰。光绪皇帝谕饬全国范围内督抚发展蚕桑业,劝课蚕桑层级上涉及省府州县和全国区域范围不断扩张,传统蚕桑风土论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实践与发展。总体来说,这个时期劝课蚕桑效果并不好,浙江天台士绅甚至对谕饬的盲目劝课提出了异议。除了同纬度与相似地理条件的地区,如四川气候地形也适合,新式机构与官员共同作用下蚕桑开始崛起,取得良好的效果,说明机构与人员对于蚕桑劝课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联系,三才论中的“人”是传统风土论重要的补充。此时,中国传统蚕桑风土论发展到了顶峰,而风土论与中国传统蚕桑技术的顶峰有一定的时间差。这是由于杭嘉湖技术蚕书于嘉道期间已经成熟,后期皆为翻刻辑补蚕书。而蚕桑风土论,主要涉及风与土,即地理区域与技术实践上的发展,这就要借助异地劝课的大规模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总体而言,由于劝课蚕桑行为主要集中于同光之际,蚕桑风土论也于同光之际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理论内容。出于便于官员劝课的考虑,蚕桑风土论根本观点更倾向于无地不桑,无地不蚕,注重风土之宜,但并不是最关键的,异地引进蚕桑皆可行,在全国很多地区都适合引进各类蚕桑技术。
二、晚清蚕桑风土论主要内容
蚕桑风土论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桑树异地引种与养蚕多注意气候、节气、温度、器具等事宜。桑树异地引种更能反映蚕桑风土论精髓,包括土壤、地貌、水源、气候等内容。晚清各地引进与推广杭嘉湖蚕桑技术之际,蚕书撰写者注意到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认为环境对蚕桑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明代以来蚕桑区域上形成“浙省蚕桑之利甲天下”的局面,而各地主要以引进杭嘉湖蚕桑技术为主,晚清蚕桑劝课者基本上都选用的杭嘉湖蚕桑技术的蚕书,劝课蚕书在其序跋内容中皆对风土论进行了阐述,这是各地劝课者首先要解决的理论前提。杭嘉湖的蚕桑被异地引进与推广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各地劝课官员皆承认蚕桑风土论的存在,以此在理论上给与各地劝课蚕桑以支持,劝课蚕桑者并不能过多的主观臆造。
区域性的差异是蚕桑风土论最为关键的内容,形成蚕桑风土论主要观点。各地官绅劝课蚕桑首先论证其在当地的种植与风土是否相宜,对传统蚕桑区域有了更为新的论述。唐甄“北不逾淞,南不逾浙,西不逾湖,东不至海,不过方千里”的观点道光二十四年丹徒蚕桑局文柱序言中开始被挑战,其认为“桑则无壤不宜,何以其种南不逾浙,北不逾淞,西不逾湖,仅行于方千里之间,而隔壤即无桑种,谓土之不宜耶”。[7]但此种观点认为丹徒风土问题并不存在,不能以丹徒不栽桑树地土不宜为借口不栽桑养蚕,这也代表了晚清很多劝课者的观点。全国范围内的栽桑养蚕按区域纬度与地貌划分区域,而各区域观点相似,很难根据风土领域进行细致划分。
晚清各地劝课蚕桑区域几乎遍布江浙、鄂皖、豫鲁、陕川、粤桂、滇黔、湘赣闽、直隶、山西、甘肃、新疆等地区。因此运用划分区域的方式进行研究的原因,更能体现出全国范围内的风土差异,区别于以往农学思想中“三才论”、“元气论”、“阴阳五行说”、“圜道尚中观”等农业哲学思想的划分方式。全国大范围的官绅劝课蚕桑的同时,蚕桑风土论实践区域范围也不断扩大,要求劝课者考虑不同的风土因素,从而在区域差异上完善蚕桑风土论的内容。蚕桑风土论促进了异地引进蚕桑技术的发展,扫清了各地民众关于风土不宜的疑虑,为大规模的蚕桑异地引进提供理论支持,可见中国传统蚕桑风土论的内容是根植于晚清的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的土壤之中。以下是各地蚕桑风土论内容。
首先,江浙地区。江浙地区是杭嘉湖蚕桑异地引进最为便利的区域,有着天然的地理和气候优势。丹徒劝课便称“无南北风土之隔,是桑利可佐天赋之穷,可行于苏松,并可行于常镇。”[8]镇江蚕桑局认为自古以来“文王善养老于西岐,孟子策王政于齐魏,俱以树桑为首务,未尝虑土性不宜,其明证矣。”[9]金坛更是认为“自夏书言桑土既蚕,则植桑之视乎土宜也,明矣,金坛北连溧阳,溧阳种桑育蚕,而金坛开如此非厥土之不宜,抑亦人事之废也。”[10]镇江、常州等地区也是水网交错,土地较多,种植湖桑皆宜,土壤和水分充足。另外太湖平原再远一点的南部山区,西部溧水、北部扬州、泰州等地区地貌接近杭嘉湖地区,所以种植湖桑也较为适宜。太仓州王世熙“古来止有不可树木之土,卒未有不可树桑之土者,而况浙之杭嘉湖,吴之苏松常镇太,何地无桑,何地无蚕。”[11]江苏劝课地区集中太湖北岸、长江下游南北两岸,地貌与气候接近杭嘉湖地区。浙江天台、金华、新嵊等也是劝课蚕桑重要地区,浙江天台人“有虑及土之不宜者,夫土诚宜讲也,考禹贡扬州称桑土,台与新均扬地,其宜桑一,且芬见邑之城厢内外,其草桑均大如斗,其桑子为鸠雀所食,而散遗于间旷之地者,秧且遍生,则地之宜桑可知矣。”[12]金华地土合宜者多,不宜者少,“其土性肥美,不逊于嘉湖杭绍,较之皖地尤佳。”[13]江浙地区在劝课蚕桑时普遍对异地栽植桑树的风土困境提出质疑,距离杭嘉湖如此近,风土困境很难影响。
其次,鄂豫皖地区。安徽寿州任兰生提到“即使土性或有不同,而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天下有土之地皆可,种桑之地即皆可养蚕之地。”[14]三个地区河南是传统蚕桑区域,发展蚕桑并没有先天不足,但河南蚕桑总局栽植湖桑时注意因地制宜,认为“汴中地多沙鹻,栽桑非宜,不知果木杂树,极为蕃盛岂宜于果杂树而不宜于桑乎,近因购买种桑之地,亲履陇亩,见民间以桑树为地界,则桑之易栽尤为明证。”[15]河南蚕桑局也是晚清各地引进蚕桑最为积极的地区,实践内容丰富,为蚕桑风土论在河南的实践提供了实证。而湖北也杭嘉湖蚕桑引进积极地区,襄阳方大湜、湖北张之洞、武昌李有棻都是积极倡导劝课官员,并且在劝课过程中论述湖北风土相宜的问题。鄂皖与河南南部也是距离杭嘉湖较近地区,纬度和气候也较为相似,水量同样充沛。
再次,湘赣闽地区。瑞州蚕桑局认为“其所以养蚕不佳者,由于未接,盖江浙谓接过着为家桑,又勤于修剪浇灌,故叶极肥厚,用以养蚕,蚕大而丝软,谓自生者为野桑,蓄以待接,不以养蚕,嫌其养蚕不大,出丝不软也,今以从未接过从未修剪浇灌之桑,归罪于土性,土性何能任咎,则不宜之说,不必虑。”[16]而至于赣州比较了广东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气候上虽不能恰似广东之四季温和,而冬寒之季,罕见冰雪,是在五月以前,雨多晴少,骤寒骤热,亦复变易靡常,当兹试办之处,若竟饲育大造,则僅一年一度,设有损挫,实于大局攸关,故经参考之余,而辄以输造为宜者,良由此也。”[17]而“闽省地属温带,毘连浙粤两省,素为养蚕之所,物性土质,甚为合宜,查种桑以浙为最佳,种植浇培,数年方可采摘,粤桑则冬间下种,次年春季,即可摘取,获利最速,自应因地制宜,广行劝导,惟小民狃于便安,于种植之法,未能深求。”[18]可见三省纬度靠南,劝课之际将杭嘉湖与广东蚕桑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特点,与本地区相结合,可以将蚕桑业发展起来。
最后,直隶与新疆地区。直隶卫杰《蚕桑萃编》更是晚清传统蚕桑技术集大成者,书中注意到“各省土之刚柔燥湿,亦宜区别,以使之各得其利,天时之早晚,寒燠尤为至要”[19]清河道员卫杰著《蚕桑萃编》,其中第二卷是专门论述天时、地利、土化等内容。顺天府劝课时更是觉得“蚕桑盛于南省,而北省不尽从事于此者,以地气寒暖不同故也。按都中地近偏北,虽寒暖不一,而于蚕桑之性,似无不宜。”[20]直接道出了直隶在气候上与南方的差异,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新疆是左宗棠劝课地区,花费巨资,引种湖桑、购买蚕种、雇觅江浙工匠,并没有认为地土与气候不宜,最后出现桑树干枯现象。
晚清的蚕桑风土论形成的标志是各地劝课蚕桑之际,蚕桑风土内容的不断涌现。但晚清蚕桑风土论并没有准确且概念性的总结,皆为后人总结而来,这与风土论是学者在徐光启理论上总结而形成的概念的过程相似。晚清蚕桑风土论是整个历史阶段所有关于风土内容的总结,内容主要源于异地引进蚕桑而进行劝课的蚕书。晚清一百五十多部蚕书中涉及风土论的撰写内容,成为构成了晚清蚕桑风土论的概念的主体。作为蚕桑风土论最具代表性的蚕书,以道光二十四年文柱刊《蚕桑辑要合编》为蚕桑风土论的形成开端,沈秉成《蚕桑辑要》与沈练《蚕桑说》在全国范围内流传与刊刻是各地风土论内容不断撰写的载体。其他几部重要蚕书,如《蚕桑捷效书》、《蚕桑提要》、《蚕桑织务纪要》、《樗茧谱》等辑刊数量惊人,在各地辑刊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撰写风土论内容。蚕桑风土论是为了异地引进蚕桑为目的而形成的农学理论,晚清各地劝课蚕桑丰富了其概念,集中体现在土壤、土性、气候、气温、水量、地貌、风俗、习惯等诸多领域,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重视因地、因时制宜等传统农学思想内涵。尽管晚清蚕桑风土论没有上升到科学理论,仅停留在朴素的农学思想之上,但蚕桑风土论作为蚕桑技术与生态环境相统一的结合体,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典型代表,为晚清各地引进和推广蚕桑技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普遍存在的风土困境
蚕桑从性质上不同于其他近代工业,蚕桑业属于传统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体,其有很强的地域性,并不是所有地域与气候皆能适应发展。所以说蚕桑发展势必受到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也是蚕桑业本身属性所决定的。风土因素对蚕桑异地推广效果影响很大,并不能仅通过官绅们蚕桑风土论的观点来评价其理论的正确性,只有从各地蚕桑引进与推广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来理性的思考,从现实结果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
晚清湖桑在各地的推动下被各地劝课者引进,江浙、齐鲁、四川、广东、滇黔、河南、鄂皖等地都是引种湖桑的地区。北方传统蚕区中山东、河南、陕西等地,仍然有发展的风土条件,但是却未能发展起来,这其中有诸如人为因素;以及棉花推广,蚕桑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或是传统蚕桑技术与习俗已经在北方传统蚕区被遗忘,出现技术和习俗断层等因素有关。而最关键的是在各地出现了由风土因素导致的劝课失败,即湖桑未能栽植成功。湖桑在引种困境中表现尤为明显,很多地区出现了桑园荒废,疏于剪接,壅肥浇水掌握不好等致使桑树枯萎与成活率很低的现象。
南宋时期杭嘉湖地区低湿地的大规模开发迫使人们通过各种技术培育适宜于水乡低湿地区种植的桑树品种,培养出的湖桑对土壤和气候要求都很高的特点,以致杭嘉湖地区始终是最适宜湖桑生长的环境,一旦外传很难找到相似的条件,这是自然的选择。而人为因素中,周晴认为“湖桑苗的育成时间长,技术环节多,南宋时期杭嘉湖地区的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控制桑的树形与枝条的定向生长,并将具有优良变异性状的枝条进行嫁接繁殖。湖桑的形成与杭嘉湖地区长期使用的精细桑树种植技术与桑园管理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21]湖桑外传出现最多的当属桑种变种,常见湖桑桑树喜湿土而非沙土,并且对栽植仅仅在杭嘉湖平原,可见湖桑本身就不适应移栽。湖桑是经过上千年的适应与栽植形成的,已经形成了植物的稳定特性,“湖桑中众多栽培品种的形成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历史过程的结果”[21],其品种栽培特性中都具有树冠开展、枝条粗长,叶形大,花果少的特点。“湖桑叶圆而大,津多而甘,其性柔,其条脆,其杆不高挺,其树鲜老株,采折最便,惟移置他省甚难培养,若培养不得其法,多未成活,此湖桑为桑之冠而难于移种也。”[22]晚清各地引种湖桑效果不佳,也是湖桑植物特性很难快速适应新环境的结果。
由于地土不宜的影响,蚕桑兴办不过几年便遭废弃的比比皆是。直隶卫杰言“蚕桑之政,除浙江湖州江苏镇江以外,多未得法。”[23]认为沈秉成镇江劝课蚕桑最为成功,尽管如此,镇江于同治十二年(1873)沈秉成调任上海后,因“地土不宜频年无效”,[24]于同治十二年(1873)常镇道李常华改为冬振局。河南蚕桑总局出现桑秧变种情形,魏纶先认为人事之不及,土地之非宜只是藉口,而将其归咎于小民领桑之后也不加以培养,栽于沙鹹之地,或栽后既不除草压粪,又不抹去繁枝,以致枝细叶黄,这些都是植桑技术上不谙其道[25]。不光如此,植桑养蚕对于自然环境要求很高,传统蚕桑的风土论皆言风土没有问题,官员皆鼓励异地引种,但结果普遍效果不佳,如新疆“奈西域地高土燥,桑叶粗硬,蚕食之则出丝,刚沥服之易于脆损,曩曰左文襄公曾派人于江浙採运桑苗,大费财力,惜移栽枯槁矣,且土性不同,纵长成必随地变。”[26]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西浮粱县徐令孝泰称,“前任令玉琛曾购桑秧数万,至今无存活。盖地气寒冷,土性不宜故也。”[27]浙江江山县土壤不宜种桑,却在那里推广蚕桑,结果是种而不发,推而不广[28]。晚清各地劝课蚕桑过程中出现桑秧出现变种、干枯的同时,蚕种生病等也是普遍现象。直隶“上年八月蒙中堂示直省土厚地寒,屡购湖桑来直,栽种难成,川北地高土实,与北方相近,可在川购运桑秧,蚕子并邻省就近地方采办。”[29]云南昭通因为气温低不适宜于蚕桑,“自前清时,经长官提倡于东区五谷庙及竹林等地栽植。所有桑枝叶不肥硕,加以饲养无方。后由实业所于西门外菜园及府署后圃县厅内等遍树桑林,并设学堂练习养蚕,开办十余年,究以气候多寒虽当暑月,一遇北风回冷,蚕多僵病,鲜有成效,因此停止,故今公家私宅养蚕一事无可称述,盖亦气候之不宜也。”[30]
蚕桑风土论不应该只看到气候、土壤等风土因素,还应该考虑社会大环境与人为影响。首先,蚕桑业相较于其他作物来说,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不光栽植桑树、注意桑树成长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包括培土、壅肥、浇灌、剪枝、嫁接、采叶、防病等很多复杂的技术内容。养蚕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蚕种的陪护,喂养,疾病、吐丝、成茧、以及其复杂的生长环境。并且蚕桑技术是一种靠习俗、熟练等长期掌握和传承的方式,并不是随意的异地引进便能成功,所以说在技术上要充分考虑引进的难度。其次,晚清各地蚕桑发展已经注重市场的需求,有些地区偏离了市场需求而盲目劝课,导致了失败。晚清蚕桑业商品化逐渐变强,其考虑的经济因素更多,比如海外市场需求的变动、其他国家竞争的增强、棉花生产的增多、战争因素的影响等诸多因素。最后,官、绅、民、匠等劝课活动参与人员因素也要注意,这也是传统“三才论”重要的理论精髓,风、土、人三者因素都至关重要,即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又十分注意发挥人的作用。如尹绍烈认为淮安清江浦小民比较懒惰,“岂蚕桑宜于南北而斯土独不然欤,抑人事之勤惰有异也。”[31]各地以官绅采买与分发桑树等生产资料之际,并没有涉及到小农或者小型地主,仅仅是官绅间的政绩工程,实际效果并不好。总之,技术、器具、市场、人员等多重因素都要考虑,这种兼具农业作物与经济作物特征的复杂性,是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物种的异地引入所没有的。
晚清是蚕桑风土论发展与成熟的重要时期,蚕桑风土论的实践过程充分说明在蚕桑异地引进过程中,要做到有风土论,但不唯风土论,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切勿过于主观与盲目。蚕桑风土论鼓舞了大规模的蚕桑异地引进,促进了晚清蚕桑业的发展,推动了蚕桑技术的传播。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传统社会异地引进蚕桑的重要理论指导,蚕桑风土论的实践也完善了风土论的理论内涵与外延。
四、结语
清末,中国传统蚕桑技术开始衰落,西方蚕桑技术普遍传入,蚕桑风土论也出现了新的转向。首先,西方技术传入也使得很多地区更加忽视蚕桑风土论的存在。传统蚕桑风土论考虑的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对发展蚕桑业影响越来越小,比如缫丝工厂的发展更依赖港口与大城市,蚕桑试验场的普及,全国范围内蚕桑学校的设立,这种趋势都是近代技术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减小而出现的近代化现象。与此同时,西方肥料科学、农业机械、农机灌溉、育种试验等近代技术,都很大程度对传统蚕桑风土论造成了冲击,直接反映了中国传统农学思想在西方农学思想面前濒于崩溃的境遇。其次,涉及近代蚕桑技术的书籍和报刊增多,民国时期传统蚕桑技术内容的书籍已经开不见踪影,皆为近代西方蚕桑技术内容的翻译与撰写之作。这使得传统蚕桑风土论逐渐淡化,传统蚕桑风土论失去了原有的实用价值。最后,中国传统蚕桑风土论是蚕桑异地引进与推广领域最为重要的理论思想。其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需要,通过劝课蚕桑官员撰写蚕书的形式表现出来,说明蚕桑风土论根植于社会经济的背景之中。蚕桑风土论也是传统官员劝课蚕桑的重要思想,以此来论证劝课蚕桑的合理性,蚕桑风土论不光是停留于书本的农学思想,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晚清各地劝课蚕桑中发挥重要作用。蚕桑风土论是传统农学思想的宝贵财富,至今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无论是气候与土壤,还是地貌与水源都是发展蚕桑业重要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培华.土地利用与社会持续发展——元代农业与农学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61.
[2]张曦.生态人类学思想述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21.
[3]刘克辉.中国古代植物引种的实践和理论[J].福建农业科技,1983(5):42.
[4]曾雄生.中国农学史 [M].第2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345.
[5]郭文韬.试论徐光启在农学上的重要贡献[J].中国农史,1983(3):20.
[6]程先强.三才论视域下《农政全书》哲学思想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7]何石安.蚕桑合编一卷附图说一卷[M].道光二十四年.
[8]何石安.蚕桑合编一卷附图说一卷《序》[M].道光二十四年.
[9]沈秉成.蚕桑辑要 [M].同治辛未夏六月常镇通海道署刊.
[10]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重修金坛县志·卷四之二·十四[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7.
[11]王世熙.蚕桑图说 [M]//. 太仓蚕务局.金编蚕桑总论土不宜桑辨,光绪二十一年.
[12]吕桂芬.劝种桑说[M].中国农业史资料第85册:184.
[13]黄秉钧.续蚕桑说[M].中国农业史资料第263册:光绪己亥二十五年,双桐主人刊《树桑法二十一条》,79
[14]任兰生.蚕桑摘要[M].光绪元年.华南农大藏.
[15]魏纶先.蚕桑织务纪要[M].不分卷.河南蚕桑织务局,刊光绪辛巳七年.
[16]江毓昌.蚕桑说[M].瑞州府刻本.
[17]《农学报》第二册·十四[N].章程录要:赣州蚕桑总局擬章,十月下.
[18]《农学报》第十六册·二百二十五[N].闽督许奏设农桑局摺稿,六月下.
[19]《蚕桑萃编》[M].浙江书局刊刻,光绪二十六年.
[21]周晴.环境、技术与选择——南宋时期湖桑的形成[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2(3):263.
[22]《蚕桑萃编》[M].浙江书局刊刻,光绪二十六年.
[23] 卫杰.蚕政辑要[M]//.元代农桑辑要·第四卷,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24] 中国地方志集成·续丹徒县志·卷十四[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677.
[25] 魏纶先.蚕桑织务纪要[M].不分卷.光绪辛巳七年,河南蚕桑织务局编刊.
[26] 农史资料续编动物编第83册·光绪聼园西疆杂述诗[M].风俗,214—215.
[27] 傅春官.江西农务纪略·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79 [M].
[28]闵宗殿.晚清蚕桑推广的成效和问题[M] //李军.历史视角中的“三农”.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9]卫杰.蚕桑浅说[M].
[30][民国]昭通县志稿·卷五·农政·蚕桑[M]//闵宗殿.晚清蚕桑推广的成效和问题.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1]尹绍烈.蚕桑辑要合编·同治三年四月上浣督漕使者盱眙吴棠谨序[M].同治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