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06吴晋晖赵世红周立宁
吴晋晖,赵世红,沈 炜,丁 衍,周立宁
(第二军医大学:A.附属长海医院眼科教研室;B.训练部教务处,上海 200433)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医学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强,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平台等大量引入教学实践[1]。教员和学生的沟通不再仅局限于课堂,由于资源得到了共享,时空限制得到了突破,网络参与了教学协作,极大的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探讨为中心”互动交流成为新教学方法发展的趋势。借助多媒体信息化技术,教师能够在教学改革中做到顺应发展,游刃有余。
1 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在眼科学教学中具有积极效果
1.1 整合教学内容
目前我们的眼科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学科的最新进展,信息化教学恰恰能够提供丰富的、最新的理论知识更新和学习信息速递,根据这些新理念和新知识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合和整理[2]。借助Internet技术,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扩充传统知识信息的含量,并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众多接受感官,在一个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量大的良好学习情境中,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求知需求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取舍,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教育与技能的需求。
1.2 开放教学过程
信息化教学采用的媒体技术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像等媒介载体,与单纯的文字内容相比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手、脑、眼、耳多个感觉器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及记忆点,唤起学习者的兴趣,利用多媒体优化后的教学内容,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创造思维等。其次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之外仍能够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随时完成课堂知识的复习,对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进行自主选择,拓展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创造性获取知识、处理重组所获资源和信息。
1.3 提倡教学合作
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够打破教与学的传统模式,极大的促进了教员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首先,教员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在课后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进一步延伸师生之间的这种结构关系,使教员无论何时何地能够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通过信息教学平台能更主动的探索知识,教员与学生之间均能够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其次,学生之间,信息化教学为他们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可能,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互动区进行交流讨论、集体参与等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
1.4 提升教学评价
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信息化教学的电子题库和教学评价平台建设,学生能够阶段性的完成教学效果的评测与反馈。学生及时得到有关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帮助指导,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进程。同时教师通过评价平台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及教学效果,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 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如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当前临床教学中的一个热点。在眼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临床情景教学课件,并利用网络技术构建教学网络平台可弥补传统临床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3]。
2.1 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临床情景教学课件
眼科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一图胜千言,文字的叙述无法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形象生动的教学课件能极大的提升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患者眼部的症状、体征、眼科检查或手术过程保留下来,形式分类为图片、动画、录像等,做成各种课件,学生通过这些课件的学习更加容易掌握所学的医学知识。此外,还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临床中的真实情景和临床诊治过程融合到教学课件之中[4]。例如制作“青光眼”教学课件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尽量将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在进行“前房角解剖”讲解时,利用动画演示前房角的解剖结构。设计了“虚拟医生”在课件中充当教师角色,指引学生选择正确的房角解剖结构,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认知与记忆。又如在讲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体征”时,采用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到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并通过图片辅以文字的形式,形象生动地演示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时的七大临床表现。这样的情景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模拟了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面对的场景,达到事倍功半,也缓解了临床教学病例不足的问题。
2.2 多媒体技术构建网络化眼科临床教学互动平台
信息化媒体技术所能提供的不仅是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思维工具,而且是一个促进合作性知识建构的开放的、交互的、动态的学习环境,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为教与学互动提供了非常宽广的空间[5]。根据教学想定,撰写互动教学的教材与素材并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在上课前于网上发布预习思考题,指导学员网上预习网络教材,布置启发式思考题,提前发布在网络课堂上。学生可以提前对课堂病例分析题预习思考,并利用网络资源,将问题思考答案提交至网上。教师在网上进行评阅指导,课前分组预讨论。在课堂上针对预先发布的病例,按照CBL(Case-based Learning)原则进行课堂讨论学习。课后可于网上提供更多相关的病例及浏览资源帮助学员学习。教学课件视频也会开放在网络课程中。借助网站或开放的交流平台如BBS、博客、微信群,师生开放式交流,上传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最新进展。研制网络课程题库模块,随时进行模拟训练,网络评价模块问卷进行教学评价,对利用网络信息化的交互式教学模式进行反馈评价。
总之,以多媒体与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构建出一个数字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一座崭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已经架起,所有的教育资源利用这座平台将得以沟通。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引发着我们对传统临床教学模式的思考,如何在教学改革中应用好多媒体网络是眼科教学工作者的新课题,我们任重而道远。
[1]王 莹,谢百治.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系统设计与反思[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4):330-333.
[2]蓝倩倩,李 敏,曾思明.眼科教学改革与优化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2,6:1094-1096.
[3]钟一声,沈 玺.提升眼科教学质量的思考[J].国际眼科杂志,2012,7:1672-5123
[4]李海峰,陆灵明.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与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3:47-49.
[5]许 浩,宁玉文,高东怀,等.基于网络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