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改革的多方需求
2014-03-06王黄磊毛乐乐卢星星余保平张秋萍肖睿璟
王黄磊,毛乐乐,卢星星,吴 哲,徐 会,熊 洁,余保平,张秋萍,肖睿璟
(武汉大学:A.基础医学院肿瘤免疫室;B.医学部,湖北 武汉 43007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问题已然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社会问题之一。这不仅对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对传统的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此,我国各地高校加紧了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但是,在改革的初期,高等医学院校往往由于时间紧迫和经验不足而未能充分考虑到多方面的现实需求,使改革的理论方案与实际情况出现脱节。
在医学教育改革的现阶段,我国不少高等医学院校往往只注重了基于政府行政导向下的学校行政职能干预,对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的意见重视不够[1]。显而易见的是,只有针对多方面现实需求对症下药,医学教育改革才能事半功倍,使改革的目的性更强,针对性更好。所以,有必要认真分析新形势下针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多方面需求。
1 学生的学习需求
毫无疑问,医学生才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主体,如果教育改革的措施不能有效解决学生需求的问题,即使教育改革的措施非常完善,也不能解决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2]。衡量医学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正是医学生对改革的措施接受与否、适应与否以及能否从中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飞速发展、大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医学教育改革更应该以学生为本,倾听他们的声音。
1.1 专业学习方面的需求
教学内容。本科阶段医学课程的整合需要更加合理,课程的安排也需要更加科学。一方面,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缺乏科学合理的整合,学科之间脱节,知识衔接不够,不能发挥各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不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提高综合素质[3];另一方面,目前医学生的科目安排不尽合理,在新形式下,作为医学生,不但要学习治疗具体疾病,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更要懂得预防、康复、心理、社会等学科的知识[4]。
教学方法。虽然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有所改观,但是新的教育模式却没有很好的建立,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程度仍然不高。医学生更希望把课堂变成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甚至是一个可以展现自我的舞台。在教师必要的理论教学之余,医学生需要有自己提出疑问和发表看法的空间。建议加强小组教学,积极开展PBL教学模式,运用模拟病人等手段,为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5]。
教学条件。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医学生对于增加实习课程时间和早期接触临床机会的愿望非常强烈。实习课程和早期接触临床不仅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对进一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医学生需要更多的教师资源和图书资源来帮助他们获取有用的信息。
1.2 能力拓展方面的需求
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锻炼。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不仅是本科阶段医学生更好发展自己的需求,而且是医学生将来作为医生的必备能力。医学生需要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自己的合作交流意识以及更宽泛的平台来锻炼自己的合作交流能力。
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锻炼。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要求之一,因为大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后,在平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6]。相对于其它显而易见的基本技能,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往往易于被忽视。为了更高效率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及更好的应对将要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医学生需要相关方面的训练和指导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信息获取者和管理者。在此基础上培养出良好的分析综合能力对医学生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批判性思维和科研素养。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无论是对于大学生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还是大学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6]。医学的发展历程提示我们,敢于质疑,善于突破对于从医和医学研究至关重要。医学生需要在本科阶段就逐步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并且有意识的参与到科研活动中以培养自己的科研素养。
1.3 其它方面的需求
问卷调查显示,医学生大多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人生规划,这意味着大部分医学生还是在盲目的重复着不断被动学习的过程而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医学生需要所在的医学院校提供专业的咨询或者必要的相关指导来帮助他们准确定位自我并做好科学的人生规划。大学生个性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7],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现行的大众化教育弊端之一就是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相应的合理发展,导致学科人才储备量相对较多但领域内重大突破者相对较少。所以,医学生需要有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和多元化的平台来促进自己的个性化发展,实现总体范围内的多元化成才。
2 教师的教学需求
教师作为医学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核心引导者,其角色作用发挥的大小对医学教育改革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配合好教师的教学。以下三个方面,将从不同角度阐述教师对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
2.1 勤奋、好学的医学生
医学生是医学教育的中心环节,其自身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活动直接影响到个人发展及整体教育成果。医学教育改革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改革的成功与否有赖于学生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并脚踏实地的自主学习、大胆创新。教师引导作用的实现,同样有赖于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要求以及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医学生将来的职业不仅是运用医学知识对病人治疗,而且有很强烈的服务因素、与病人沟通技巧和经济因素[8]。所以,医学生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进取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的精神,自主学习、刻苦钻研的意识和长远的目标、认真严谨的态度。
2.2 合理的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对教育成果影响显著,当然,医学教育也不例外。想要更好完成医学教育的任务,再优秀的学生、再突出的教师也离不开丰富的教育资源的支持。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短期内显著增加教育资源难以实现的前提下,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显得尤为重要。部分医学院校难以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来用于自身实践,正是由于不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应该重视医学教育改革并增加基础投入;另一方面,应该根据现有的物质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资源用于关键环节。
2.3 科学的教学制度
教学制度既对学生和教师有引导作用,同时也有约束作用;教师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实施离不开科学的教学制度。无论是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还是考核制度,医学教育改革都应该遵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方面的客观情况和主观意愿做出最有利的安排。科学的教学制度能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反之,则会造成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不利局面。
3 患者的就医需求
虽然患者直接接触的只是医生这个群体,但医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正是为了成功走上医生岗位而做的准备,因此,参考患者的合理建议对医学教育改革仍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一方面,部分医生缺少对患者主体权利的充分尊重,缺少对医患关系改善与医疗纠纷预防的主动意识和行为,给医患矛盾埋下隐患[9];但另一方面却与患者对医生或者医疗行为的误解密切相关。着力于消除医患双方的误解乃至对立,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在医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的医学教育改革有必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客观需求。
3.1 对专业技能的需求
医学生应该打好专业基础,针对常规疾病,能够快速准确的作出诊断。培养良好的独立工作意识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高效工作。掌握好各类专业技能,能够熟练的使用医学仪器,借助先进的医学手段诊断疾病。
医学生应该适当了解医学前沿动态,关注医学的最新成果,丰富知识面,拓展个人视野。同时,医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求同存异,做一个合格的参与者或者领导者。
医学生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创新能力。针对疑难病症,能够参照现有经验推陈出新;应对突发状况和新事物,能够耐心解决、尽力突破;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致力于攻克世界性医学难关。
3.2 对服务水平的需求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向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而医学人才也应该从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医生,因而这就要求未来的医生能够转变服务观念,不是为治病而服务,而是为治人而服务。医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向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尽力消除医患隔阂。同时,在医疗实践中不仅关注手术成败,更要关注患者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尊重患者人格和自尊[10]。职业不应该仅仅沦为一个人的谋生手段,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桥梁,所以,医学生应该培养高度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视患者为亲,用心完成自我人格的升华。
总之,为了培养高素质的能满足医疗需要的人才,我们的医学教育改革应考虑多方的需求。
[1]易露茜,程伯基,赵士斌,等.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教育研究与改革趋势 [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41-643.
[2]安雅丽,潘彩霞.论学生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J].世纪桥,2007(6):101-102.
[3]李泽桂,徐迪雄,陈俊国.关于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11-12.
[4]王庭槐,王淑珍.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与课程改革的思考 [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116-117,144.
[5]李小凤,童林艳,陈莉芬,等.借用GMER标准 浅析美国医学教育特点 [J].新课程(教研版),2010(7):129-130.
[6]浦宇岭.提高大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思考 [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62-63.
[7]缪秀军.论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时代意义 [J].内江科技,2009,30(8):47,71.
[8]李孟森.简论现代医学发展要求下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生素养 [J].高教论坛,2008(2):25-28.
[9]颜 婕.转型期医患关系紧张根源分析与对策思考 [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1):87-88.
[10]贾伟华,周立春.医学临床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3):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