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产影响因素之温差
2014-03-06烟玉华韩秀欣
烟玉华 韩秀欣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学校,河北邯郸 056001
畜禽生产影响因素之温差
烟玉华 韩秀欣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学校,河北邯郸 056001
畜禽生产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畜禽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机体抵抗力最强、生产性能最佳,故生产成本最低、生产效益最大。但实际生产中,由于自然温差、畜舍温差、畜禽个体温差等因素,对畜禽生产造成了诸多影响。所以,对温差的控制在畜禽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畜禽的生产离不开结构合理的畜舍、营养全面的饲料以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对气温、气湿、气流、密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控制是养殖成功的必备因素。随着畜牧生产水平的提高,其意义越来越大,如果不能为家畜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不仅优良家畜的遗传性状不能充分发挥,完善的配合饲料也不能有效的转化,并且往往成为诱发和加重疾病的原因。
在自然条件下,环境诸因素对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作用是综合的。其中,气温是核心因素,实际生产中,气温、气湿和气流3个主要因素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三者协调不好就会出现温差,而这一点却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并且在饲养过程中最难掌控。
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将气温、气湿和气流3个主要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控,控制好温差并非容易的事情,温差的产生通常有如下3种情况。
1 自然温差
1.1 季节温差
一年当中,随着季节更替,气温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夏季,气温可高达39℃以上,而冬季气温可低至-10℃以下,季节温差给饲养管理造成了诸多不便和不良影响。
春季湿度较低、温差变化较大、多风,此时,通风多以自然通风为主,适当使用顶风机和侧风机为辅;夏季干热和湿热并存,饲养管理工作以防暑降温为主,可使用水帘降低舍内温度;秋季温差逐渐加大且初秋雨多风大,饲养管理上,初秋应以降温为主,到深秋就要以保温为主;冬季气温逐渐下降且干燥、有风,畜舍管理应以防寒保暖为主,防止由于温差而形成冷风,控制舍温、保障畜禽正常生产。
1.2 气温日较差
在一天中,日出之前气温最低,下午2:00左右最高。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与纬度、季节、地势、天气、植被等有关,一般为8~12℃。气温日较差对畜禽生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例如:当气温日较差超过12℃时,猪群可能出现异常生理变化,高温时部分猪只食欲减退、便秘、发热等,低温时仔猪可能出现腹泻等症状;当气温日较差过大时(如-12.2℃到21.1~26.7℃),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采食量下降、体重减轻。
在养殖过程中,调整气温日较差是每一天都要做的最具体的工作。只有不断的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供暖设备和通风设备,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舍内温差,从而减少畜禽发病,保障畜禽正常生产。阴雨天气要及时给畜舍供暖;雾天要保证机械通风,并保证微风常通,不可捂棚;雪天过后要及时清除畜舍房顶积雪,并适当提高舍温,慎重通风(尤其是化雪时)。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认为“冷一会不要紧,热一会没关系”,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
2 畜舍温差
畜舍按其四周墙壁的密闭程度不同,可分为封闭舍、开敞舍或半开敞舍及棚舍。这3种类型的畜舍,因与外界隔绝的程度不同,畜舍内外温差存在很大的差异。
1)封闭舍。封闭舍上有屋顶遮盖,四周有墙壁保护,通风换气仅依赖于门、窗和通风管道,所以舍内温度与舍外差异较大。封闭舍内实际温度决定于畜舍的大小和高度、畜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能力、畜禽饲养密度等。
在同一畜舍内,空气温度也不均匀。就垂直方向看,因为热空气比重小易上升,一般天棚和屋顶处温度较高,而地面温度较低。例如:保温较好的笼养式育雏室内,一、二、三、四层的实际温度分别为29.5、30.2、30.4和31.4℃,上下层温差不大;但如果天棚和屋顶保温效果不好,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在寒冷的冬季,要求天棚附近和地面附近温度差不超过2.5~3.0℃,或高度每上升1 m温差不超过0.5~1.0℃。就水平方向看,靠近门、窗和墙壁地带的温度低,中央温度高,畜舍跨度越大,这种差异越明显。严冬季节,要求墙壁附近和畜舍中央的温差不超过3℃。舍内气温的变化规律,对于设置通风管、安置家畜等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初生仔猪怕冷,冬天应尽量安置在畜舍中央。
2)棚舍。棚舍四周无墙、敞篷,夏季具有防止日晒、减少太阳辐射和气流速度大的特点。冬季,由于与舍外相通,防寒能力很差,舍内、外基本不存在温差。只适用于冬季较短、寒流较弱的地区或饲养耐寒性强的家畜。
3)开敞舍和半开敞舍。冬季保暖性能较棚舍强,但舍内空气流动性仍很强,舍温随舍外气温的升降而变化,实际上,同舍外的温度没有多大差异。而在夏季,开敞舍和半开敞舍的通风情况比封闭舍好,但不如棚舍。
3 畜禽个体温差
3.1 日龄温差
主要指畜禽随日龄的增长,自身对温度需求的变化和畜禽自身产生热量的变化。这个过程要注意两点:一是日龄增长的同时舍温应该缓慢下降。二是当后期机体自身产生的热量能满足需要时,也不要着急停止供暖(可适当加强通风),防止突然降温造成应激。
3.2 体内外温差
畜禽自体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别以晨间最明显。晨间是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刻,此时,若猪突然接触或吸入冷空气就会引起畏冷、打喷嚏等症状,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疾病。这种温差都是管理人员人为造成的,所以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
4小结
畜禽在历史进化中对气候环境建立了相当强的适应能力,但在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的适应能力反而会明显下降。当环境温度突变时,可能产生温差应激反应,出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紊乱,抵抗力下降,在病原体的攻击下容易致病和生长受阻而影响生产效益。任何动物的生长都有其最适温度范围,如:育肥猪为15~25℃,牛为8~20℃,产蛋期的蛋鸡为13~23℃。实践中,温差对畜禽生产带来的影响远比超过适应范围造成的损失严重,必须引起重视。
2014-05-20
烟玉华,女,1977年生,本科,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