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在蛋鸡无抗生素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2014-03-06石达友杨梅梅廖申权谭晓雯郭世宁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产蛋蛋鸡添加剂

石达友 李 桦 杨梅梅 廖申权 屈 倩 谭晓雯 郭世宁

(1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省兽用中药与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510642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广州510642)

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消费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不再限于对数量的需求,而是越来越注重鸡蛋的品质,特别是鸡蛋的药物残留等问题。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相当部分蛋鸡饲养受到技术、场地、投资不足等各种条件限制,为了减少鸡病发生,有相当部分蛋鸡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添加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添加剂,这将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如药物残留、环境污染、禽慢性中毒、对人致癌等,特别是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这是抗生素等西药饲料添加剂的一大弱点。有些抗生素则可通过鸡的代谢进入鸡蛋内,造成鸡蛋的抗生素药物残留,如果人类长期食用“有抗鸡蛋”,会导致抗生素在体内慢慢积累,不仅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同时使人体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强,从而有可能导致某些疾病无药可治。因此,无抗生素残留的鸡蛋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蛋鸡无抗养殖也将是今后的一个大趋势,如何应用与发挥我国传统中药的临床用药优势以实现蛋鸡的无抗养殖,这将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1 中药的特点及应用优势

1.1 营养作用

从营养学角度分析,中药添加剂能提高蛋鸡生产性能,一般认为是与其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中药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多糖、苷类、生物碱、挥发油类等,能起着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多糖是免疫活动的主要物质,具有促进胸腺反应,刺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苷类可加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并能促使抗体生成,促进抗原抗体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有些中药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机体的生产性能。

1.2 免疫作用

中药中的多糖类、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类等有增强免疫作用,而且可避免西药类免疫预防剂对动物机体组织的交叉反应及副作用等弊端。高桂生等研究表明,中药免疫增效剂能显著提高动物机体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活性,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1]。李桂春等对苦参素的两种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进行了研究,发现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体内相互转化,且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抑制,阻断肝细胞凋亡,稳定细胞膜,激活细胞等功能[2]。

2 中药在蛋鸡常见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2.1 中药防治蛋鸡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

鸡大肠杆菌病是指部分或全部由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疾病,包括大肠杆菌败血症、大肠杆菌肉芽肿、气囊炎、蜂窝织炎、肿头综合征、腹膜炎、输卵管炎、全眼球炎及脐炎等[3]。大肠杆菌病之所以广泛流行,是因为大肠杆菌含有耐药质粒,使其对一种或多种药物产生抗药性。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肠杆菌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耐药谱越来越广,有的菌株甚至对尚未用于兽医临床的新型抗生素也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4-6]。目前,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临床实践表明,中药复方制剂对蛋鸡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疗效优于或与西药相当[7],并具有残留极低或无残留、治愈率较高与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符合当今社会倡导的绿色养殖的要求,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兽医理论认为,禽大肠杆菌病是疫毒内侵,肺胃热盛,血淤气滞引起。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凉血、杀菌药物为主,辅以止痢、散血的药物,达到清热解毒、凉血、杀菌、增强免疫调节功能的功效[8]。因此,进行中药组方时应以清热解毒药为主,配以行气导滞、活血化瘀、健脾开胃类中药,在抑杀病菌的同时,减轻症状,调整和恢复病鸡的胃肠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降低大肠杆菌病对鸡体的损害。因此,在具体选择中药方面,清热解毒类可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连、黄芩、栀子等,行气导滞类可选木香、枳实、厚朴、槟榔等,活血化瘀类可选益母草、桃花、桃仁、红花等,健脾开胃类可选党参、白术、陈皮、山楂、山药等中药。

2.2 中药防治蛋鸡呼吸道常见疾病

在中国大部分冬春寒冷季节,蛋鸡舍封闭比较严实,容易造成通风不良,致使病源繁殖加速,机体抵抗力降低,造成蛋鸡的慢性呼吸道病。虽然蛋鸡慢性呼吸道病死亡率并不高,但发病率可高达95%以上,并且使蛋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有时与其他病毒或细菌混合感染,在鸡群中长期蔓延,还可经蛋传播给下一代,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效益亏损。蛋鸡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特征是气管啰音、甩鼻、流鼻液、鼻窦炎、气管炎等,中药治疗方法:可用麻黄、石膏、杏仁、黄芩、连翘、金银花、菊花、穿心莲、甘草等组方,可以粉碎、混匀,按1%剂量添加进蛋鸡基础日粮,连用5~7d;也可以将中药组方煎煮并浓缩(1ml中药煎液相当于0.5g生药),之后按1%浓度添加到蛋鸡饮水中,连用5~7d。

3 中药添加剂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

3.1 促进仔蛋鸡生长发育

在育雏期和育成期的蛋鸡基础日粮中添加党参、黄芪、淫羊藿、补骨脂、刺五加等十几种中药组成的中药添加剂,不仅能保护蛋仔鸡的肠道益生菌、促进营养物质吸收,还可以调节蛋鸡的生长和繁殖机能,促进卵巢和输卵管的发育。

3.2 提高蛋鸡生产性能

高治楼等将补中益气散和清瘟散纯中药添加剂应用到罗曼蛋鸡中,结果发现产蛋率、经济效益均获较好的效果[9]。李立顺等以黄芪、柴胡、党参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方剂柴芪散以0.3%剂量应用到蛋鸡生产中发现,能够显著降低料蛋比,提高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生产性能[10]。刘家国等将1%黄芪、当归等中药添加到产蛋中后期蛋鸡日粮中,能延长产蛋高峰期,减慢高峰期产蛋下降的速度[11]。研究表明,淫羊藿、补骨脂提取物具有类性激素样作用,能促生殖系统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由肉桂、附子、补骨脂、熟地等组成补肾方剂对蛋鸡垂体激素合成代谢有明显作用,能促进卵巢受体的形成,具有补气血、益肝肾、健脾胃等整体调节作用,提高了蛋鸡的产蛋率及蛋品质。

3.3 提高鸡蛋品质

宋宇轩等采用由水飞蓟、金银花、山楂、红曲、杜仲等组成的中药制剂添加到蛋鸡日粮中,观察对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时发现,其具有显著降低蛋胆固醇含量,改善脂肪成分的作用。建议日粮中用量为250~500mg/kg[12]。付明哲等将中药添加剂“蛋必增”分别按1%、2%和10%的添加量饲喂产蛋鸡,结果表明“蛋必增”能降低产蛋鸡血清中胆固醇和鸡蛋胆固醇含量,对产蛋鸡胆固醇代谢有一定影响作用,且增加蛋壳重量,减少软壳、破壳蛋[13]。葛洪伟等将党参、黄芪、当归、桅子、淫羊藿、牛膝等中药提取浓缩后应用到绿壳蛋鸡中,结果发现:试验组的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蛋黄比率,哈氏单位,血、肉斑率较对照组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各试验组蛋比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王康文等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以山楂、神曲为基本组方的中药饲料添加剂山楂散,观察其对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添加剂能提高蛋品质,在高温天气条件下,保持较高的产蛋性能和蛋壳颜色异常率减少,破蛋率畸形率下降[15]。

3.4 防治蛋鸡热应激

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气候漫长,热应激是导致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长时间的热应激环境使蛋鸡疾病多发、产蛋量减少与品质下降,对此,有不少研究证实了中药添加剂能够显著降低热应激对蛋鸡的不良影响。

董发明等将中草药添加剂(香薷、知母、大青叶等)分别以0.5%、1.0%、1.5%的添加量拌入蛋鸡日粮中,试验证明中草药添加剂组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分别提高11.86%、13.54%、8.64%,软壳破蛋率分别比对照组低37%、46%和69%[16]。李振等报道,在每Kg蛋鸡日粮中添加4g、8g、12g中草药抗热应激剂(生石膏、黄芪、金银花等)后,产蛋率分别提高了3.72%、6.99%、7.08%,平均蛋重提高2.77%、4.13%、4.14%,且能明显降低料蛋比、破蛋率以及死淘率,提高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17]。另据报道,在夏季高温期于蛋鸡日粮中添加300mg/kg的刺五加浸膏能使产蛋率提高11.7%,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12.3%;鸡蛋的软、破壳率下降;蛋壳厚度和蛋壳相对重提高;蛋鸡的血钙含量提高[18]。付兴周等将中药复方添加剂(藿香、金银花、板蓝根等)拌入蛋鸡日粮中进行试验,结果其能提高热应激蛋鸡的产蛋率、蛋壳厚度、蛋重以及蛋壳强度,降低料蛋比和减少软破蛋数量[19]。

[1]史秋梅,李春玲,高桂生,等.中药免疫增强剂对鸡脾脏的影响.中国兽医杂志,2008,37(12):53-54.

[2]李桂春,王邦才.苦参素(碱)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4):100-101.

[3]B.W.卡尔尼克主编,高福、苏敬良主译.禽病学(第十版).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88.

[4]徐海花,张万福,刘凤祥,等.山东临沂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耐药性测定.中国家禽,2006,28(23):23-25.

[5]吕殿红,曾振灵,陈杖榴,等.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动物医学进展,2007,28(7):76-81.

[6]雷连成,江文正,韩文瑜,等.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中国兽医杂志,2001,32(1):12-13.

[7]刘守怀.中药防治鸡传染病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现状.中兽医学杂志,1992(2):45-47.

[8]苏建青,褚秀玲,刘文强,等.中草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机理和临床应用效果.湖北农业科学,2009,48(8):1964-1965.

[9]高治楼,贺玉胜,聂继平.添加剂促蛋鸡增产试验报告.家畜生态,2003,24(3):40-41.

[10]李立顺,时维静,张松杰.柴芪散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中国家禽,1999,21(5):19.

[11]刘家国,张宝康,赵志辉,等.两个中药方剂对蛋鸡中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江苏农业学报,2005(2):141-143.

[12]宋宇轩,金彪,王杏利,等.中药添加剂对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西北农业学报,2002,11(3):4-7.

[13]付明哲,刘璐,李岩.中药“蛋必增”对产蛋鸡血清及蛋黄胆固醇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3,38(2):226-230.

[14]葛洪伟,顾文松,陈文峰,等.中药添加剂对绿壳蛋鸡蛋品质的影响.中国饲料,2012(11):34-38.

[15]王康文.中药饲料添加剂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影响.中兽医医药杂志,2010,29(5):38-40.

[16]董发明,王天奇,邱妍,等.中草药添加剂对蛋鸡热应激的影响.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11):89-90.

[17]李振.中草药抗热应激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1,39(9):48-52.

[18]张金枝,邵庆均,刘建新,等.刺五加浸膏对热应激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单胃动物营养,2007,43(3):26-28.

[19]付兴周.中药抗热应激添加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饲料研究,2012(8):19-21.

猜你喜欢

产蛋蛋鸡添加剂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产蛋目标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动物产蛋王
影响蛋鸭产蛋的因素(上)
蛋鸡和肉鸡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