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对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启示
2014-03-06王乾宇
王乾宇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城市的兴起与繁荣以及城市与乡村的分离与融合作出了一定的说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城市与乡村的论述并不是马、恩论述的重点,他们并没有就城市产生与兴起的具体原因以及城乡关系的演变进行详细的剖析,而是结合机器大工业的兴起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积累以及资产阶级与产业工人阶级对立(斗争)等问题,论述城市范围的扩大与经济的繁荣以及乡村工业的凋敝与贫穷的对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工业发展与区域布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与乡村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内部关于工业和农业的分工使得一部分农业人口聚集于农地附近从事农业生产,而另一部分人口则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某一工业产品的生产,这类人口的聚集地最先形成了城市。他们首先通过说明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影响来说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在农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获得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与国内市场。此时,工场手工业已经在乡村遍地开花,随着机器的普及和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使得工业生产摆脱了生产区域的局限性。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令城市工业化迅速扩展,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不仅使工业主要在城市聚集,并且把乡村一步步地城镇化。[1]由此可见,大工业的集中是导致城市兴起的直接原因。并且,分工在大工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引导作用。分工的出现与细化使得工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要完成某一工艺所需的劳动力数量要远远高于未分工之前的劳动力数量,同时劳动产品的数量与精细化程度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即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通过农业革命,大量失地农民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为城市工业提供所需的劳动力。此时的城市和乡村所面临的是分离状态。而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发现,这种城乡分离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所带来的分工,这种分工首先表现在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最终体现为社会内部的分工。“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2]
城乡分离的结果是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以及乡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在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城市无产阶级陷入贫困潦倒的境地,而资产阶级的财富则不断增加,表现出城市对农村的剥削与统治。虽然马克思认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使其摆脱愚昧的途径,但是从小农业生产者向城市产业工人的转变并没有使其生存状况产生较大的改观。“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3](P36)在城市,资产阶级通过提高工人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以及大量使用童工等手段,不断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在乡村,农民要么被禁锢于土地上,以向土地所有者(资产阶级)缴纳繁重的地租过活,要么失去土地而成为城市流民(产业后备军)。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做了大量的论述,并把这种状况视为是城市与乡村对立的反应。“城乡之间的对立是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的最鲜明的反映,这种屈从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3](P556)
虽然马克思认为“城市的建造是一大进步”,[3](P568)但由于城乡分离与城乡对立的存在,马克思也指出了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3](P556)城乡差别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并高于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这个历史现象就是制造业比农业发展快。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但是比不上工业生产率提高的程度。”[4](P13)并且由于城市工业吸收资本的能力较强,商业贸易需求旺盛,导致工商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农业,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农村。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从表现形式上只需要使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地按计划分布即可,即不存在由于工业生产的迁移而导致的城市与乡村的转变。而从实质上来看,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所致,因而要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基础——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这样才能使城市压迫农村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城乡之间才能实现均衡发展。而资本主义的消亡需要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阶段才能实现。因而,生产力的发展是消灭城乡对立的根本条件。“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3](P689)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是城乡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而其关于城乡融合以后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也包括以下一些思想。如要提高农业的全面发展,其中的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处理等等,应当在农业中广泛采用。”[5](P231)对此,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提高农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通过这一过程,大量农民可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而流入城市,成为城市产业工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的融合。此外,将乡村城市化是其所认为的发挥城市核心作用、实现城乡融合及共同发展的条件。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城镇化战略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城乡关系历程
1949年建国以后,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可以将这四个阶段归纳为:城乡恢复发展—城乡分离到城乡对立—城乡兼顾—城乡融合。
第一个阶段:1949~1957年,这一时期的城乡关系可概括为城乡恢复发展阶段,具体分为两个子阶段,一为建国初期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此时城乡发展的思想为城乡兼顾。1949年,毛泽东提出了关于城市与农村建设的两个思想,一是党的工作重心要由乡村转向城市,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思想。二是城乡兼顾的思想。这两个思想明确了当时城乡关系的总原则。在农村,1950年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一起实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年,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以农村为中心,重点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恢复生产工作,为工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经过短暂的恢复,乡村工业逐渐恢复到抗战前的水平,1952年农村专门从事商品性生产的手工业从业人员有467万,占全国手工业职工总数的63.5%。[6](P206)由于这些手工业者的存在,加深了城乡之间的贸易交流,所以个体手工业者也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三大改造使得城市手工业社会主义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这使得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民族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为1953~1957年的城乡逐步分离阶段,即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出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一部分农村居民被招为城市工厂职工,另一部分城市居民则通过支援边疆的途径向边疆移民,城乡之间出现了行政性的劳动力流动。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关于生产力分布的问题,认为随着工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将建设许多新的城市和扩建许多原有的城市。但是这一理论的实施逐步被统购统销制度所打破。统购统销制度又加剧了农村市场的萎缩以及阻断了城乡之间的贸易往来,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被逐渐禁止,城乡兼顾的工作思路被打断。
第二阶段:1958~1978年,由城乡分离到城乡对立阶段。为解决“盲流”问题,户籍制度出台。同时,城市在户口与粮食供应紧密结合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与福利制度安排下也逐步走向封闭。在经济建设方面,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采取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国家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来维持大工业的低工资和低原料成本,通过超额工业利润来累积资金。城乡要素之间完全分离,由国家调配农村资源向城市供应,城乡对立状态自此形成。这种特殊的现象也被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即农村—农业,城市—工业格局,城乡关系表现为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造成这一阶段城乡分离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城市发展优先于农村,农业被排除在工业化之外,农业反哺工业等,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扩大及城市与乡村巨大的社会地位差别。这一时期,全国的重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城市人口却由于城镇数量压缩以及城市人口向农村的反向迁移而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出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反向变动的情形。同时,城市人口的减少以及农村人口无法补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化的发展。
第三阶段:1979~2002年,为城乡兼顾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城乡对立现象的逐步消失以及城乡之间实现良性互动。邓小平在这一阶段提出了城乡互动和互促的思想,强调通过工业带动农业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并鼓励农村工业的发展。“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区、工业城市要带动附近农村,帮助农村发展小型工业,搞好农业生产。”[7](P28)这一阶段的城乡关系是伴随乡镇企业的兴衰而发展变化的。
1979~1985年间,由于取消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大力激发了农业生产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而城市在知识青年返城等因素的作用下,劳动力富余因而难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于是就形成了通过农村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主要表现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部分地区产生了大量的小城镇。
1986~2002年间,改革的重心开始向城市偏转,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及1992年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均提出了城市发展中心论,主张通过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城市周围农村的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通过城市的高度发达生产力带动农业发展,使农村摆脱贫困状态的思想是一致的。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形成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1998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放松了人口流动管控,提出通过发展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农村广阔的就业门路,同时适应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客观需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8](P560)这一时期,在广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大批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劳动力跨区域的大量流动进一步突破了城乡分割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对城市工业发展的相对偏重,以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创新的增长效应逐渐减退,这一阶段出现了城乡工农业发展失衡,并且国家财政以及资本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发展建设资金匮乏,城乡公共品供给水平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现象。
2000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战略。通过小城镇来推进城乡一体化,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城乡融合的开端,城镇化战略的提出是考虑到我国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与马克思主义的“城乡融合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的思想相对应。
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是逐步推进城乡融合的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下可以实现城乡融合,但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我国目前虽然是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因而并不能直接进入城乡融合阶段,而是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渐次实现城乡的融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2004年,“和谐社会”这一总的治国理念被确立;同时,胡锦涛强调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时期,并提出了关于城乡统筹的“两个趋向”——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5年,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政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出台;同时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其第一要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对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及农业多功能的体现。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这一阶段,为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多项政策相继出台,减免农业税费、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加大农业补贴、农村医疗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地位、促进农村发展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思想对我国进一步促进城乡发展的启示
我国目前正处于推进城乡融合阶段,但并未进入城乡一体化阶段。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关系理论,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各项制度创新,才能促进城乡真正融合。中共十八大报告亦指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果要实现城乡的充分融合,在发展模式上要兼顾城市和农村,要通过工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达到城乡同步发展。
(一)城镇化战略是城乡融合的助推剂
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可以看出,消除城乡对立,一方面需要肯定城市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推行农村城镇化。目前我国通过城镇化道路促进城乡劳动力、技术以及资本要素的相互融合来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与经典理论具有一致性。
从概念上来看,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地区”;而城镇是“以非农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住区”,这就包括农村人口在脱离农业劳动,从事第一、第二产业后所形成的居住区。通过农村城镇化的实施,核心城市通过将工业向周围地区布局,使城市周边的一部分农业人口脱离第一产业的生产而转移到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从事非农劳动,这些从事非农劳动人口的聚集形成了新的城镇。城镇再通过其聚集功能和规模效应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产业、技术、资源等的辐射,最终带动农村实现现代化。
(二)工业是城乡融合的产业基础
在促进城乡融合方面,马克思主张城乡生产力与产业结构的平衡布局,如大工业在城市与乡村的均衡布局,这样可以使大工业摆脱地方性。大工业布局不仅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带动在农村城镇企业投资的增多,推动农业的机械化和农村的现代化,并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宽农村的生产经营领域,实现城乡产业的衔接。因此,要促进城乡融合,无论是城市与农村的发展都必须要以工业为支撑。
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要以工业为支撑。城市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因而城市化的产业支持是城市化的基础。从产业发展顺序看,制造业的发展拉动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又有明显的再拉动作用。[9]不同产业间的拉动带来了城市生产服务部门的增多,相应地刺激了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多,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推动了城市公共品的供给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实现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与农业不同的是,工业是一种需要依靠城市便利的运输条件与大需求市场建立起来的专业化的生产形式,这一过程需要原材料与劳动力的聚集。在缺乏工业支撑的情况下,城市无法吸收外来人口,纵然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地扩大,也无法带动城市的长期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发展要以农业现代化为重要推力。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发展的理论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发展的实践表明,忽视任何一方的发展均不能实现经济的均衡、稳定发展。因而,在促进城乡融合的道路上,不能忽视农业及农村的重要作用。农业农村不仅为城市工业提供了原材料、劳动力、粮食保障、市场保障,农业剩余还是引起城市产生的根源。而农村与城市存在较大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在于工农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差别。因此,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方面。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关思想中也可以看出对农业生产效率的高度重视,其主张将机器引入农业生产(农业革命),提高农业的全面发展;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处理等等,应当在农业中广泛采用。”[10](P231)马克思所说的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即是农业科技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形式。关于农村工业化则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将资本主义生产迁移到农村地区经营,结果会形成新的大城市;一是马克思所说的在产生于德国的农村经济中自发形成的乡村工业化与非农化。
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与科技化。工业化主要是通过乡镇企业这一对接农业和工业的平台,使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扩散,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农民收入以及生活水平。产业化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问题,通过农业产业化,为城市与农村的互动构建渠道。农业的科技化则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将传统农业转变成应用高科技的现代农业。我国提出的要加快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农村和农民收入的双增加,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农业产业化,使得农业生产在技术、手段、管理、组织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最终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使农副产品的生产链条延长,附加值增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先进技术的使用是必备条件,通过将现金和技术引入农业,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也有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现代农业的建设对于我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及调整农业结构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三)合理促进劳动力的城乡迁移是基本保障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是重要的一环。城市(镇)要大量吸纳禀赋层次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并提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之后所需的保障措施。通过人口迁移,最终到达马克思所说的“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紧密的联系,并适应这一要求使交通工具也扩充起来——同时这要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其中受煎熬的那种与世隔绝的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10](P326)虽马克思认为土地吸纳劳动力的数量有限,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势必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但是就这部分转移到非农产业的部分就业人口的悲惨的生活状况,马克思给予了深刻的剖析与抨击。已经就业的转移人口被资本家以延长绝对或相对劳动时间、提高工作强度等手段榨取着剩余价值,仅仅只能得到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资,而且还要时刻面对失业的威胁,其个人住房、医疗以及子女教育等生活保障均无,产业工人阶级家庭生活困苦。因而,针对目前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出发,通过政策引导、配套措施建设、制度创新以及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手段,为转移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合理安排。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于秋华.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历史变迁[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J].经济学家,2003,(2).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