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西林、利多卡因、强的松溶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2014-03-06黄建华朱友全
黄建华 朱友全
小儿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功能紊乱的综合征, 以腹泻、呕吐为主,重者可以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本地区一般多在夏秋季多发, 夏季多由肠道致病菌引起, 秋季多见于病毒感染。由于本地区夏秋季水果较为丰富, 婴幼儿腹泻较为常见, 尤其是立秋之后的气温温差较大, 因婴幼儿的体质、饮食不当及卫生条件所引起肠道感染等多种因素均可发生婴幼儿腹泻。婴幼儿腹泻的规范治疗包括病因的治疗、调节饮食、对症处理, 有感染者控制感染、液体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等。基层医院采取呋喃西林溶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8~10月, 本院共收治婴幼儿腹泻患儿36例, 采取随机分组, 治疗组18例, 男11例, 女7例,年龄6~22个月, 平均15个月。对照组也是18例, 男10例,女9例, 年龄5~26个月, 平均19个月。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 7~18次/d, 并伴有呕吐、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 大便呈黄色水样便, 偶有粘液, 部分有奶瓣, 实验室镜检白细胞3~5个/HP, 脂肪球+~+++, 其中轻度脱水10例, 中度脱水4例, 无重度脱水。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主要是抗病毒、抗感染、口服思密达、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退热等常规对症处理。
1.2.2 治疗组采用的方法:常用外科消毒溶液:浓度为1:1000的呋喃西林溶液30~60 ml,内加入利多卡因3~4 mg/kg、强的松5 mg保留灌肠, 2次/d, 一般3~5 d 1个疗程。
操作方法:将上述药物充分混合待用。根据婴幼儿的体质准备:1~3号一次性的导尿管, 镊子1把, 50 ml注射器1副,2号的方盘1个, 消毒备用。灌肠最好选择在小儿排便5~10 min后进行, 灌肠时患儿取左侧卧位, 将导尿管一头涂上石蜡油放入肛门5~8 cm, 用注射器抽取30~60 ml, 接导尿管后徐徐注入肛门, 保留10~20 min以上, 最好30 min。每日上、下午各灌肠1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1993年北京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1]治疗方案。①显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好转, 次数明显减少,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72 h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3 d后治疗组显效11例, 有效6例, 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8例, 有效4例, 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呋喃西林能干扰细菌的糖代谢过程和氧化酶系统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 主要干扰细菌代谢的早期阶段, 导致细菌代谢紊乱而死亡, 抗菌谱广, 对多数革兰氏阴性或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其0.015%~0.020%的水溶液具有杀菌作用[2]。强的松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减轻炎症损伤, 可使肠黏膜渗出减少,水肿消退, 可明显缓解症状。利多卡因能缓解腹痛症状[3]。盐酸利多卡因能稳定场黏膜的跨膜电位, 可阻断炎症时肠道植物神经的紊乱状态, 缓解肠道平滑肌的痉挛。从治疗结果分析,呋喃西林、盐酸利多卡因及强的松保留灌肠在治疗小儿腹泻的总疗效及显效率均优于常规综合治疗, 对迁延、慢性腹泻的治疗效果也有提高。另外治疗中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1]方松鹤.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993年10月北京修订).临床儿科杂志, 1994,12(3):148.
[2]刘新民,徐韬园,张克义.实用临床治疗药典.沈阳: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 2003:707.
[3]杨云.黄连素、地塞米松、山莨菪碱及利多卡因联合保留灌肠佐治小儿腹泻疗效分析.中华现代儿科杂志, 20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