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一季度主要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

2014-03-06

中国钢铁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带材棒材线材

胡 玲

一、基本情况

2014年一季度,我国生产粗钢20270.01万吨,同比增长2.37%,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37个百分点;钢材产量26141万吨(含重复材),同比增长5.3%,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9个百分点。

3月,我国钢材进出口环比双双大幅反弹,钢材进口环比增长27.46%,钢材出口环比增长40.68%,均恢复到今年1月的进出口水平。特别是棒材、线材、冷轧薄板、镀锌板带和热轧合金钢盘条的出口,均创单月出口历史新高。

一季度,我国出口钢材1832.67万吨,同比增长27%;进口钢材359.32万吨,同比增长11.3%。一季度,铁矿石进口22200.69万吨,同比增长19.1%,进口平均单价连续2个月下调,3月的进口平均单价为123.93美元/吨,同比下降11.02%,较上个月下降了5美元/吨。一季度,我国进口钢坯7.65万吨,同比下降48.8%。出口钢坯838吨,同比下增长590%。一季度,我国出口钢材、坯折合成粗钢1949.73万吨,进口钢材、坯折合成粗钢389.91万吨,两者相抵净出口粗钢1559.82万吨,净出口钢材1473.35万吨。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资料(除非特别说明,进出口数据均来自海关总署),2014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主要原料(铁合金、焦炭、生铁、铁矿石、锰矿、铬矿、废钢)、半成品(钢坯和钢锭)、钢材及铸铁制品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37.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45%,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57%。其中钢铁进口总额375.2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口总额的7.91%,同比增长10.63%;出口总额162.31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3%,同比增长16.87%。2014年一季度,钢材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89.9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7.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04%,占钢铁外贸总额的35.33%;进口铁矿石价值28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2%,占钢铁外贸总额的52.91%。

从数量上看,一季度上述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进口24708.41万吨,同比增长14.51%,进口铁矿石占总进口量的90%。出口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2139.47万吨,同比增长32.29%,钢材出口占总出口量的85.66%。

3月份进口上述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8172.68万吨,同比增长11.12%。其中7404.06万吨为铁矿石进口,占当月钢铁总进口量的90.6%。钢材进口量为125.48万吨,占钢铁进口总量的1.54%,同比增长2.3%。3月出口的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铸铁制品788.43万吨,同比增长34.02%。其中钢材出口675.87万吨,占当月钢铁总出口量的85.72%,同比增长28.1%;焦炭出口65.45万吨,占总出口量的8.3%,同比增长535%;炼焦煤出口13.8万吨,同比增长84.2%,占总出口量的1.75%。3月份净出口钢材550.39万吨。

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上述产品的进出口额比例为2.31:1;进出口数量比为11.55:1。

2010年以来我国主要钢铁产品进出口产量走势见图1、图2,2014年一季度钢材进出口产品结构见图3、图4。

图1 2010年以来主要钢铁产品进口量 万吨

图2 2010年以来主要钢铁产品出口量 万吨

图3 2014年一季度钢材进口产品结构

图4 2014年一季度钢材出口产品结构

一季度,在进口钢材的主要品种中,除铁道用材的进口同比下降26.7%外,其他主要产品的进口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棒线材、角型材、板带材、管材和其他钢材的进口同比分别增长44%、20.9%、8.2%、35.5%和16.5%。原料进口同比增长14.56%,焦炭、铁矿、铁合金、锰矿、生铁镜铁和钢锭的进口同比呈正增长,其他原料和矿产品的进口均为负增长。

同期,钢材出口中,除管材和铁道用材的出口同比下降5.9%和10.6%外,其它主要产品的出口均有所增长。其中棒线材增长33.3%,角型材增长11.5%,板带材增长41%,其他钢材增长4.7%。原料及半成品的出口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除炼焦煤、铁合金、锰矿、废钢、生铁、直接还原铁和钢锭的出口同比下降外,其他矿产品和钢铁半成品的出口呈正增长。

一季度,板带材仍然是进口的主要品种,占钢材进口总量的83.88%;占钢材出口结构的47.12%,占钢材出口比重较去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棒线材出口量占钢材出口总量的30.17%,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个百分点。

二、主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

1.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2014年一季度,我国钢材主要来自于73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仍是我国钢材进口的主要货源地,累计进口钢材323.64万吨,同比增长11.39%,占钢材总进口量的90.07%。一季度,除从独联体、非洲和大洋洲的进口同比分别下降37.26%、11.63%和61.04%外,从欧盟27国、其他欧洲国家、北美、南美、中东地区和亚洲的钢材进口同比分别增长8.63%、284.72%、27.51%、49.05%、78.79%和11.39%。

钢材主要进口地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欧盟27国和美国,分别累计进口钢材147.14万吨、119.31万吨、46.14万吨、28.84万吨和2.5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94%、12.66%、下降1.7%、增长8.63%和增长40.03%。主要钢材进口品种中,棒线材、角型材、板材和管材主要来自于日本,分别进口14.72万吨、4.32万吨、123.19万吨和3.4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2.89%、27.8%、13.1%和23.86%。铁道用材主要来自于俄罗斯,累计进口0.97万吨,同比下降33.92%。其他钢材主要来自于韩国,进口2.21万吨,同比增长8.88%。

2013年一季度,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为澳大利亚、巴西、南非、伊朗和塞拉利昂,进口量分别为11819.07万吨、4158.06万吨、1153.66万吨、572.82万吨和408.5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1.58%、8.24%、26.01%、0.85%和105.47%。炼焦煤的主要进口国为澳大利亚、蒙古和俄罗斯,分别进口653.93万吨、202.46万吨和167.0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6.73%、21.8%和1.79%。铁合金的主要进口国为南非和哈萨克斯坦,分别进口38.32万吨和7.6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61%和下降50.33%。锰矿的主要进口国为南非、澳大利亚和加蓬,分别进口136.63万吨、103.19万吨和40.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26%、下降10.77%和增长14.84%。铬矿的主要进口国为南非、土耳其和阿曼,分别进口154.36万吨、38.21万吨和16.6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6%、下降18.78%和增长4.36%。废钢的主要进口地为日本、中国香港和韩国,分别进口48.96万吨、1.77万吨和1.4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7.25%、56.37%和41.14%。

钢坯的主要进口国为日本和巴西,分别进口3.28万吨和1.25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8.75%和67.65%。生铁的主要进口地区是朝鲜和南非,分别进口3.49万吨和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0.78%和增长232.24%。

2.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

2014年一季度,我国钢材出口共计202个国家和地区,周边国家和地区仍是我国钢材主要出口地,占钢材出口总量的70.18%。一季度,我国除对独联体的出口同比下降31.16%外,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均呈正增长。亚洲地区仍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区域,出口量为1065.69万吨,占钢材总出口量的58.15%,同比增长15.65%。对欧盟27国出口同比增长47.49%,对其他欧洲国家出口同比增长32.43%;对北美的出口同比增长79.75%;对南美和非洲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69.45%和24.08%;对中东和大洋洲的出口同比增长50.29%和17.5%。见图5。

图5 2014年一季度钢材主要出口地区结构图

韩国、欧盟27国、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为我最大的钢材出口地,累计占钢材出口总量的39.47%,分别出口314.9万吨、128.15万吨、107.09万吨、92.86万吨和80.4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34%、47.49%、27.97%、59.86%和下降4.95%。

主要出口的钢材品种中,棒线材、角型材和板材的主要出口国为韩国,分别出口66.46万吨、35.03万吨和199.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86%、5.89%和32.12%。管材的主要出口国为阿联酋和印度,分别出口9.67万吨和9.4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9.07%和增长11.62%;铁道用材的主要出口国为巴西和苏丹,分别出口3.03万吨和1.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03.74%和3702.98%。其他钢材的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和韩国,分别出口11.12万吨和5.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67%和下降5.39%。

一季度,在出口的主要原料中,焦炭的最大出口货源地为日本、印度和伊朗,分别出口61.52万吨、52.18万吨和1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89.81%、794.93%和100%。炼焦煤出口到韩国、日本和朝鲜,分别出口8.21万吨、7.47万吨和1.56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5.04%、50.27%和70.84%。铁合金共计出口到55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和美国为最大的铁合金出口货源地,分别出口3.48万吨、2.13万吨和1.3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74.68%、42.11%和增长2.25%。废钢的主要出口地区为中国台湾,出口17.69吨,同比增长100%。生铁主要出口到韩国和日本,分别出口3.07万吨和2.01万吨,同比下降63.11%和增长625.68%。直接还原铁的主要出口地为日本,出口1.12万吨,同比增长600%。

三、主要进出口企业性质

从企业性质看,2014年一季度,我国钢材进口量最大的企业仍为外商独资企业,进口191.88万吨,同比增长11.95%,占钢材进口总量的53.4%,占比增长了2个百分点。中外合资企业进口89.91万吨,同比增长10.48%,占钢材进口总量的25.02%。国有企业进口48.27万吨,同比增长9.73%,占钢材进口总量的13.43%。

出口企业中,国有企业出口量最大,一季度共计出口847.81万吨,同比增长31.57%,占钢材总出口量的46.26%;私人企业出口户数最多,出口钢材549.73万吨,同比增长34.6%,占钢材总出口量的30%。中外合资企业出口钢材210.67万吨,同比增长6.39%,占钢材出口总量的11.5%。

四、主要钢铁产品进口情况

2014年3月,我国钢材进口环比大幅增长27.46%,所有主要品种的进口环比均为正增长,棒线材、角型材、板带材、管材、铁道用材和其他钢材的进口环比分别增长54.33%、72.14%、23.81%、27.65%、20.68%和31.53%。

2014年1-3月,我国进口钢材359.32万吨,同比增长11.3%。棒线材、角型材、板带材、管材、铁道用材和其他钢材分别进口28.06万吨、10.12万吨、301.38万吨、11.95万吨、1.67万吨和6.1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4%、20.9%、8.2%、35.5%、下降26.7%和16.5%。

1.板带材进口情况

2014年一季度,板带材共计进口301.38万吨,占钢材总进口量的83.88%,同比增长8.2%。主要的进口产品仍是热轧板带和冷轧板带,分别进口104.3万吨和90.6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53%和下降9.61%。镀层板带进口82.04万吨,同比增长18.78%,彩涂板带进口7.88万吨,同比增长29.51%;电工钢板带进口16.56万吨,同比下降6.49%。

一季度,板带材单项品种进口量最大的是宽度>600mm热镀锌板、厚度<0.5mm冷轧薄卷和宽度>600mm电镀锌板,分别进口34.09万吨、30.16万吨和28.28万吨,合计占板带材进口总量的30.7%。进口增幅最大的品种是3mm>厚度>4.75mm未经酸洗的铬锰系热轧不锈钢卷材和厚<0.5mm宽度≥600mm热轧不锈薄板,同比分别增长18814.96%和502.22%。进口降幅最大的品种是厚度<1.5mm热轧薄卷和厚度4.75mm-10mm普通中板卷,同比分别下降99.93%和78.23%。见图6。

图6 2014年一季度板带材进口结构图

一季度,热轧板带材进口量最大的品种是热轧中厚宽钢带和热轧中板,分别进口37.23万吨和27.4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5%和18.5%。热轧中厚宽钢带的主要进口国为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口25.39万吨和8.3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5.7%和31.37%。热轧中板的主要进口国仍为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口15.9万吨和5.2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52%和34.61%。

冷轧板带中主要进口的产品为冷轧薄宽钢带,进口71.13万吨,同比下降12.9%,占冷轧板带进口总量的78.5%。冷轧薄宽钢带的主要进口地为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分别进口30.66万吨、20.83万吨和16.9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4.81%、14.62%和1%。

镀层板带中,主要进口品种为镀锌板带,进口68.9万吨,占镀层板带进口总量的83.98%,同比增长28%。在其他进口品种中,镀铬板进口1.1万吨,同比增长71.8%;镀铝锌板进口6.74万吨,同比下降12.8%。镀层板带的主要进口地区为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分别进口35.07万吨、28.91万吨和9.0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55%、26.91%和14.36%。

彩涂板带共计进口7.88万吨,同比增长29.51%。主要进口品种是宽≥600mm其他涂漆或涂塑的铁或非合金钢平板轧材,进口5.67万吨,同比增长33.14%。主要进口国为韩国和日本,分别进口4.98万吨和2.4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3.9%和8.34%。

电工钢板带进口16.56万吨,同比下降6.49%。进口的主要品种是宽度≥600mm非取向硅钢,进口12.47万吨,同比增长0.14%。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口7.28万吨和5.0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66%和11.44%。

2.棒线型材进口情况

2014年一季度,棒线型材进口38.17万吨,同比增长37.08%。除钢筋同比下降9.3%、进口1.23万吨外,其他主要产品的进口均呈正增长。线材进口16.01万吨,同比增长56.7%;棒材进口10.82万吨,同比增长36.8%;大型型钢进口9.28万吨,同比增长21.4%;中小型型钢进口0.83万吨,同比增长14.9%。

线材进口的主要品种是 <14mm线材和热轧合金钢盘条,分别进口7.37万吨和5.3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1.59%和94.19%。线材的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进口9.6万吨、3.53万吨和1.9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7.71%、40.66%和25.87%。

棒材进口的主要品种为其他热轧合金钢条杆和其他热轧普通条杆,分别进口5.03万吨和1.6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1.56%和50.36%。主要进口地区为日本和中国台湾,分别进口5.04万吨和1.7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1.26%和2.77%。

大型型钢进口的主要品种是钢铁板桩和截面高>80mm角钢,分别进口量3.15万吨和2.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4.75%和24.74%,合计占该品种进口总量的58.62%。主要进口国为日本和韩国。

钢筋进口的主要品种是热轧螺纹钢,进口1.22万吨,同比下降9.5%,占该品种进口总量的99.19%。

3.管材进口情况

2014年一季度,我国管材进口11.95万吨,同比增长35.47%。无缝管进口6.74万吨,同比增长51.9%;焊管进口5.17万吨,同比增长19.1%。铸铁管进口398吨,同比下降5.4%。

无缝管进口的主要品种是锅炉管和其他无缝管,一季度分别进口2.74万吨和2.2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4.1%和44.8%。主要进口国为日本和德国,分别进口2.17万吨和1.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6.38%和43.63%。

焊管进口的主要品种是其他焊管,进口4.55万吨,同比增长22.3%。占该品种进口总量的88.01%。主要进口国为韩国和日本,分别进口1.34万吨和1.2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5.62%和19.04%。

4.主要原料进口情况

①铁矿石:

2014年一季度,铁矿石进口仍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在1月进口创单月历史记录后,2、3月的进口有所回落,但较去年同期仍增长了19.1%,进口22237万吨;进口金额28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2%。3月,进口铁矿石7404.06万吨,环比增长20.63%。见图7。

图7 2010-2014年铁矿石进口数据及单价走势图 %

铁矿石的进口平均单价连续2个月环比回落,从2014年1月的130.69美元/吨,回落到2014年3月的123.93美元/吨,下降了6.76美元/吨,较去年同期更是下降了15.34美元/吨。

进口的主要品种为0.8mm>粒度>6.3mm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和6.3mm>粒度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分别进口15447.71万吨和4232.0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4.67%和24.17%;进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0.87%和26.74%。

0.8 mm>粒度>6.3mm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分别进口9162.02万吨、3573.51万吨和504.6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9.35%、15.93%和2.95%。6.3mm>粒度的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南非和巴西,分别进口2470.5万吨、435万吨和267.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6.66%、35.68%和9.44%。

海运方面,国际海运价格自2014年以来相对平稳,虽然在3月中旬出现较强反弹,但由于铁矿石及煤炭的运力不足而快速回落。截止4月底,巴西至中国的铁矿石运费为18.96美元/吨,西澳大利亚至中国的运费为7.68美元/吨,比2013年同期略降1.5美元左右。见图8。

图8 2010-2014年进口铁矿石运费走势图 美元/吨

②其他原料:

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一季度,我国主要钢铁原料和钢铁矿产品的进口较去年同期增长12.49%,进口26726.97万吨(含无烟煤和有色矿产品);进口金额为362.43亿美元(含无烟煤和有色矿产品),同比增长6.66%。在主要进口原料中,除炼焦煤、铬矿、废钢、生铁、直接还原铁和钢坯的进口同比下降24.5%、3.52%、56.02%、47.33%、9.54%和48.77%外,其他钢铁原料的进口同比均呈正增长,特别是焦炭的进口,同比增长184.07%。

国有企业是原料进口的主要企业,一季度进口12862.27万吨,同比增长14.94%,占原料进口总量的48.13%。私人企业进口9220.83万吨,同比增长18.74%,占原料进口总量的34.5%。集体企业进口2090.04万吨,同比增长2.83%,占钢材进口总量的7.82%。

五、主要钢材出口情况

2014年3月,我国钢材出口环比大幅增长40.68%,增幅最大的品种是其他钢材、棒线材和板带材,出口环比分别增长103.36%、58.72%和44.59%。特别是棒材、线材、冷轧薄板、镀锌板带和热轧合金钢盘条的出口,均创单月出口历史新高。

表1 2014年一季度主要钢铁原料进口情况万吨,万美元

一季度,我国钢材出口1832.67万吨,同比增长27%。除管材和铁道用材出口213.38万吨和11.8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9%和10.6%外,其他主要钢材出口均大幅增长:棒线材出口552.85万吨,同比增长33.3%;角型材出口110.65万吨,同比增长11.5%;板带材出口863.6万吨,同比增长41%;其他钢材出口80.37万吨,同比增长4.7%。

1.板带材出口情况

2014年一季度,我国板带材出口863.6万吨,占钢材出口总量的47.12%,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近5个百分点。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热轧板带和镀层板带,分别出口377.84万吨和220.7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8.99%和29.6%;冷轧板带出口132.53万吨,同比增长43.01%;彩涂板带出口125.41万吨,同比增长39.4%;电工钢板带出口7.03万吨,同比增长15.7%。其中,冷轧薄板和镀锌板带分别出口27.81万吨和56.37万吨,均创该品种单月出口新高,同比分别增长52.3%和29.6%。见图9。

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宽度≥600mm热轧合金钢卷、宽度>600mm热镀锌板和宽度≥600mm热轧合金钢板,分别出口203.35万吨、151.24万吨和124.58万吨,同比增长85.08%、30.54%和16.62%,合计占板带材出口总量的55.49%。

板带材出口增幅最大的品种是宽≥600mm电镀或涂锌的其他合金钢板材、厚度<1.5mm热轧酸洗薄卷和厚度<0.5mm冷轧普薄板,同比分别增长31584.65%、1147.09%和1105.74%。出口降幅最大的产品是宽度>600mm彩涂板,2014年一季度没有出口。

图9 2014年一季度板带材出口结构图

热轧板带出口量最大的是宽度≥600mm热轧合金钢卷和宽度≥600mm热轧合金钢板,分别出口203.35万吨和124.5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5.08%和16.62%,合计占热轧板带材出口总量的86.79%。其中出口增幅最大的品种是厚度<1.5mm热轧酸洗薄卷,同比增长1147.09%。在热轧板带出口品种中,只有特厚板和热轧薄板出口同比下降54.8%和12.5%,分别出口0.12万吨和0.46万吨。热轧中厚宽钢带7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韩国、越南和中国台湾,三地区合计占该品种出口量的57.09%。热轧中板共计出口到13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越南和日本,三国合计占该品种出口量的42.79%。

冷轧板带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3mm<厚<1mm冷轧普薄卷和厚度0.5mm-1mm冷轧普薄卷,共出口47.92万吨和37.16万吨,同比增长46.1%和33.22%,合计占冷轧板带出口总量的64.2%。冷轧薄宽钢带共计出口到6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美国和巴西,分别出口17.63万吨、15.35万吨和11.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15%、165.46%和6407.8%。

镀层板带出口量最大品种的是宽度>600mm热镀锌板,共出口151.24万吨,同比增长30.54%,占镀层板带出口总量的68.5%。镀锌板带共计出口到158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比利时和美国,分别出口29.25万吨、13.42万吨和12.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1.76%、125.81%和152.43%。

彩涂板带出口的主要品种是宽度≥600mm厚度小于1.5mm的涂漆或涂塑的铁或非合金钢平板轧材和宽度≥600mm其他涂漆或涂塑的铁或非合金钢平板轧材,分别出口72.78万吨和51.9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5.35%和45.44%,合计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99.48%。彩涂板带共计出口到15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和印度,分别出口37.09万吨和4.6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1.21%和90.19%。

电工钢板带的主要出口品种是宽度≥600mm非取向硅钢,出口6.3万吨,同比增长33.42%,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89.62%。电工钢板带共计出口到3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意大利和墨西哥,分别出口1.23万吨和0.9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0.77%和18.69%。

2.棒线型材出口情况

2014年3月,棒材、线材中的热轧合金钢盘条的出口均创月出口历史新高,分别出口128.14万吨、92.0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3.2%和23.3%。

2014年一季度,棒线型材共计出口663.51万吨,同比增长29.12%。出口量最大品种为棒材、线材和中小型型钢,分别出口323.67万吨、224.6万吨和96.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3.2%、23.3%和9.7%。大型型钢出口13.79万吨,同比增长25.8%;钢筋出口4.59万吨,同比下降29.6%。

棒材出口中创单月历史新高的品种是热轧棒材下的其他含硼合金钢制的条杆(除热轧、热拉拔或热挤压外未经进一步加工),出口214.54万吨,同比增长72.28%,占热轧棒材出口量的67.3%。热轧棒材共出口126.03万吨,同比增长43%,占棒材出口总量的98.35%。冷轧棒材和其他棒材合计仅出口2.11万吨。棒材共计出口到156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中国香港、新加坡和菲律宾,合计出口量占棒材出口总量的35.84%。

线材出口的主要品种是其他热轧合金盘条中的不规则盘卷的含硼合金钢制的热轧条杆,出口199.73万吨,同比增长29.26%,占该线材出口总量的88.93%。线材共计出口到9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韩国、泰国和越南,出口合计占线材出口总量的33.77%。

中小型型钢出口的主要品种是其他合金钢型材,出口92.99万吨,同比增长10.23%,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96%。中小型型钢共计出口14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出口合计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56.09%。

大型型钢出口的主要品种是钢铁板桩和截面高>200mm H型钢,分别出口7.34万吨和1.7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6.4%和下降26.51%,出口合计占大型型钢出口总量65.7%。大型型钢共计出口到123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中国香港、韩国和日本,合计占该品种出口总量的37.94%。

3.管材出口情况

2014年一季度,我国管材出口213.38万吨,同比下降5.92%。其中无缝管出口121.23万吨,同比下降6%;焊管出口80.56万吨,同比下降5.3%。铸铁管出口11.59万吨,同比下降9.1%。

无缝管出口的主要品种是石油天然气钻探无缝管和石油天然气管道无缝管,一季度分别出口53万吨和47.03万吨,同比分别下降8.2%和8.7%,合计占无缝管出口总量的82.51%。焊管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是其他焊管和石油天然气道焊管,分别出口45.81万吨和33.6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和下降18.7%,合计占焊管出口总量的98.59%。

无缝管共计出口到158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国为印度、阿联酋和伊朗,分别出口8.71万吨、7.42万吨和6.6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99%、下降14.34%和增长113.39%。三国合计占无缝管总出口量的18.82%。焊管共计出口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地为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香港,分别出口5.89万吨、5.24万吨和4.1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1.71%、56.22%和29.22%。三地区合计占焊管总出口量的19.01%。

表2 2014年一季度主要钢铁原料出口情况万吨,万美元

4.主要原料出口情况

2014年一季度,我国钢铁原料的出口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见表2。但出口同比呈正增长的品种只有焦炭、铁矿、铬矿、生铁镜铁和钢坯,而同比的增长幅度较大,分别增长615.57%、28.01%、263.85%、18.06%和590.05%。炼焦煤、铁合金、锰矿、废钢、生铁、直接还原铁和钢锭同比分别下降42.59%、57.01%、99.05%、52.4%、49.42%、70.01%和99.46%。

一季度,我国钢铁原料出口310.85万吨,同比增长81.34%。出口金额1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6.56%。

国有企业是原料出口的主要企业,一季度出口188.37万吨,同比增长49.57%,占原料出口总量的60.6%。私人企业出口85.44万吨,同比增长193.71%,占原料出口总量的27.49%。外商独资企业出口16.58万吨,同比增长115.89%,占原料出口总量的5.33%。

猜你喜欢

带材棒材线材
2022年7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6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昆玉棒材轧制产线提速增效工艺改进措施
2022年5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2022年3月板带材产量汇总表
降低线材返废率
高速线材托盘升降电气故障及处理方法
棒材车间集中监控系统优化及应用
AudioQuest推出全新48Gbps HDMI线材系列
棒材倍尺飞剪剪切稳定性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