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迹象论对当代工笔画的启示

2014-03-05刘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迹象艺术家绘画

刘璐

>摘要:

“迹”与“象”是构成绘画的两个基本元素,也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努力探索,展现自己艺术风格的两个方面。李戈晔是当代女性工笔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带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游离气息。游泳系列是李戈晔相对较成熟的代表作品,其中不难看出李戈晔作品中“迹”与“象”的表现。

一、绘画与迹象

(一)“迹”与“象”是如何产生的

何为“迹象”?“迹”是指一种做痕迹的过程,是艺术家用工具在材料上留下的痕迹。“象”是艺术作品最后的形象,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一种结果。有“迹”才有“象”,“迹”与“象”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人类所见的东西都与“迹”和“象”有关。人们通过不同的“迹”来分辨不同的“象”。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

(二)绘画与迹象的关系

钟孺乾在《绘画迹象论》中将绘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迹+象+X=画。“迹”与“象”并不是组成绘画的全部,在“迹”和“象”之外,还有一个未知的“X”,“X”的含义很广泛,不仅仅是指落在纸面上的视觉形象,还有画家的主观情感,想法和艺术境界,作者将其解释为“观念、境界、情感、美,以及一切你想(或别人以为你想)表达的内涵。”[1]“X”存在于“迹象”之中,又超然于“迹象”之外;它因“迹象”而生,又赋予“迹象”新的内容。对于“X”的把握,这也是绘画当中难度最大的部分。

二、李戈晔作品中的“迹”与“象”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看到的任何物体都是“迹”与“象”的组成,“迹”与“象”是不可分割的,正所谓“迹”中有“象”,“象”中有“迹”。李戈晔的作品有其独特的“迹”与“象”的表现。她习惯描绘在水中游泳和漂浮的人,画面多采用冷色调表现人物忧郁、孤独和迷茫的状态。在她的笔下,人的五官普遍模糊化,但我们还是能从中读出人物的精神状态以及作者从内心想要表达的内容。

(一)《暴雨将至》

以她的漂浮系列为例:在《暴雨将至》这幅作品中,作者刻画了两个在水中随风飘摇的人,暴风雨即将来临,天空中乌云密布,人物形象虽然忽略了五官,但是从两个人拉着手、紧紧靠在一起的状态可以看出两个无助的人依偎在一起即茫然又相互安慰。在这幅作品中,人物形象并不十分写实,只用大致的轮廓描绘出两个人的形象。一般的造型都是以把对象画的写实为目的,但是李戈晔笔下的人物形象刚好相反,这说明作者绘画的时候有一种作“迹”的意识。“象”是有定式的,就好比人的五官比例是不可改变的,但是“迹”有种不确定的因素,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不同的“迹”,这就是不同艺术家不同风格的形成。风格和个性是一种迹象差异,“迹”和“象”与人不同,则必定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这个风格形成的过程中,“迹”比“象”的因素更活跃。

(二)《游离》

《游离》是李戈晔创作的几幅画组成的一个作品。作品不是采用传统的展览方式,而是将作品分散地悬挂在半空中,在地上洒满白色的鹅卵石,并运用灯光的辅助,给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特殊的手段就是作者运用特殊的“迹”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象”。画家改变了以往中国画习以为常的表现图式,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表达了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们对于宁静自然的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更深层面的是要寻找一种精神的自由,生命的简单。人物没有面部细节表情,在关键结构处略微渲染,海水用简单的积色法表现水流的痕迹,与纸的粗糙纹理形成迹象的统一,以至于把这种表现以装置的状态展现,让观众参与其中,一起感受作者“X”的表达。

三、李戈晔作品中“迹”与“象”出现的原因

迹象论中不仅讲了“迹”与“象”的关系,其中“X”的重要性也不可忽略。“X”是艺术家赋予作品更多情感的方式。多年来,李戈晔说:“水是一种很特殊的东西,因为它有时很柔和,有时很狂暴,水对于我有太多的可能性,就像我们的生活,变化多端,不可琢磨。生活中,人们不能预测会出现什么样的潜流和浪潮,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在生活的浪潮中沉浮。”于是,游泳系列成了她绘画的主要题材。

李戈晔为何会对游泳系列有如此大的偏爱,这与她成长生活的环境有关:她长在苏州、学在杭州,在上海工作、又去北京求学发展,期间不停地换工作、住所,不停地换环境。她的经历与水中漂浮的状态极其相似。那种失重的感觉,是她对生活的感受。在她的“漂浮”系列中,清澈的水承载甚至左右着泳者。李戈晔画中的泳者是如女性般柔弱的、细腻的,其中有些身不由己,有些漂浮不定。她的画面往往采取剖面视角,可以看到泳者全身,构图也比较自由。泳者姿态各异向不同角度舒展身躯,甚至游出了画面,为有限的画面开拓了空间感。对于李戈晔这位来自苏州的江南女子,水的意向是美好的,正如我们的生活: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也有主动搏击的时候;其中有生活的心酸,也有成功的喜悦。

四、结语

每个艺术家的创作风格都是经过自己长期实践而形成的。目前,李戈晔仍在试验着她的泳者系列,她一直在寻找着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好让画面更充分,更直接,更感人。她的创作还在继续,但唯一不变的是画面中对“迹”与“象”的探索,以此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注释】

[1]钟孺乾.绘画迹象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3

【参考文献】

[1]钟孺乾.绘画迹象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李戈晔.李戈晔:与水有关[J].东方艺术,2012(07)

[3]向丽萍.漂浮的泳者[J].美术文献,2012(05)

[4]张朝晖.漂游中——思考者的艺术探索[J].东方艺术,2008(18)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迹象艺术家绘画
肖静媚
新媒体时代CG插画的迹象表现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鼾声如雷或为痴呆症早期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