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画处皆成妙境——“留白”让思想品德课堂更精彩
2014-03-05顾美华
顾美华
摘要: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亦如此。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要合理、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有意留出一部分时间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消化、去体验、去感悟,使政治教学有快有慢、有断有续、跌宕多姿。本文将从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等教学的基本环节来探讨如何合理地利用留白,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留白;思想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74-02
所谓的“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可以达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而在课堂教学中“留白”亦是一种教学机智,一种教学艺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留白,是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思维的特点,有目的地留出一定的空间时间,通过对授课速度和节奏的控制,让学生在有快有慢,有张有弛,有断有续,有紧有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思考、练习、回答、讨论等方式去消化、体验、感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求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留白的必要性
从教学理论上讲,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老师嚼烂知识喂学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普遍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指出:教育需要给孩子更大一点的可以腾挪的空间。这才可能是好的教育方式。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把学生看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留足“空白”,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以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掌握知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持续关注。一般来说,每隔5~7分钟人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一堂课老师讲得太多,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本想让学生什么都注意,但最终可能什么都注意不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一味的空洞说教,要从不停地讲解中解脱出来,精心、巧妙运用留白,将学与思、讲与练、听与说有机结合起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
(一)引入新课时布留白——抛砖引玉,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家哈·曼说过,“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的教学,正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思想品德课课堂上教师通常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名言警句、歌曲、情境、视频、时事热点来引入新课。此时如果教师有意识地留白,设置悬念,适当地引导学生,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出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讲《人贵诚信》一课时,我先讲了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讲完故事我故意停顿后故作思考状地说:“曾子为了一句话而杀一头猪,是不是傻了,值得吗?”此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了,接着争论不休后踊跃发言。通过这个故事并和有意布下的留白,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冲击,而后通过我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和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的可贵。接着我让学生回想在平时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哪些与之相违背的现象。这时很多学生举起了手,一会儿就给出了很多答案:有学生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有不良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接着我指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诚信的礼仪之邦,在今天我们更要与诚信同行,人贵诚信!这样巧用留白的新课引入,抛砖引玉,引人入胜,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讲授新课时巧留白——尊重学生,突破重难点
思想品德课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一味追求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有教学内容都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问。其实如果教师不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那么一切都是徒劳。正如平时浇花,浇一点,等渗透后再浇一点,反而更有利于渗透、吸收。如果只贪图浇花速度,成桶倒水,则会淹了花。苏霍姆林斯基讲:“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为了使学生学得更深更透,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教师要巧用留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在教材的关键处、重点处,在学生的疑难处、易混处精心设计,巧妙灵活地运用留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当堂练习,加深对新授知识的理解。“学而不思则罔”,知识的认识需要时间,道德情感的内化需要过程。给学生时间空间上的留白,让学生有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让他们有咀嚼、回味、记忆的余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三)课堂小结时用留白——余音绕梁,感悟创新
明人谢榛话行文,有过“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之喻。同样道理,一堂好课,良好的开端并不等于成功的全部,结尾的失当也将导致功亏一篑。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小结,通过准确恰当地运用留白,巧设悬念,给学生以体味的余地,既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回顾与升华,又激发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渴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起到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比如在对“艰苦奋斗?摇走向成功”进行小结时,在板书上留白:艰苦奋斗永远 过时。客观依据: ;理论依据:艰苦奋斗是 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是学习上 ;二是生活上 ;三是工作上 _。在课堂小结时这样巧用留白的板书,言简意赅、提纲契领,更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填补“空白”的欲望,促进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又比如,在对“学会承诺”进行小结时,将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特定的情境:周日你妈妈希望你在家能把自己房间进行整理,你会不假思索答应吗?答应之后你会怎么做?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没能整理好房间你又该怎么办?这样教师适当地预留一些必要的“空白”给学生以回味的余地,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以此激发、感召学生,促使学生活学活用,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外化为行动,从而大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布置作业时设留白——丰富体验,以知导行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内,更多的应该是在课外,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参与探究,增强体验,形成信念,养成习惯。思想政治课的作业形式除了传统的笔头作业,更加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在设计布置作业时,要准确、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设计多样性的、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运用政治课有关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可以搞社会调查,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对一个实际问题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可以对有争议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果向教师进行汇报……同时,学生往往由于兴趣、知识基础和技能储备不足等原因,有时会感到有些作业乏味或无从下手。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其中有一些可为自选作业,允许学生在作业上留下一定的空白,甚至也可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让其他同学完成。这样设计布置作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开阔知识视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对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非辨别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综上所述,“留白”是思想品德课课堂上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好留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统一起来,将学与思、讲与练、听与说有机结合起来,将快与慢、断与续、张与弛的节奏有机调控起来,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定会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