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适应学生变化浅谈
2014-03-05颜华
颜华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提出,教师和家长开始正确看待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的地位。小学语文教育是对学生的启蒙,是恰当地开发学生情感与思想的大门,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导航。一切的学习教育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变化,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适应 变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135
经过学前教育或者是家长的启蒙教育,小学是学生们踏上正规学习途径的最初阶段。而小学语文正是这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学习科目。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希望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更是对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思想方面的栽培。只有当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措施,才能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才能。而这个过程的实施需要教师采取适应学生变化的措施。下面本人将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关于适应学生变化的教学措施。
一、智力的变化
智力是什么?智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的能力。学生步入学习的殿堂,语文教学的启蒙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力工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得了解学生智力的变化。当然,智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与个体遗传因素、身体状况等有关,又与家庭文化水平、背景有关。因而,对小学生智力的评估过程是较难的。教师能了解到的是学生的受教育过程、家庭背景、情况等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教师大概能明白学生的智力在某一个阶段,他们接触的学习事物涵盖的方面。当然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经过一段实践与考验的阶段,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了解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速度,并且观察学生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性。最终教师经过总结会大概发现: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他们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但同时他们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针对学生智力方面的变化,语文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相接近,教师在授课时就可以少些顾虑,在教学节奏和思想上可以尽量做到全班一致。在教学时要重视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或者是学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尽量减少外界干扰因素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滞后。智力除了包括智商,还包括情商,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情商的教育。毕竟小学语文是情感与思想的传递,在更多的时候它为小学生的情商塑成奠定基础。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重视语文情感上的表达和启发。一篇寓言故事或者是短诗,它传达的情感与思想,让学生先自行感受,然后教师再引导,最后师生共同参与总结,发表言论。恰当的语文教学能提高智商,能启发情商,让学生更为完整的成长、学习。
二、记忆的变化
从学生进入小学阶段开始,他们在不断地成长,他们的大脑发育也在逐渐地完善。按照生理特点来说,学生们的记忆能力是有所进步的。但是记忆力同时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生理因素、健康、精神状况、记忆的训练、社会环境等等。就小学生而言,随着成长他们的记忆点也将不同,他们将会逐渐地由无意识记忆过渡到有意识。学生这种记忆变化的特点需要教师牢牢地抓住。的确,刚开始进入语文学习时,学生的记忆是无意识的。例如学生们背诵一首短诗,他们能够朗朗上口、流利地背诵出来,但是学生根本不理解诗中的情感与意境。当然,处于这种阶段时,教师勿须给学生过多的解释,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理想的方法之一就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带领学生模仿教师的感情朗读,然后再朗读中再去体会。这种无意识的记忆符合学生的记忆特点,同时也给学生感情的领悟。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随着学生的成长,教师可以颠倒教学顺序,先理解含义,再感受情感,让学生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记忆。这种教育方式相对来说就更加符合学生的记忆变化,既满足了学生,又减少了教师教学的弯路,可以说是双赢了。
三、思维的变化
科学家认证,思维是人类认识过程的最高形式,是更为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对概念的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等等。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的变化似乎是最明显的。他们在概念形成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好与坏、对与错,他们慢慢地学会了自我辩解;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开始学会自己思考、解决。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思维的变化。当看到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时,教师固然很欣慰。但是由于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学生都是在家长的溺爱中成长,他们有个性、有脾气,不会谦让,不懂协商,更没有能力独立思考问题。针对目前小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锻炼他们的思维,当然包括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教师可以多设置活动课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磨合脾气,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团结。在课堂中设置提问或者相互提问,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拥有提问方和回答方的双身份。促进学生的思维,督促他们独立思考问题。教师还应该从课本中获取灵感,鼓励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身负重任,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教学措施,将学生的思维进行全方面的锻炼。
四、人格的变化
进入学校,接触教师和同学,学生的人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格就是指人的特性或个性,包括性格、爱好、价值观、特长等等。受到学校环境或者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许会改变。因而,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课程中要尽量保证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环境方面做努力,也可以在课堂讲解方面努力,重要的是要吸取学生的注意力,要尽量保持语文课堂的感染力和趣味性。如果当某部分学生心不在焉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氛围,最终导致课堂的无效教学。针对学生的爱好,教师可以对症下药,在课堂设计上多下功夫,融入学生的爱好元素,这样就将有助于课堂的顺利开展。而就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表现特长,鼓励学生自信的成长。其实,语文教学很广泛,教师所教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它可以大到生活。课堂上需要教师的义正言辞,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上需要教师的谆谆教诲,提醒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学不仅仅是语文基础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思想、个性的塑造。
小学语文听起来似乎是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但它确实担负着使命和责任。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面对翘首以盼的家长,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加感觉到了这份工作的神圣。我们努力,我们奋斗,我们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