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教育之反思
——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2014-03-05水珂珂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学校

水珂珂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研究生教育之反思
——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水珂珂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因此保证培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时常反思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建立良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才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

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2000年以来,尤其“十一五”期间,华南师范大学就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我校研究生教育态势发展良好,然而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加强,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研究生管理体制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既要看到已取得的成绩,也要看到发展中的不足。

一、教学课程方面

经过研究发现,大多数的高校对于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①忽略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很大程度造成了后期研究的困难,研究成果理论性不够。②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缺乏跨学科交叉。③部分课程理念陈旧,目标单一,课程内容涉及动态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比较少,教师缺乏将课程引申到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的能力。课堂教学安排不灵活,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缺乏探讨、协作、研究与实践。[1]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首先,教学过程是从课程设置开始的。学校要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方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确定之后,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每位老师都能够各司其职,胜任当前的工作。其次,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检查和控制。对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校应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有所知晓,督促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对于专业课指导教师,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科研及教学内容进行考核,并对教学课时进行管理和控制。应督促教师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再次,应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及时反馈,这是每位教师都懂得的道理。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反馈,有的教师根本没有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讲课做出反馈,这无疑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有时候确实能起到改进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二、僧多粥少,一师多徒

尽管近几年我校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人数日益增多,但是随着硕士生的招生规模的扩大,还是存在僧多粥少的现象。安排导师多带学生,高负荷的工作使导师放松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干脆任由学生自生自灭,这就导致有的同学半年都见不到导师一面,更别提指导学习、学术交流了。这种“放羊式”的管理直接导致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或许日本研究生教育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根据专业成立相应的研究生研讨班,所有研究生及导师要定期参加。在研讨班上,研究生先要向大家介绍他认为比较优秀的论文或文献,再接受导师及其他学生的提问。要顺利地参加研讨班,研究生通常要做很多的工作,阅读大量的资料及参考文献,自己要对相关问题做好准备。这种研讨班的模式大大提升了研究生的阅读量、分析及应变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总体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2]对于学生个人而言,导师们难免工作忙,有时无暇顾及学生,学生应该主动学习,与导师交流,讨论导师布置的论文或问题的解决方案。加强与其他师生的合作与交流,从其他导师或别的同学身上汲取营养,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沙龙,聆听学校举行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报告。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生要有积极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求学的行动,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提高自己的含金量。[3]

三、教师队伍质量偏低,学风浮躁

“大学,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足以说明一个大学的精髓所在。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责任人,他们的学术水平、科研基础以及责任心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生,首先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师具有思想品德表率作用,科研方向引导作用,心理教育解惑作用以及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作用。但是现在很多教师缺乏学术道德,行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兼职过多,精力不够,忙于评职称或奔波于行政事务之中,自己都没有时间做学术,更别提去关心督促学生了。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延聘教师时,应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其思想政治表现及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减少导师队伍中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如山东农业大学遴选导师,不仅对导师的科研经费、发表论文等方面做硬性规定,还要经过五个步骤:个人申请、学位点推荐、院教授委员会初选推荐、学校组织评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并就申请者是否增列为硕士生导师做出决议。实践证明,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严遴选,优中选优,能够确保研究生导师队伍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4]其次,针对专业学位的特殊性,高校可以从校外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企业家、国家公职人员等担任导师;同时严格建立导师遴选和聘用制度,帮助研究生选择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导师,为其提供高效的学习环境;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导学”关系,即针对学生的社会经历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因材施教,为他们日后步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招生规模扩大导致教育资源紧张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研究生教育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包括近几年),我校规模最大的教育科学学院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超过了本科生人数。针对我校的现状而言,应适当控制和缩小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分的扩招可能适得其反,只能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其次,要加强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经费管理,确保导师的科研经费真正用于研究生的培养上。最后,还要提高教室、仪器设备等固定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生均

设备成本,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流失。学校管理者要采取一些措施,确保研究生们最起码顾好生活需要,这样才能使他们认真专研学术。首先,学校应尽可能地多方面筹集资金,提高学生的生活补助;其次,学校可以更多地提供一些工作如让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或助管的工作,既能为研究生提供获取收入的良好机会,又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校虽然也有一些这样的岗位,但是显然还不够,需要学校管理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努力。

五、忽视了市场需求

目前研究生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部分是因为扩展导致的人才过剩,但多部分是因为我校的研究生缺乏综合性实验、实习和专业技能培训,自身的能力素质不高,不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尤其是对于文科类的毕业生而言,就业前景更差一些,很多已经毕业的同学们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我们不仅要重学术,还要兼顾市场取向。实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仅仅对本科生很有必要,对研究生也同样非常必要和重要。学校应与校外一些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践自己所学。可以建立毕业实习手册制度,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指导,有的放失。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多穿插一些实用性强的教学。

总而言之,要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就要致力于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它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我相信在广州这片沃土上,一定能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

[1]赵志杰,吕友波,胡文.以改革和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9).

[2]罗萌.浅析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美日研究生教育经验启示[J].价值工程,2011,(5).

[3]李文建.扩招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反思——有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1,8).

[4]刘希山,石磊,房爱理,刘明明.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G643

A

1674-9324(2014)04-0261-02

水珂珂(1989-),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学校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学校推介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